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长今 于 23.11.2010 18:50 编辑
元代王瀛诗曰:桥识名断原不断,跨河从此入孤山。
“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中唯一的冬景,而再次走上断桥时,虽是冬日,却见不得雪。
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不明白如此美丽、法力深厚的白娘子竟然是蛇妖,而且还斗不过凶神恶煞似的法海,加上这个故事浓厚的神话色彩,我对这个传说一直有着深厚的兴趣,但是他也因此神秘——我家的所有藏书中,竟然找不到《白蛇传》故事的一个完整记载。
现在的文学评论,一般都认为白娘子对许仙有着大胆、真诚的爱情,后来被逼得原形毕露,依然对许仙眷恋不舍,最终没能斗过象征封建势力的法海,被镇于雷锋塔下,而许仙是宋元时期话本中男主人公的典型。余秋雨先生更是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白娘娘做妖做仙都很容易,但是一生的努力只是为了守护刚刚抓住一半的“人”字。在树立代表圣贤正义的“仙”和代表奸恶丑怪的“妖”两大对立面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白娘子这个形象,第一次宣告了“人”的价值。
当我看到《警世通言》的时候未免吃了一惊:白娘子和许宣见面,先是“把秋波频传”,然后许宣生平老实,见了如花似玉的美妇人和丫鬟也“未免动年”。再是白娘子赖伞不还,借此与许宣幽会,直至表白,这一段分明是白娘子在勾引许宣。后面是白娘子给许宣偷来的银子和珠宝,并且谎称不知,惹徐宣吃了两场官司,根本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当被法海识破本相后威胁许宣:“若听我言语……万事皆休,若生外心,叫你满城皆为血水,人人……死于非命。”至此妖精狰狞的面目暴露无遗。走投无路的许宣最终理所当然求助法海。
但是一个真善美的白娘子的形象是怎么出现的呢?答案是清代的弹词《义妖传》。它把原先的官司改作了冤案,又加上了徐宣听由法海离间骗白娘子喝下雄黄酒,结果被她的蛇相吓昏,白娘子上仙山偷来灵芝草救他命等情节。还有白娘子和法海“水漫金山”的斗法。
本来一个教育书生不要贪色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终于成了爱情悲剧。而我认为前一个版本更具有现实意义,“春心荡漾”的女人自会勾引无知的经不起诱惑的市民阶层男主人公,然而徐宣的缺陷在于懦弱而不敢负责,管它是否蛇妖,之前已经有人提醒过,他既然爱上了就不应该后悔。所以我写的《白蛇传》中,给充当人角色的主人公加上了以此来驳斥持“天庭法度”捉妖的天神。也许能够惊动天地神灵大斗法的轰轰烈烈的人妖之爱是我喜欢《白蛇传》的理由之一吧。所以说没有对传统一个全面地认识而谈创新完全是瞎搞,《白蛇传》的本意根本不是抨击封建社会。
雷峰塔终于重新建造起来了,旧塔砖也被浙江文物部门制作成纪念品销售,可见“镇妖塔砖”在老百姓心中的印象更加鲜明。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