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4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拯救世界: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看文化差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4.2008 23: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无论是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还是西方诺亚方舟故事,都说明了在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开始了与洪水抗争的事实。然而面对洪水之灾,大禹不仅总结父亲鲧筑堤防水失败的教训,疏通河床、开凿渠道,而且“身执耒锸,以民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出现了“九州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史记·河渠书》)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的美谈。而在西方,广为人知的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故事:诺亚受上帝启示,在上帝惩罚世人罪恶,要用洪水淹没世界、毁灭人类之前,建造了一支大船,把家人和所有的动物雌雄各一对带到船上,躲过了洪水的灭顶之灾。两个故事在东西方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积淀了各自的文明,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演绎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诺亚靠神的启示,借方舟逃避了神降给人们的灾难,而大禹则把洪水看作自然现象,带领人民一起用疏导的办法战胜洪水;诺亚也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但也给人类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恶提供了先例,而大禹留给人类的却是与自然界和谐与斗争的思考。这二者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世界观、宇宙观上的差异。在中国,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视为一种健动不息的自然过程,而人则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也就是“天人合一”。正是这种宇宙观,使大禹面对洪水,因势利导,不“堵”而“疏”,使我们的古先帝西起沙漠东至大海将沿河流域的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凝聚一起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铸造了一个治水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一种古老的东方文明。而在西方,却试图为宇宙寻找一个不变的绝对存在,并从这种绝对存在出发规定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犹太——基督教神学,就把上帝作为时间和万物的创造者,是上帝拯救了诺亚,从而演绎了西方文明。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核心——激进和稳健、跃动和娴静、分析和综合的差异。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而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一分为二,同中求异。因此,上帝不用做整体思考,仅执一端就可以让人类重新繁衍,哲学家、思想家仅围绕一个着眼点,便可寻根究底地铸造自己的理论大厦,形成自己的学派、主义,以至思潮蜂起、理论迭出,再现了西方文化典型的特征——分析。而与此相反,面对洪水之灾,中国的古先帝们前仆后继,大禹终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针,并综合运用当时各种原始的知识和技能而治水成功。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二为一,异中求同。因而中国哲学的整体观念年深日久,中国文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为底蕴,中国美学的阴柔之美成为崇尚。它就像大海深处,有美丽的珊瑚,飘曳的海草,也有悠闲的海鱼,同波涛汹涌的海面相比,构成了一幅娴静多彩的图画。这就是东方文化的境界。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方伦理道德观上的差异。两个故事从表面上看形成了西方疏散人、东方疏导水的治水思想上的差异,而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在诺亚方舟故事中,虽然看不到诺亚为人类而斗争的痕迹,却可以看到造方舟的周密计划,感受到他抓住机遇,持之以恒造大船的主体精神,领悟到他利用外部条件应付危机,以退为进的应变思想。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大禹治水精神世代弘扬,培育了中国自省、自律,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的外儒内法的社会结构和人伦责任,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大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诺亚携妻避水,而大禹则继承父业,新婚四天便去治水,也反映了东西方封闭与开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形成东西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差异也是精彩纷呈的。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为我们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美丽景观,引导我们走向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
2#
 楼主| 发表于 12.4.2008 23:23:42 | 只看该作者
西方文明的起源与特质
——次生与杂交的西方文明



骑马民族的反复冲击

从人种和语言上划分,最原始的游牧民族主要有三大支:印欧语系的高加索人、阿尔泰语系的蒙古利亚人和闪含语系的闪米特人。游牧民族形成以后,便主要生存于广袤的欧亚内大陆和西南亚的干旱地区。他们以“落”(二三户为一落)的方式,散布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漂泊不定,全部财产可以随身带走的简朴生活,而且还必须按季节在冬季和夏季的牧场之间不断地游动,游牧距离常在1000公里以上。只有在冬季或发生天灾人祸之时,才聚成“部”,“部”的大小不一,少则数十数百户,多则成千上万户。由此也就形成了与有根的农耕文化截然不同的轻土重财、游荡成性、四海为家、随遇而安等的无根特质。



