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75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媒指责中国作秀 恶意中伤中国政府救灾行动 (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9.5.2008 06:4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德媒指责中国作秀 恶意中伤中国政府救灾行动 (ZT)! |1 Z4 n' z& \. X/ s 3 d/ c; R# |1 [3 K1 r4 F自从四川发生震灾以来,中国举全国之力进行救助,世界也对中国灾情给予了最大关注,对政府救灾能力给予了相当的肯定。) _0 w% L, s. p8 [7 T$ w( v2 v 但在一片赞扬声中也夹杂个别西方媒体的挑剔,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曲解,这不能不让中国人民在众志成城的救灾行动中感到伤心和气愤。 [url=http:///][/url]1 S: c6 V5 r6 b" L* }$ W + k+ W% u( K' H0 I  竟称中国利用灾难 ) Q% D! ]- I3 j7 o: ` 2 j' S+ G( W) k3 Y   5月14日,德国《明镜》周刊在线刊登头条评论文章,无端指责中国政府“把灾难变成公关行动”。文章开头写道,中国领导层对地震做出的反应是:总理像一个消防队员一样急切地赶往地震灾区。共产党想要利用这次灾难的危机处理结束在西藏危机之后的国际孤立。文章对中国媒体灾情报道进行恶意中伤:从来不无的放矢的中国官方媒体充分利用了这次地震,用习以为常的政治口号把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如今的中国太复杂了,不可能用过时的手段来统治占世界1/4的人口了。只能实现更多的参政议政和透明度,才能长久地保障和谐。 0 X& Q0 B4 I$ b! p2 O; k + P. v7 f4 |" \& J" K" ~3 c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维兰德•瓦格纳自2004年8月起担任《明镜》周刊驻上海的记者。该记者所撰写的中国报道几乎都是指责性的。去年《明镜》周刊的辱华报道《黄色间谍》,他也是主要作者之一。近日,同属于贝塔斯曼旗下的《明星》周刊也刊文提出类似观点,似乎中国灾害频繁都是政府的错。甚至对于中国成功将被埋在废墟下5天的德国游客伯格达解救出来,也有文章认为,中国是在作秀。这样的报道让在德华人非常愤怒。在柏林的王先生说,看那语气和论调,好像我们多么希望和庆幸这场灾难! * x% q4 T* T3 K) ^- F7 _ ) h6 z! @8 A! R5 w  一些媒体对华偏见尤深 ! Z- q0 n" k" `: ]. q   对于《明镜》、《明星》这类观点,大多数德国媒体并不认同。《每日新闻报》写道:“没有遮掩、美化,在四川发生地震的当天,中国领导人就努力展示了透明度和效益。”德国《时代周报》写道:“政府及时的反应同灾区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并无关联。中国政府为救灾付出的努力绝非是出于宣传目的的作秀。中国在本次地震灾害中的表现受到联合国的表扬是当之无愧的。” * W5 L) ~1 f3 ]2 g; ~' { - c" H# t- x6 N7 D' B; k: z  5月16日路透社网站刊出专栏文章,特别对这类偏见做出分析。文章说,在灾难发生后,西方媒体一片赞扬声,对比“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总统布什未出现在灾区,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申卡尔表示:“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要好得多,中国领导人马上到了现场,卷起袖子救灾。”相对频频休假、或是花边新闻不断的西方领导人来说,中国最高领导人简直不像凡人,难怪那些人要“大惊小怪”。文章说,西方对中国有一种“复杂情绪”,他们欣赏来自中国的廉价电视机,但痛恨有质量问题的玩具;惊叹浦东群起的高楼,同时又在抱怨不该拆了那些老城墙。赞扬声中也不免看出他们的偏见,把中国政府的积极救灾当姿态就是其一。文章认为,普通西方人对中国缺乏了解,中国和西方的价值观也有很大差距,中国要转变其形象不是一日之功,这也是个倾听不同声音、完善自己的好机会。 6 C+ @2 H6 K7 B3 Z5 _( ^ 8 T; t; q2 Z0 V   恶意曲解太不人道 9 l5 o3 U0 ~. ~, Q+ C0 X% O8 T- k' R% z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孙恪勤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媒体对此次中国发生大地震非常关注,报道也很密集,大致可分为四类:对震情每日跟踪;采访科学家,认为此次地震很难被预测;关注救灾措施和信息透明度,肯定的占大多数;讨论建筑结构对灾难的影响。在总体冷静、友好的报道氛围中,也有部分媒体认为中国政府在危机处理中另有企图,这一方面表现了一些人一贯的反华立场,这和以前的对华负面报道,比如说中国留学生都是间谍,是出于同一立场,只要是中国的事情就要被做另类解读;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一些人看到中国的进步但仍无法改变偏见看法,因而产生误解甚至妖魔化的现状。4 j- f/ I1 }0 d0 N0 w ' m, ?. D& n6 h; d4 c# o* N   孙恪勤表示,就在中国救灾最紧张的时刻,德国一些政客却与达赖喇嘛见面,一面大讲人权、自由的同时,一面恶意解读中国政府富有人性的救灾行动。应该警告那些对中国别有用心的人,请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这样的曲解太不人道,这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伤害。
