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0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胎教] [ZT]胎教与胎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3.12.2007 20:4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ZT]胎教与胎养

胎教与胎养
周勋男   1998年5月12日讲于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  

今天很荣幸承怀师之命,来到贵会报告有关中国传统胎教的问题,并希望能对现代胎教的进展有所介绍。

首先要提出的是,在我国古籍中,时常见到胎养与胎教这两个名词,它们是有所区别的。简单的说,在怀孕期间,偏重于生理方面的保养是胎养,偏重于心理的健康是胎教。但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则往往将这两方面杂记在一起,以见其间的紧密关系。如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所说:“古人胎教、胎养之方,最为慎重,所以上古之人多寿多贤良。”

现在,让我们很快地鸟瞰一下我国古代有关胎教、胎养的著述。

上古至汉代的发展
在中国的上古时代至西汉时代,有关胎养的问题已开始萌芽而形成雏形,例如公元前十六——十一世纪,在甲骨文上发现已有孕妇临产得病,母子是否平安的卜辞,以及“育疾”的名目,也就是妇女生育的疾病。

而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已成书的《周易》,也有“妇孕不育”的记载,可见当时对于妊娠病变,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而在春秋、战国早期的《左传》,对畸形胎儿、妊娠时间长短、一胎或双胎等情形已有记载,尤其是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六四四年)载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已明确地指出近亲结婚有害后代的繁殖,这比达尔文在一八五八年才论述到这一规律,要早了二千五百多年。
当然,在我国现存第一部重要医典《黄帝内经》中,对妊娠的诊断、生理变化、胎前疾病、妊娠期间的用药准则、分娩的诊断等,都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有我国最早的养胎专著《妇人胎藏经》,可惜已经散失。但张仲景(公元一五零——二一九年)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妊娠病》中,有关养胎保胎,即有胎孕用药、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的鉴别珍断、藏腑经络的逐月养胎、胎前疾病的诊治、祛病养胎等方面记戴,而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中,更对妊娠呕吐、腹病、出血、水肿、小便不利等等病症,提出诊治的方法。

讲到汉代,我们不得不提刘向所著的《列女传•母仪传》,因为在他以前虽早已相传胎教之说,但正式文字记载则见于该书所说:太任,文王之母,挚任氏之仲女也,王季娶以为妃。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单脚站立),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颂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

这段两百多字的文献,可以引申发挥的很多,不过,这里限于时间的关系,无法多讲,只就第一段指出下列三点:一、太任的德性、行为本来就很好,而根据 史料记载,王季也是位有德的贤君。故可说这对夫妇已具有良好的素质(即今天所谓的遗传因子);二、太任在妊娠期间更重视眼、耳、口的防护;三、生了文王之 后,太任又亲自加以教育。至于第二段,也可指出下列三点:一、扩大到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均讲求正;二、进而讲求“颂诗、道正事”等积极面的胎教;三、特 别重视眼、耳所见所闻善恶对象的感受,会影响到胎儿。

刘向在该书中也谈到周后胎教法:“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可并供参考。

说到父母对子女的遗传,当然我国古代还没有“遗传”这个字眼,不过,汉代贾谊在《新书•胎教》中所说的“素成”,即有今天所说先天基因的意思。他说:

《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素成,谨为子孙婚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则其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呜呼!戒之哉!无养乳虎,将伤天下。故曰“素成”。

这里强调的是“慎始”,如果夫妻双方都是来自“孝悌”门风的家庭,不管是胎养、胎教,都将是事半功倍;否则夫妻失和,就很难做到好的胎养、胎教了。

汉代王充在所著《论衡•命义篇》中提到的“性”,也满接近于今天所称的遗传,他认为“性”有三种:一、“正性”,即所禀是五常之正,可以说是特别良 好的遗传;二、“随性”,即随父母之性,可以说是寻常的遗传;三、“遭性”,那就是妊娠期所感受的印象了。为什么说是“遭”呢?他说:遭得恶物象之故也。……性命在本,故礼有胎教之法,子在身时,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受气时母不谨慎,心妄虑邪,则子长大,狂悖不善,形体丑恶。