由于放牧主要靠个人的能力与智慧,独自面对大自然的肆虐,鹰、狼一类食肉猛兽的袭击或邻人的劫掠,便锻炼出他们强壮的体魄,彪悍的性格和天马行空、独立不羁的英雄精神。加之他们又是以肉食为主,与一切食肉猛兽或猛禽一样,天性就比植食民族嗜血、嗜斗、嗜杀(他们的图腾往往也正是鹰、鹫、狼、熊……等猛兽或猛禽),便更是视弱肉强食为天经地义,唯英雄强权之马首是瞻,认定凭自己的力量获得的东西便都是个人私有财产,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意愿任意处置,从而形成游牧文化的又一特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强权思想,以及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体私有观念和相应的个体私有制度。



在农耕社会通过一系列兼并战争形成国家、乃至多民族国家的上千年间,分散的、与世隔绝的游牧民族,却始终处于没有文字和历史、没有什么年代变化和地域差别的单一同质状态。直到他们终于面对农耕文明积累起来的丰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时,才痛感自己的寒酸与落伍。加之周期性旱灾的胁迫,便使他们如影随形一般地与农耕文明形成了不解之缘。大约从公元前三千纪中叶,由于发生了世界性超大规模旱灾,便进一步致使游牧民族化为江上波夫所谓的“骑马民族”,开始进行以农耕社会为目标的大迁徙和大掠夺。



游牧民族所发动的掠夺战争,从时间上说要比农耕社会的兼并战争要晚。就其性质而言,则是一种集贸易、掠夺和殖民三位于一体的、基于天时和力量对比的随机性外拓型战争。具体地说,就是:在风调雨顺或农耕社会相对强盛之时,他们大抵安于相互间的和平共处与“双边贸易”,至多进行一些随机的局部性骚扰;一旦发生天灾人祸或农耕社会相对衰败之时,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扑向农耕社会,能殖民便殖民,不能殖民便掠夺,而且只要存在可掠夺和殖民的可能,他们就会不断地进行掠夺和殖民。



既然战争的主旨在于掠夺和殖民,他们便如蝗群般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因而胜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往往不是将帅的谋略,而是勇士们的彪悍、勇敢、机敏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为了造就这样的勇士和调动他们的战斗积极性,军事集团的首领们又实行以敌人的首级论功行赏、战利品归个人所有、把战死者尸体运回便可尽得死者的财产,以及偷一罚十、一夫多妻和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剩余等一系列鼓励强权的政策,进一步将他们塑造成以“男人的天堂在马背上和女人的胸脯上”一类格言为人生观,拿杀人放火当家常便饭,视马革裹尸为寿终正寝的亡命徒。



由这样的亡命徒构成的、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军事集团,很难形成农耕社会那种精神和伦理的权威,为了使纯粹是为了掠夺的战争“成为经常的职业”和“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就必然实行军事民主制,即平时,统治集团的首领必需定期召集氏族长会议,举行国家庆典或商讨国事;战时,则必须发扬军事民主,而不能独断专行。建立国家之后,君主也需接受贵族会议和公民会议的制约与监督而很难实行独裁。尽管骑马民族所实行的“民主”制度,主要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为统治阶级服务“民主”,但毕竟开了人类社会民主制度之先河。



面对各方面的条件皆优于他们的农耕社会,他们实行全民皆兵的战略,刻意推崇尚武精神,连少女儿童也都个个骁勇善战,如萨尔马特(Sarmatians)人,甚至形成妇女需杀死数名敌人后才能婚配的习俗。而半是蒙古血统,半是欧洲血统的斯基泰(Scythia)人则在女儿初生时,母亲即用铜烙铁烙其右乳,为了发育时,滋生右乳之经血,即可集中于右肩及右臂,以便挽弓射箭。他们的男子,生活即战斗,战斗即生活。对俘虏的敌人,鲜血就是饮料,人头就是酒杯。凡其行经之处,遇人即杀,遇物即毁。[](上,P344注、P343)而匈奴人一经激怒,他们就奋起作战,排成楔形队形,发出各种狂叫声,投入战斗;他们敏捷灵活,有意分散成不规则队形,兵锋所至,杀戮骇人。他们没有固定住处,没有家,没有法律,没有稳定的生计;他们乘坐着大篷车,像难民一样四处流浪。他们没有人能说出自己的起源,因为母亲怀他在一处,生他在遥远的另一处,抚育他又在更远的一处。[[ii]](上,P316)在这种“全民皆兵”的基础上,又以军事贵族为核心,联合各个游牧部族,组成精悍的军事集团,依靠战马的优势,采取快速机动的运动战,来对付貌似强大却外强中干,并且由于根的羁绊而注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的农耕国家。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扮演了“食腐兽”的角色,



