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婚外密友吗?这是当前一本流行杂志一项匿名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83.19%的女性和84.44%的男性承认自己在婚姻之外有亲密异性朋友。一个庞大的“亚偷情”群落正在形成,这是“发乎情,止乎性,外乎婚”的非典型情感关系。
$ ~- u, u. V5 r5 s& M {/ Y
8 Q3 F* m) M% s. {4 q ~0 g" `- Y$ I
“偷情”这个词自诞生之日起,其作用就差不多相当于“一顶不道德的帽子”。古代中国人把这种行为叫做通奸,当时的人们对通奸者的惩罚是极其严酷的,所以一般不会轻言此语。由于惩罚措施的严厉,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捉贼见赃,捉奸见双”,其中蕴含着极浓的“性”色彩。既然偷情的核心是性关系,那么亚偷情呢?
0 G* `* G- ^$ Y2 @7 u) S1 f( C; w8 M+ R6 q6 E: o
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几乎所有的女性都认同最隐秘的身体部位是“性”。 最隐秘的身体部位没有与男人最隐秘的部位接触,只要不超越最后的界限就不算偷情,只能称之为“亚偷情”。8 C [9 w) ~ j
1 c, f& t+ ~/ ^$ c6 B/ v( A
虽然与真正的偷情相比,亚偷情分子不必背负强烈的道德重压,但是因为现实的婚姻和家庭,内心深处的矛盾感还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范畴里,男性的社交空间远大于女性,女性即使深闭燕子楼仍有“失德”的可能。因此,男性有“红颜知己”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女性有“蓝颜知己”却属不道德。受传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对情的限制更为苛求,坊间不是有“女人出轨先出心” 的流传吗?$ y+ v+ |* g; y6 j7 k' {
* k! n- {9 k5 P, ^2 z: l内心的矛盾和焦虑,必然要寻找宣泄渠道。从诸多电台夜间情感对话节目到网络论坛,到博客,到心理医生,亚偷情的男女不停的释压。 尽管他们都知道这种关系的性质属于“见光死”,但还是乐此不疲地奔波着。奔波的下一站在哪里,天晓得.
5 Q- c& V- m& U& Z6 m1 t/ B7 a5 a5 `6 I- j9 X* B
亚偷情 偷情二字显然不用怎么解释,因为解释实在太难,每个男人和女人都有各种不同的标准。亚偷情,顾名思义就是低于偷情一个等级的两性关系。人们将其定义为“发乎情,只乎性,外乎婚”的暧昧情感关系。网络等各类电子通讯的发达,为这个亚偷情提供了很好的沃土,没有见过面的亲密网友多属此种类型。只是见了面就不好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