如果说“遭性”,强调的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心性行为不正所产生的副作用;那么“正性”发挥起来,就接近于今天所称的优生学了。
2#
 楼主| 发表于 13.12.2007 20:43:03 | 只看该作者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发展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养胎学有了纵深的发展,如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即记载了有关妇女妊娠、产后、带下、月经疾病及妇女杂病的脉法与辨证。当然,最富盛名的要算是北齐的徐之才(公元四七二——五七二年),他著有《逐月养胎法》,逐月论述了胚胎、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对各月常发生的疾病,确立了逐月养胎、安胎的治疗方法,以及针灸、禁忌、孕妇卫生保健及疾病的防治方法等。故徐之才的著作甚为后世医学家所推崇,加以转载,影响甚为深远。我们这里只引述他有关胎教的几段话:“妊娠三月始胎。当此之时,未有定仪,见物而化……欲子美好,数视璧玉;欲子贤良,端坐清虚,是谓外象而内感也。”因此他强调:“当静形体,和心志”、“无悲哀,无思虑惊动”、“无大言,无号哭”,以免孕妇的精神变化,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诞生后所形成的性格。此外,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也提到胎教的方法。

从隋唐到两宋之间,有关养胎、保胎的代表著作,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论述妊娠的脉象、诊断胎儿的性别、孕妇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以及妊娠期中各种常见病、胎儿发育不正常及死胎等等。而唐代的孙思邈在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更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不但弥补了《诸病源候论》有论述而无药方的不足,而且对于妊娠期中各种疾病也比以前进步。我们在这里只引述他的有关胎教说法:旧说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故妊娠三月,欲得观犀象、猛兽、珠玉、宝物,欲得见贤人君子、盛德大师,观礼乐、钟鼓、俎豆、军旅陈设,焚烧名香,口诵诗经、古今箴诫。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长寿,忠孝,仁义,聪慧,无疾。斯盖文王胎教者也。

类似的说法,也见于《洞玄子》中所说:“凡女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色,勿听恶语,省淫欲,勿咒诅,审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遂令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直贞良,所谓教胎者也。”“教胎”,也就是胎教。除了心理、行为的禁忌外,“须行善事”是道家提出的观念,至于重视因果的佛家则更为彻底,不论女的怀孕前后,连男的也要一齐来规范,一生都做善事才对。像袁了凡夫妇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范例。(欲知其详,可看拙述《了凡四训新解》,以及袁了凡所著《祈嗣真诠》及《静坐要诀》二书,老古出版)。

宋代到元代的发展
再说,到了宋代,朝廷设立了专门培养医学人才的“太医局”,该局分九科,学生三百人,其中产科十人,设有产科教授,所以刻印了不少妇产科专书,如薛轩的《坤元是宝》、杨子建的《十产论》等等,较为有名的是朱瑞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这是他走遍东南各地,汇集了宋以前妇产科著作及其他有关胎前诸病资料而编成的,到今天还有相当的借鉴价值。此外,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共分八门,前三门是妇科,后五门是产科:胎教、候胎、妊娠疾病、产难、产后,也是值得研读的,至于他的《孕妇药忌歌》则是中医界人士所熟知的。
到了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妊娠食忌》中,也加入了一段胎教的说法:“圣人多感生,妊娠故忌见丧服、破体、残疾、贫穷之人;宜见贤良、喜庆、美丽之事。欲子多智,观看鲤鱼、孔雀;欲子美丽,观看珍珠、美玉;欲子雄壮,观看飞鹰、走犬。”此段说法,我们在此没有时间评论,只是提出资料,以备参研。元代提出有关胎教说法的,还有朱震亨所著的《格致余论•慈幼论》以及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参赞书》,也可一读。

尤其李鹏飞这本书除了转述《太公胎教》所云:“母常居静室,多听美言,讲论诗书,陈说礼乐,不听恶言,不视恶事,不起邪念,令生男女福寿敦厚、忠孝两全”外,还转载了宋代医学家王岳所撰的《产书》(原书久佚,仅为朝鲜《医方类聚》收录,后来才由日本丹波元坚辑出),其中谈到妊娠期间胚胎及胎儿经脉的发展及孕妇应注意事项,值得一读:
一月,足厥阴肝养血,不可纵欲,疲极筋力,冒触邪风。
二月,足少阳胆合于肝,不可惊动。
三月,手心主右肾养精,不可纵欲悲哀,触冒寒冷。
四月,手少阳三焦合肾,不可劳役。
五月,足太阴脾养肉,不可妄思、饥饿,触冒卑湿。
六月,足阳明胃合脾,不得杂食。
七月,手太阴肺养皮毛,不可忧郁、叫呼。
八月,手阳明太阳合肺以养气,勿食燥物。
九月,足少阴肾养骨,不可怀恐、房劳。
十月,足太阳膀胱合肾,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使儿脉缕皆成,六腑调畅,与母分气,神气各全,俟时而生。

