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609|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存智慧ZT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8.3.2005 16:00:02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span style='font-size:21pt;line-height:100%'><span style='color:red'>生存智慧 </span></span><br><br><span style='font-size:14pt;line-height:100%'>奥 修 著<br>林国阳 译</span><br><br>出版絮语 <br>中译本前言 <br><br>第一编 洞 见 <br>第01章 左巴和禅之间的关系  <br>第02章 贫穷并不是灵性的  <br>第03章 整合头脑、心和灵魂  <br><br>第二编 静 心  <br>第04章 静心和头脑  <br>第05章 静心和放松  <br>第06章 在西方静心  <br>第07章 在工作中觉知  <br><br>第三编 完全去除社会的垃圾 <br>第08章 成长到真正富有  <br>第09章 权力是没有用的  <br>第10章 有自卑感这样的东西吗?  <br>第11章 嫉妒是什么?  <br>第12章 愤怒是什么?  <br>第13章 超越二分性  <br>第14章 对恐惧要怎么办?  <br>第15章 已经没有野心  <br><br>第四编 工作与创造力 <br>第16章 放开来能够将工作变成创造性的经验  <br>第17章 工作狂和全然投入之间的差别  <br>第18章 工作而且成为一个个人  <br>第19章 透过无为达到有为  <br>第20章 创造力、生活形态和规范  <br><br>第五编 金 钱 <br>第21章 钱是什么?  <br>第22章 钱就是力量  <br>第23章 不要抛弃金钱 要抛弃一直想钱的头脑 <br>第24章 为什么金钱是如此地一个携有杂质的主题? <br>第25章 金钱和富有 <br><br>第六编 新的生活方式 <br>第26章 聪明才智是什么  <br>第27章 真实和真诚的事业  <br>第28章 保险对你的不安全感并没有帮助  <br>第29章 要怎么样才能够在世界里而又不属于它?  <br>第30章 灵性的追求和物质的进步能够一起来吗?  <br>第31章 成功与失败的游戏  <br>第32章 负起责任将能够使你自由
2#
 楼主| 发表于 8.3.2005 16:00:49 | 只看该作者
出版絮语<br><br>    我们走近奥修,我们面对他的思想……<br><br>    我们会怀疑,我们会震动,我们会轻松,我们会充溢爱心,我们会静心下来……<br><br>    1931年12月11日,奥修出生于印度,早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印度沙加大学哲学系,曾获全印度辩论冠军。以后在印度杰波普大学哲学系担任长达九年的教授。他生前周游印度各地和世界各国,从事学术讲演。到目前为止,根据他的讲演,整理出版了650 余种图书,被译成30余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地。他本人于1990年12月21日谢世。<br><br>    奥修演讲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一个字:人。他始终关注于工业文明后的人类生存状况,关注于人本身。他对落后的封建意识的审视,对资本主义物质肉欲的批判以及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追问,是独特的、全身心的。他的演讲亲切、平等、近人,充满智慧、幽默、灵性——我们从他的演讲集中,精选了5种——“奥修智慧金言录”,奉献给读者。<br><br>    作为一个伟人、一个思想家,奥修的思想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他在提问和解答中诠释他的思想;在奥修看来,现代人都是“问题中人”,而提问和解答是现代人的重要生存方式。奥修坚持要求人们自己去体验真理,而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和信念。二是,他反对过分依赖于理性(头脑),提倡关注经验(心的体验过程)。对经验的“体验”来源于人的静心,所以,奥修认为静心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是现代人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相互信任、充满爱心、精神富有的动因。无疑,奥修的这种“静心”思想,既带有西方存在主义的烙印,又根植于东方神秘主义思想,尤其是中国的老庄思想。如果说,当代西方众多思想家都在寻找现代文明中的心灵的“自然家园”,那么奥修则是积极创造这样一个心灵的“自然家园”的东方思想家。这也是他的思想(著作),在西方各国、在东南亚一带,引起很大震动的缘由。有人称他是继泰戈尔以后,印度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br><br>    在当下,物质文明高度发展,金钱肉欲也伴随日趋膨胀。对精神文明的呼唤和重构,已经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个阶层所关注。奥修的思想(著作)之所以在东西方引起热烈反响,恰好在这方面一定程度地显示其独特的、新鲜的、可供参照的社会批判功能。<br><br>    诚然,奥修对生命的热爱,对“存在”的关注来自于他个人的经验,因而他的思想的缺陷和思想的矛盾也是无处不在的(如他思想中的虚无主义和唯心论倾向)。诚如奥修自己生前所忠告的,他不希望将他的思想强加于任何人,更不希望将他的思想变为我们的思想;他只希望:人们去分享他的思想,去感受他的经验,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存在方式,自己的“头脑”和“心”——这也是我们编者所希望、所要提醒读者的。<br><br>    只有用审视的、批判的方式走近奥修,用分享、感受的方式进入他的思想,我们才能从他那独特的、新鲜的、充满矛盾的、与众不同的思想中领悟存在的真谛。<br><br>    在奥修的思想里并没有真理,只有关于真理或走向真理的思考线索,只有关于现代人<br>“存在”的独特体验和新鲜经验……<br><br>    让我们在理性的此岸,解读奥修,分享他智慧的芬芳……<br>                                                     1995年12月
