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kookoo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宫秘档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3:48:13 | 只看该作者
  <!--emo&:d--><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teeth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eeth_smile.gif' /><!--endemo--> 有人帮忙太好啦,那我就继续后面的啦
22#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3:50:16 | 只看该作者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  <br><br>         <br><br><br>  公元1792年的9月26日,英国皇家战舰“狮子号”、“印度斯坦号”等几艘船只正准备出发。这是乔治三世国王派遣庞大的访华使团的船队。为首的是乔治•马戛尔尼勋爵,副使是乔治•斯当东男爵,访华的成员共有八百多人。他们将远渡重洋,前往遥远古老的中国,参加当朝的乾隆皇帝83岁寿辰的典礼。 <br>  18世纪末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因此,马戛尔尼此次出行的目的,是要敲开东方清王朝的大门。 <br>  九个月后,英国使团船队终于在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十四日到达中国,在澳门外万山群岛的珠克珠岛抛锚等候。 <br>  英国使团到达中国的消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长佛兰西斯•百灵的信件传递给两广总督,他请两广总督转奏乾隆。乾隆皇帝看了两广总督的奏折特别高兴,并批“即有旨”意思是对这个问题另外再发一道谕旨。他任命长芦盐政徵瑞、直隶总督梁肯堂为钦差大臣,专门负责接待英国使团 <br>         <br>  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欢迎旨意,英国使团船只便从澳门出发前往天津。在天津他们再改乘坐内陆船到通州,最后到了北京。在北京西北的圆明园休息了几天后,马戛尔尼带领随员92人直奔承德避暑山庄,因为乾隆皇帝83岁寿辰的庆典将在那里举行。 <br>  从北京到避暑山庄,要经过万里长城。巨大的工程,壮观的景色,使英国使团一行人惊心动魄。 <br>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初四日(公元1793年9月8日),马戛尔尼、斯当东和随员们到达热河。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乾隆,站在行宫御花园的高台上,观看使团整齐地列队进入避暑山庄。 <br>  清政府对英国使团的来访非常重视,皇帝早就命令军机处拟定了一套接待方案,包括朝见、赏赐、宴请、看戏、游览等活动。这个方案记录在清宫档案的《上谕档》册中 <br>  正在双方都兴致勃勃等待正式会见的时候,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朝见的礼仪问题,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按照清朝的规定,外国使臣来华朝见中国的皇帝,必须行三跪九叩。而马戛尔尼认为,向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礼有损于大英帝国的尊严,他主张朝见时向皇帝行单膝下跪的英式礼节。 <br>  乾隆皇帝对英国使团的表现非常生气。在《上谕档》中,有这样的记载:乾隆皇帝当时就说,他们这样妄自尊大,我很不愉快。像这样无知的化外之人,也不值得优待。 <br>  英国使团面临着被驱逐的危险。马戛尔尼不得不收敛其“骄矜”的态度,清朝政府也做了一定的让步,双方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在八月初六日万树园礼节性的欢迎宴会上,英国使节行英国式礼节,而到八月十三日,在澹泊敬诚殿正式举行乾隆万寿典礼时,他们要行中国的三跪九叩礼。 <br>  乾隆皇帝得知双方达成了妥协,态度也有所缓和,他表示:这些人从海上远道而来,所以不熟悉天朝的法度,不得不稍加抑制,今天既然诚心效顺了,还是应该给予恩惠。 <br>  乾隆还命令军机大臣和珅等带领使臣一行参观游览,尽情观赏皇家园林的湖光山色。 <br>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十三日,隆重的“万寿”庆典活动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举行。澹泊敬诚殿张灯结彩,文武百官、国外使节纷纷行三跪九叩礼,恭祝皇帝万寿无疆。 <br>         <br>  英国的礼品共19宗、590余件,都是当时英国的精品,也是英国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作。清王朝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分别赏赐英王及使臣、随员一行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三千多件。英国的礼品后来被分别陈列在紫禁城、圆明园、避暑山庄等地,供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们欣赏。 <br>  庆典仪式后,英国使团一行在清音阁观看了戏剧。第二天他们参观了在万树园举行的歌舞表演,晚上又观看了焰火晚会。 <br>  对于马戛尔尼一行在朝见乾隆皇帝时,是不是行了三跪九叩礼这个问题,在中外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 <br>  《清史稿•高宗纯皇帝本纪》记载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等虽然不习惯叩头,但一到皇帝面前,还是跪下去了。 <br>  这样的资料还有不少。温德是马戛尔尼的亲戚,又是使团的秘书,他在英国使团觐见乾隆皇帝那天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当皇帝陛下经过时,有人通知我们走出帐篷,让我们在中国官员和鞑靼王公对面排好队伍。我们按当地的方式施了礼,也就是说,跪地、叩头九下。” <br>         <br>  英国使节马戛尔尼一行参加完乾隆的万寿庆典活动后,很快便起程回到北京。清政府曾规定,凡是外国使者在京逗留的时间不能超过40天,因此马戛尔尼原准备在北京过春节的计划被拒绝了。与此同时,马戛尔尼在向乾隆祝寿时恭递的英国国王的表文,也由在京的西方传教士翻译出来送给了乾隆,如今还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br>  乾隆知道表文的内容以后,大为恼火,原来英国是要求派人常驻北京。为此乾隆严厉指出:“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随即,乾隆以皇帝向天下臣民颁发的谕旨形式给英国国王回了一封信,交给马戛尔尼带回。 <br>  这时,乾隆皇帝已经隐隐地感觉到了,英国使臣来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进贡祝寿,而是另有企图。于是就催令他们赶快的起程回国。 <br>  面对乾隆皇帝的严正立场和强硬态度,马戛尔尼也感到事态严峻。当初在离开英国时,英国国王曾经交给他一封极其重要的信,让他转交给乾隆皇帝。 <br>  对于信中的内容,马戛尔尼刚到热河时候,就多次的想通过大学士和珅转达给乾隆皇帝,但每一次话都是刚一出口,就被和珅巧妙地回避了。于是马戛尔尼就按照信中的内容直接给乾隆皇帝写了一封信,并想方设法把这封信递到了乾隆皇帝的手里,这封信的标题写的是: “大不列颠国王请求中国皇帝陛下积极考虑他的特使提出的要求”。马戛尔尼在信中提出的要求是: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宁波、天津等处经商;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个洋行买卖货物;在珠山、广州附近划一个小岛,为英国商人使用;请求对英商货物实行免税或减税;允许英国人在华自由传教等等。不难看出,英国在要求双方贸易的同时,也掩藏着殖民扩张的野心。 <br>         <br>  特别是英国提出在珠山或广州附近划割一个小岛供英国商人使用,这明显是一种侵犯中国领土的侵略要求,对此乾隆皇帝断然加以否定。他说:所有中国的领土都归中国的版图,疆界是很清楚的,就是岛屿和沙州,也是各有专属,哪能这样随便划出去?对英国的其他各条,乾隆在给英王的敕书中逐条加以批驳。 <br>  乾隆拒绝英国要求的敕书发出后,标志着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失败,英国使团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彻底破灭了。清政府催令英国使团迅速回国,并传令沿途官员严加防范,以防英国人滋事。 <br>  乾隆五十八年九月初三日,乾隆任命侍郎松筠为钦差,专门护送英国使团一行起程离京。使团沿运河南下,到达广州,于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由广州启航回国。 <br>  马戛尔尼访华失败了,但通过这次接触与撞击,毕竟使东西方两个大国相互之间有了初步了解,对以后的中英关系的发展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br>  23年后,即嘉庆二十一年,英国国王第二次派遣了访华使团,以罗尔•阿美施德为正使、当年的副使斯当东的儿子托马•斯当东为副使,目的是到中国再次提出英国的要求。这次因为英国使团拒绝向嘉庆皇帝行三跪九叩礼,而被驱逐出境。 <br>         <br>  又过了24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帝国主义者终于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也就是英国使团首次访华的半个世纪之后,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乾隆时期英国使团想得到而没有得到东西,英国军队用坚船大炮都得到了。<br>