与此同时,他们又有如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导致人类社会长达数千年的激烈“化学反应”──大迁徙、大动乱、大分裂、大融合、大破坏、大飞跃,从而大大加速了历史的进程,自己却往往像雨水渗入土地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从某些残存的语汇、文物、习俗、传说……中,依稀窥见他们往昔的风貌。



游牧民族的大迁徙主要有三个源头:一是分布于西南西伯利亚、哈萨克和南乌拉尔地区的印欧人,二是西南亚阿拉伯半岛的北支闪米特人,三是分布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匈奴人、突厥人和蒙古人。大约自公元前三千纪初叶以降的三十多个世纪中,这三个源头,便有如三个活火山口,先后一批又一批地向农耕世界“喷发”游牧民族部落的“熔岩”,掀起三次历时长久的大规模迁徙和冲击浪潮,往往前辈燃起的战火硝烟尚未飘散,后辈的烽火又接踵而至。上一代的入侵者刚刚融入农耕文明,便又成为下一代入侵者的掠夺对象,或在下一代入侵者的裹胁下,死灰复燃地重新化为骑马民族踏上新的征途。甚至,老一代骑马民族建立起来的帝国,又成为新一代骑马民族觊觎和冲击的目标。



第一次大迁徙主要是印欧人和闪米特人。大约从公元前三千纪初开始,阿拉伯半岛上的闪米特人便如涨潮时的海浪一般,一波接一波地对埃及和苏美尔这两个农耕文明社会进行劫掠和入侵,并在两河流域先后建立了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亚速、新巴比伦、腓尼基、巴勒斯坦……等一系列国家和王朝。大抵与闪米特人同时,欧亚内大陆西南部的印欧人,也先后朝三个方向迁徙;东至印度河流域和中国的西北边境;西至多瑙河流域、巴尔干半岛、希腊半岛、亚平宁半岛,直至大西洋边;南至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和小亚西亚。南下的印欧人,与从西南亚北上埃及、西亚和两河流域的闪米特人,又形成南北夹击、犬牙交错的局面。印欧人在其迁徙过程中,不断与当地人融合,先后建立了印度吠陀文明、安息帝国、赫梯王国、依兰和米底王国、波斯帝国、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文明、罗马帝国……从而造成长达十几个世纪的大动荡、大战乱和大融合、大发展。



第二次大迁徙主要是阿尔泰语系的匈奴人、突厥人、鲜卑人和拓拔诸部落,他们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以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为源头,主要对中国的农耕社会进行冲击。后来由于匈奴人和突厥人的西进,又引起前后持续两个多世纪的欧亚民族的大迁徙。



第三次主要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蒙古人,他们以蒙古高原为源头,从1219年秋开始,由东向西横扫欧亚大陆,在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内,建立了了空前辽阔、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



他们所建立的国家,便常常有如沙上建塔——虽然好似夏日的狂风暴雨般地所向披靡,以令人眩目的速度,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跨民族、跨文化,乃至跨洲际的大帝国,却往往又有如夏日溶冰般的稍纵即逝。正如英国著名作家赫·乔·韦尔斯所概括的:“定居、游牧民的征服、同化、新的征服、再同化,这种更替现象,是这段历史的特征。”[[iii]](P173)



其历史功过,见仁见智。






--------------------------------------------------------------------------------



参考文献: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ii]][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iii]][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次生与杂交的欧洲海上骑马民族