3#
 楼主| 发表于 8.3.2005 16:01:44 | 只看该作者
中译本前言<br><br>                                 风人<br><br>    读这本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这本书谈论的却是很世俗的话题:工作与金钱。<br><br>    人的一生离不开工作与金钱,而每一个人对待工作与金钱的态度又是千差万别的。有差别,才有丰富;因为丰富,才需要选择;因为选择,才需要理想。<br><br>    本书是从奥修许多演讲录中精选出来的,分六个部分。透过这32篇短文,我们可以感<br>受到奥修对生活各个层面、每个角落的新鲜洞见和独特体验。尤其在物质肉欲日趋膨胀的今天,工作与金钱对生命存在具有特别的诱惑。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与金钱是人生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工作能给予人内心的喜悦,金钱能给予人外在的满足;工作是一种过程,金钱是一种收获。但是无论工作还是金钱都不是生命存在的全部,只有当你理解工作与金钱对生命存在的观照,你才会真正理解作为人——存在的真谛。<br><br>    奥修在本书中传递了一个理念:不论你的工作好坏,金钱多少,你不应该牺牲生命存在的喜悦去换取功利的满足。工作可以满足功名的渴望,金钱可以满足物质的欲望——两者往往会让我们丧失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问,所以,工作与金钱的诱惑是既美丽又可怕——至少我是这样想的。<br><br>    是为序。<br>                                             1995年12月25日于上海
4#
 楼主| 发表于 8.3.2005 16:02:30 | 只看该作者
请允许我转文之前,加上这样一句话——<span style='color:red'><span style='font-size:14pt;line-height:100%'>希望这篇文章带给大家的是思考和智慧,不是效仿和膜拜。</span> </span><br><br><br><br><br><br>一、左巴和禅之间的关系<br><br>    左巴和禅之间的关系如何?(注:希腊的左巴是一个主张享尽人间宴乐的人。)<br><br>    整个人类的过去都试图要将它们分开,这是一个很不幸的试验,只有左巴是不完整的,是表面化的,只有禅也是不完整的,它只有内在的世界,外在缺失了。<br><br>    我的禅的宣言是:左巴和禅并不是互相敌对的,左巴可以融入禅,唯有如此,两者才都是完整的。<br><br>    生活在外在的人是很肤浅地在生活,而不知道任何关于内在的事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关于存在和永恒的事。在另外一方面,知道关于内在的事的人会开始去想说外在是幻象的。<br><br>    没有什么东西是幻象的。<br><br>    外在和内在都是同一个存在的一部分。<br><br>    我想要左巴成为佛陀,佛陀也成为左巴。除非这个成为可能,否则将不会有很多佛,也不会有很多左巴。在左巴和禅的终极境界,有一种很棒的品质会来到你的生命:你会喜爱并享受外在世界的每一朵花,同时你会喜爱并享爱内在的渍由、内在的愉悦和内在的陶醉。没有任何分裂的问题,但是人类以一种分裂的方式在生活,那一直都是一个最大的灾祸。<br><br>    现在已经是左巴要开始静心的时候,现在也是静心者不要让自己逃离世界的时候,他们必须带着他们所有的生命力和所有的狂喜……来分享。<br><br>    这似乎很难去了解,因为整个世界的传统都反对它,但是我看不出有任何困难。<br><br>    在我本身里面,我已经把左巴和禅结合在一起,因此我看不出有任何困难。我生活在世界里,但是我并不属于世界。<br><br>    我在小鸟、花朵和树木里面感到很欣喜,我在我自己里面、在我的宁静里面也感到很欣喜,我看不出有任何差别,内在和外在会慢慢融成一个整体,除非你的内在和外在变成一个整体,否则你将会保持不完整,不完整就是痛苦。<br><br>    只有在完整当中才会有喜乐。<br><br>    只有在完整当中,你才真正回到了家。<br><br>    你来到这个存在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冲突,你来到这个存在的时候非常安逸、非常放松。<br><br>    过去的左巴一直很紧张、很担心说他做得不对,禅宗的人也是带着紧张说他必须避开这个、避开那个,认为他必须进入一个偏远的山区去变成一个隐士,然而对世界的恐惧就表示你误解了。<br><br>    并不需要去害怕世界,世界是要被爱的。<br><br>    我们就是世界。<br><br>    并没有要逃离任何东西这个问题,每一个片刻,任何东西都必须被享受,不要有任何罪恶感,不要有任何抑制,但是所有的宗教都反对这一点。<br><br>    我用这个宣言来公布一个全新的宗教意识的天空:一个完整的天空,结合内在和外在,结合物质和心灵,结合左巴和佛陀。<br>    --------<br>    摘自《禅的宣言——免于自己的自由》
5#
 楼主| 发表于 8.3.2005 16:05:24 | 只看该作者
二、贫穷并不是灵性的<br><br>    为什么所有过去的诸佛都表达说他们反对金钱和性——这是世俗欢乐的泉源?你或许是第一个不反对所有这些东西的佛,你并不反对欢乐、快乐和喜乐,因此你的情况引起很多误解和反对。<br><br>    是否过去诸佛都是为了要跟传统妥协或是为了安全起见而这样做?<br><br>    有很多事情必须加以了解。<br><br>    第一,所有过去的诸佛都出身皇族,他们享有丰富的金钱和性,他们生活在奢华的环境里,但是他们仍然发现他们的内在有一种很深的空虚,他们由他们自己的经验导出应用在所有人的基本原则。<br><br>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诞生在皇族里,他们没有机会去经验外在世界的金钱、性和其他的欢乐。因为他们觉得很挫折——金钱并不能令人满足,性也很肤浅,所有的欢乐都一直在重复而变成一种例行公事——它们是全然地无聊。他们抛弃了世界,因为他们抛弃了世界——进入山里或森林里——所以就会有错误的观念产生,以为除非你抛弃了世界和世俗的欢乐,否则你无法醒悟、无法成道。他们将他们个人的经验变成一种普遍化的通则,这是一种人性的自然倾向,这种倾向至今仍然存在。