将此论述与《佛说入胎经》、《禅秘要经》、《修行地道经》、《大威德陀罗尼经》、《俱舍论》中有关住胎的说法,跟现代人体胚胎学配合起来比较研究,一定很有趣,也一定很有意义。当然,有关中阴身入胎的说法,恐尚非目前胚胎学研究的对象。目前喜好密宗的人渐多,这里也不妨把西藏札莫朗顿所著《甚深内义根本颂》中,有关住胎十月气脉的发展,顺便提出来以供比较研究:

生诞生荡与生动  生团是为四七日  业气荡漾而变动  生硬五七第一日
有如十二指半量  具此量中脉命气  生后心与脐二者  具轮为十气所依
胎儿如一小鱼然  母儿之脐两相远  气血得由此增长  此后从第二月起
一昼夜生二百脉  持命气分生下气  胎儿有如龟状然  三月乃生上行气
上身由此而出生  四月乃有遍行气  手足之脉皆出生  五月始有平住气
身内所依由此生  名为野猪狮子时  平住遍行气圆满  胎儿始具有活动
骨节各处段段生  总数为三百六十  如此五蕴圆满后  直至第六月之时
以龙气力增盛故  于地大上生二眼  七月乌龟气出生  于水大上生二耳
八月火界生鼻孔  是时海马气出生  九月提婆气出生  能知五味舌出生
十月财生气出生  十气由是皆圆满  一月六千脉出生  母阳初生五万四
其后三月七万二  九月以后食秽食  此后不清净界出  由气感觉饥与渴
受极其厉害之苦  此时有倒气出生  由是乘气从胎出  是为人狮子之时

住胎圆满,则出胎婴儿犹如狮子。讲胎教、胎养,也不外希望出生的是身心健康的婴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3.12.2007 20:43:21 | 只看该作者
明代到清代的发展

讲到元代,不禁像蒙古人,跑马跑得太远了。

我们现在接着讲到明代,万全的《育婴家秘》提到:“子在腹中,随母听闻。自妊以后,则须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处,多听美言,令人诵读诗书,陈说礼乐。耳不闻非言,目不视恶事。如此则生男女福寿敦厚,忠孝贤明;不然则生男女多鄙贱不寿而愚顽,此所谓因外象而内感也。”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岳甫嘉的《种子全编》、李梃的《医学入门》等,都提出很多诊治妊娠期间的疾病。

向来医学家提出很多孕妇饮食方面的禁忌,有的有道理,有的纯属民间相传忌讳,但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则从准备要播种的丈夫的观点,提出:“凡饮食之类,则人之脏气各有所宜,似不必过分拘执,惟酒多者为不宜……酒性湿热,非惟乱性,亦且乱精。精为酒乱,则湿热其半,真精其半耳。精不充实,则胎元不固;精多湿热,则他日痘疹惊风脾败之类,率已受造于此矣。故凡择期布种者,必宜先有所慎。与其多饮,不如少饮;与其少饮,不如不饮。”当然,现代医学早已警告孕妇不可喝酒、抽烟,做丈夫的更不该制造二手烟。

讲到清代,除了吴谦等人编著的《医宗金鉴》为大家所熟知外,还有陈梦雷等人所编辑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把历代关于胎教学说的内容汇集在一起,立为“小儿未生胎养门”,研究起来,最为方便。其他如石成金的《传家宝全集》,提出保孕诸戒,并强调怀孕至二三月、六七月,调理脾胃的重要性。青浦诸君子所辑的《寿世编》,则强调:“一切宰杀凶恶之事,不宜看”,《叶氏竹林女科》则认为:“宁静即养胎。盖气血调和则胎安,气逆则致病,恼怒则气闭塞,肝气冲逆则呕吐衄血……欲生好子者,必先养其气。气得其养,则子性和顺,无乖戾之习。”徐文弼的《寿世传真》、沈金鳌的《妇科玉尺》则提出男女不孕的疗方。还有不能不提的是,清末的康有为在所著《大同书》中,更有成立胎教院,以培养聪明后代,提高人口质量的主张。