23#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3:52:26 | 只看该作者
权臣和珅(上)  <br>         <br><br>  提起和珅,电视观众们恐怕都不陌生。人们经常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这位油头滑脑、机关算尽、却又常常被正义的大臣给捉弄的权臣的形象。 <br>  二百多年以来,关于和珅的说法很多,好在清宫档案中,留下了关于和珅的大量记载。 <br>  《和珅列传》是嘉庆年间整理的原始档案,在这份列传里,详细记录了和珅的身世和他的经历。 <br>  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父亲名叫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 <br>         <br>  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十分富裕的武官家庭,不过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接受了系统的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 <br>  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三等轻車都尉的爵位职务。第二年,他参加了顺天府科举乡试,但并没有考中举人。 <br>  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多次成为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读卷官,担任《四库全书》等多部典籍的正总裁。 <br>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岁的和坤被任命为三等侍卫,相当于正五品,在皇帝出巡的时候,随驾护卫,随时听从皇帝的吩咐。这个差事给和珅经常接近乾隆提供了机会,是和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br>  皇帝的侍卫很多,但为什么和珅会得到乾隆的赏识呢?一种说法是薛福成《庸庵笔记》中记载的: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责问:“这是谁的过错?”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道:“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乾隆见和珅仪表俊雅,言语清晰,马上将他升了职。 <br>         <br>  另有一法是,某日乾隆在轿中背诵《论语》,忘了下文,和珅顺口背了出来,令乾隆很是欢喜。 <br>  总之年轻的和珅英俊潇洒,又颇有才学,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机遇中引起了乾隆的注意和重视,从此时来运转,飞黄腾达。 <br>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26岁的和珅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左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 <br>  短短的半年,和珅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从此以后,和珅年年加官晋爵,而且分管的多是肥缺、要职。 <br>  《和珅列传》中记载了乾隆四十五年正月,31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 <br>         <br>  随后,和珅又向皇帝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 <br>  云南的案子和珅办得很出色,确实表现了他的才华和办事能力,所以和珅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 <br>  当年五月和珅回京以后,又进一步向皇上表述想整顿云南的盐务,钱法和边防事务的具体意见,都一一得到乾隆的肯定。 <br>  时隔一个月,乾隆给和珅六岁的儿子赐名丰绅殷德,不久又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公主,许配给丰绅殷德,并于乾隆五十四年结婚。 <br>  这门亲事,既给和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又使和珅在政治上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从此,和珅与乾隆皇帝之间的关系不但是君臣主仆、而且又成了儿女亲家的关系。 <br>         <br>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苏四十三造反,进逼兰州,和珅受命与大学士阿桂一起去督军镇压。前方将帅本来快要取胜,但和珅先到一步就瞎指挥,竟然转胜为败,致使总兵图钦保被打死。和珅没有将实情向乾隆汇报,反而将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将士们不听从调遣。几天以后,大学士阿桂赶到现场,重新部署,亲自指挥,井井有条,并没有发现有谁不听调遣。 <br>  乾隆知道情况后,在阿桂的奏折上批示说:这件事是由于和珅指挥不当造成的,现在你已经到了那里,那里的事情由你一个人指挥就够了。接到命令后,让和珅马上回京,没有必要两个人都留在那里。 <br>  和珅回京以后,不但没有受处分,反而又兼任了兵部尚书。 <br>  在以后的几年里,和珅又不断有兼职。和珅每次升官,史料上都有记载,直至他获罪前后二十九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47次。 <br>  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公元1776年),27岁的和珅被授予军要机大臣。过了三年,领班军机大臣于敏中去世以后,英武殿大学士阿桂一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当年在军机处任职的还有大学士王杰、尚书董诰和福长安。阿桂、王杰、董诰都讨厌和珅,结果就出现了五位大臣每天不在一起办公的奇特现象。 <br>         <br>  乾隆知道阿桂与和珅关系不和,常常让阿桂在外领兵或查阅工程、办理案件,军机处的实权自然就落在和珅的手中。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就曾听说“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br>  和珅究竟是凭借什么功夫,讨得乾隆皇帝如此欢心呢? <br>  首先,和珅并非后人传说的那样不学无术。他还是很有才干的,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乾隆皇帝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 <br>  和珅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爱做诗、书法,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在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的诗收在《嘉乐堂诗集》中,有不少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比较感人。和珅还经常与乾隆和诗。 <br>  乾隆的书法很见功力,后来和珅写的字酷似乾隆,可能是他刻意模仿的,乾隆后期的有些诗匾干脆交由和珅代笔。 <br>         <br>  这是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公元1789年)和珅从热河写给在京的皇六子永瑢的一封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和珅在书法上的造诣。 <br>  另一方面,乾隆在晚年时仗着国家繁荣昌盛,生活奢华,大兴土木,专门为自己建造了畅音阁、倦勤斋等娱乐场所,就连退位以后居住的宁寿宫也造好了。乾隆80岁,举行了万寿大典和千叟宴,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当时,国库已经枯竭,那么多的事情要办,银子又从哪里来? <br>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非常需要像和珅这样的人,因为和珅是一个弄钱的好手。他在不大动用国库的情况下,就想方设法满足乾隆的需要。 <br>  如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皇帝八十大寿,和珅总管这件事,他命令外省三品以上大员都要进献。和珅很快满足了乾隆八十大寿的需要。这些内容在《高宗纯皇帝八旬万寿庆典》和《万寿盛典初集图画》等档案中都有详细记载。 <br>  和珅还创立了一种议罪银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地方总督、巡抚等官员用交纳罚款来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银子,多则数万两、数十万两。这种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入了皇帝的私人腰包。为此,和珅还专门成立了办理此事的“密记处”,建立专档《密记档》,详细记录当时收缴罚银的情况。许多督抚大员都受到过这种敲诈,而他们对付的办法就是把损失层层摊派下去,最后加倍落到了老百姓头上。 <br>  内阁学士尹壮图实在看不下去,就上奏皇帝说,这样下去,所谓加强吏治,整顿官场不过是一句空话,商人老百姓都叫苦不迭。结果惹恼了乾隆,尹壮图差点为此丢了性命,从此也就没有人敢提一句。 <br>  和珅在填满皇帝腰包的同时,也在毫不含糊地往自己怀里装银子。凡是外省进贡皇上的礼物,都要经过和珅这一关,能不能送给皇上,都由和珅说了算,有时交一二件给皇上,其余都落在和珅的手里,以至于他所藏的珍珠手串,比皇宫的还多还大。 这些珠宝分别藏在许多地方,这是当年和珅的住宅,有一部分珠宝就藏在这个的夹墙里。<br>
24#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3:54:42 | 只看该作者