比方说,只有心理上生病的人会去找弗洛伊德,很明显地,一个心理上健康的人不需要去找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只会碰到病人,而他将那些由病人身上所导出来的原则应用在整个人类,就好像每一个人都生病一样。他只知道病人的梦,他认为所有的梦都是压抑所造成的。在他的经验里,它的确是如此,但他的经验并不是普遍性的。<br><br>    它也会发生在你身上,这是一种非常基本的人性谬误,比方说,你碰到一个佛教徒,他欺骗了你,或者是一个印度教教徒,他欺骗了你,你就会立刻下结论说没有一个印度教教徒值得相信,没有一个佛教徒应该被信任。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变成了你的通则。<br><br>    事实上,所有过去的诸佛都支持我的理论,当然,他们并没有觉知到这一点。我所要说的是:除非你深深地熟悉外在世界,除非你是一个很全然、很尽致的左巴,否则你不可能成为一个佛……首先你必须生活在世界里,直到你能够抛弃它为止。你怎么能够抛弃你所没有的东西呢?唯有当你对外在的欢乐已经感到非常挫折、非常厌恶,以致于它们已经变成几乎是一种痛苦和焦虑,你才能够转向内在。<br><br>    但是所有过去诸佛都掉进了人性的谬误:他们以他们自己的经验来投射。他们以为一个饥饿的人、一个在他一生当中完全没有经验过任何欢乐的人,也会了解他们,结果这种事变成了很大的灾祸,东方的穷人仍然保持贫穷,他们认为:“致富有什么意义?生活奢华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们看到了所有那些伟大的、成道的人都放弃奢华,所以,或许他们这样会比较好,因为他们已是贫穷的了。<br><br>    佛陀抛弃了他的王国而变成了个乞丐,但是你认为他跟那些从来没有尝过任何美食,从来没有经验过任何美女、皇后和其他各种可能的享乐的乞丐一样吗?你可以将他们归入同一类吗?表面上他们看起来是一样的,他们两者都带着一个乞丐碗,但事实上他们是不一样的,他们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别,我喜戏你们成为佛的类别,但是……首先他必须是一个左巴,唯有如此,他才能够变成一个佛。<br><br>    另外那一类人从来没有经验过外在的真相,他只能够压抑他的性,他并没有感到挫折。佛陀不需要压抑,他经验了它,经验太多了,否则一个人不会在二十九岁就抛开俗世。<br><br>    那个故事说,当他出生的时候,在他父亲王国里的所有占星学家都被叫了过来,因为佛陀是独子,而且他又是在国王老年的时候才生下来的,他想要很清楚地知道佛陀这一生将会怎么样,所有的占星学家都觉得很困惑,没有人想要说什么,国王觉得很困难:“你们为什么不表示点意见?即使是坏消息也没关系,至少不要使我陷入混乱,快点说!”<br>    <br>    然后他们之中最年轻的就开始说了,他说:“我们所有人所碰到的难题是:他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命运。有一个可供选择的命运,这是非常稀有的情况,我们从来没有碰过这样的个案,我们应该告诉你,将会有什么事发生在他身上,但是他具有一个可供选择的命运,有两种命运:或者他将会变成一个世界的征服者,或者他将会抛弃俗世,它们是两个极端,我们找不出哪一个分量占得比较重,它们具有同等的分量。”<br>    <br>    “所以我们无法很明确地说什么,一切我们所能够说的就是:这是两个可能性,或者他将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或者他将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道者之一,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最伟大的人之一,但他是否成为一个乞丐或一个国王,这一点超出我们的了解,超出我们的科学。”<br><br>    国王还是很困惑,这是他唯一的儿子,他征服了很多新的地方,他创造出一个很大的王国,而他唯一的继承人却具有两种可能的命运……<br><br>    他要求那些占星学家说:“帮助我,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他才不会抛弃俗世,而去征服世界,那是我这一生的梦想,他将要实现我的梦。他是我的孩子,他在我的心中携带着我的梦,告诉我,要如何避免他抛弃俗世?”<br><br>    他们都做了建议,他们用一般的逻辑来建议……一般的逻辑毁了这整个事情。他们说:“在他的周遭尽可能弄得很豪华、很舒服,使他不会去感觉到人生的苦难,安排很多美女在他的身边,好让他永远不会觉得有任何性方面的不满足,在你王国里的不同地方建造漂亮的皇宫,以便作为不同季节的行宫,好让他永远不会觉得太热或太冷,或是有太多的下雨。”他们对于他的生活应该怎么安排提供了很详细的意见,甚至连花园里的枯叶都必须在晚上派人扫干净,好让他永远不会看到干枯的叶子,因为说不定他就会开始问说那些叶子到底怎么了。<br><br>    “他必须永远都看不到叶子变黄、变老、准备枯死掉。晚上的时候,所有即将枯萎的花都必须被摘掉,年老的男人或女人都不可以进入他的皇宫,每当他有机会上街,就必须安排不让他碰到死人或和尚。”所有这些准备都做到了,年老的国王安排了每一样占星学家所说的,但是一般的逻辑并不是唯一的逻辑,还有一种他们所不知道的超越的逻辑。<br><br>    我一定不会这样建议,我一定会告诉他:“让他像一般人一样地生活,让他为舒适而奋斗,不要轻易给他,让他奋斗去找到一个漂亮的女人,不要安排像牛群那么多的女人在他身边,让他知道欲望、渴求和热情的痛苦。”这样做或许他就永远不会抛弃俗世,因为这样他就永远无法很快地知道世界的真相。<br><br>    那二十九年几乎等于二、三百年,即使在三百年里面,你或许也不能够得到他所获得的奢华,那就是为什么他抛弃了俗世——看到这一切都很表面,都是例行公事;看到一个死人……在二十九年里面,他甚至连一片枯死的叶子都没有看过。如果他从小就看过人们过世,他一定老早就习惯了,但是有二十九年的时间,他从来没有想过死亡,那个概念对他来讲根本不是问题。<br><br>    但是你能够避免多久呢?有一天,他刚好看到一个死人,因此他父亲所建造起来的纸房子就整个倒塌了,他问他的马车夫:“那个人到底怎么了?”<br><br>    他说:“主人,我是不应该告诉你的,但是我也不能够骗你,那个人死了。”<br><br>    那个问题立刻在他的脑海中升起,这种问题平常你是不会问的。他立刻问说:“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这样的吗?我是不是有一天也会死?”<br><br>    正当那个马车夫在说“没有办法避免死亡,即使对你来讲,它也会发生”时,刚好有一个门徒经过,他从来没有看过穿橘红袍的门徒,他问道:“这个人是哪一种人?他到底怎么了?”