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acarew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讲话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23:40:06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那些统治者,支配者的国王,以大勇猛、大智慧来教化人民之义。照这个意思说来,古来的圣主明君,都可说是观音的现身,所以有人赞叹圣明君主说是观世音菩萨的现身:

敬礼救世观世音,传灯东方粟散王,

驾从西方来诞生,演说妙法度众生。

如果说小王是圣主明君,像印度的阿育王,中国的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清顺治帝,都是佛教忠实的护法者,都可看作是观世音的现身。如果说小王是太子之义,正如中国的梁之昭明太子,日本的圣德太子,弘扬佛法,不遗余力,亦可谓观世音菩萨的化现。

在《心地观经》上说,国的支配者,必须具有十德,这十德是说的:

1.能照:以智慧眼,照世界故。

2.庄严:以大福智,庄严国故。

3.与乐:与人民以安泰故。

4.伏怨:降伏一切怨敌故。

5.离怖:能除灾难,离恐怖故。

6.任贤:集诸贤人,分任国事故。

7.使人民安住于国土故。

8.以法管理世间故。

9.业主:诸业归之国王故。

10.一切人民以王为主故。

必须以这个十德化民,方可称为观世音的示现。

「长者身」,现在很多的地主、富翁,都称为长者,其实地主富翁,并不是真正的长者。真正的长者,必须也要具有十德。在这十德之中,属于身体的有五德,属于心理的有五德,兹就《翻译名义集》,依次举之:

身德:姓贵、位高、大富、威猛、年耆。

心德:智深、行净、礼备、上叹、下归。

1.姓贵:名声门第,显扬四方。

2.位高:位阶功勋,均皆崇高。

3.大富:资金产业,丰富众多。

4.威猛:具足威严,人皆敬畏。

5.年耆:年满五十,耆德不群。

6.智深:智虑过人,深谋远算。

7.行净:品行清净,可为模范。

8.礼备:礼义具备,无一不周。

9.上叹:信用德望,上皆赞叹。

10.下归:下辈之人,望德归服。

「居士」,梵语「迦罗越」,一般的习惯,称在家的佛教信徒为居士。

《祖庭事苑》上说,居士必须具有四德:

1.不求仕官。

2.寡欲蕴德。

3.财居大富。

4.守道自娱。

《十诵律》说:

「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罗门,余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首楞严经》上说: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又在同经讲到关于其次的「宰官」,有这样说: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宰官」,是掌管政治的官,可以把他看为一切官吏。就是应以官吏身得度的,即现官吏身而来济度之义。
古代中国有九品的官职,都是奉法理民的,这都可称宰官。所以上从大臣,下至村长,也无不是宰官。一切的宰官,自己如果以为是观音的化身,则这一国就能大治了。
「婆罗门」,是印度四姓中最上的一姓,婆罗门教徒,亦称为僧侣。

印度有四姓的阶级:

1.婆罗门(僧侣)。

2.刹帝利(帝王军人)。

3.吠舍(商人)。

4.首陀罗(农人)。

这四姓阶级的区别,很不平等。既不可相互通婚,也不可享受同等权利,贵贱分得什为惊人!

佛教完全废除这些不平等的阶级差别,在全印度,四姓中无论何姓,进入佛教,一律称为释氏。可是,观世音菩萨,若有人应以婆罗门身得度的,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佛教以外的宗教修行者或传道者,在适当需要济度的时候,即现其身而为济度。有这种包容异教徒的态度,可见佛教和观世音菩萨的伟大!即是以儒者身或牧师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亦可现儒者或牧师而为说法。

婆罗门梵语是Brahmana,译为「净行」。这是净行高贵,舍于恶法之人。他们博学多闻,在四姓中,是属最上的僧侣学者阶级。自称从上古梵天之口所生,是最高种族,其权威在刹帝利之上,认为是传诸天诸神的圣意。种族一生严守教规,到壮年,都要学通四吠陀、十八大经的经论。年至四十,恐家嗣断绝,归家娶妻,生子继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此婆罗门,唯五天竺有,其他诸国无。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比丘」,是剃发受具足大戒的出家男子。