权臣和珅(下)  <br><br>         <br><br>  和珅一方面依靠乾隆,掌握着朝中的大权,同时利用手中的大权,拉帮结派,培植亲信,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和珅拉拢亲信军机大臣福长安,还有山东巡抚伊江阿,他的老师吴省钦和吴省兰等。他的弟弟和琳,更是几年之内就从一个内阁言官升为四川总督。 <br>  和珅对那些不听他指挥的正直大臣,不择手段的排挤、压制和打击。如大学士松筠,在和珅面前从来不屈服,就被发配到边缘地区任职。 <br>         <br>  在《清史稿》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和珅执掌大权愈久,对皇上的心思意图也揣摸的愈透,他就借此来作威作福。凡是不顺从他的人,他就找机会挑拨激怒皇帝,借皇帝的手去整那个人;而向他行贿的,他却尽量帮他打马虎眼,或者故意把事情拖住不办,等皇帝慢慢地消了火气,再大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br>  和珅对付同僚的手段非常高明,而讨好皇上更是与众不同。有些事情,别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和珅能想到、能做到。 <br>  和珅的权术虽然玩的炉火纯青,也不可能完全不露痕迹。由于和珅的种种恶劣行为,总是有人想弹劾他。 <br>         <br>  早在乾隆五十一年六月十八日,乾隆上谕《夏季档》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御史曹锡宝本想先参劾和珅的家人刘全,从中打开缺口,攻一攻和珅。但曹锡宝做事不慎,他将奏折稿子拿给他的老乡吴省钦过目,没想到吴省钦是和珅的老师、亲信。吴省钦连夜派人赶赴热河向和珅告密,和珅知道后,在乾隆跟前吹了风,仅仅隔了一个月,乾隆《秋季档》中就记载了这件事的查办结果,曹锡宝反而被革职留用。 <br>  和珅决定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以绝后患。他规定:以后所有送给皇上的奏章,都必须同时备送一份副本给军机处。他还进一步规定,以后御史这个位置空出时,只能用六十岁以上的老臣担任。和珅用权力几乎把所有通向皇帝的渠道都堵死了。 <br>  嘉庆元年,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他的第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当起了太上皇。但是他却没有放弃权力,凡是遇上国家大事,重要人事任免他都要亲自过问。 <br>         <br>  和珅在朝廷仍然很得宠,但是,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珅不得不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防备将来嘉庆皇帝会处治他。他一面极力讨好嘉庆,一面又想方设法限制嘉庆的权力。 <br>  昭梿《啸亭杂录》记载: 和珅将他的老师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整理诗稿,实际上是监视嘉庆的言行。 <br>         <br>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首席军机大臣阿桂病故,和珅顺理成章地成为首席军机大臣。这时大学士王杰因看不惯和珅已告病退休,董诰因要为母亲守孝也回了老家,在军机处和珅可以呼风唤雨。 <br>  这个时候的乾隆已年老力衰,记忆力下降。和珅真正成了乾隆的代言人,他就更加为所欲为了。他的专横比往日更甚,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br>  嘉庆把和珅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却丝毫不露声色。 <br>         <br>  当有人说和珅不好时,嘉庆反而批评说:我正要依靠他来治理国家,你们为什么来说他的不是呢?甚至嘉庆有时有事要奏报乾隆时,还有意托和珅代奏。有些重大事情仍然让和珅去处理,这样,和珅终于被麻痹了。 <br>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顷刻间倒下了。当天,嘉庆一方面任命和珅与睿亲王等一起总理丧仪大事,另一方面嘉庆立即传旨召他的老师朱珪迅速回京。 <br>  第二天,正月初四,嘉庆又专门发了一道上谕,谴责在四川前方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只知道玩弄把戏,冒功请赏。就在当天,嘉庆突然解除了对这件事负主要责任的和珅与福长安的军机处大臣职务,命他们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出入,隔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br>         <br>  正月初五,王念孙、广兴等官员纷纷上疏,弹劾和珅弄权舞弊,犯下大罪。 <br>  初六,嘉庆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初八,嘉庆命令,从现在起,所有上奏的文件,都要直接送给他,军机处不得再抄录福本。初九,在公布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珅、福长安的职务,交由刑部关进监狱,命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等负责查抄和珅家产,并会同审讯。 <br>  第九天,正月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骗皇帝、扣压军情报告、任用私人亲信、违反清朝的制度、贪污聚敛钱财等,并通报各省督抚,讨论定罪。 <br>         <br>  到了正月十五日,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表态,他在奏折中指责“和珅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放荡,真一无耻小人”,请求将和珅押赴刑场,凌迟处死。 <br>  嘉庆立即批示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员讨论这个意见。实际上,就是以胡季堂的意见定下基调,叫大家举手通过。 <br>  正月十八日,在京的文武大臣会议,奏请嘉庆将和珅凌迟处死,将同案的福长安斩首。当时嘉庆表示,和珅罪有应得,怎么处治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首席军机大臣,为了国家的面子,就免了他去大街上受刑,恩赐他自我了断吧。对福长安改判死缓,但要让他跪着亲眼看着和珅自尽。 <br>         <br>  和珅老奸巨猾,嘉庆更不是等闲之辈,短短的15天就把一个被先帝恩宠几十年的二皇帝收拾得干净利索。 <br>  除掉和珅,嘉庆马上收兵,对和珅的亲信除伊江阿、吴省兰、吴省钦等人受到处分外,其他由和珅保举升官的、或给和珅送过贿赂的都不予追究,保证了政局的稳定。 <br>  我们从查抄和珅家产的清单中,可以看出和珅生前搜刮的财富确实很多。大量的财富,使和珅过着帝王般奢华的生活,他在承德丽正门外,北京北长街会计司胡同等处都建有住所。 <br>  和珅在北京什刹海畔建造起豪华宅第(今恭王府),府内甚至仿乾隆皇帝的宁寿宫,建起楠木房,称为锡晋斋。和珅还在北京海淀建有宏大秀美的淑春园,是今天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叫做未名湖。 <br>         <br>  和珅还梦想着死后像皇帝一样风光气派,在河北蓟州修建了巨大的坟墓,规格甚至超过了亲王,民间称之为“和陵”。当年和珅被抄家时,坟墓被毁,如今那里已经变成了一座大水库。 <br>  和珅被抄家时,除了抄没以上各处住房、花园外,还抄出各色银子300多万两,金子32000多两,各处土地10多万亩,其他还有各处收租房屋,各处当铺银号,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等。其总家产折合白银约有1000万两,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当时的清朝政府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七八千万两。 <br>  从和珅仿皇帝建制修建的锡晋斋、石舫、垂花门、宫灯、超规模的陵墓等等,不难看出和珅已不光是贪恋钱财,权欲已大到了相当惊人的地步。这才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主要原因。 <br>        <br>  处决和珅之后,从嘉庆皇帝曾在批阅各地督抚的奏折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嘉庆皇帝顾忌的是和珅的权力实在太大。如嘉庆四年正月,嘉庆在张诚基奏折上批示:“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 <br>  事实上,嘉庆对查抄和珅的家产是适可而止的。不仅如此,嘉庆对和珅的功绩和才能仍然是肯定的。嘉庆十九年,在和珅被杀十五年之后,清朝国史馆将编写好的《和珅列传》送给嘉庆过目。嘉庆见记载极其简单,总共寥寥四页,很不满意。他批示道:和珅并非一无是处,他“精明敏捷”,任职三十年还是做了很多事的。并说数百年以后人们还要根据这些列传来考证一个人的生平,功罪不明怎么判断他的好坏,所以,国史列传不可编得太过简单。为此嘉庆还下令,重新编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当年编撰修改《和珅列传》的稿本。 <br>  当和珅他被关进狱中时,自知活不了几天了,对着窗外元宵节之夜的明月,他感慨赋诗,仍说自己“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这两句诗,对全家的不幸和他人生的结局,和珅说出了心里话。 <br>         <br>  在乾隆时期,和珅也许是运气太好了,盛极而衰。嘉庆元年以后,和珅的家庭接二连三地遭到不幸。 <br>  嘉庆元年七月初七,被和珅审视为掌上明珠的次子刚满两岁,就夭折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和珅的弟弟四川总督和琳又在军中染上瘴气身亡。嘉庆二年,和珅的孙子也夭折了。嘉庆三年二月和珅结发三十年的妻子冯氏也撒手而去。不到一年,他本人也成了泉下之鬼。和珅死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在河北蓟州找了一块地,草草埋葬了和绅。 <br>