<br><br>    那个马车夫说:“他也是觉知到死亡和老年,所以他抛弃了俗世,他在找寻那个永远不会死的。”<br><br>    他们正要去参加一个年轻人的庆祝会,佛陀告诉他的马车夫说:“将马车掉头,对我而言,已经没有年轻人的庆祝会,我已经老了,我已经死了,带我回家去。”就在那天晚上,他逃离了皇宫。<br><br>    那个马车夫——一个老年人,一个对国王非常忠实的仆人——试着要说服他,佛陀说:“不行,如果你无法避免老年,你就不要试图来说服我;如果你无法避免死亡,你就不要试图来说服我,我要去找寻那个永远不会死的。”<br><br>    所以这是一个双重的错误。佛陀在弃俗之后找到了真理,他一定也是认为,因为那个弃俗,所以他才找到了真理。但是情形并非如此,是因为有了那个奢华的生活,所以那个追寻才开始的——因为那个奢华失败了,金钱是骗人的,皇宫变成空的,王国变得没有意义,征服整个世界变得没有意义。如果你将会死,如果到了最后,你的两手还是空的,那么如此地麻烦去杀死千千万万人有什么意义?所以他本身认为抛弃王国对于找到真理是有帮助的,但是他忘了一件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王国。佛陀的错误变成了整个世界的错误,其他那些没有王国的人也开始进入山区、进入森林里,与世隔绝。<br><br>    我知道有一个人,他是一个退休的邮政局长,他的脑筋有一点问题,所以他从来没有想要结婚,他的父母很努力尝试,但是因为他的头脑不正常,他会做出一些事将这整个事情破坏掉,他在试图隐藏他的疯狂,就在那个隐藏当中,一定有一些事会迸出来,或是有一些事会弄错。<br><br>    当他从邮局退下来,他当了耆那教的和尚。我知道在他的邮局帐户里,他刚好有三百六十块钱,他从来没有结过婚,他从来不知道有任何你可以称之为舒服的东西——奢华是一颗远方的星星,他甚至没有钱请佣人,他通常自己煮饭。在他弃俗之后,他在不同的僧院里跟不同的耆那教和尚渡过了七八年的岁月。然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再度在加尔各答碰面,那个将他介绍给我的人说他已经抛弃了任何他所拥有的东西。<br><br>    我说:“我知道,他住在一个租来的房子里,他自己煮东西吃,他在他邮局的帐户里有三百六十块的存款——它一直以他的名义存在邮局的帐户里,他并没有放弃任何东西,甚至连那个邮局的帐户都没有放弃。”<br><br>    他非常生气,当我们单独相处的时候,他说:“你这样不好,人们认为我已经放弃了每一样东西,而你却告诉他们说我并没有放弃任何东西,你说得对,那三百六十块仍然存在我的名下,万一生病或年老的时候要用,但是你破坏了我的名誉。他们都对我非常尊敬。”<br><br>    一个贫穷的人能够假宗教之名成为一个乞丐而受到尊敬,但是他永远无法成道。因此我要强调:在你进入内在世界之前,要结束那外在的,要很全然地去生活——你生命的火把必须从两端一起燃烧。你生活得越全然,你就会越快了解它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只是那个没有经验过的部分似乎具有吸引力,如果你已经全然地生活过,那么似乎就没有什么吸引的东西了,唯有在那种状态下,你才能够毫不迟疑地、没有任何分裂地向内移。<br><br>    我并不是在说要抛弃外在,那是不需要的。抛弃来自恐惧,很自然地,自从佛陀以来,已经经过了许多个世纪……在这些世纪里,不仅科技有了进步,能够引导你走向成道的心灵意识和方法也已经被改善了,佛陀毕竟是牛车时代的佛陀,他对劳斯莱斯一无所知。<br><br>    我要我的门徒生活得很安逸,拥有一切外在的条件,不必急急忙忙,因为任何没有经验过的东西都将会再度把你接回来,结束它,那么就不需要逃离你的家,也不需要放弃你的银行存款,因为它们已经不再是你的负担,它们并没有任何意义,或许它们具有某种实用价值,但是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对。<br><br>    即使佛陀也需要食物,只是它是由别人去赚来的,他需要衣服,别人为他赚取衣服。你赚取你自己的食物,最好是自己去赚取自己的衣服和房子。需要了解的是什么?——在它们里面不要有牵制你的东西。牵制你的东西是对于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的欲望,所以要充分地去体验生活,而让这个欲望消失,那么你生活在皇宫里或是生活在穷人的茅屋里都能够同样地安逸,但是如果有皇宫可以住,那么为什么要不必要地在穷人的茅屋里折磨你自己?皇宫不应该成为你的监狱。<br><br>    因为所有这些伟大的成道者都经常抛弃世界,所以整个东方就产生出一种气氛,认为贫穷是某种具有灵性的东西,它是全然的胡说,贫穷并不具有灵性,它是丑陋的,它是一种必须加以治疗的创伤。如果贫穷是具有灵性的,那么东方一定有千千万万个佛陀,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乞丐成佛。<br><br>    我的方法是:不要成为过去的延续,我教你们首先要以一个左巴来生活,唯有在那个基础之上,你佛性的庙才能够建造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将内在和外在结合成一个统一体。外在跟内在一样都是你的,并不需要拒绝任何东西,并不需要反对任何东西。<br><br>    所以我要告诉你们:表面的快乐或许是最低的一步,但它是同一个阶梯的一部分,最高的那一步或许是成道,或许是喜乐,但它是同样的阶梯,如果你放弃了阶梯的第一阶,你将永远无法达到最后一阶。只要想想,你站在梯子的每一阶,有两种方式可以抛弃它:其中一种就是下来,另外一种就是移到第二阶,这两者都同样是放弃第一阶。佛陀是进到第二阶,而你却掉在第一阶之下,你看到他离开了第一阶,但是你不了解他离开第一阶是到第二阶去。他将会离开第二阶到第三阶,他将会继续离开第三阶和第四阶到最后一阶。但是你变得害怕第一阶,因为你看到诸佛都离开了第一阶,所以你从来不踏上第一阶,你停留在第一阶之下。这些人到达了喜乐的最高满足,而你甚至还在渴求第一阶所能够提供给你的最肤浅的欢乐。<br><br>    第二,过去的诸佛并不顾虑到任何社会的革命,他们的整个顾虑都是他们自己的成就、他们自己心灵上的达成。就某方面而言,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为他们的自我中心,所以东方根本就不知道有任何革命。所有的天才都变成以自我为中心,要由谁来给大众革命的概念?最多他们只能够教导对穷人慈善,但是他们无法构想一个没有贫穷的社会。<br><br>    我在构想一个没有贫穷、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宗教、以及没有任何歧视的世界,我在构想一个一体的世界、一体的人类、一个分享一切——内在和外在——的人类、一个很深的心灵上的兄弟情谊……<br><br>    所以我的功能并不仅止于我自己的成道,事实上,我的工作是在我成道之后才开始的。