「比丘」是释尊四众弟子中的僧众,正确的梵音应读为「苾蒭」,译为「乞士」。乞士的意义是上从如来乞法,以资慧命;下就俗人乞食,以养色身,故名乞士。世之乞者,但乞衣食,不乞正法,不名乞士。又从比丘的原意解释,应有六义:

1.怖魔:出家以后,确立菩提道心,则诸魔恐怖。

2.杀贼:以菩提心修道,能杀尽烦恼之贼。

3.乞士:上乞诸佛之法,下乞众生之食。

4.应供:上求菩提之士,应受在家四事供养。

5.破恶:能守比丘的十重禁戒的出家道德,即可破心中的恶念。

6.无生:已破者不使再生之境界。

「比丘尼」,是苾蒭尼的讹音,译为「乞士女」。释尊出家成道以后,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出家为始。

「优婆塞」,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男众佛弟子,译为「近善男」、「近宿男」、「近事男」,是亲近奉事三宝之义,《华严疏钞》解释为亲近比丘而承事故。
「优婆夷」,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女弟子,译为「近善女」、「清净女」、「近事女」,亦是清净奉事三宝之义,《华严疏钞》解释为亲近比丘尼而承事故。

这些在家出家的佛弟子,应该怎样的度脱,即怎样的现身而为说法。

在古代,梁武帝时,达摩大师从印度来。

「什么是圣谛第一义?」梁武帝问达摩大师。

「廓然无圣!」达摩大师回答。

「对朕者谁?」

「不识!」

因为这问答不能契机,达摩大师即去嵩山少林寺。后来武帝皈依宝志和尚,谈到了这一段往事。

志公和尚说:

「达摩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传佛心印。」

为什么说达摩祖师是观世音菩萨再来呢?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说法的明证。

像这样的故事,观世音化现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而为众生说法不知有多少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23:40:39 | 只看该作者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在佛教中,很多人以为不尊重妇女,像这样的说法,实在是错误的!佛教不过指示男人的修行,恐怕有所妨碍于修行,所以说不要接近妇人,并没有一点轻视妇人之意。

就是妇人,也可以修到佛菩萨的地位。在释尊住世的时候,如胜鬘夫人,她所说的释尊都已认可,现在《大藏经》中还留有《胜鬘经》。

胜鬘夫人,是普光如来所化身,可是,不妨把她看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这里有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不一定要拘泥于这个文字,一切在家的妇女,已做人妻的妇人,将要做人妻的妇人,已一度作人妻而现在已守寡者,一切都可通称为妇人。若她现有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就可以看为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说法。

《玉耶经》中说:

「永离所生之家,而以夫家为家,与夫异体同心,事夫父母,如事所生父母,尊崇敬慎,无憍慢之心,善治家事,能接宾客,丰富家庭,扬家名声,此为妇人之道。」
妇女到了丈夫的家,始尽为妇之道,叫做归家。那个所生父母的家,是暂时的假家,进到丈夫的家,才是归到真正的家。

所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的妇女和丈夫,均共同举出。

慈悲、智慧、勇猛的三德中,第一是慈悲,因为妇女之道,虽有多种,但为根本的不外慈悲。

慈悲是德性中最重要的,观世音菩萨现女相,就是因为这个德性,是女性最能代表之故。所以女性中应以此为第一。

若是女性,而缺乏这德性的话,简直就没有女性的价值了。

近来的风气,在社会上表现的现象是怎么样的呢?女性大都缺乏这个慈悲的德性。其中尤以贞操的观念最不注意,为了金钱,一切都可以不顾。西洋的思想不错,但囫囵吞枣,光在外形上模仿,终归是危险的!妇女的德性所以堕落,大概就是因为如此。