25#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3:57:26 | 只看该作者
天花与清宫  <br><br>         <br><br>  天花,中医叫痘疮,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在二三百年前的清朝,天花之猖獗、可怕,一如现在的艾滋病,人人谈虎色变。 <br>  在清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天花这种疾病就像鬼魂附体,一直困扰着它,让它一刻不得安生。前前后后的大清皇帝中顺治、同治直接死于天花,康熙和咸丰虽然侥幸从天花的魔掌中抢回了性命,脸上却留下了永久的麻子。 <br>  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这个时期中国的北方,战乱与天灾频繁不断。偏偏这个时候又爆发了天花,并且是历史上的一次高峰期。 <br>         <br>  为了躲避天花的传染,当时的皇帝顺治甚至不惜打乱正常的朝议制度,躲在深宫里,不敢上朝。 <br>  在顺治执政时期,竟然连续六年没有接见蒙古王公的记录。顺治不敢见千里迢迢前来的蒙古王公,原因就是害怕传染上正在蒙古流行的天花。 <br>  顺治对天花的恐惧,达到了神经质的程度。他甚至认为宫中也不安全,还要跑到外面的什么地方去躲避天花,称作“避痘”。 <br>         <br>  其实,到宫外去躲避天花是早有先例的。在清朝入关之前,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城外的天宁寺,就一度作为皇家躲避天花的一个重要场所,顺治的父亲皇太极就曾经在这里躲避过天花。 <br>  清朝入关以后,出宫避痘的风气更加流行。顺治之子玄烨,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生下来不久就被抱出宫外,在紫禁城西华门外的一处府第中“躲避天花”,这座府第就是今天北京的福佑寺。直到玄烨两岁后染上天花,并渡过了这生死一劫之后,才允许他搬回宫内。 <br>  顺治八年,京城天花大爆发,恐慌的顺治决定远走高飞,带着太后和皇后以出行打猎的名义来到河北遵化一带的山野之中。 <br>         <br>  顺治一生都在躲避天花,但躲来躲去还是没能逃脱天花的魔掌。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身心衰竭的少年皇帝在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br>  天花对于人的威胁,是不分人的贵贱的。那些刚从白山黑水入关的八旗兵丁,由于生在关外,刚一入关水土又不服,比一般的人更容易感染天花。 <br>  《清世祖实录》中记载:顺治元年,清朝军队准备入关。大军出发在即,肃亲王豪格却心惊胆战地对另一位将军说:“我还没出过痘呢,此番入关作战,叫我同去,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br>         <br>  天花的流行,已经影响到八旗人丁的数量与质量。大清皇室的家谱《玉牒》,里面的数字统计怵目惊心:顺治皇帝生有8个阿哥,其中4个早亡,另外6个格格竟死得只剩一个。康熙皇帝共有35个皇子,其中15个早亡,25个公主则死掉了13个,其他皇室成员的子女,死的就更多了,可想而知,普通老百姓死亡的人数,一定是非常惊人的。 <br>  清朝在入关前,统治者就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法令。这些法令规定,一旦疫情发生,就必须立即将疫区封锁,已经出痘的人严禁出走,而那些在疫区内没有出过痘的人,一律要迁往偏远的地区去隔离;而对于那些不及时报告疫情的、或者是擅自掩埋天花死亡者的人,官府要追究责任,甚至于以死论罪。 <br>  清宫中对天花由被动躲避转为主动防治,是从顺治皇帝的继承人康熙皇帝开始的。 <br>         <br>  顺治是在病倒以后才开始认真考虑继承人问题的。当时他看好次子福全,想立他为太子,而顺治的母亲孝庄则坚持立皇三子玄烨。顺治就去征求钦天监监正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很快帮助顺治下定了决心:选皇三子玄烨做接班人。理由很简单,玄烨已经出过天花,他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 <br>  在康熙的推动下,清朝防止天花的措施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他在太医院专门设立了痘诊科,广征各地名医;又在北京城内设立专门的“查痘章京”职位,全面负责八旗防治天花事宜。 <br>  到了康熙时代的中后期,中国北方的天花势头开始减弱,南方传统的种痘法,也在这时候传到北方、传进了清宫。 <br>         <br>  这种来自南方的民间种痘法,它又叫吹鼻种痘法,据说它最早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叫旱苗法,一种叫水苗法。 <br>  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使种痘者轻微的感染上天花的症状,然后让他出天花,再通过中医的精心护理,使他们安全渡过天花期,实际上这个种痘者,已经出过天花了,也就是说,他已经对天花已经有免疫力了。 <br>  康熙对这种种痘疗法十分重视,不但在宫中实施,而且推广到八旗全体人民中,直至漠南、漠北蒙古大草原。 <br>         <br>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皇太子出痘,当时正是吴三桂等三藩叛乱、战火纷飞的紧要时刻。我们从清宫档案《康熙起居注》中看到,康熙为了亲自护理太子,他竟然连续12天没有批阅奏章。太子痊愈后,宫中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又是祭天、又是颁布诏书,十分隆重。 <br>  在皇太子出痘期间,有个名叫傅为格的候选知县,侍奉皇太子治病做出了成绩,因此被提升为武昌通判。两年后,得知他种痘防治天花确有一套,康熙又召他入宫,让他专门负责皇子们的种痘防疫。从此,清宫中皇子种痘防天花就被作为一种制度正式确立下来。在清宫档案中,我们还可以查到诸位阿哥们种痘的记录。 <br>  由于康熙举措得力,天花的蔓延得到有效的遏制。加上这时天花的流行,也进入了相对平缓周期,在这以后的一百多年,清宫中很少再传出关于天花的消息,在这段时期的档案里,再也没有看到谁得了天花的记载。 <br>         <br>  可以引为骄傲的是,中国人的种痘方法很快走出了国门。日本、俄罗斯和一些欧洲国家派专人前来学习取经,并组织自己的医学专家对这种奇妙的医术作进一步地研究。 <br>  一百多年过去了,谁也没想到,天花这个潜伏的病魔还会有一天睁开眼睛。 <br>         <br>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公元 1875年1月12日),紫禁城突然爆出惊人消息:慈禧太后的独生子,不满20岁的同治皇帝病死了! <br>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民间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说法。据说他常常偷偷地溜出皇宫,出没于一些酒楼啊、戏院啊,甚至一些花柳街巷这种场所。所以有人据此猜测,他可能是死于梅毒,也有人说他可能是死于疥疮,当然也有一些人说,他可能是死于天花……对于这种种说法,官方一律保持沉默,不予申辩。因此小皇帝到底是死于什么病,成了一个谜。 <br>         <br>  一百多年以后,人们从清宫档案中,发现了当时清宫御医,给同治看病时写下的“脉案”,上面明明白白的诊断纪录同治是得的天花,并且详细记录了当时同治的种种症状:“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腿痛筋挛;头颈、胳膊、膝上发出痘痈肿痛……”医学专家们对档案进行了认真分析,结论是,同治皇帝死于天花。 <br>  同治死于天花这个结论一出,人们立即联想到同治的父亲咸丰,他也受到过天花的袭击,留下一脸的麻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他们父子俩都没接受过种痘吗?结论只有一个:中国传统的种痘方法不具有百分之百的功效。 <br>         <br>  公元1796年,英国医生真纳在中国种痘法的基础了,发明了真纳法,也就是著名的牛痘法。据史料记载,这种西方的牛痘法从嘉庆年间,已经传到中国,也就是说在同治皇帝出生前,就已经到了中国。可是紫禁城的那些御医却不以为然,他们始终相信还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br>  在同治得了天花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文武大臣,不是积极地寻求新的医药和疗法,而是依照祖上的传下的规矩,在宫内外大搞“供送痘神”的迷信活动。 <br>  一身疮痍的同治,正是在这种求神祭祖的喧嚣中,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他死在了养心殿,那里恰恰是一百多年前,他的祖先顺治被天花取走性命的地方。<br>
26#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4:00:44 | 只看该作者