最后,我们要讲到在康熙年间,有位有儒医圣手之称的张路玉,他花了数十年功夫,会通历代医典,十易其稿,到了八十余岁,终于辑注《医通》成书,还得到康熙的肯定,其中谈到胎教,可以说是历代医家谈胎教的一个小小总结,值得介绍出来:
胎教之说,世都未谙,妊娠能遵而行之,不特无产难之虞,且生子鲜胎毒殇夭之患,诚为广嗣要旨,姑以大概陈之。妇人经后四十余日不转,即谨房室,慎起居,薄滋味,养性情;刻刻存心,与执持宝玉无异。举趾必徐,行立勿仰,坐不实其前阴,卧不久偏一侧,不得耽坐嗜卧,使气血凝滞,为第一义。

虽不可负重作劳,然须时时小役四体,则经络流动,胎息易于动运。腰腹渐粗,饮食不宜过饱,茶汤更须节省。大热大凉,总非所宜。犬羊鳖蟹等一切有毒之物,固宜切禁,即椒姜常用之品,亦须少尝。其豕肉醇酒湿面之类,纵不能屏绝不食,亦不可恣瞰,归精于胎,过于蕃长,致母临蓐难产,而子在胞中,御质肥脆,襁褓必多嬴困。即如沃壤之草木,移植瘠土,枝叶得不凋萎乎?

甫交三月,即当满裹其腹。胎气渐长,仅可微松其束,切勿因其气急满闷而顿放之。在夏澡洗,须避热汤。冬时寤寐,勿迫炉炭。其最甚者,尤在不节交合,淫火尽归其子,以酿痘疹疥癞之毒。然须妊娠禀性安静,不假强为,方遵实济。若强制以违其性,则郁火弥炽,此与恣情无禁者,虽截然两途,而热归胎儿则一。尝见有切于求嗣者,得孕即分处房帏,而子仍殁于痘,岂非强制其火弥炽之明验乎!盖人之志欲匪一,苟未能超出寻常,又须曲体母情,适其自然之性,使子气安和,是即所谓胎教也。

当知胎教原非一端,若怀子受惊,则子多胎惊。怀子抱郁,则子多结核流注。怀子恐惧,则子多癫痫。怀子常起贪妄之念,则子多贪吝。怀子常挟愤怒之心,则子多暴狠。怀子尝造绮语诡行,则子多诈伪。非但怀子之后,当检束身心而轻净交感,慎毋恣肆以遗胎息之患。若大醉后媾精,精中多著酒湿,则子多不育。大怒后媾精,精中多挟怒火,即子多乖戾。大劳后媾精,精中不满真气,则子多孱弱。若夫热药助战,作意秘精,精中流行毒悍,则子多异疾。至于风雨雷电媾精,感触震气,则子多怪类。以此言之,则三元五腊,宜确遵禁戒,诞育自是不凡,宗祧重务,安得视为嬉戏哉!


这篇短文加以研究、发挥起来,至少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有位医生朋友还把这篇文章,用毛笔整整齐齐地誊写在本子上,随时诵读哪!这里只想提出一点感想,向来谈到胎教、胎养的我国古代医学家,都再三警告,做丈夫的绝不可同孕妇行房,否则会有各种严重后果。清代的褚人获还因此称赞受胎后的母马,因为只要公马靠近,就会用蹄踢开它,说这是护胎,还说“易称牝马之贞”以此哪!至于现代西医,大都主张不要过于激烈或频繁,讲求一点自然舒适的姿势即可,严格一点的是,在胚胎期及临产期避免就好了。这些中西医都只向男人说“可”或“不可”,但行医数十年的张老先生,却说“须曲体母情,适其自然之性,使子气安 和”,否则“若强制以违其性,则郁火弥炽,此与恣情无禁者,虽截然两途,而热归胎儿则一”。我想,即使不信胎教的新女性主义者,也要为这位开明的八十岁老 伯伯欢呼,他还是近四百年前的先贤哪!

