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榜题名 <br> <br><br> <br>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是殿试。金榜就是殿试成绩的排名榜。因为它是书写在黄纸上的,所以也称黄榜;又因为它是由皇帝亲自批准并盖有“皇帝之宝”大印的,所以,它还有第三个称号:皇榜。 <br> 这幅金榜是光绪二十年五月二十一日公布的,共350人,金榜全长21.6米,高0.89米。已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br> 中国封建社会奉行的是学而优则仕,书读好了就可以做官。而衡量一个人学识深浅的依据就是科举考试。 <br> 然而,那么多的读书人挤在科举这条路上,能有几个幸运儿?金榜的后面是无数莘莘学子艰难苦涩、悲悲喜喜的故事。 <br> 科举考试好像一架伸向云端的阶梯。从乡下考到省里,从省里考进北京,又从京城考进皇宫,过五关斩六将,一级一级往上爬。 <br> <br> 有了秀才身份,才可以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乡试又叫秋闱,都在秋天举行。试题由皇帝亲自确定,监考官也是皇帝从中央任命。乡试竞争十分激烈,一般是10到20个秀才中选取一名,考上了就称为举人。 <br> 做了举人,便有资格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会试,也就是进京赶考。会试也叫春闱,都在春天举行。 <br> 会试考场设在北京顺天府贡院,共试三场,每场三天,连考九天,淘汰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通过了考试的人取得“贡士”称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士”。 <br> 中了“进士”,一般都是有官可做了。但是做的官大官小,是留在京城还是发往外地,最后取决于殿试的成绩。 <br> 殿试的地点最初在太和殿,乾隆以后都在保和殿。清朝初年,皇帝不仅亲自拟定试题,还亲自评判所有的殿试考卷,康熙以后,才改由阅卷大臣批阅,只有前十名的试卷进呈皇帝,御览。 <br> 一般情况,殿试的一甲取三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加起来取一百多到近三百人不等。头甲和二甲前七名的次序都由皇帝钦定,然后读卷大臣集中在内阁,将其余二甲、三甲试卷成绩排定次序,开始填写金榜。金榜有大小两种,小金榜专门奏呈给皇帝御览。大金榜填写好后,要张贴于长安门外,以供人观赏确认。 <br> <br> 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以八股文的固定格式来写作,评判文章的优劣依据的又是一整套刻板僵死的标准。 <br> 在清朝,朝廷里碌碌无为的昏官非常多,可社会上那些卓有建树、可以说是青史留名的人,有的人连举人都不是,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进过考场。 <br> 以《聊斋志异》一书蜚声中外文坛的蒲松龄,19岁开始童试,一直考到70岁,最终也没得到举人称号。 <br> 道光年间的名臣曾国藩,道光18年参加会试,虽然中了进士,殿试的成绩却名列三甲,属于末等,靠走后门才被选为翰林。以他后来的表现,至少算得上封建朝廷中最有才干和功绩的官员之一,远在许多状元、榜眼之上。这岂不是科举考试的自我讽刺。 <br> 科举制度不仅埋没人才,而且让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活活困死在考场内外,所谓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终生一事无成。 <br> 在清代,白发童生、寿星举人比比皆是,成了一道十分滑稽的风景。如康熙年间,江苏有个叫王式丹的,二十来岁就考中秀才,当他考中状元时已是59岁。 <br> <br><br> <br> 十年寒窗,青灯一盏,且不说长夜漫漫浸泡了多少凄清寂寞,那一场又一场噩梦般的考试也是够人消受的。 <br> 乡试、会试都是连续共考三场,每场一考就是三天,吃喝拉撒全在考棚中。棚中的案子白天用来写考卷,晚上翻过来就是床,连大小便都只能排在棚中的便桶里;考场四周岗哨如林,戒备森严,好似大敌当前。有钱人家尽量多带些增强体力与脑力的食品,如人参之类,贫寒人家就只能靠干粮来填饱肚子。康熙三十六年的状元李幡出身寒微,参加殿试时,考篮里仅放着36个馒头。高度紧张加疲惫,使许多人在中途就倒下被抬出了考场。 <br> 虽然如此,还是挡不住读书人义无反顾地奋勇向前。 <br>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激烈,一些考生做弊。清朝,对作弊考生处罚十分严厉,但是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其风气愈演愈烈,其手段五花八门。 <br>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当年作弊的衣服,远看就像麻色花纹,细看里里外外用蝇头小字写满了答案。近年来还有不断发现,2003年2月,在苏州又发现的一本清代考生作弊的书,厚0.4厘米,只有半个巴掌大,但有9万字的考试内容,竟然一粒米能盖住六个字。 <br> 此外,出钱请人冒自己的名入场考试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当时甚至出现了一个专门代人考试的行当,这种人当时就叫“枪手”。 <br> 场内作弊不断,场外运动繁忙。考生们常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走后门、打关节,找同乡、拜老师,甚至行贿考官。 <br> <br> 清代的科场腐败,主要来自官员。如嘉庆六年刑部尚书张若廷帮助其亲戚夹带,嘉庆十六年湖南学政徐松,不但倒卖政府办的官学的名额,还将自己新编的教材高价强卖给学生。 <br> 咸丰八年,顺天乡试爆出丑闻,主考官大学士柏葰等收受考生的贿赂,结果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柏葰等主犯被处以死刑,其余90多名有关官员也受到相应的处罚。 <br> 如果说乡试考场上的做弊还有可能被查禁,那么殿试排名方面官方的暗箱操纵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br> 殿试的阅卷大臣都是内阁部院的高级领导,由皇帝親自任命的,名义上是“公同阅定”,实际不过是一句空话。 <br> 张謇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但他当年得中状元,却是仗了上层人物一系列的幕后活动。 <br> 光绪二十年,张謇顺利通过了会试,但他的殿试成绩却不理想。当时的收卷官黄思永是他的朋友,他发现张的试卷上有一处空白,于是悄悄帮他补上了,还另外改了一处错误。 <br> <br> 试卷呈送阅卷大臣评定时,张謇的同乡翁同龢极力想提携张謇为状元。翁同龢依仗自己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又疏通联合了另外几位阅卷大臣,一番周旋运作,终于将张謇拔为状元。 <br> 金榜前十名的最终拍板还是最高的统治者——皇帝。除了大臣的推荐,有时候皇帝也要搞平衡。 <br> 清朝进士,以江浙人为最多。二百多年间产生的114个状元中,江浙两省就占69名,占总数的60.53%。尤其是在乾隆六十年以前,江浙两省的状元63名,占总数的80.95%。所以乾隆二十六年,新科状元原本是江苏的赵翼,乾隆说江浙出的状元太多了,不足为奇。便授意将赵翼的第一名改成第三名,而让陕西的王杰当了状元。 <br> 更为荒唐的是,有时统治者因为迷信,重新决定金榜排名,有时即使金榜名次已定好了,还可能会因为一些细节差错而更改。 <br> 在清朝268年的时间里,一共举行过112次会试。名字荣登金榜的只有两三万人。 <br> <br> 时代进入到20世纪初,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就像是大清的国运一样,气数已尽。人们逐渐认清了它的本质,开始激烈的抨击它。其中最有名的,是龚自珍的那首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r> 连光绪皇帝在一次阅完殿试的考卷后,也不禁长叹:“这样选拔人才,难怪所学非所用呀!” <br>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朝野的一片呼声中,科举考试寿终正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光绪皇帝颁下了“谕旨”:停止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