奕詝奕訢皇位之争  <br><br>        <br>  道光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他共有9个儿子:长子奕纬、二子奕纲、三子奕继、四子奕詝、五子奕誴、六子奕訢、七子奕譞、八子奕詥、九子奕譓 。其中奕纬、奕纲、奕继早逝。 <br>  到了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皇帝已经是64岁的老人了,屁股下的这把龙椅给谁好呢?此时,奕詝14岁多,奕誴14岁多,奕訢13岁多,其余的儿子都是6岁以下的孩子。这年正月,奕誴又过继给了??∏淄趺噔?U饩鸵馕蹲庞刑跫?心芰?赫?畚坏闹皇O罗仍}和奕訢两兄弟了。 <br>  诸位皇子中,惟有奕詝与奕訢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从小在一起读书习武。兄弟俩不仅成长为熟读经史、兼通诗文、擅长骑射的少年才俊,还共同研创出枪法二十八式,刀法十八式,这使得道光皇帝十分欣慰,特意将枪法赐名为“棣华协力”,刀法赐名为“宝锷宣威”,比喻兄弟二人协力同心。 <br>  到了奕詝10岁时,他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突然死去,他便由奕訢的生母静贵妃抚养,兄弟两人感情更深一层,如同一母同胞。 <br>         <br>  兄弟俩感情很好,但是,说起来这也算是不幸,因为皇帝既称“寡人”,皇位只有一个,究竟谁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呢? <br>  有关道光皇帝立储的故事,民间有好多种说法,在野史中记载也很丰富,描绘得也绘声绘色, <br>  说法之一、先立奕訢,后改奕詝 <br>  因为孝静皇贵妃最宠爱奕訢,道光皇帝曾预先写好立储谕旨要立奕訢。书写的时候有太监在阶下偷看,远远望见最后一笔特别长,猜想写的是訢字而不是詝字。这件事渐渐传了出去,道光皇帝知道后很不高兴,便改立了奕詝。 <br>         <br>  说法之二、人定奕訢,天定奕詝 <br>  奕訢排行老六,特别聪明。道光皇帝非常喜欢他,有心立奕訢为皇储。当道光皇帝将死时,急忙传令召见奕訢。不料这时奕詝刚好来请安,听说这个消息赶忙跑到父皇身边。等到奕訢赶来时,道光皇帝已经驾崩,奕詝已经即位了。 <br>  说法之三、心怜皇后,恩施奕詝。 <br>  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生前与皇太后,即道光皇帝的母亲关系不好,她由贵妃晋升为皇后不久,就突然死去了。道光皇帝为此十分悲痛,决定不立其他妃嫔的儿子而立皇后生的儿子奕詝,以此告慰孝全成皇后的亡灵。 <br>         <br>  说法之四:手心手背,左右为难。 <br>  道光皇帝晚年确实最钟爱奕訢,想把家国大业交给他。在下立皇太子的谕旨时,有好几次想写奕訢,但是又因为奕詝品德贤良并且又年长,所以犹豫不决。 <br>  看起来这几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似乎道光皇帝更加欣赏和偏爱奕訢。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不妨可以看看,道光皇帝为这两个兄弟择亲的情况。 <br>  道光皇帝为奕詝指定的是、负责祭祀事务的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儿,为奕訢指定的是都统桂良的女儿。这两门亲事,相比之下,奕訢的亲家要更有权势。在封建社会,婚姻都是与政治联在一起的。这个事实或许更能说明:道光皇帝似乎对奕訢更偏心些。 <br>         <br><br>  道光皇帝虽然欣赏、偏爱奕訢,但是,皇帝最后决定把皇位传给谁,绝非一个宠爱所能决定,其决定因素无疑是多方面的。 <br>  “藏拙示仁” <br>  在道光晚年的一个春天,他命皇子们随驾到南苑围猎。围猎是清朝推崇尚武传统的活动,通常也是检验皇子骑射才干的考试。 <br>         <br><br>  根据文献中对这次围猎留下的记载,奕訢果然武艺超群,在围猎中获得猎物最多。而奕詝却只是站在一旁,不发一箭。 <br>  原来,奕詝知道自己骑射不如奕訢,于是事前请他的老师杜受田给他出了个高招。杜受田告诫奕詝说:阿哥到了围场,千万别发一枪一箭,而且要约束手下人不得捕捉一只动物。皇上如果问及原因,你便说现在正值春天鸟兽万物孕育的时候,不忍心伤害它们,也不愿用这样的方式与弟弟们竞争。 <br>  奕詝照计而行,果然,道光皇帝听后非常高兴,赞叹道:这真是具有帝王心胸的人说的话啊! <br>  “藏拙示孝” <br>         <br><br>  又有一次,道光皇帝传旨召奕詝和奕訢入对问策,就是要问问他们对国事政务的看法。二人接旨后分别请教自己的老师。奕訢的老师卓秉恬有才气,少年得志,办事认真,好发议论。他告诉奕訢:皇帝如果问你的话,“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而杜受田却告诫奕詝:如果谈国事政务,阿哥是比不过六爷奕訢的。这时只有一条计策:只要皇上说自己快死了,不等他问国家交给你该怎么办时,你就只管趴在地上哭。 <br>  奕詝言听计从,他的一番表现,使道光皇帝深感这个孩子仁孝。 <br>  道光三十年,被内忧外患困扰多年的道光皇帝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奕詝和奕訢的皇位之争也有了结果。 <br>  我们来看看道光传位的清宫秘档,这是惟一保存至今的一组有关秘密立储的珍贵实物。 匣中共有谕旨四份。 <br>         <br>  立储谕旨一份。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写道:“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又用汉文写道:“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内层的包封纸上写有“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并有道光皇帝的签名。外层的包封纸上写有满文“万年”,也有签名。由此可见,立储是在道光二十六年,也就是道光逝世的前四年。 <br>  还有两份交代身后应办事项的遗旨。一份包封上写有“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公同手启”并贴有封条,上有签名。另一份包封上贴有封条,盖有“道光之宝”戳记和“封”字。 <br>  此外,匣中还有朱谕一份:“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这份朱谕是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临死前在圆明园慎德堂亲笔书写的,字写得很潦草。 <br>  道光皇帝的一纸朱谕,决定了奕詝和奕訢的地位,从此奕詝黄袍加身,成为咸丰皇帝,而奕訢作为亲王俯首称臣。兄弟俩的地位改变了,但斗争却并未结束。 <br>         <br>  奕詝当上皇帝以后,恭亲王奕訢小心谨慎,曾一度得到咸丰皇帝的信任,出任领班军机大臣。但是到了咸丰五年,却因奕訢多次请求为其生母孝静皇贵太妃封后,惹得咸丰皇帝大为不快。 <br>  在《祺祥故事》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到了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孝静皇贵太妃病重了,她在弥留之际的时候,咸丰皇帝去看望这位抚养自己有功的皇贵太妃,当他走到她寝宫门口的时候,恰巧碰见奕訢从门里面走出来,兄弟俩在那碰了一个照面。 <br>  咸丰皇帝随口问道:额娘病得怎么样了?奕訢答道:“已笃!意似等待晋封号方能瞑目。”仓促间咸丰皇帝不置可否,仅仅“哦、哦”了两声。没想到奕訢听后立即到军机处传达咸丰旨意,礼部随后就上了一个奏折,请尊封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 <br>  为此咸丰皇帝非常生气,但苦于已经给人答应出去的印象了,不得已批准了。九天后,七月初十康慈皇太后病逝。咸丰发泄心中怨气的时候到了,七月二十一日咸丰皇帝便以“办理丧事有疏忽”的罪名将奕訢赶出军机处,并罢免了他的其他重要职务,从此再不重用他。 <br>         <br>  同时,咸丰还降低了养母康慈皇太后丧礼的等级,创造了清代皇后丧礼的特例。这位太后的陵墓,慕东陵也很特殊,它没有与皇帝的陵墓在一起,而是与16个妃子的园寝在一起。但是,中间还是用墙与妃子们的墓分隔开,用了黄瓦,以示区别。 <br>  这种既有别于皇后又有别于妃子的处理,隐隐地透出了咸丰的用心:他要让弟弟知道,皇帝的亲生母亲和养母,就是有区别的。咸丰警告弟弟:别再想打皇帝宝座的主意。 <br>  就这样,奕詝终于战胜奕訢坐稳了皇位。 <br>
27#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4:02:39 | 只看该作者
皇帝的一天(上)  <br><br>         <br><br><br>  北京的紫禁城——这座明清两朝的皇宫,自从明朝永乐十八年至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420年至1911年),这491年中,先后有24位皇帝在这里执政和居住。清朝有10位皇帝,在这里度过他们的皇帝生涯。 <br>  根据对清宫档案研究,清代皇帝在宫中的日常生活是很有规律的,除国朝大典外,一般的情况是: <br>         <br><br>        明黄缎绣男朝袍(乾隆)<br>  1.上午 5:00——7:00左右起床、请安、早读; <br>  2.上午7:00——9:30早膳; <br>         <br><br>        明黄纳纱女朝袍(慈禧为自己做的朝袍)<br>  3.上午9:30——11:00上朝理政,办理公务; <br>  4.上午11:00——下午2:30午休、晚膳; <br>  5.下午2:30——5:00看书学习、吟诗绘画或由妃嫔陪同看戏、听乐等娱乐; <br>         <br><br>        吉服带 康熙佩带<br>  6.下午5:00—9:00晚点或酒膳,做佛事,然后就寝。 <br>  首先我们说说清朝皇帝的衣着服饰。皇帝的衣着服饰不仅为防暑御寒,而且是地位、权力的象征,神圣与威严的体现。到了乾隆年间,冠服制度得到完善,既保留了满族服饰中披领、马蹄袖的风俗,又沿袭中国历代皇帝“崇尚黄色、衣纹云龙”的传统。在黄色龙袍上还有象征皇权的十二个图形,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火等等。把天下最美好的比喻和赞美都用在皇帝的衣服上,用来表示皇权神授、皇帝德慧完美。 <br>         <br>  皇帝的衣服的图案和颜色,除皇帝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用,否则就要杀头的。 <br>  清代的皇帝穿衣服戴帽子,是有严格的制度所规定的,而且这种制度和季节是分不开的。皇帝按季节穿衣服,它分别是皮、棉、夹、单、纱多种质地、式样、颜色规格,文饰他都有严格的规定。 <br>  大典祭祀和朝政时穿礼服,即朝服和衮服;年节喜庆的日子穿吉服,又称龙袍;平时穿常服又称便服,打猎穿行服;帽子要与衣服配套,分别为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每种服饰,又有皮、棉、夹、单、纱等冬天夏天的分别。 <br>  皇帝的衣服不但种类很多,而且更换频繁。在清宫内不但设有四执库,专门存放皇帝的服饰,而且每天还有一批太监,专门管理皇帝的服饰和穿戴。不仅如此,还建立一种档案叫《穿戴档》,详细记录皇帝每天服饰的穿戴情况。 <br>  按照清代后妃制度,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她们同住在慈宁宫,太妃、太嫔住在旁边的寿康宫、寿安宫。