农耕文明主要起源于亚洲北纬30°线附近的大河流域。源于北非尼罗河和西亚两河的农耕文明,早在公元前四千年之前,便从中东沿三条路线逐渐传播到欧洲,一条是朝北,经过土耳其到乌克兰平原,沿冰河时代的冰盖边缘所留下的黄土风化带,到波罗的海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另一条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到巴尔干半岛,再沿着多瑙河流域穿过中欧,到法兰西东北和不列颠群岛;再一条也是向西,经地中海沿岸向西至比利牛斯半岛和大西洋沿岸。[2](P87)公元前三千纪初,上述地区已有农耕者居住,他们在巨砾遍野的北欧冰碛层和多石的大西洋沿岸艰难地开荒种地,或在以多瑙河为中心的地区清除森林开拓耕地。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局限,他们虽得以生存却难于发展。而地中海沿岸,特别是爱琴海沿岸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则相对要好得多,克里特岛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克里特岛早在公元前4500~3000年就已有人居住,其居民可能主要来自小亚西亚和西亚。希腊神话中有这样的传说:生于克里特岛上的众神之神宙斯,变成一头美丽的公牛,劫持了腓尼基阿革诺耳国王的女儿欧罗巴,一同渡海回到克里特岛,生下三个孩子──米诺斯、萨尔贝顿和拉达曼斯,后来,米诺斯打败了他的两个兄弟,统一了克里特岛。如果我们可以将神话看成尚无文字之前、靠口头传说凝练而成的形象化历史,便可以推断:作为欧洲的历史源头的克里特人具有腓尼基人的血统或文化传统,所以欧洲才以亚洲腓尼基公主欧罗巴的名字命名。当然,神话传说毕竟不等于历史,只能算作一种旁证。但克里特文明是欧洲文明的真正源头,总是不争的事实。比埃及文明与苏美尔文明晚2000多年、并无论在血统或文化传统上皆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米诺斯文明,属于次生文明,也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克里特文明主要从他们那里继承了什么呢?



克里特人与埃及隔海相望,无论在血统或文化上皆与埃及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他们首选的继承自然是农业。又所以,他们才以农业起家,并在公元前17世纪末到公元前16世纪初,便已建立欧洲最早的统一国家──米诺斯王国。然而克里特岛上的土地有限,没有埃及那样的农业长足发展条件,当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生计便成问题,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通过这一文化脐带继续作出新的选择。



西亚的两河流域虽然有“西亚的谷仓”之称,但总的说来仍然缺乏农业长足发展的条件[1],却得天独厚地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因而,早在公元前2800 年,苏美尔人就有了发达的手工业和以金银为交易媒介的商业,并且正是出于商业的需要,发明了人类最早的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在游牧民族的冲击下,苏美尔人连同它们的文字都从来世舞台上消失了,但它们所开创的商品文化却与游牧文化融合为一,形成一种集贸易和掠夺为一体的商品经济文化模式,并成为所有缺乏农业长足发展条件而又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的民族或国家,命中注定的普遍发展模式。



公元前三千纪末,来自波斯湾的游牧的闪米特人的一支,在西亚各民族激烈的竞争中,来到地中海东岸地区,同化了当地的胡里人,于公元前21世纪初,建立起一批有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的奴隶制城邦,成为腓尼基人。腓尼基人继承了西亚的商品经济文化传统,并将它发展到海上。他们善于经商和造船,海上贸易尤其独步地中海,并且常常商盗不分。他们的行为,往往因对象而异:弱,则用抢;强,则用骗;不弱不强,才和你规规矩矩做生意。[1](上,P349)腓尼基人在小亚西亚、塞浦路斯、爱琴海诸岛,甚至黑海南岸建立商业据点,进行商业殖民活动,同时从事海盗活动,到处掳掠人口,贩卖奴隶,成为西亚诸民族中,集贸易、海盗和殖民于一体的典型“海上骑马民族”。

克里特人与腓尼基人隔海相望,与他们同样是在血统或文化上皆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因而,当农业发展到饱和状态之时,便理所当然地选择并继承了腓尼基人为代表的“海上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