希望今后的妇女,不可以不养成谦让的美德,这不光是妇女,男子也很必要。但是谦让与胆小不可以混同。误会了谦让而成胆小,则易成为卑怯。这也是不足取的。

女性之德,应该注意言语动作,尤其重要的,是不可缺少淑德。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童男」、「童女」,这是终身不为爱欲所染的男子与女人,不一定单单指幼童而言。到了四、五十岁,男的没有娶妻,女的没有嫁夫,都可称为童男童女。但是与其那样说,还不如把童男童女切近幼童的事实来说好。现童男童女身,而度那些顽固的众生的话很多很多。

从前安艺国的广岛城下,有一个人叫乎兵卫。但人们都喜欢称呼他做佛乎兵卫。他是一个马伕,过着穷困的日子,因为慈悲,很受人的尊敬。

讲到这个人的从前,本来是一个强欲邪见的凶汉,人们把他当为毒蛇一般的惧怕,都喊他鬼乎兵卫。为什么这个甚至被人叫做鬼的乎兵卫而现在却能改称佛的乎兵卫呢?这里原来有这样一段道理。

做马伕的乎兵卫,有一次病了,卧床很久,有一天的夜里,他的妻抚着这位病夫的背说道:

「能卖的东西,都已卖光了,现在一块钱也没有了,什么办法都想不出来,还是明天我去求乞吧?」

他的丈夫听后,也流着泪,夫妇都在悲叹着。那时候卧在他们身旁的八岁幼子叫万藏的,在被窝中忽然啜泣起来!

「你为什么哭?梦见什么了吗?」母亲问他的幼子。

「不!」万藏回答说:「妈妈!我明天去做马伕好了,你不要叫我去乞食!」

母亲也不知道这小孩子心中想什么,第二天的早晨,万藏牵出了马,准备出去,因为个子矮小,不能够把马鞍放到马的背上去,母亲见到儿子有这样殊胜的心,亦为之感动,因此就帮他把马鞍安放好,心中一面挂念,一面也就打发他去了。那天并没有出什么事,到了那天晚上,他回来的时候,拿了一点点的钱。每天就这样的去工作。

又在一天下午,那个鬼的乎兵卫病好了,跑来马伕集合找工作的场所,见到万藏把马系在那里,坐在旁边啜泣。

「喂!为什么把马系在那里哭泣呀?难道肚子痛了吗?快一点去找事做!」

「不!我不是因为肚子痛才哭的,因为他们今天都不给我装东西。」

「什么?这就要哭了吗?这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办法!你吃过午饭没有?」

「没有吃午饭,因为没有工作做,所以还把带来的饭带回去给父母。」

「噢!这样吗?没有工作就不吃饭吗?」

「嗯!是的!」万藏诚挚的回答。

乎兵卫听了,非常感动和佩服他的孩子。

「你生在我家,一点饭是有得吃的!」

乎兵卫说了以后,就把他带回家去。乎兵卫的妻子听了也非常难过,当即烧了一盘鱼安慰他,万藏饭吃完了,鱼可没有吃。

「喂!你怎么不吃鱼?」父母都这样问他。

「因为我不想吃,不知为什么。但记得在我们家中,过去父母不知拜什么的时候,一点鱼肉都不吃,所以我也不吃。」

乎兵卫听了这话,感动得泪水潸潸的流下,从那次以后,一改以往凶暴的心肠而成为佛的乎兵卫。

这个八岁的童男万藏,诚可看为观世音菩萨的现身,乎兵卫的鬼心一转而为佛心,正是邪正一如,只是一张纸的表与里之隔而已。

其次,再举示现童女身的两件事实:

满清末年的时候,正是日本明治大正之间,被认为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陆奥宗光,在中日战争终了时,政府派他与伊藤博文代表日本和满清代表李鸿章往下关媾和谈判。这时,他的十七岁的女儿正病在床上,无论什么人看了都认为他的小姐是不治之病。