佛陀成道的时候,他的工作就结束了,而我是在我成道之后才开始我的工作。就我本身而言,我并不需要再多活一个片刻,因为生命——不管是内在或外在的——都无法给我任何比我已经达成的来得更多的东西。但是对我来讲,它似乎是自私的,我想要千千万万人都燃烧着同样的光、都有同样的洞见、都有同样的梦,我希望新的人或新的人类可以诞生,我希望丑陋的歧视可以消失,没有战争、没有原子或核子武器、没有国家、没有种族,人可以分享所有存在的施与,以及他内在本质的所有经验,我想要这整个人类成为一个意识的海洋。<br><br>    任何过去诸佛所做的都是好的,但是还不够,他们为他们自己创造出意识的最高峰,我想要为每一个人创造出那个最高峰,至少为那些有在找寻它的人。<br><br>    我不能够叫你放弃外在,因为外在跟内在同样地重要,只是不要执著于它。你怎么能够抛弃外在呢?你可以抛弃皇宫,但是你要怎么抛弃你的呼吸?外在的空气每一个片刻都会进来……你怎么能够抛弃食物?它也是来自外在;你怎么能够抛弃水?它也是来自外在。<br><br>    带着清晰的眼光来看,外在和内在之间是不分裂的,而是一个经常维持的和谐,就好像进来的气和出去的气。<br><br>    我在给你一个新的观念、新的洞见和新的梦。<br>    --------<br>    摘自《叛逆的灵魂》
6#
发表于 9.3.2005 15:27:36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啊,最好多来点方法论 <!--emo&b^--><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beer_yum.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beer_yum.gif' /><!--endemo-->  
7#
 楼主| 发表于 9.3.2005 16:50:13 | 只看该作者
  三、整合头脑、心和灵魂<br><br>    你讲了一些反对头脑的话,你说我们应该抛弃它,应该叫它停止,它在追寻真理的道上是不需要的,那么要头脑做什么?它真的全部都是有害的吗?<br><br>    头脑是生命里面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但唯有当它作为一个仆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主人的时候才好。头脑一变成主人,问题就产生了,那么它就取代了你的心、取代了你的灵魂,而完全占有了你。这样的话,它就不是在遵循你的命令,而是开始在命令你。<br><br>    我并不是说要摧毁头脑,它是存在里面最进化的现象。我是在说要小心,不要让仆人变成主人。记住,是你的灵魂第一,心第二,头脑第三——那是一个真实的人平衡的人格。<br><br>    头脑是逻辑……非常有用,在市场上,你没有头脑无法存在,我从来没有说你不应该在市场上使用你的头脑,你应该使用它。你应该使用它,而不被它所使用,那个差别是很大的……头脑给了你所有的科技、所有的科学,因为头脑给你太多了,所以它就宣称它是你灵魂的主人,它的害处就是这样的开始的,它完全关闭了你的心扉。<br><br>    心并不是有用的,它没有什么目的要达成,它就好像一朵玫瑰花。头脑可以给你面包,但是头脑无法给你喜悦,它无法使你在生命中欢欣鼓舞,它非常严肃,它甚至无法忍受笑声,而一个没有笑声的生命已经掉落在人类的标准之下,它已经变成了低于人类的,因为在整个存在里,就只有人能够笑。<br><br>    笑声表示意识以及它最高的成长。动物不会笑,树木也不会笑,那些关在头脑的笼子里的人——圣人、科学家和所谓伟大的领袖——他们也都无法笑,他们都太严肃了,而严肃是一种病,它是你的灵魂之癌,它是毁灭性的。因为我们都处于头脑的控制之下,所以它一切的创造力都替毁灭在服务。人们正在死于饥饿,头脑却试着在囤积更多的核子武器。人们正在饥饿,而头脑却试着要去登陆月球。头脑完全没有任何慈悲。对慈悲而言、对爱而言、对喜悦而言、对笑而言,一颗免于头脑枷锁的心是需要的。<br><br>    心具有一个更高的价值,它在市场上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市场并不是你的庙,市场并不是你生命的意义,市场是所有人类的活动里面最低的。<br><br>    当耶稣说“人不能只靠面包生活”,他是对的,但是头脑只能够供给面包,你能够存<br>活,但存活并不是生命,生命需要更多的东西——欢舞、歌唱和喜悦。<br><br>    因此,我想要你将每一样东西都放在它正确的位置:如果头脑和心之间有任何冲突,必须先听心的。如果爱和逻辑之间有任何冲突,那么应该由爱来决定,而不应该由逻辑来决定。逻辑无法给你任何生命的汁液,它是干枯的,它用在计算方面是好的,用在数学和科技方面是好的,但是它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好的,用在你内在潜力的成长方面是不好的。<br><br>    在你的心之上的是你的灵魂,就好像头脑是逻辑,心是爱,灵魂是静心。灵魂就是去知道你自己,藉着知道你自己去知道存在的意义。知道灵魂是将一个光带进你内在的黑暗世界,除非你的内在被点亮了,否则所有外在的光都没有用。在你里面就只有黑暗无尽的黑暗和无意识,你所有的行动都将会由那个黑暗和那个盲目产生出来。<br><br>    所以当我说任何反对头脑的东西,不要误解我,我并不反对头脑,我也不想要摧毁它,我想要你变成一个管弦乐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创造出一个交响乐,如何创造出一个综合,如何将东西摆在正确的位置,同样的乐器也可能会创造出一些地狱般的噪音。<br><br>    灵魂必须是你最终的,已经没有再超过它的东西,它是在你里面的神的一部分,它能够给你那个头脑不能给予、心也不能给予的东西,它会给你宁静、给你和平、给你安详,它会给你喜乐,最后,它会给你一种不朽的感觉。当你知道灵魂,死亡就变成一个虚构的现象,生命就飞进了永恒。一个不知道他自己的灵魂的人不能够说是真正的活,他或许是一个有用的生物装置,一个机器人……<br><br>    透过静心来找寻你的灵魂和你的本性。<br><br>    透过爱和透过心来分享你的喜乐。一切的爱就是关于:分享你的喜乐、分享你的喜悦、分享你的欢舞和分享你的狂喜。<br><br>    头脑在市场上有它本身的功能,但是当你回到家,你的头脑不应该继续喋喋不休。就好像你脱掉你上班的外套、你的帽子、你的鞋子,你应该告诉你的头脑说:“现在静下来,这不是你的世界。”这并不是在反对头脑,事实上,这是让头脑休息。在家里,跟你太太在一起,跟你先生在一起,跟你的小孩在一起,跟你父母在一起,跟你的朋友在一起,头脑是不需要的,需要的是一颗洋溢的心。除非有爱洋溢在一个屋子里,否则它永远无法变成一个家,它仍然只是一个屋子。如果在家里你能够找到一些静心的片刻来经验你的灵魂,它就把家提升到最高的顶峰而成为一个庙。<br><br>    同样的屋子……对头脑来讲,它只是一个房子,对心来讲,它变成了个家,对灵魂来<br>讲,它变成一个庙,屋子还是保持一样,但是你经过了蜕变——你的看法改变了,你的层面改变了,你了解的方式和看事情的方式改变了。一个不具备所有这三者的屋子是不完整的、是贫乏的。<br><br>    一个不是所有这三者的人……而且这三者还必须处于很深的和谐之中——头脑服务心,心服务灵魂,灵魂属于遍布整个存在的智慧……人们称之为神,我喜欢称之为神性。没有什么东西会超过它。<br>    --------<br>    摘自《剃刀边缘》<br><br>