2#
 楼主| 发表于 19.5.2008 06:46:40 | 只看该作者
前天 Wagner Wieland 又写了一篇文章说中国政府封锁媒体, 官方媒体集体对不合格的建筑物失声, 只说团结, 没有人追究建筑物不合格的责任, 云云. 这个混蛋, 记住他的名字, Wagner Wieland, 最好有人去人肉引擎他! 他在上海! $ P: D3 X& K5 b0 L . j; X! D d6 H4 I. H, \/ [" I 9 Q: y' `6 F- o# Z, N$ aWieland Wagner (* 1959) ist einer der prominentesten Korrespondenten des Spiegels. 1990 Promotion mit einer Arbeit über Japans Außenpolitik in der frühen Meiji-Zeit (1868–1894). Von 1995 bis 2004 war Wagner Spiegel-Korrespondent in Tokiound erregte Aufsehen durch seine Reportagen, die den Kontrast zwischenDekadenz und Armut im von der Wirtschaftskrise erschütterten Japanzeigten. Daneben wurde er durch seine Insider-Berichte über dievielfältigen Facetten des japanischen Sexlebens bekannt, siehe z. B. Bahnhof Ikebukuro." u2 g1 j2 G3 R1 A! s' H Seit 2004 ist Wieland Wagner Spiegel-Korrespondent in Shanghai.2 z9 I: P+ v e; R# f4 j2 } j 2 b% U8 M' b; r! e[ 本帖最后由 东平 于 19.5.2008 07: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9.5.2008 09:0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9.5.2008 09:11:17 | 只看该作者
理他们呢,他们知道是假的也报,就是成心, 1 C2 x) w+ D! k) S3 c愤怒半天,他们也不当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9.5.2008 11:48:53 | 只看该作者
贱,贱,贱~~~出了说风凉话伤害别人还会干吗,从藏独事件到现在的大地震,德国媒体总是这样对中国,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9.5.2008 12:52:24 | 只看该作者
说一句话 大家别拍我 为什么倒塌的好多都是学校呢 是偶然的 还是这些学校真的是豆腐渣工程? ) A; ^, v+ ]% t, n( }7 f( q的确很困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9.5.2008 14:2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9.5.2008 15:5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nli_xjtu 于 19.5.2008 12:52 发表 * u6 Q& N! U: O2 R2 e) X说一句话 大家别拍我 为什么倒塌的好多都是学校呢 是偶然的 还是这些学校真的是豆腐渣工程?; \& w# N3 n, X; b/ ^1 H/ _ 的确很困惑
# M2 c; `* n* S! J7 s. f. B+ a O# { \' Z 希望在救灾工作结束后立即展开学校建筑质量的调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9.5.2008 16:40:59 | 只看该作者
明镜已经kritisch到了疯狂的程度,很多都是记者想当然的思维模式。 g- S% s3 ?, @( Z; ~1 O! T ; _, n, p& x; I' ^这次他们低估了地震的损失,简单的理解为政治show,实在是太愚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9.5.2008 16:4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9.2.2025 05:4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