以上只是非常简略地介绍了我国先贤所谓胎教的一小部分,至于胎养部分,包括如何有孕、如何在不同妊娠阶段施予安胎保胎,以及孕期、产期、产后如何调护等等,更是匆匆略过,只是提到一些妇科专著,希望能引起有心人士进一步研究而已。因为我们这次的报告,重点是在胎教。其实,在先贤的著述中,即使提到胎教,往往也是跟胎养密不可分的;反过来说,论述胎养,其中却又包含着胎教,例如《宜麟策续编》提出“保孕六说”:一、除烦恼;二、禁房劳;三、戒生冷;四、慎寒温;五、服药饵;六、宜静养。其中第一、六项是偏重于胎教的,如第一项说到:凡受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病,恼怒则否塞不顺。肝气上冲,则呕吐衄血,脾肺受伤;肝气下注,则血崩带下,滑胎小产。欲生好子者,必须先养其气。气得其养,则生子性情和顺,有孝友之心,无乖戾之习。所谓“和气致祥”、“一门有庆”,无不由胎教得之。

第六项说到:胎前静养,乃第一妙法。不校是非,则气不伤矣;不争得失,则神不劳矣;心无嫉妒,则血自充矣;情无淫荡,则精自足矣;安闲宁静,即是胎教。

这岂止是胎教,去掉首尾各八个字,简直是修道者的座右铭。

至于胎教的效果,除了前面提过文王、成王的例子外,我们再提一个实例。根据清代陈康淇《燕下乡脞录》所说,雍、乾朝的万承苍学士,是南昌人,他的母亲刚怀孕他时,曾祝于影堂:“不愿生儿为高官,但愿负荷先世之学统。”因为万氏先祖,如明代刑部侍郎虞恺、光禄卿如言,都讲学于阳明念庵之门,当时号为硕儒。万承苍入了私塾,果然喜欢阳明讲学的书,当时的人就都说这得力于胎教。当然,现代有人不以为然,认为那是得力于家风、母教外,还有遗传。说到遗传,宋代俞琰的《席上腐谈》上说:“勒祖偃长不满七尺,常自罪短陋。恐子孙之似也,乃为子伉娶长妻。伉子勒,长八尺三寸。”又如唐代寒山大士一首无题的诗:

柳郎八十二    兰嫂一十八    夫妻共百年    相连情狡猾
弄璋字乌彪    掷瓦名婠妠    屡见枯杨荑    常遭青女杀

这是说老夫少妻即使怎么恩爱,所生的子女也是寿命不长,这首诗以及前面那则笔记史料都暗合现代优生学说的遗传,不过这已超出胎教、胎养的范围,属于另一专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3.12.2007 20:43:37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的胎教

现在,我们转入现代,约略介绍现代有关胎教的发展概况。现代所谓的胎教,是了解母体内的胚胎,以至胎儿逐渐成长的情况,而提供一个最好的生长环境,使他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开发他的潜能,使他出生后发挥更大的才智。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现代医学对胎儿脑部及有观感觉的重要发现:

—、胎儿脑部的发展
人类约有一百五十亿个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全部完成于胎儿期,平均起来,每天要生产五、六千万个,胎儿诞生后就不再增加。但大脑的重量却会增加,生产后重约四百克的大脑,到满一岁时已达八百克,以后的成长就慢了下来,男性到二十岁,女性到十七、八岁时,大脑已停止在一千二百至一千四百克;这些出生后脑部增加的重量,是来自脑部网状组织的结构或覆盖物的结构。

人类的头脑在胎儿期,就不断进行为说、听将来要用到的语言,了解思考其中的意义等,而逐渐形成知性活动的基础,即所谓“智能的基础结构”。同时,大脑内部也进行增加质佳的产物,即减少不必要的东西,进行“重量转换成重质”的工作。酒精或香烟等有害物质,或母亲的焦燥、压力,不仅会阻碍这种工作的进行,也会阻碍胎儿大脑的发育。

二、智能基础的发展
所谓智能的基础,简单说来,就是人的感觉(也就是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种感官,并加以认识的能力)。跟这些感觉具有重要关联的是,大脑中的大脑边缘系统与大脑新皮质部分。

大脑边缘系统的成形,始于妊娠十四周左右,这时的胎儿开始建立起那种获得满足就有快感的欲望,不能满足就感到不快的“心智基础”,并且慢慢的培养脑部发挥更高难度作用的能力,那就是建立位于大脑边缘系统的周边,即大脑新皮质的部分。