8#
 楼主| 发表于 9.3.2005 16:56:55 | 只看该作者
四、静心和头脑<br><br>    去“静心冥想”某种东西是什么意思?我知道去“想”某种东西是什么意思,头脑一直都这样在做:记忆、分析、计划和想象等等。我也知道一种静心状态,在那种状态下,<br>“我”已经不存在,所有的界线都消失而融入整体,一种消失、没有重量、光和喜乐。但是当你告诉我们说“去静心冥想它”,那是什么意思?<br><br>    西方的语言里面没有一个词可以跟静心的意思刚好一致,它是经验的贫乏和语言的贫<br>乏。就好像在东方,有很多存在于西半球的词你找不到,尤其是科学方面、科技方面和客观世界的东西,所以第一件必须加以了解的事是:我们是在尝试某种几乎不可能的事。<br><br>    在东方,我们有英文所具有的所有这三个词,但是我们还有第四个词,那是英文或任何其他西方的语言所没有的,那个原因并非只是语言学上的,那个原因是他们还没有这种经验。<br><br>    第一个词是“集中精神”。在东方,我们称之为集中在一个点。<br><br>    第二个词是“沉思”。在东方我们称之为思考,但只是关于一个特定的主题,不分心、不走入歧途,而是一直停留在同样的经验,然后更深、更广地进入它,它是“集中精神”的一个发展。<br><br>    第三个词是“静心”。在西方,自从奥里流斯(西元一二一至一八○年)以来,静心一直都是一团糟。他的书是西方第一本描述关于静心的书,但是他不知道静心能够怎么样,所以他将它定义为一种更深的集中精神和一种更深的沉思,这两种定义都是不正确的。<br><br>    在东方,我们有另外一个词“迪阳”(dhyan),它并不是意味着集中精神,也不是意味着沉思,甚至不是意味着静心冥想,它意味着一种没有头脑的状态。所有那三种都是头脑的活动,不论你是在集中精神、在沉思、或是在静心冥想,你总是客体指向的,你集中精神在某种东西,你在静心冥想某种东西,你在沉思某种东西,你的过程或许有所不同,但是那个界线很清楚:它是在你的头脑里,头脑能够毫无困难地做所有这三件事。<br><br>    “迪阳”是超越头脑的。<br><br>    这个困难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来,它已经被很多人提出来过。在佛陀之后,大约是一千八百年以前,他的门徒去到中国,他们也碰到了同样的困难,最后他们决定不去翻译那个词,因为不可能翻译,他们直接使用“迪阳”这个词,但是依照中国的发音,它变成了<br>“禅”(chán)。一千两百年前,当那个灯火的传递到达了日本,同样的困难再度发生:对于“禅”要怎么办?日本也没有与之对等的词或与之类似的词,所以他们也决定使用同一个词,依照他们的发音,它变成了Zen。<br><br>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故事,佛陀本身从来没有使用过“迪阳”这个词,因为他从来没有使用过梵语。使用一般人的语言,而不使用学者的语言是他的革命之一。梵语从来不是一个活的语言,它从来不被市井之间的人所使用,它是学者、教授、哲学家和神学家们所使用的语言,而学者的世界和一般人的世界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距。佛陀非常勇敢,他不使用他被训练的语言,而改用一般人的语言,他使用一种叫做“巴利语”的语言。在巴利语里面,dhyan变成了ihan,ihan和Zen并没有差得很远,Chán也是刚好介于这两者之间。<br><br>    但是那些翻译描述静心的最初经典的人认为他们了解“迪阳”的意义。他们大多数都是基督教的传教士,很自然地,他们在超出头脑的观念之外就不懂了。基督教从来没有想到要超越头脑,因此并没有任何像“迪阳”这样的事存在,他们所能够想到的最接近的词就是“静心冥想”(meditation),但是你一使用“静心冥想”这个词,它很自然地就变成静心冥想什么?“静心冥想”这个词本身是客体指向的,但“迪阳”就不是如此。<br><br>    当你使用“迪阳”这个词,它并不意味着要“迪阳什么”。它只是意味着要超越头脑。当你超越头脑,你就超越了所有的客体,你只是存在。迪阳并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存在的状态,不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个二分性,而只是一颗露珠从荷叶溜进了大海。<br><br>    当我在跟你们讲话的时候,我说“静心冥想它”,我知道我所使用的那个词是错的,但是我为什么要使用这个错误的词是因为只有错误的人围绕在我的周围!所有不能适应世界的人,他们很适合我!但是我要提醒你们,语言不应该变成一个障碍。<br><br>    静心是一种状态,你只是很宁静,没有思想要去集中精神,没有主题要去沉思,没有客体要去静心冥想,其他的一切东西都消失了。记住,当其他东西都消失,你就无法存在,你是其他东西的一部分,就好像如果光消失,就没有黑暗;如果生命消失,就没有死亡,它们在本质上是联结在一起的。<br>    <br>    “我”和“你”只能够以某种共同存在的方式一起存在,或者我们必须一起消失,那么所剩下来的就既不是你,也不是我,所剩下来的就是宇宙的能量。<br><br>    静心就是消失而进入那宇宙的。<br><br>    头脑就是障碍。你越是集中精神,你越沉思,你越静心冥想某种东西,你就永远无法走出头脑。头脑就是我曾经提过的露珠。所以,第一件必须加以了解的事是:就静心而言,只有在东方,尤其是在印度,有创造出那个词。唯有当你有某种不能用现存的语言来表达的经验,新的词才会被创造出来。一万年以来,印度一直都将它所有的天才贯注在一种努力上,那就是“迪阳”。如果你使用“迪阳”这个词,你就不会问“要迪阳什么?”“迪阳”这个词本身就不含二分性,迪阳只是意味着宁静,完全的宁静、安和。<br><br>    你的问题是有意义的,你在问说:“静心冥想某种东西是什么意思?”它意味着静心冥想空无!永远不要静心冥想某种东西,否则它就不是静心。