以公牛为标志的宙斯,则大抵是欧洲土著和农耕文化的的象征。欧洲土著很可能就是克罗马农人的后裔,他们的祖先由于冰期中得天独厚的狩猎条件,曾经发展成为主要靠狩猎为生的典型狩猎民族,并创造了极其灿烂的欧洲洞穴岩画和细石器文化。随着冰期的逐渐消退,得天独厚的狩猎条件也就逐渐消失——大批大中型哺乳动物灭绝了,其余的物种也随着冰川的退缩而到处流散。于是,一些坚持肉食习俗的族群便紧随其后,成为不断迁徙的游猎者;有的在欧亚内大陆逐渐演化为主要靠游牧为生的印欧语系的游牧民族,而一些不那么坚持肉食习俗的族群则可能留了下来,继续过着渔猎和采集的生活,后来又与逐渐进入欧洲的亚洲或非洲人种的族群相混合,成为最早发展欧洲农业的欧洲土著。这就意味着克里特人中的土著,还可能继承了克罗马农人的血统与狩猎文化传统。于是,克罗马农人的狩猎传统和腓尼基人的“海上游牧民族”传统便又融合为一,推动克里特人别无选择地走上海上贸易、海外掠夺和殖民的发展道路。他们尽管是“后起之秀”,却凭借人类最早的强大海军,后来居上地成为爱琴海地区的海上霸主。在米诺斯王国鼎盛期,其海上掠夺和海外殖民活动超出爱琴海地区,到达西西里岛、叙利亚海岸和阿拉伯半岛,从而也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地成了爱琴海地区令人闻风丧胆、谈虎色变的“海上骑马民族”。



米诺斯王国所开创的贸易、掠夺、殖民三位一体的生存发展模式,不仅缓解了人口增长和农业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还能快速地聚积大量的财富,使他们过上远远超过农业社会的骄奢淫逸生活,从而又形成所谓酒神精神的纵欲的文化传统。






--------------------------------------------------------------------------------



[1] 巴比伦所以成为传说中的伊甸园,西亚的谷仓,主要是靠河流的定期泛滥和庞大的人工灌溉系统,但,巴比伦除冬季之外,5至11月完全无雨,所以河流的泛滥不在夏季而在春天,一旦河流不泛滥或灌溉系统遭到破坏,沃土转眼就会变成不毛之地。参阅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上,P264。







继承和发扬海上骑马民族传统的地中海文明

继米诺斯王国称霸爱琴海和地中海的是希腊半岛上创造了迈锡尼文化的亚该亚人,亚该亚人大抵是印欧游牧部落与当地土族融合而成的,因而具有游牧民族血统和文化传统。加之希腊半岛与克里特岛一样缺少农业的长足发展条件,却也与克里特岛一样,具有得天独厚的航海优势,因而他们便又理所当然地继承和发扬了克里特的 “海上骑马民族”传统,在著名的王中之王阿迦门农的率领下,发动了一系列海上掠夺和殖民的战争,不但取代了米诺斯的地中海地区海上霸王的地位,而且积累了大量财富,被称为“多金的迈锡尼”。然而,也正是由于“多金”,便又遭到来自小亚西亚的野蛮游牧民族多利亚人的围攻和破坏,并终于在公元前12世纪灰飞烟灭,化为一堆废墟。



从荷马史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创造爱琴海文明的那些英雄们,个个都是集商人、强盗和殖民者于一身的开拓者。史诗《奥德赛》中写道,国王涅斯托客气地问忒勒玛科斯:“你是商人还是强盗?”但绝无恶意,因为在当时,这两种职业都是极受人尊重的职业,而且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彪悍放荡、勇武好斗、争强好胜,酷爱冒险和自由,热衷美女和醇酒,崇拜英雄与强权, 视通奸乱伦为儿戏,以决斗厮杀作消遣,并以个人(而非家族或氏族成员)的身份,参加军事贵族发动的侵略战争,长期过着海上征战与漂泊的生活,恣意挥霍掠夺来的财富。为了笼络这些贪婪成性,嗜血成癖,集勇士、商人、强盗、冒险家与亡命徒于一身的“英雄”们,“海上骑马民族”的首领与陆上骑马民族的贵族一样,不但也必须实行军事民主和议会民主,以及战利品归个人所有、仇杀无罪等一类的个人主义和个体私有制政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亦步亦趋地重蹈着他们的前辈们“沙上建塔”的覆辙,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二者何其相似乃尔!不同之处,无非是以战舰代替了战马和多了一条农业的根而已。



于是乎,迈锡尼文明化为废墟之后又过了四百多年,终于同化了的亚该亚人和多利亚人人的后裔,在同一块土地上重新崛起,创造了西方人引以为骄傲的古希腊文明。基于同样的原因,古希腊人不但一脉相承地成为新一代“海上骑马民族”,将爱琴海变成了雅典帝国的“内海”,而且进一步将海上贸易、掠夺和殖民活动,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地中海地区、黑海地区和大西洋地区。