宗光既然是一国的大臣,又负有媾和谈判的重任,当然不能为了私事留下来看护女儿而不办理国家的大事。

于是,宗光向女儿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他临走的时候,忍痛的招呼家中的人说,即使有什么重大的事变也不要通知他。

却说媾和谈判进行得快到签字盖印的时候,忽然宗光的面色有点不好看起来,伊藤见了很忧虑的问他是为了什么。

「没有,没有什么!」

宗光心中好像有不肯轻易向人讲的话。伊藤更加心急得不得了,所以又再问他。宗光也就老实的说了:

「实在是因为女儿患了不治的病,听说我们这里谈判快要终了,家中就有信来,女儿终归是没有救了,她在临终以前,有一个问题问我。想到自己亲爱的女儿,已知自己的病不治,希望向我说一句话,可是我身负重任,今天怎么能回去呢?心中这就烦恼起来,大概是表现到面容上来了。」

伊藤听了,非常同情的说:

「已经快要签字盖印了,你可委托我来做,你赶快回去和你的千金见一面吧。」

宗光听了很欢喜的起程回家了。

却说小姐见了父亲,向父亲问道:

「爸爸!我已经知道无救了,我很快的就要死了,但是,死了之后,向什么地方去呢?」

宗光虽是一国的大政治家,这个问题却没有办法回答。他想到自己怎么从来就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以自己之力,虽想延长她的一点生命,可是也不能够。但既成为父女的关系,女儿问到临终之后向什么地方去?这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这种情形是多么悲哀!现在发觉了这个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问题,又不能够胡乱的回答,他想了想,终于这样说道:

「我可不知道向什么地方去,可是妳的母亲,无论什么事,甚至连生与死,都付托给观世音菩萨。所以,这是不错的,妳的行踪一定有观音菩萨引导的!」

宗光的小姐听了父亲的话后,看起来很安心的向观世音菩萨合掌,就瞑目去世了。

从此以后,宗光由于这个动机,皈依佛教,成为一个伟大的修行者。关于这段事,宗光以为是观世音菩萨化身为他开了迷蒙的心眼,宗光既是深深的相信而又将它公诸于人。

再说一件关于这种情形的故事:

从前某地有一对非常悭贪的夫妇,家中有很充足的财产,可是邻近的公众事情,他悭吝得不助一文。和他人交际,一谈到花钱的就不来了,有钱赚的,则唯恐不能争先。

这个夫妇的膝下,有一个女儿,视同儿子一般,其爱真如掌上明珠。虽是悭贪而吝啬的夫妇,但对女儿倒非常的溺爱。真是爱风有风,爱雨有雨,不论什么,都设法满足她的所愿,不让她感到生活有点痛苦。他们就是这样娇生惯养着女儿。

世间上终是不如意的事居多,小女儿得病睡在床上了,为了爱女的病,找医生吃药固然不用说,凡做得到的都尽力而为,只要他做得到的都做了,可是都不见效,寿命终于到了将尽的时候,这是无法可挽回的。这时小姑娘也知道现在就等着最后的一口呼吸了。

悭吝的夫妇,见到女儿将要断气,就靠近女儿的枕头说道:

「妳要什么东西吗?不管什么,只要妳說了,爸妈就会买来给妳。」

她的父亲这样一讲,那个小姑娘即刻把消瘦的纤手,放在父亲的膝上。

「你们没有一件不如我愿的养育我,我本可以心满意足,但是现在还有一个希望,只要这个满足,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是什么?妳可以讲来听!」父母都这样恳切的问她。