<br><br>    你是在说:“我知道去想某种东西是什么意思,头脑一直都这样在做:记忆、分析、计划和想象等等。”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br><br>    “我也知道一种静心状态,在那种状态下,‘我’已经不存在。”<br><br>    我自己的了解是:直到这一点为止,你是在谈论你自己存在性的经验,超出这一点,你只是在借用你没有经验过的词,你说:“我也知道……”,要由谁来知道?如果“我”存在,那么“你”也存在。如果经验者存在,那么那个经验就存在,那个二分性仍然存在,你并没有超越头脑,你并没有达到你所说的静心状态。<br><br>    你说:“‘我’已经不存在……”这些是很美的词,你一定很喜爱它们,但是你不知道它们的意义。这是我昨天晚上所谈论到的要点——菩提达摩选择那个不回答的门徒作为他的继承人,因为任何回答都是错的,任何回答都意味着“我仍然在这里”,任何回答都意味着头脑仍然在产生作用,任何回答一定都是错的,那个被选为继承人的人只有喜悦的眼泪,并且带着很大的感激和感谢拜在菩提达摩的脚下,没话可说。你一说出什么,你就必须使用头脑,你就必须使用语言,然后,很自然地,所有语言的错误和头脑的限制都会进入。<br><br>    你说:“‘我’已经不存在……”如果你已经不存在,那么那个问题就应该在此停住,是谁在将这个问题进一步延伸?你继续说:“所有的界线都消失……”,是谁的界线?你的确是在那里,看到界线在消失,但是如果你在那里,界线不可能消失,那在用词上是矛盾的,你说:“……消失而融入了整体……”,你是否曾经看过有任何露珠对世界大声喊说“听着,我要融入大海”?一个人会只是融解而没有什么东西好说,只是到处充满着宁静。<br><br>    但是你继续在描述所有那些一定是你读来或听来的漂亮语言:“……消失而融入整体,一种消失、没有重量、光和喜乐……”所有这些经验都是在谁身上发生的?你已经不复存在了!所有这些经验要发生的话,至少你是需要的,你的头脑是需要的,你的语言是需要的,而且也是你在问的。如果这是一个存在性的经验,一开始你根本什么都不会说。<br><br>    我想起有一个伟大的禅师,他坐在海边,刚好有一个国王经过,他一直都想要去看这个禅师,但是没有时间,因为国事繁忙,而且有很多操心的事和战争……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他停住了他的马车,下来看这个禅师,他问他说:“我没有很多时间,但是想知道主要的教导是什么,我不想在死的时候还是无知的。”<br>    禅师保持沉默。<br>    国王说:“我可以了解,你已经非常老了,或许你的耳朵已经聋了。”<br>    师父微笑。<br>    国王大声往他的耳朵里面喊:“我想要知道你教导的精髓!”<br>    禅师用他的手指在沙滩上写:“禅。”他没有说话。<br>    国王说:“但是那对我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我已经听过那个字很多次了,再更详细说明一些。”<br>    禅师回答:“我已经为了你的缘故而降低了,否则正确的答案是第一个——当我保持沉默的时候。但是或许你不知道那个存在于宁静之中的交流,出自慈悲,我写下了‘禅’这个字,现在你又要我更详细说明,我试试看。”他再度用更大的字写“禅”。<br>    国王有一点生气,他说:“这算是什么详细说明?它是同一个字!”<br>    禅师说:“你必须原谅我,因为我已经不能够再降低了,只是为了你的缘故,我不想让世世代代的人都取笑我,没有人曾经对‘禅’说过任何东西,也没有人能够对‘禅’说任何东西。”<br><br>    那么长久以来,禅师们都在做些什么?他们创造出一些设计和情况,他们希望在那些情况下,或许在一千个人当中有一个会得到洞见。那些设计并不是静心,那些设计只是带领你到你自己内在空间里的一个点,在那里,你会突然了解,然后你会说:“啊哈!”当你了解静心状态的时候,所有静心的方法都变得没有用。那些方法都只是任凭私意的,是出自慈悲而创造出来的,是为那些无法跟他们沟通比头脑更高的真相的人所创造出来的。<br><br>    如果你所说的是你自己的经验,那么就不会有最后那个部分。你说:“但是,钟爱的师父,当你告诉我们说‘静心冥想它’,那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你,“静心冥想它”,你可以用尽所有的解释,但就是没有“它”,也没有静心者。当我说“静心冥想它”,我的意思刚好相反:没有它,也没有静心者,只是存在。<br>    --------<br>    摘自《嗡嘛尼贝美吽》<br>
9#
 楼主| 发表于 9.3.2005 16:59:37 | 只看该作者
   五、静心和放松<br><br>    现在我可以看到我对放松的抗拒,在寻找原因当中,我看到说,对我来讲,放松意味着懒惰和没有用。<br><br>    我的家人宁愿生病也不愿意放弃他们所谓的权力,他们认为忙碌和狂热意味着成功,我把他们的信息学得太好了,现在,再一次地,我需要你重新定义一个词。<br><br>    是否能够请你解释放松真正是什么?<br><br>    放松并不是什么大事,它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它只是醒着的睡觉。你每天都需要几个小时的睡眠。试着去了解睡觉的现象,小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每天睡二十四个小时,持续睡了九个月,在他生下来之后,睡眠的时间渐渐缩短,一开始他会睡二十二个小时,然后二十个小时,然后十八个小时、十六个小时,当他成熟,它就变成固定的七八个小时,这种情况将会持续,直到他开始觉得老。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因为有一些人会在七十岁的时候死,有一些人会在八十岁的时候死,有一些人比较不屈服,会在九十或一百岁的时候死,甚至还有一些人会活到一百多岁,所以当一个人开始觉得老、觉得疲倦时,他睡眠的时间就会更少,每天只需要睡三四个小时,然后渐渐变成两三个小时。<br><br>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为什么小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可以一天睡二十四个小时,而老年人只要在晚上睡两、三个小时?那个原因是:在睡觉当中,你的身体没有你的干涉而运作得非常好,在母亲的子宫里九个月,身体做了很多事,在整个余生当中,它也没有做那么多,因为在那九个月里,身体必须经历整个人类的进化过程。<br><br>    现在科学家说,生命诞生在海洋,小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好像一条鱼,在九个月里,他涵盖了几乎两三百万年的过程,身体涉入一项这么伟大的工作,所以它不想要有任何干扰,如果小孩子是醒着的,就会有干扰。