皇帝每天早晨穿戴整齐后,首先要向她们一一“请安”,以表示对长者的孝道与尊崇。 <br>         <br>  除了康熙以外,清朝皇帝都是住在养心殿。皇帝每天早晨“请安”,要出吉祥门,乘坐两人抬的轿子,经西二长街、出启祥门。乾隆当了太上皇,嘉庆皇帝请安的内容便多了一项。 <br>  清代晚期的慈禧当太后时,三度垂帘听政,长达四十八年。她所居住的宫殿,一反祖上的规定,仍住西六宫的长春宫、储秀宫等处。当时的皇帝光绪请安的路线也只好随着改变。 <br>  皇帝请安完毕,就开始早读。早读内容是前朝历代皇帝的《圣训》和《实录》。所谓《圣训》,是前朝皇帝告诫臣下的诏令、言辞语录,《实录》是历代皇帝统治时期治国的编年大事记。 <br>         <br><br>  雍正皇帝曾经说过:清圣祖康熙60余年的治国方略,是后代千秋万世都要学的,所以我就让人以圣祖的《实录》为经,《圣训》为纬,按编年和分类两种格式把这些治国方略编纂起来。 <br>  清代皇帝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学习先祖的圣训,无论严冬酷暑,从不间断。经过长年累月地学习和领会之后,他们再调整、制定出自己的统治策略。 <br>         <br>  早上七点到九点半是皇帝吃早饭的时间。皇帝吃饭称“传膳”、“进膳”或“用膳”。清代皇室沿袭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 一天早晚两次正餐,就是早膳和晚膳。早膳在上午八九点时进行,晚膳在下午一点到两点进行,夏秋两季则要早一个小时。两次正餐后,各加一顿小吃。如果临时需要吃什么,就随时传人送过来。 <br>  按照清宫的饮膳制度--也就是膳食制度,皇帝饮食有日常膳和各种宴会之分,日常膳是由御膳房负责,各种宴会由光禄寺和礼部精膳清吏司、宫内的御茶膳房共同承办。皇帝的御茶膳房下面设官员、厨师杂工370人,御茶房和清茶房有120多人,两处还有太监一百五、六十人。 <br>  御膳的食谱每天由内务府大臣划定,每月集成一册。所以,在清宫档案里留下了大量的膳单和《膳底档》等丰富的资料。在做御膳时,内务府大臣还要负责监督,每道菜的配料都有规定,不许任意增减更换;膳食主次有别,不能影响主料的原味。 <br>         <br>  皇帝平时吃饭的地点,大多在寝宫和办事场所。传膳时,由御膳房太监负责把三张膳桌拼在一起,铺上桌单,手捧红色漆盒的太监们排着队进来,将各种菜肴、饭点、汤羹等迅速端上饭桌。 <br>  皇帝就坐后,传膳太监先查看每道饭菜中的试毒牌变色不变色,再亲口尝尝,然后皇帝才开始吃。试毒牌是一种银制的半寸宽三寸长的小牌子,古人认为如果饭里有毒,牌子是会变色的。 <br>  如果没有旨意,任何人都不能和皇帝一起吃饭。皇帝吃的饭菜,一般是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再加火锅、粥、汤等。 <br>         <br>  除了平时的御膳,过年、过节皇帝还要举办宴会。在乾清宫举行的内廷宴是清代皇帝与他的家眷、亲王、皇子等举行的团圆家宴。皇帝为其他少数民族首领或地方大员举办的宴会,叫外朝宴,主要是礼仪性的,地点多在保和殿。此外,还有千叟宴等宴会。 <br>  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是皇帝上朝理政、办理公务的时间。皇帝处理政务一般分为日常的和特殊的两种。一年一度的批准死刑、接见外国使臣等,是属于日常的政务;重要的典礼像登极大典、大朝会、皇帝生日、皇帝大婚等都属于特殊的政务。 <br>  我们先看看皇帝如何处理日常政务。 <br>         <br>  皇帝在吃早饭时,太监会把请求召见的王公大臣们的牌子递上来,叫做“膳牌”,由皇帝决定饭后召见谁。饭后,皇帝开始批阅大臣奏章、召见大臣议事。有时召见一个人、有时几个人。多的时候,一天要召见四五起,每天召见的次数也不等。 <br>  皇帝在召见大臣的时候,要询问各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下发谕旨。清代虽然设有许多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例如议政处、内阁、军机处等,但这些机构并没有决定权,朝中政事都由皇帝一人说了算。 <br>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勤于理政,朱批谕旨不用别人代笔。雍正皇帝批一个折子动辄数十字甚至数百字,乾隆对臣下奏折也是“详细览阅,不遗一字”。勤政的皇帝,常常会批阅奏折一直到深夜。 <br>         <br>  皇帝处理政务的另一种方式是御门听政。这有些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上朝。清朝初期规定,皇帝逢五视朝,政务繁忙的顺治、康熙皇帝几乎是每天听政。御门听政的时间多在黎明,许多重大决策,如康熙十二年讨伐吴三桂叛乱的决策;康熙二十四年、二十五年的反击沙俄侵略中国的雅克萨战役决策等等,都是在御门听政时做出的。 <br>  自嘉庆以后,皇帝渐渐懒惰,很少勤政。咸丰之后,御门听政便废弃了。同治、光绪两朝,皇帝都是幼年继位,皇太后垂帘听政,处理政务便变成另一种方式了。 <br>  清代晚期共有三次垂帘听政:第一次是同治元年到同治十二年二月同治大婚亲政为止,计十一年零两个月。 <br>  第二次是同治皇帝病逝,慈禧指定同治皇帝的堂弟载
28#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4:04:52 | 只看该作者
皇帝的一天(下)  <br><br>         <br><br>        <br>  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2点30分,是皇帝休息吃晚饭时间,根据《国朝宫室》记载,每天下午皇帝一般在一两点时吃晚饭,然后批阅各部和地方大员的奏章,接着就开始学习。 <br>  在下午2点30分到5点这段时间里面,皇帝除了办公以外,主要是看书学习、吟诗作画,或者是由妃嫔陪同看戏、听音乐等等其他娱乐活动。 <br>         <br>  清代皇室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他们从六岁起开始读书,由皇帝亲定学识渊博的翰林、大学士担任师傅,学习四书五经、史记、汉书诗赋、满蒙汉三种文字及弓箭骑射。每天学习从不间断。幼年即位的皇帝更是要受到精心的栽培和严格的训练。 <br>  顺治和康熙皇帝从小就勤于攻读汉文书籍。康熙八岁登基时,学的是明代宫廷遗留的经书、诗文。乾隆十一岁在上书房读书,嘉庆、道光两朝还有尚书房。到了咸丰时代,因为他的儿子载淳没有入学就做了小皇帝,起初在弘德殿读书,后到毓庆宫系统学习。光绪、宣统也都是入学前即位,他们都在毓庆宫学习。 <br>         <br>  皇帝亲政后,除了处理朝政、批阅奏章、还要继续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经史、诗文书画兼有天文、数学、音乐、医药、物理等一些自然科学内容。康熙皇帝从小读书必会读到半夜,不仅熟读儒家经典,而且注重学习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自然科学。 <br>  康熙皇帝任用学有专长的西方传教士徐日升、张诚、白晋等人为老师,轮流到养心殿、弘德殿给他授课。 <br>         <br>  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比较勤奋刻苦,所以学习颇有成效,都具备很深的汉文化修养。 <br>  顺治皇帝能书善画,曾画《牧牛图》赐给国史院大学士,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就是他亲手书写的。雍正、乾隆皇帝都写得一手好书法,所谓“康乾盛世”,和这几位皇帝具备较高文化素质有很大关系。 <br>         <br>  皇帝在每天办公和学习之余,也安排娱乐活动。清宫中的娱乐活动内容有琴棋书画、花鸟鱼虫、欣赏文物古玩、放风筝等等。由于每位皇帝的爱好不同,娱乐内容也不尽相同。 <br>  康熙喜爱音乐、研究乐律,还学习外国音乐。乾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喜欢收藏文物、品鉴古董。清代皇帝最普遍的娱乐活动是看戏,清宫内曾经建造了许多戏台,至今保留完好的有“畅音阁”大戏台、御花园漱芳斋院内戏台、长春宫院内戏台以及倦勤斋小戏台、漱芳斋小戏台等。 <br>         <br>  在清代,宫廷戏班主要是由太监组成的,负责和有关演出事务的清宫演戏机构那个名称,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叫法。顺治时期它叫教坊司,到了雍正时候就改为和声署,乾隆时期叫南府,后来到道光七年,道光皇帝就把“南府”改成称为“升平署”。乾隆皇帝既喜欢看戏,也喜欢研究戏剧音乐。清朝晚期的光绪溥仪也喜爱看京剧,特别是慈禧太后,那可算得上超级戏迷了。那时候除了她喜欢看宫廷演戏外,到光绪三十年以后,她还经常请民间戏班进宫演出,而且主要是看当时民间戏班的名角到宫廷演戏。 <br>  晚上七点到九点皇帝要祀拜神灵,然后上床睡觉。 <br>         <br>  撒满教是满族信奉的原始宗教。在入关前,努尔哈赤就设堂子、立神竿定期祭神,入关后,顺治皇帝订立了早、晚祭神的制度。早晨祭释迦牟尼,关圣帝神位,晚上祭蒙古神,满族爱新觉罗氏的创始女神等神位,另外还有日祭、月祭、春秋大祭等等。 <br>  清代尊崇黄教,但也不排斥其他的传统宗教。为此,清宫中有专门供奉佛、道的场所四十余座,分布于宫中各处。 <br>         <br>  皇帝每天早晚进佛堂烧香,每月初一还要读佛经,并到各殿神佛前拈香。在内庭各主要宫殿里设有佛像、佛龛,皇帝们不仅信佛,拜佛,而且雍正、乾隆等皇帝对佛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写下了许多佛学体会的文章。 <br>  祭祀在清代皇帝来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清朝的国家大事。祭祀是包括祭天祭地、祭日祭月、祭坛祭神和祭祖等活动,一年达80多次。按规格分为大祀、中祀、和群祀三样。 <br>         <br>  清朝初年规定:祭祀天、地、祈谷、太庙、社稷为大祀,其中的祭祀天地、太庙和社稷,皇帝要亲自参加,全年约十余次。皇帝如果不能参加大祀,也可以让他所器重的皇子或亲王代祭。所以人们往往从皇帝选谁来代祭、判断此人是否为皇帝所依重。 <br>  祭拜活动完毕以后,皇帝稍微休息后就回寝宫就寝。那么皇帝住在哪里呢? <br>         <br>  人们可能关心的是皇帝上床后的另一件大事:皇帝的性生活。皇后及其妃嫔、贵人们住东西六宫,常在、答应没有自己的住房,跟着妃嫔居住。 <br>  清朝入关以后,仍沿用明朝的规定,乾清宫西暖阁为皇帝的寝宫。