公元前334年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帝统一希腊后,又将战火引向亚洲和北非的广大地区。经过数十年的战乱,终于在欧、亚、非三大洲建立了一批“希腊化国家”殖民地。



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同样属于印欧语系和具有游牧民族血统的古罗马文明,基于同样的原因,又亦步亦趋地化为“海上骑马民族”,使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 “内海”,并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大帝国。有趣的是,这个靠海上掠夺殖民而繁荣起来的欧洲暴发户,又理所当然地成为其远亲──新一代陆上骑马民族觊觎的对象,便又发生了公元376~568年,由于匈奴人西侵而推动的历时约两个世纪的“蛮族(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并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的覆灭。



接下去,便是具有游牧民族血统和游牧文化传统的北欧的维金人,同样迫于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缺乏的矛盾,从8世纪起,以一种吃水浅,速度块,灵活性强的船代替马匹,再次继承贸易、掠夺、殖民三位一体的传统发展模式,成为欧洲中世纪的“海上骑马民族”,这些海盗士兵和商人向东渡过波罗的海到达俄罗斯,创立了第一个领地国家,然后顺一些河流而下进入里海和黑海;向西越过大西洋殖民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向南则伙同丹麦人袭击不列颠群岛、欧洲西海岸和地中海两岸,并与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骑马民族贝都因人和来自中亚的游牧部族马扎尔人,对东罗马帝国的加洛林王朝形成三面夹击,从而将西欧再次变成屠宰场,如瘟疫般地折腾了近三百年之久,最终彻底摧毁了查理曼大帝恢复罗马帝国、重建欧洲古典文明的梦想。







传统的中断与复兴

从公元500至1500年被称之为“欧洲中世纪”的一千年,是西欧基督教统治和封建主义扩张的一千年,“西欧封建主义出现于10世纪,在11世纪扩张,在 12世纪晚期和13世纪达到顶峰”[](P194),由于农奴制取代奴隶制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进步——铁器、马力、风力、水力的广泛使用,用于土壤改良的泥炭肥料和三田轮作制的实行,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大飞跃,不但使欧洲的经济开始稳步增长,而且使许多仍处于游牧或半游牧状态的蛮族开始走向定居,以致欧洲人口在10~14世纪增加了50%。[2[ii]](第2章,第3节)然而,欧洲发展农业的条件毕竟有限,过剩的农业人口便又成为欧洲的普遍压力。与中国和印度文化的抑商传统不同,发展商品经济本来就是西方文化的主要传统。因此,过剩的农业人口理所当然地转向手工业和商业,从而形成商业在‘黑暗时代’长期衰落后的复兴,到了中世纪后期,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巨大发展,开始出现马克思所说的:“不是从过去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是由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iii]](第3卷,P59)商业中心和新型城市。这些以商人和手工业行会为中心,以自由民为主要成员的新型城市,由于欧洲政治上的支离破碎,不但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而且还进一步联合起来,组成联盟,成为政治与经济统一体,最终成为与欧洲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相鼎立的政治势力。这就势必加深和激化欧洲封建社会的内部矛盾,从而导致英法百年战争、德国霍亨斯陶芬王朝对于意大利的六次入侵……等一系列欧洲国家的内部混战,以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民起义,最终导致封建社会与天主教会的衰败。



与此同时,正是西欧文化传统中固有的商品经济的复兴,使西欧又重新向海上骑马民族的传统发展模式复归,从而导致了从1000年到1250年,由欧洲各国封建主、意大利商人和天主教会所发动的、历时二百年的十字军东征,不仅从伊斯兰教徒手中重新夺回了地中海的控制权,开辟了从地中海到英吉利海峡经常性的大西洋贸易航道,还将触角伸入波罗的海和地中海东部地区。



13 世纪初,这些由封建主、天主教会和商人构成的新一代暴发户又成为他们的新一代远亲──蒙古骑马民族的冲击目标,从而引来一场近半个世纪的“黄祸”。正是这场“黄祸”,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封建社会与天主教会的衰败,另一方面则使人类历史上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幅员辽阔的帝国中联合起来,贸易和思想传播可以自由进行,也就在这时,来自文明发达的中国的所有技术发明传到文化落后的欧洲,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就是指南针和火药。[[iv]](P129)