老年人,当他变老,他的身体已经不再生长任何新的组织、任何新的神经,旧有的神经渐渐死掉,但是并没有新的来代替它们,身体内部的工作减少了,因为那个人即将要死,现在对死亡的准备会使睡眠缩短,就好像在准备生命的时候需要一天睡二十四个小时,现在在准备死亡的时候几乎不需要睡眠。<br><br>    放松是一种刻意的努力,让身体不要有你的干扰去做它的工作,你变得不在,你离开身体,好像它是一个死的尸体,这是需要的,因为当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疯狂、越来越快速,平常的睡眠是不够的,放松引导你进入一个更深的睡觉的领域。<br><br>    Hypnos(催眠)意味着睡觉,这个词就是睡觉的意思,但是是一种不同的睡觉,它是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不是生物学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在生物学上,睡觉只能够到达某一个程度,但是在心理上,睡觉可以穿透得非常深,这一切都依你而定。<br><br>    社会的确是把你准备好,要让你去应付活动、野心、速度和效率,它并不准备让你放松和休息,什么事都不做,它将各种休息谴责成懒惰。<br><br>    整个社会都为工作而调整,它是一个工作狂社会,它不想要你学习放松,所以打从孩提时代,它就在你的头脑里灌输反对放松的概念。<br><br>    我并不是叫你要整天都放松。做你的工作,但是要为你自己找出一些时间,那个时间只能够在放松当中找到。你将会感到惊讶,如果你能够每天放松一两个小时,它将能够使你深入洞察你自己。<br><br>    它将会改变你外在的行为,你将会变得越来越镇定,越来越安静,它将会改变你工作的品质,它将会变得更艺术化、更优雅,你将会比以前犯更少的错误,因为如此一来你会变得更整合、更归于中心,放松具有奇迹般的力量,它并不是懒惰。懒惰的人从外在看起来,好像他什么事都没有在做,但是他的头脑却跑得很快,而放松的人,他的身体是放松的,他的头脑是放松的,他的心也是放松的。要在这三个层面上放松——身体、头脑和心,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几乎是不在的,在这两个小时当中,他的身体恢复了,他的心恢复了,他的聪明才智恢复了,你将会在他的工作当中发现所有那些恢复。<br><br>    他将不会是一个失败者,虽然他将不会再那么疯狂,他将不会再不必要地跑来跑去,他会直接走到他想要去的那个点,他会做一些需要做的事,他不会做不需要的琐事,他只会说那些需要说的,他的话语将会变得好像电报一样,他的动作将会变得很优雅,他的生命将会变成一首诗。<br><br>    放松能够蜕变你,使你达到一个很美的高处,它是如此简单的一个技巧,它并不费事,只是在刚开始的几天,因为旧有习惯的缘故,你会觉得困难,要打破旧有的习惯,它需要花几天的时间。<br><br>    所以,继续使用催眠的技巧来放松,它一定会来到你身上,它将会带来新的光到你的眼睛,它将会使你的灵魂变新鲜,它将会帮助你去了解静心是什么,它就在静心之庙的门外几步路的地方,当你越来越深入放松,它就变成静心,静心意味着最深的放松。<br>    --------<br>    摘自《灯火的传递》<br>
10#
 楼主| 发表于 10.3.2005 17:26:19 | 只看该作者
  六、在西方静心<br><br>    当我接近你,我觉得非常安详,好像回到了家,好像进入了正确的地方。<br><br>    但是当我回到西方,我就会担心说:“要如何快一点再来接近你?”我常常发觉因此而不能够静心。<br><br>    在西方那种粗鲁的环境真的也可能成长和开花吗?<br> <br>    在西方那种粗鲁的环境的确很难成长而进入静心,但它并不是不可能的,它的确很费<br>力,因为整个周遭都反对静心,每一件事都是头脑指向的,而静心是一种没有头脑的状态。整个教育、文化、社会和人,他们都相信没有超越头脑的东西,头脑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br><br>    静心拒绝头脑,而想要超越它,所以我能够了解,它很困难,但是即使在西方,我们也能够找到一些不被社会干扰的宁静片刻。在你自己的房间里,在午夜,当每一个人都在睡觉,当城市生活的喧嚣消失了,你就能够发现东方就在你的卧室里,当你有一些时间,比方说周末或假日,你可以去到一些僻静的地方,你可以去到森林里,不要去每一个人都去的地方,避开那些地方,你永远都可以找到,西方并不像东方有那么多的人口。<br><br>    我听过一个关于第一位太空人的故事,当他登陆了月球,他发现有几个印度人坐在角落那里抽烟,他说:“我的天啊!你们是怎么来的?你们并没有足够的科技,尤其是太空科技,你们根本什么都没有,你们是怎么来的?而且还不只一个人,而是一群人。”<br><br>    他们说:“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科技,我们只是站在另外一个人的肩膀上,继续叠上去,最后我们就到达了月球。”<br><br>    东方非常拥挤,很难找到地方……但是西方并没有那么拥挤,你仍然可以找到非常宁<br>静、非常和平而没有被头脑指向的社会所破坏的地方。树木没有在你们的大学里受过教育,山岳也没有听过任何关于梵蒂冈的事,只要乘着一只小船到大海里,你就离开了西方,你不需要走得很远,只要去到一条河,或是去到海上,只要将你的小船停在那里,日出将跟它往常一样地新鲜,西方或东方并没有什么关系。天上多星的夜晚将会跟恒久以来的一样地年轻、优美和不受污染。<br><br>    所以你只要警觉一点,就能够找到你可以放松和静心的时间和空间。我并不是叫你要坐在伦敦的街头静心。当你已经知道静心,当你已经经历过那个途径有很多次,那么它也是可能的,那么不管你是在伦敦或纽约都没有关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够溜进你自己里面,你内在的灵魂并不属于东方或西方,它是超越所有二分性的。<br><br>    所以不管你在哪里,你都要继续静心,要找到一个宁静的角落或宁静的空间只需要一点点聪明才智就够了。偶尔进入森林,去到海上,或是去到山里静心,西方无法阻止你。如果你不能够来这里,那么你就必须在那里找地方。但是每当你在这里,你就将你全部的时间都投放在静心,一切我想要你去做的就是变得很归于中心。精通那个途径,变得对它很熟悉,使得即使在任何西方城市的群众里,你也可以向内走,没有人能够阻止你。<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1.2025 07:4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