「那么,我就说了,在世的时候,你们一切的财宝都肯为我用,现在我要死了,有什么方法可以把那些财宝带一点走呢?」

被这句话一问,夫妇明知不能带去,可是又不能明白的对她说,正在不知如何回答她好的时候,睡在床上的女儿容态渐渐地变了,她就这样的断了气。

这对夫妇,想到无法回答女儿最后的问题,心头怀着无限的遗恨。他们很懊悔,为什么过去对于这个道理一点也不注意呢?因为不注意道理,所以在亲爱的女儿作最后要求时,弄得他们束手无策。如果平时听一点佛法,这次不是可以在女儿面前讲讲吗?可恨过去心中所想的只是钱,钱,储钱!其他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从此他们夫妇就发心参访高僧学道,好似重生了一般,以后就成了一个大慈善家。

这个小姑娘,就是以童女身向父母说法,确可看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

在《法华经》中的第二十七品,记载着妙庄严王的太子净藏、净眼二人,劝父母进入佛道,以童男童女为缘,使父母发菩提心,这些例子实在不少。
以上的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均是开悟的圣者,所以叫三圣身。
这真是一段很有趣的话。如果我们信仰一致,方能得到所求。如果说是不信仰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而去信仰其他很多的神仙,那种不纯洁的信仰,是不能达到信仰宗教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23:41:18 | 只看该作者
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前面讲的是为人界的说法,从这里是为龙伽罗部的现身说法。天龙八部,又叫做八部龙神,因为天龙在八部众中居于首位。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干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现在一一的解释如下:

一、「天」,是「提婆」的音译,有欲界的六天,及色界无色界等诸天。

在《法华论》中说:「清净光洁,最尊最胜,故名为天。」这是对于帝释、自在天、毗沙门天以外诸天部乐界的总称。

二、「龙」,梵语「那伽」,是禽类的水属之王。龙身到处隐显自在,在《法华经》中列有八大龙王之名。

三、「夜叉」,这是勇健鬼,暴恶鬼,能飞行空中的鬼类。

四、「干闼婆」,梵语是「彦闼缚」,译有「寻香」、「食香」、「嗅香」、「香神」的多种不同,以香为食,侍奉帝释而司奏伎乐,常在须弥山之南,金刚窟中,能飞行虚空。

五、「阿修罗」,正音应读为「阿素洛」,译为「非天」,其果报似天而非天之义。是鬼神的一类,也译为「无端正」,男丑女端正之义,又译为「无酒」,因为宿世好酒,而不能随顺己意,故持不饮酒戒。阿修罗,很多地方都略称修罗。

修罗在前世虽然也修五戒十善,可是他有我慢胜他之心,猜忌之念甚盛,死了以后即是阿修罗,与忉利天互相憎嫉,故恒有战斗,常受三时铜镬、剑戟等苦。

世俗容易发怒的人,称为燃烧着修罗的瞋火,就是从这里而来,修罗不一定要说住在天上,人间到处都有修罗。

六、「迦楼罗」,是印度神话中的怪鸟,梵音叫「揭路荼」,译为「金翅鸟」或「妙翅鸟」;又称为「迦楼罗王」,即是一切鸟类之王。住在须弥山北方大铁树间,翅翼金色,两翼之端相距,三百三十六万里。日日巡视须弥四天下,捕龙而食。头上挂有如意珠,常从口中吐大火焰,所以又有名字叫做「迦楼罗炎」。

七、「紧那罗」,梵音的正音是Kililmara,译为「疑人」,或「疑神」,因人形而头上有一角,人见之常疑为似人或非人,故得此名。乃帝释的乐神,能以歌舞侍奉帝释,其形象稍似马首人身,人首鸟身。

八、「摩睺罗伽」,正音是「牟咜洛迦」,译为「大腹行」或「蟒神」,是人形蛇首。

天龙八部,已如上述。这些本来都是出于印度的神话,因为印度人在释尊未诞生前,均以这些为信仰的对象,所以,释尊成道后,观机说法,随缘摄化,一切恶魔、神、鬼、天将,佛教之中无不包容,因而给他们一个进入真正大道的机会。