但是清朝皇帝住到乾清宫的只有两个,顺治和康熙,雍正以后各代皇帝,都住在养心殿后殿。皇帝的皇后和嫔妃们就分别住在东西六宫。 <br>  按照皇室家规,幼年即位的皇帝年满十五岁,就到了成婚年龄,大婚典礼后,新婚夫妻在坤宁宫东暖阁洞房同住三天,然后各回自己的寝宫。例如清代晚期的光绪皇帝大婚后,皇帝住在养心殿后寝宫,皇后隆裕住在东西六宫的钟粹宫。 <br>         <br>  按照规矩平时皇帝不能到妃嫔宫里过夜,皇帝如果想要哪位妃嫔来陪他睡觉,只能把她们召到皇帝的寝宫里来,叫做“召幸”。当晚召幸谁,由皇帝在晚膳的时候翻“牌”决定。因“牌”的顶端涂有绿色,所以也叫“绿头牌”。 <br>  清宫中的绿头牌除了召幸妃子,还有其他多种用途。 <br>         <br>  被召幸的嫔妃,当晚不再回到自己的寝宫,但也不能整夜住在皇帝寝宫,所以就在寝宫的附近,设有临时住处。如养心殿后寝宫东、西侧的体顺堂、燕喜堂及其东西围房,都是妃嫔暂住的地方。 <br>  除日常生活和处理政务以外,清代皇帝还要主持一些特殊的大型活动,如万寿、大婚、丧葬以及外出巡视等等。 <br>  皇帝的生日称作万寿节,每逢万寿都有祝寿活动。清代万寿节最隆重的是皇帝的旬寿,即满十年的生日,如康熙六十岁生日、乾隆七十岁生日、八十岁生日及嘉庆五十岁生日,都有隆重的旬寿庆典。 <br>         <br>  清朝皇帝与以往历代皇帝相比,他们的生活空间大得多,如康熙皇帝曾三次亲征葛尔丹,多次赴五台山、东巡、南巡;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遍游苏杭胜景。 <br>  为了不忘满洲尚武精神,康熙、乾隆皇帝几乎年年都举行木兰秋狝的狩猎活动,同时召见蒙古王公。但是到了清朝后期,出巡和围猎活动基本上就停止了。 <br>  从同治以后,皇帝基本上就不出远门了。光绪皇帝在戊戌维新失败后则更是失去了人身自由。 <br>         <br>  1908年溥仪继承帝位时只有三岁,三年之后——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1924年冯玉祥将逊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中国的皇帝生活,从此永远结束了。 <br>
29#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4:07:11 | 只看该作者
慈禧生何处  <br><br>         <br>  清朝道光15年十月初十,在满洲镶蓝旗一位八品官员的家里,出生了一名女婴。 <br>  她就是清朝入关后第7位皇帝咸丰的贵妃,第8位皇帝同治的生母,慈禧太后。 <br>  历史对她出生留下的这段空白,给后世想了解她的人带来了许多遗憾和困惑。从清末到今天,围绕她的家世和生平,有种种传说,对她的出生地问题,更是众说纷纭。屈指数来,竟有6种说法: <br>         <br>  安徽芜湖说;山西绥远说;甘肃兰州说;浙江乍浦说;山西长治说;北京说。 <br>  首先是安徽芜湖说。这个说法的根据是:慈禧的父亲惠征,曾做过清朝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所以慈禧“生长南中”,善于演唱南方的小曲,并且由此而得到咸丰皇帝的宠幸。 <br>  事实上,从清宫档案的《上谕档》中,我们查到了惠征当安徽道员的日期。那是在咸丰二年二月,正式上任是当年七月,这个时候,慈禧已经入宫,被封为兰贵人。 <br>         <br>  在北方塞外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有条街叫落凤街。人们传说慈禧的父亲惠征,当年曾任山西归绥道道员,就住在归化城,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慈禧就出生落凤街。 <br>  然而,在清宫档案里,道光29年的“上谕档”清楚地记载着:任命惠征为山西归绥道道员的时间是道光29年闰4月。惠征走马上任是7月,这时的慈禧,已经15岁,正在等待宫中挑选秀女。所以她怎么也不可能生在归化城。 <br>  不过,和清朝多数官员一样,惠征去归化上任时是带着家眷的,所以慈禧的确在归化城住过3年,如果说呼市是她第二故乡,也不为过。而且慈禧的外祖父惠显,从道光11年至17年,在归化当过副都统,慈禧和归化城多少有点关联。 <br>  甘肃兰州说的说法是,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曾任过甘肃布政使衙门的笔帖式,就住在兰州八旗会馆以南的马坊门,也就是今天的永昌路179号院,慈禧就出生在这个院落里。 <br>         <br>  这种说法将慈禧的出生地说得比较详细具体,并且惠征也的确曾长期担任过笔帖式的职务。但有的学者考查了明朝档案中的《满文八旗文职官员俸银册》和《汉文官员京察册》发现,惠征任笔帖式的时间,都是在京城的各衙门,这期间,他没离开过北京,更没去过甘肃,所以慈禧生于兰州说,轻而易举地就被击破了。 <br>  安徽说、绥远说和兰州说,都因漏洞太多,已逐渐被史学界否认。而后三种说法,即浙江乍浦说、山西长治说和北京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慈禧研究的深入,却越争论越激烈。 <br>  199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曾经刊登了一篇不足300字的报道:“史界新发现,慈禧生于浙江乍浦”。 <br>         <br>  在这篇报道中明确指出,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在清道光15年至18年间,曾经在浙江乍浦担任过正六品武官骁骑校,而慈禧也正是在这一时间出生,所以她的出生地,这篇报到就认为应该“是浙江平湖市乍浦城内的满洲旗下营”。 <br>  但是,有些细心的学者,仍然从中发现了疏漏:根据清政府对官员的考核档案,道光14年官员考核时,惠征被定为吏部二等笔帖式;道光19年,定的是吏部八品笔帖式。如果按“乍浦说”的说法,惠征在这几年之间在乍浦当过骁骑校的话,他从一个京城二等文官,忽然连升几级成为正六品武官,不合常理;再由正六品官,无缘无故一下又降回八品官,更讲不通。 <br>  最新奇、最独特的说法,要算是“山西长治说”了,这种说法又称为潞安说。因为当今的长治,就是清代的潞安府。 这种说法认为,慈禧压根就不是满洲人,她的生身父亲也不是惠征。 <br>         <br>  慈禧她小的时候,就生在这个院里头,王培英是慈禧的第五代侄孙,这个家谱是从乾隆五十九年一直写到他这一代。这就是慈禧太后,她在哪个位置呢?在这个位置。慈禧太后的第一个名字就叫王小慊,这份家谱需要说明的就是它不是原家谱,这个家谱是后来重抄的。这就是慈禧给他们家里头写的信。就是给宋六则的老爷写的信,这上头是这样子的,这个“姓宋入宫门”,她肯定是说我本来姓宋,后来就进了宫啦,这个“一回相见一”就是说上一回相见一面,这表明他们之间见过面,“宫二十年”就是入宫二十年啊,这一定是慈禧给宋家写的信。 <br>  长治说把这些作为铁证,说明慈禧原本是长治县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儿,名叫王小慊,4岁时,因家道贫寒,她被卖给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名龄娥。到了11岁上,宋家又遭灾难,因而她被转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征做丫头。有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发现龄娥两脚各长一个瘊子,认为她有福相,就收她做女儿,改姓叶赫那拉,名字叫玉兰,后来她被选入宫成了日后的兰贵妃。 <br>  与这个传说相呼应的还有物证:在上秦村,至今保存着一处“娘娘院”,被认为是慈禧入宫前住过的院落;王氏家谱上更明确写着“王小慊后来成为慈禧太后”的话;而在西坡村外羊头山山脚下,甚至还有慈禧生母的坟;在宋家的炕上,又刨出了慈禧给宋家的家信,等等。 <br>         <br>  为此,宋四元家的后人,自称是慈禧四代、五代侄孙女的宋双花、宋六则等曾联名写信,要求政府调查澄清,长治地方的男女老少,众口一词,纷纷画押证明:慈禧是长治人。长治市还为此专门成立慈禧童年研究会。 <br>  山西长治说,从人证到物证,纷纷扬扬,似乎证据最确凿,但在史学界,争议也最激烈。 <br>  一说法太富于传奇色彩了,那么物证里也有许多地方是失实的。 <br>         <br>  最后一种说法,是北京说。在《清代宫廷史》这本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生在一个满洲官僚世族之家,是属于满洲镶蓝旗。 <br>  另一本书《垂暮帝国的老佛爷》说的更明确:慈禧诞生在“北京的一家并不豪华的王府院内。”她的祖先居住在叶赫,故称叶赫那拉氏,属于叶赫那拉家族。 <br>  在《清史稿》、《清代全史》等清史专著中,虽然具体说法不十分相同,但都基本肯定她是生在北京,确认慈禧是满洲叶赫那拉家族惠征的女儿。 <br>         <br>  近几年,持北京说的学者,又从清宫档案中,为这一说法找到了新的佐证: <br>  这是清朝皇帝挑选秀女的名单,在档案中称为“排单”。其中有咸丰5年挑选秀女时,慈禧的亲妹妹的记录。她这位亲妹妹日后成了醇亲王的福晋、光绪皇帝的生母。还有光绪11年选秀女时,慈禧的叔伯妹妹的记录。 <br>  在这些排单上,都清楚记载着:慈禧属满洲镶蓝旗,姓叶赫那拉,父亲名叫惠征,最高官职做到五品道员。慈禧的祖父名叫景瑞,最高做到刑部郎中,在道光27年时,因为没能按时退赔父亲吉郎阿在户部任职时的银两亏空,被革职。慈禧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世代官宦之家。 <br>  慈禧的父亲惠征的官场经历说明,道光29年之前,他不具备充任道府的资格。因为按照清朝官制,道员或知府,起码是五品以上官员。而二等以上的笔贴式,一般才只是八品官。到了道光19年,惠征也才只是一个八品的笔贴式,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当知府。按京官三年一考核的制度,11年直至29年之间,除了15年至18年有3年“空档”,没有记录,惠征都在北京。经考证,这期间惠征也没去过浙江乍浦;所以完全可以推断:道光15年慈禧出生时,惠征正在北京任笔帖式一职。 <br>         <br>  这个时候,慈禧的祖父景瑞,也正在刑部当郎中,也就是说,也在北京。 <br>  当时只有慈禧的外祖父惠显,在山西归化城当副都统。如果慈禧没有出生在北京的话,只有一种可能,她的母亲从北京跑回娘家生的孩子。但归化离京城较远,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慈禧的母亲跑到那儿去生孩子可能性不大,所以可以断定:慈禧的出生地就是北京。 <br>  可是偌大的北京城,慈禧又是生在何门何院呢?这是北京说尚未能做出具体解答的惟一遗憾。目前,只能参照慈禧亲妹妹参加选秀女时的材料认定:咸丰5年之前,慈禧的娘家“住西四牌楼辟才胡同”,所以,这里该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 <br>  经过百年巨变,如今这里已找不到幼年慈禧生活的影子了。<br>