怀孕三——五个月间,是胎儿大脑发育特别重要的时期,也是到脑边缘系统与大脑新皮质的网状组织化的开始。观察腹中胎儿的脑波,可以记录出来的,正是始于受孕后三个月左右。而大脑边缘系统是在昏昏沉沉的浅睡中,才积极的活动、成长。因此,如噪音、压迫子宫等,均会妨碍胎儿的睡眠,进而对其情绪、情感的能力的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

另外,到怀孕第三个月,男胎的性器官形成后,到第四个月左右开始,其男性荷尔蒙会开始影响自己的脑部,逐渐形成男性脑部(脑部这种生物性别区分,而发展到性别中枢的形态,要到出生后的四岁为止),这时孕妇若受重大压力,会使胎儿的男性荷尔蒙不能顺利的分泌,因此而受到母亲的女性荷尔蒙的影响,而成为女性的脑部。也就是说,出生后虽是男性,行为却很女性化(反过来说,若是女胎,即使因不明原因而使其女性荷尔蒙分泌不顺利,但其母亲的女性荷尔蒙还是能使其脑部性别区分化)。

因此,不论怀孕或养育婴儿至四岁期间,要特别注意避免太多的精神压力,而要以愉快的心情来照顾。

三、胎儿的触觉
触觉比其他的感觉,如听觉、视觉等形成的更早,约自怀孕第八周即开始,而在第十二周左右,胎儿的感觉已经和成人的一样,其中特别发达的是指头、唇部的感觉,而男胎也有性器官的感觉。这是用超音波扫描,即可看到胎儿吸吮指头的情形(不太吸吮指头的胎儿出生时,指头有茧的情形较多)。而且不只吸吮手指,凡是嘴巴能碰到的部位,如手腕、肩部、手臂以及肚脐或子宫壁等,即会加以吸吮(所以胎儿一出生下来,不必人教,自然会用力吸吮母奶)。

到了怀孕第十七周左右开始,孕妇开始感觉到胎动,那是胎儿以“脚踢”的动作,摇动羊水,使全身的肌肤都能感觉到羊水的震动。像这种对皮肤的刺激,对胎儿脑部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为皮肤有第二脑之称,具有和脑部极为类似的性质,皮肤和脑部外胚叶细胞均十分发达。皮肤不仅是单纯的内外之分,还能把外来的刺激传达到神经系统,并把内部的状态传达到外面,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如遇到寒冷时会起鸡皮疙瘩,炎热时会流汗。

那么,对触觉最好的胎教是,孕妇要放松心情度日,最好是边放松边散步的规律活动,使子宫能自然地每一分钟反复做一次规律的自动收缩,这是给胎儿最舒适的刺激。因此,孕妇最好避免做长时间坐车等激烈活动。因为不规律的震动会影响胎儿,使他将不快的感觉由皮肤传到脑部,而妨碍脑部的发展。此外,不正确的姿势,穿着过紧的衣服,或由炎热户外走入冷气房间,都会造成不正常的子宫收缩,而应尽量避免,或记得保持腹部的温度。

四、胎儿的听觉
约自怀孕第六周左右,胎儿开始形成耳朵,最早是半规管,其次是外耳、内耳、中耳等重要部分。一过四个月,脑部形成后,就能感受到声音。尤其完成了“海马”的部分,所有的感觉资讯都集中在此,并能取舍该忘掉或记忆的事情。这种遗忘的功能或许就是宗教上所谓“隔阴之迷”或“喝孟婆汤”的生理学上的根据吧!在出生以后,这种遗忘的功能其实还有着一般人所忽略的作用。不谈多生累劫,就这一生中,如果把该忘掉而已忘掉的记忆,一下都涌现出来,就很难有人能够承受。

而到了第五个月,也形成耳蜗之后,就完成了和成人几乎一样的耳朵。胎儿喜欢的是两百至一千左右的中度声音,这大约是其母亲声音的高度。虽然这时胎儿对声音还不能加以区别,但却能记住经常听到的声音(因此出生后很快就能从声音中认出谁是母亲)。随着脑部的发展,到了怀孕第八个月后,胎儿才形成可以区别音调强弱的神经。即使胎儿并不明白声音的意义,但却能根据母亲声音的强弱,而敏锐地感受到其情绪,因此孕妇必须以温和、平静的心情、语气和胎儿说话。