「人非人等」这句,是总称这个八众。八部众中,有似人而又不是人的如紧那罗、摩罗伽,有完全不是人的如龙等,所以说人非人等。

以上所说,正是显示山河大地,有情无情,无论那一个,都是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教化的对象。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执金刚神」,梵语是「跋闍罗波腻」。 「跋闍罗」译为「金刚」,「波腻」译为「手」。因为手执金刚杵,所以叫「执金刚神」;或者称「金刚密径天」、「金刚手」、「金刚力士」等;因为统领五百夜叉,所以又叫「金刚夜叉」。

这可称为佛教守护的神,在寺院大门旁供奉的有两个王,右是金刚神,左是密迹力士;右面表示的是善,左面表示的是断惑。所以右面的是开着口成为阿字,左面的是闭口成为吽字。这个叫做阿吽二将。其实是一王的变化,二王实在是一体。

总而言之,是观世音菩萨现这个神的相而来说法之意。 「金刚」,是坚固之义,如果以这个坚固,断惑生善,则精神一到,何事不成?任他如何的困难,金刚坚固之力也能打破。

「执金刚」,不外是表示人格的坚忍不拔。

以上是观世音菩萨著名的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到这里已讲完。三十三身从第一现佛身,到最后现执金刚神身,有三十三身,分为十九次说法。其实,照理讲并不限于三十三身,三十三身是指的无尽的意义。三十三身,十九说法,现在列为

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即如以上所说。

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三十三身是指的多数,并非单指这三十三身。我们不妨看为宇宙一切的事相能启发我们生起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心的,皆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前面从现佛身到现执金刚神身,是示现观世音菩萨各各不同的现身,那个叫别答,这段是总答。释尊总答道:「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成就像前面示现的大功德,现种种的形,游诸十方世界,度脱一切众生。」

「三十三身」,是示现无量数。就这段文的「以种种形」一句亦可明白了。

本来,观世音菩萨的本地,早为正法明如来,法身遍满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本来早已成佛的观世音,应众生之念,分身化现,因为是处处身,所以处处现。恰如天空一轮明月,万水万现。这即是说不光是三十三身,不光是十九说法,观世音菩萨可以现几千几百亿万的身,可以说几千几百亿万的法。 《金光明经》中说:

「佛之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日。」
这个就叫做:「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23:41:52 | 只看该作者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词,观世音菩萨因为有如上的种种功德,所以释尊劝众生应该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如前面所说的这个「一心」最为重要。

如果不是一心,则精神散漫,不能够得菩萨十分的功德;心若专意,则精神集中,所求无有不应。

这个「一心」,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如果口常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意常思想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身常具有恭敬礼拜的诚意,则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和观世音菩萨的身口意三业一致。把潜在我们心里头的观世音菩萨唤起来,我们的心和观世音菩萨的心合一,把这个心,作为供养。

「供养」,供给资养之义,这里面包含有种种的法,现在要说的是三业供养。在《法华文句》中说:身业供养是礼拜,口业供养是称赞,意业供养是观想相好。在《大同经》中又分为理供养与事供养。会其理而证入的叫理供养,供香花果品等叫事供养。理与事,事与理,圆融无碍,如果心会其理,则身现其事;如果身现其事,则心会其理;理与事一致,心与身一如,方俱恭敬诚意之义。

其次来解释「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摩诃」是「大」之义,所以又称观世音菩萨为大菩萨。 「怖畏」,就是非常恐怖畏惧。「急难」就是一种最难以应付的困难。如果我们处于怖畏的时候,陷于困难的地方,在进退维谷的状态之下,此观世音菩萨,就能给我们无畏,所以在此娑婆世界,又称之为「施无畏者」。

实际上,我们所住的这个娑婆世界,怖畏急难充满其中,在这怖畏很多的世间中,使我们得到一点安心,皆是观世音菩萨所赐。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对世尊说: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这十四种无畏之中,最重要的还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德,作一切事。若能如此,即可得到泰然不畏了。