30#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4:09:14 | 只看该作者
慈禧西逃  <br><br>         <br><br>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在西方列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入侵下,大批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了传统的谋生手段,无奈而绝望。他们设坛习拳,反对外国教会和外来事物,很快发展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浩大的义和团反帝运动。 <br>  义和团运动严重的威胁到了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帝国主义他们借口清政府“排外”,他们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于是在光绪二十六年,由英、美、俄、法、德、意、日、奥八国,以“保护各国公使馆”为名,就组成了八国联军,发动了进一步地瓜分中国的侵略战争。 <br>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7月14日)八国联军侵占天津,一路烧杀掠抢。七月十九日(8月13日),八国联军向北京发起攻击,轰隆隆的炮声震撼了紫禁城。 <br>         <br>  七月二十一日凌晨,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枪炮声中,慈禧为了保全性命,置国家危难于不顾,带着光绪皇帝、皇后、瑾妃、大阿哥溥隽等换了便装,分乘三辆马车,仓惶离开紫禁城,开始了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活。 <br>  这支仓惶的皇室队伍,由马玉昆率领1000余名护驾官兵以及神机营、虎枪营部分官兵保驾,经南口、居庸关、怀来县、宣化府、阳高县、大同府、代州、忻州,于八月十七日到达山西太原。 <br>  刚开始西行逃难的时候,路上到处是溃散的官兵,老百姓也是流离失所,慈禧一行根本无人接应。当时出北京走得急,所有的御用被服和食物都没准备好。慈禧和光绪晚上只能睡在土炕上,既无被褥,又没有更换的衣服,更谈不上享用美味御膳了。 <br>         <br>  慈禧一行跑到了北京西北的怀来县。当时的知县吴永出城迎驾,并且进奉衣食,慈禧的情况就开始稍有好转了。他们又跑到宣化,宣化离京城远,也听不到八国联军的枪炮声了,慈禧这才想起自己跑出来以后,还有很多后事没有料理。因此,她连着发了几道上谕,以便于对于一些遗留的问题,进行处理。命令庆亲王奕劻火速回京和李鸿章一起与各国交涉议和。 <br>  慈禧最初是企图利用义和团血肉之躯,来阻挡八国联军的进攻,后来,又反手要用义和团民众作“牺牲”,来向列强进贡了。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她在太原发出上谕:此次祸乱是因义和团拳匪而起,命令直隶的各路军队,凡有拳民聚集的地方,都要勒令缴械,立即遣散,如敢有违抗的就要痛加镇压。 <br>  慈禧一行人马继续的还往西逃,各处护驾的那些人员,也陆陆续续的都赶到了;朝廷除了有一部分官员留在北京和西方列强议和以外,其余官员都纷纷的接踵而至。 <br>         <br>  慈禧规定:亲王、郡王每天发给银子60两,贝勒、贝子每天30两,皇亲贵族人等每天15两,二品以上大员每天7两,三品以下官员每天5两、3两、2两不等。 <br>  为了笼络人心,慈禧还巧立名目,大肆赏赐随行官员和宫中太监。 <br>  慈禧原打算落脚太原,但是正赶上山西大旱,供给困难,又听说德法联军要进入山西,他们就决定转往陕西西安。闰八月八日,慈禧继续西逃,不过这段行程已经没有当初离开北京时的慌乱和狼狈,随行人员和官兵都大有增加,大小官员更是尽心尽力,沿途官兵肃立护卫。慈禧的大队人马于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四日到达西安。 <br>         <br>  慈禧刚到西安时首先选择了抚台南院居住,后来嫌地方太小不够用,又搬到北院,作为自己和光绪皇帝的行宫。 <br>  慈禧到了西安,没有多久,马车换成了八抬大轿,护驾官兵也用上了当年乾隆皇帝出巡时使用过的仪仗,又赶制龙旗24面,以壮声色。 <br>  慈禧每天吃饭,仍分荤局、素局、饭局、茶局、点心局等。每局设管事太监一人,厨师十来个,统一由总管大臣荣禄管理。 <br>  为了保障“老佛爷”能喝到新鲜牛奶,专门在西安行宫饲养了6头奶牛。就这样,每天花掉200多两银子,慈禧还说是“俭省多了”。 <br>         <br>  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日子里,慈禧还要举办祝寿活动。因为宫中的龙袍,龙褂没带来,她便命令两江总督刘坤一负责在江苏紧急缝制龙袍、龙褂然后运到西安,还从南方各省调运来大批绫罗绸缎,征调许多裁缝去赶制各式衣服。 <br>  为了保障大队人马的开销,早在离京的第五天,即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六日,慈禧就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降下一道谕旨。谕旨说:朕暂时去太原,一切开支都事关重要。所有各部各省该缴纳的关饷钱粮,全部改运到朕所在的地方,不得延误。这道谕旨下达以后,各地官员便纷纷将应上缴北京的关饷钱粮转运到太原和西安。 <br>  根据档案文献的不完全的记载,截止到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全国各省运往西安的银两就达500万两,粮食近100万石。 <br>         <br>  除此之外,当时具体负责筹集粮款的岑春煊等人,他们每到一地,都向地方官员大肆勒索摊派,多的时候达白银万两,少的时候也有七八千两。至于太监等人的敲诈勒索,更是司空见惯。地方官吏不堪负重,被逼自杀的事情也经常发生。 <br>  慈禧逃到西安后,虽然不再担心列强会直接威胁她的生命,但又害怕各国公使不会就此罢休,会把自己列为首犯加以制裁。她一方面不断通过电报与在京的奕劻、李鸿章取得联系,了解议和进展的情况,同时为了讨好列强,竟不断发布上谕,说什么这次中国变乱,事情来得仓促,以至于得罪了友邦,这并不是朝廷的意愿。对于罪魁祸首必定严加惩办,以绝祸根。 <br>  奕劻、李鸿章与列强的谈判,从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开始,到光绪二十七年七月结束,前后将近十个月。 <br>         <br>  为了在谈判桌上取得更多的筹码,当时以德国为首的列强,就继续的向清政府施加军事压力。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送别德国远征军启航的仪式上声称:无需任何怜悯,决不留下任何俘虏,即使千年以后,令中国人都不敢小视德国人。 <br>  八国联军相继出兵,占领了北京周围的山海关、保定、五台山、张家口 ,并兵临娘子关、山东等地。列强们先后派出46支讨伐队,单独或与清政府共同剿杀义和团。所到之地,烧杀淫掠,恣意横行。 <br>  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经过英、美、俄、法、德、意、日、奥等11国驻京公使的反复磋商,最后一份包括12条条款的《议和大纲》终于确定下来。 <br>  当奕劻、李鸿章将《议和大纲》送到西安后,慈禧太后见列强并没有把她列为罪魁祸首,仍愿意保留她的地位时,不禁大喜过望,立即回电:所有条款,“立即照允”,并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罪已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尽力满足列强的要求。 <br>         <br>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公元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他们代表清政府和英、美、俄、法、德、意、日、奥、西班牙、比利时,还有荷兰一共是11国家的公使,在北京就正式的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一共有12款,还有附件19个。 <br>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慈禧认定时局对她已经很有利,便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1901年10月6日),起驾回北京了。 <br>  慈禧回北京,可与逃出北京的狼狈光景大不相同了。从西安起程时,百姓挂起彩灯伏在地上欢送;回京的数万人马,按照京城的仪仗制式列队行进。后面跟着3000多辆车子。 <br>  这些车子里,装满了各地进贡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白银400多万两,还有许多古玩珍宝根本装不下。浩浩荡荡的回京人马犹如打了胜仗似的“凯旋”而归。 <br>  慈禧还在开封停留一个多月,大搞祝寿活动。 <br>         <br>  到了直隶真定,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正定府,慈禧决定改乘火车回京。为了她片刻的休息,车站搭起了彩棚三十多座。为了迎接慈禧回宫,京城地方官员倾城出动,将御道及有关建筑装饰一新。 <br>  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慈禧与光绪皇帝等人终于回到了北京。在沿途大街上,除了跪地迎接慈禧的清朝官兵,竟然还有许多看热闹的八国联军官兵,想必这些慈禧是看得到的。今后怎么对付洋人,成了“老佛爷”巨大的心病。 <br>  《辛丑条约》签订了,慈禧太后也的回到了北京,从此,中国进入了最为黑暗的岁月。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9.1.2025 03:1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