此外,怀孕期间也应尽量远离噪音,诸如引擎声、刹车声、闹钟声、刺耳声及孕妇的高亢声等等,因为这些声音会使胎儿脑部因紧张而发出β波并分泌抑止脑细胞成长的荷尔蒙。反过来说,听听柔和的风声、水声或轻音乐,会使脑部因放松而发出α波,并分泌助长脑细胞发育的荷尔蒙。

五、味觉与嗅觉的胎教
自怀孕的第三个月左右,便开始形成舌头上的味蕾,到了七个月左右,便十分发达,而能感受到味道。同时,脑部也开始能接收来自鼻子的讯息。出生不久的婴儿,就具有区别自己母亲味道的能力。因此,孕妇要注意饮食,对于蛋、牛奶及大豆,不要摄取过量,以免造成胎儿过敏的体质。可多吃鱼、海带、蔬菜,尤其是含钙的食物。最好吃稍微清淡的食物,少吃煎炸、油腻的食物。

孕妇闻到怡人的味道,产生愉快的心情后,会促使荷尔蒙分泌,而传到胎儿脑部,使他也有愉快的感受。所以室内花饰、花园或清新的香皂香气,都能能使怀孕中的母子身心感到舒畅。

六、视觉的胎教
负责胎儿眼部晶体功能的网膜器官之根源,约于怀孕第四周形成。由于胎儿为母亲厚厚的腹部所包护,不会受到外来光线的困扰,而可以安心地睡在幽暗的温床上,在胎儿这段时期,虽然眼睛看不见,也能清楚地感受到明暗度,所谓感受,是由于脑中松果体之褪黑色素荷尔蒙运作的关系,这种荷尔蒙遇到明亮物就减少,遇到阴暗物则增加,孕母所见所感受到外来光线,透过胎盘传到胎儿的脑部,而使他感受到是明是暗。到了第七个月左右,胎儿才开始出现可模模糊糊看到物体的能力。

因此,孕母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若能早睡早起,那么就能把天亮起床活动、天暗上床睡觉的生物时钟传给胎儿。反过来说,如果孕母过的是晚起、熬夜的生活,那么生下来的孩子便很可能具有不良的生物时钟。

结论:胎教的研究与整合才刚开始

以上只是就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以及意的生理基础,即脑的发展,略淡一下胎教的方法。现代世界各国流行的胎教研究,大概说来,也不出这些范围。

例如日本的室冈一教授,当他查明了母体外的声音确实传到胎儿的耳朵后,即把胎儿所听到的声音、母亲的心跳声与血液流动声录音下来,等这胎儿出生后,这婴儿听到这些播放出来的声音,就会停止哭泣,甚至安然入睡。后来,厚生省还委托小林登主持母子互动关系的研究,并用摄影机拍摄下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刚出生三天的婴儿,对于不同向他搭话的人,有明显的不同反应:对于母亲说的话,婴儿双手积极活动起来;但对护士说的话,却不太有反应;至于播放各种人声混合的录音带,则手足根本不动,甚至把头转向另一边。这些实验都在证明在胎儿期就有了记忆力,而在出生一、二天后,对母亲的声音表现出具有再认的能力。除了声的刺激外,也研究胎儿对光与触的刺激做的反应,如胎儿心脏变化、胎动变化、眨眼反应、握手反应等。

法国的巴黎健康卫生科学院、英国的奥德斯也都曾做过实验,证明胎儿对音乐已有喜恶的反应,出生后也随这些不同音乐而有不同反应。而美国的凡德卡教授,更于一九七七年创办了一所专门对孕妇进行胎教指导的学校。他采用有系统地对胎儿讲话、播放音乐或在孕妇的腹部适当地抚摸、拍打肚皮上的一定部位等方式,以促进胎儿的听觉与触觉神经发育。他并主张孕妇的丈夫也应参加胎教活动,既可加强夫妻亲密关系,又可使出生后的婴儿能较快的认识父母。更易于理解语言与文字。至于美国的汤玛斯•维尼,甚至利用自我暗示与佛教的种种观想法,应用于胎教。中国也于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八日成立中国环境音乡医学研究协作中心,从事测定胎儿在各种声波下的反应与纪录,以及对孕妇的营养化验监测与指导,已有了初步成果。

展望未来,有关胎教、胎养,以及优生学等等领域,将会进一步进行科技整合,以取得更大成果。由于时间关系,这次仅能匆匆简略报告到此为止,并请各位不吝赐予指正为感,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12.2024 02:5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