若以智慧,体得诸法实相的道理;在慈悲上,有自他平等的博爱;在勇猛上,有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有这种觉悟,在世间上,就没有怖畏了。观世音菩萨能使众生得到这个安定,故称「施无畏」。

佛教里说施,分有三种:

1.财施--施有形的物质。

2.法施--施无形的真理。

3.无畏施--使令物质上、精神上,有所安心,没有恐怖。

不论财施、法施,均不能离开无畏而能达到目的。

观世音菩萨以此无畏布施,能使我们安心立命,故此应一心供养。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

无尽意菩萨听到上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的广大功德,因此向世尊说:「我应当要供养观世音菩萨」,说后,即从头上解下价值高贵镶着宝石的璎珞,奉呈给观世音菩萨,说道:「仁者!愿你受此法施!」

「璎珞」,是印度的严身装饰品。头上的叫璎,身上的叫珞,品质依身分而有种种不同。根据这种风俗,佛菩萨也用它来庄严。

但从这段经文的理上去观察,并不是指有形的金银而镂刻的宝石,无尽意菩萨,累劫聚集了无尽的功德,严饰无尽意身上的璎珞,不过取来譬喻罢了。

所以,无尽意菩萨把璎珞呈奉给观世音菩萨,并不是有形的财施,而是无形的法施,故经中称法施,珍宝璎珞在佛经中常以璎珞譬喻功德;《本业璎珞经》说:

「光为百万阿僧祇功德;璎珞为光,严饰佛身。」

又说:「一切菩萨,以功德璎珞,庄严菩萨二种法身。」

两种法身,即是理法身与智法身。智法身,依修行之力,而磨炼出来的觉悟;理法身是本来具有的那个真如的性德。真如之德,虽然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但不修持,即不能证得。依性起修所得的,是智法身。

理法身,本来是觉,即所谓本觉,但是本觉的光隐藏着,若以修行之力,即得始觉;智法身,即是始觉所得。然若证觉到始本不二,理智一如,二种法身就合而为一了。现在无尽意代表无尽的智慧,观世音显示广大的慈悲,所以,以积聚无尽智慧方便的功德,更显现供养给广大无边的慈悲;也就是以无尽意的智慧回向给大慈悲的观世音。

「仁者」,是大悲万行者,即所谓菩萨,此处就是指的观世音。

这里无尽意以璎珞供养的一节,《维摩经》是这部<普门品>的注脚。维摩的不思议解脱,就是观世音的妙智力,就是观世音的现居士身而为说法。这一节和《维摩经》第四<菩萨品>终了时,善德长者以璎珞奉给维摩居士,完全一致。

《维摩经》中善德的一章,维摩诘是长者善德的对手,有一次善德长者家中,设七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此是财施;维摩即向善德长者大大开示法施的利益,善德长者听时心生清净,无量欢喜,即解价值百千两金的宝珠璎珞奉于维摩,表示以离财欲,喜乐法施的大利益。

在这部<普门品>中,无尽意供养的一节,观世音菩萨开大悲门,以示大法施,所以无尽意遂生感谢之心,将自己有形的宝珠璎珞,奉于观世音。这个璎珞如前面所说,应该看为累积的功德。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无尽意菩萨诚心诚意的特以璎珞赠给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为什么不肯接受呢?因为一般人的希望是财宝,是名誉,这里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一方面就是表示不贪。这个宝,观世音菩萨实在没有求的必要。从观世音菩萨这方面来看,他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个璎珞的功德,早已严饰其身。在人分上的这一方面来看,无论谁都持有无价的佛性之宝,并没有什么与和受可说,在绝对平等一如的境界上看,是没有什么相对的憎爱取舍可说,因为显示此理,所以不肯接受。

因此,无尽意再奉上说:「为了怜愍我等故,还是请你接受下来吧!」从我与他分别相对的境地来看,观世音菩萨不需要也未可知,可是为了怜愍一切众生还是请他受之,他也因此才肯接受。