13 世纪后,欧洲各国先后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上,终于找到了通过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来繁荣欧洲的道路。但欧洲的资源与市场毕竟有限,便终于再次激发出他们的“海上骑马民族”的本性,从新踏上了向海外扩张的征途。大约正是由于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的这段农耕文化和封建文化的发展历史,有悖于欧洲固有的 “海上骑马民族”文化传统,所以才被西方的史家视之为所谓的 “中世纪黑暗”,从这个意义上说,脍炙人口的“文艺复兴”,与其说是对于古希腊文化的复兴,莫如说是对于欧洲固有的“海上骑马民族”文化传统——三位一体的生存发展模式与酒神纵欲精神的复兴。



正是凭借指南针和火药的优势,欧洲的国家从葡萄牙西班牙开始,接下去是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先后化为海上骑马民族,完全取代陆上骑马民族的历史地位,成为世界动乱的新“火山口”。他们雇佣或鼓励形形色色的海盗、冒险家、亡命徒、刑事犯、传教士、商人、雇佣军……为他们开辟了通向非洲黑暗大陆、美洲、澳洲与东方的海洋通道,凭借强大的海军对全世界进行掠夺和殖民。1900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任命瓦德西为统帅,率领七千德国士兵参加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前,曾在德国不来梅港对准备登船的德国远征军发表充满血腥味的演说:



不要宽恕,也不要捉俘虏。谁要是落入你们手中,谁就遭殃!像一千年前匈奴人在他们的国王阿提拉领导下声威远播,至今还在传说和童话中威风凛凛一样,德国人的声威也要靠你们在中国流传千年,使中国人永远不敢再对德国人侧目而视。[[v]](第2卷,P1010,“匈奴演说”条)



看!他们不仅混杂着印欧语系、闪含语系和阿尔泰语系骑马民族的血统,而且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了骑马民族的文化传统,沿着米诺斯王国开创的“海上骑马民族”之路,将爱琴海文化发展为海洋文化,使游牧民族在公元前三千纪末燃起的掠夺殖民战火,一直燃烧至今。至于其历史功过,只好见仁见智了。






--------------------------------------------------------------------------------



[] [英]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ii]]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iii]]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iv]]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弗兰克·怀特.诠释人类万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v]]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结 论

以西欧为主体的西方文明,与欧亚干旱地区的游牧文化、以苏美尔为源头的商品文化以及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农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是一种集原始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商品文化与农耕文化为一体的杂交文化和次生文明。“由于明显的地理方面的原因,欧洲完全做不到自给自足”[5](P21),在环境资源匮乏和纵欲文化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只能别无选择地继承贸易、掠夺、殖民三位一体的传统生存发展模式,沿着米诺斯王国所开创的海上骑马民族之路,形成以海上扩张和海外殖民为主体的海洋文化。



这种能够缓解根本矛盾并迅速积累大量物质财富的生存发展模式,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所指出的那样:“生殖压力导致了周期性的生产强化。这种生产强化又总是造成环境资源的枯竭,后者通常又会导致新的生产体制——而每一种生产制度的典型特征都是合法化的暴力、苦役、剥削和残忍”,“物质的进化过程正是普遍的战争、不平等和贫穷的根源”[](序言,P3)。尽管是一种肉食动物式的、以吞噬其他动物为生的异养生存模式,更确切地说,则是一种饮酒止渴的恶性循环生存发展模式。但正如一个人无法选择他的个性一样,这种生存发展模式,也正是西方人无可选择的、应对西方特定地理历史环境挑战的文明史的必然产物。而且,也正如一个人的个性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一样,西方文化特质一旦成为文化传统,也就成为一种难以遏制的惯性或集体无意识,所以,由欧洲殖民者所创立的美洲和大洋洲文明,依然继承和发扬着这一文化传统,他们从克里特岛出发,不断地向外开拓、征服、殖民,不仅想成为地球的霸主,还要向宇宙进军,去征服其他星球的文明。

欲罢不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2.4.2008 23:2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0.12.2024 13:0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