佛教的教义,是破除相对差别的有,是因缘所生的假谛,由假谛而进入绝对平等的空谛,再从那个空谛,进入诸法实相的中谛。从有进到空是智慧门,从空入于有是慈悲门,以智慧不受这个,所以为了众生恳请而受是显示慈悲。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在这个时候,佛向观世音菩萨说:「应该愍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受此璎珞。 」

「四众」,即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等是八部众,前面已经说明了,这里不再重说。

总而言之,那为自利而不受一物的观世音,为了众生,为了利他,就又不得推辞,所以只得把它接受下来。再来分了二分:一分奉给释迦牟尼佛,一分奉给多宝佛塔。可是,此多宝佛塔,又是说的什么呢?在《法华经》的第十<见宝塔品>品中,说从大地上涌出多宝佛塔,其中有佛名多宝佛。

这个多宝佛塔,是把宇宙本体,作为人格的法身佛,亦即是理体。释迦牟尼体得其理体而现事相,所以一是理佛,一是事佛。关于那个证得的原因,一是断灭一切烦恼而进入涅槃;其次是圆满一切种智而成就菩提。就事理的二义来看,多宝佛塔是法身的理佛,即是本觉的理身;释迦牟尼佛是报身的事佛,即是始觉的智身。

虽可这样解释,但实际上,事理是不可分为二的,这是因为在圆融诸法的实相中,有中道的真理。明白了这个,则宇宙观是这样的:

对佛而言可以这样看:

像先前说,佛身分三身时,释迦牟尼佛是应身,现在说释迦牟尼佛是报身,不免令人生起怀疑,这因为在娑婆世界应现,使普门利益的是观世音菩萨,所以可以看为在体与相之外再加上用:

体--法身--多宝佛塔

相--报身--释迦牟尼佛

用--应身--观世音菩萨

现在璎珞分作二分:一奉多宝佛塔,一奉释迦牟尼,这应身的观世音菩萨,把璎珞奉给法身的理佛、报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体,可以这样解释。

这里有一个疑问:观世音菩萨是为四众八部而受的,应该要分给四众八部才对,为什么要奉给多宝佛塔与释迦尼佛呢?要知道,这既是为四众八部而受,但因为要使四众八部统统悟入三身即一之理,所以才分成二分,从应身的观世音菩萨之手,奉给法身的多宝佛塔与报身的释迦牟尼,此即三身一如,无分彼此。从这同一佛心来说,在我们的心上,就现有这个三身,所以临济大师说:

「汝一念心上清净光,是汝屋里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汝屋里报身佛。

?汝一念心上差别光,是汝屋里化身佛。 」

清净光,是本觉平等的理。我们众生因差别的妄执而昧于此理,不能证得那种境界。打破这种差别的平等之智,是无差别光。这无差别光,就在平等的心上,再观看众生的差别而应机化益,是差别光。因此,差别光是慈悲,无差别光是智慧,以此而能成就法身之德。

心,好比是一面本来具有光明的镜子,这就是法身清净光,但因众生有无明烦恼的灰尘,把镜子原有的光明的体遮蔽了,所以需要用智慧的修行拭去那灰尘,直至没有一点黑暗,即是报身的无差别光。但是,只有光明而不去用,这镜子要来做什么呢?所以镜子要能映现森罗万象的差别才具有镜子的功用,这就是应身(又名化身)的差别光。在无差别的真空之上,有差别的妙有,这叫「真空妙有」。这个真空妙有,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释尊讲到这里,又叫发问的无尽意菩萨告诉他,观世音菩萨以如上所述的自由自在的不可思议神力,游此娑婆世界。用这个「游于娑婆世界」的「游」字收结,却很有意义。

我们众生在世间行慈悲的时候,终有一点勉强的成分,不能说悠悠然的游世界。可是菩萨行慈悲的时候,舍去一切报酬,只有欢喜,没有勉强,菩萨是乐于为世为人工作的,所以用这个「游」字,是再适当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6.11.2024 21:4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