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quantum 于 31.3.2009 13:02 编辑 ; A4 F9 V) O% x3 y. |
福来堡,这个名字有很浓厚的中国特色。考证本版,似乎是由版上不受欢迎的Greenfield提出的,感觉LS两位有很强的情绪色彩,我建议不要因人废言。9 @; d' [1 o7 i# M% q
lincoln 发表于 31.3.2009 10:43 ![]()
* h3 b) e5 w) x- D/ ?% m1 F8 P! I- h& X/ e2 ]8 ~" p% a5 `1 V
客观地说,我写的那篇文字是为了从为新生的角度考虑而不是因为“情绪色彩”;推算起来,写那篇旧文的时候,当时似乎Greenfield已经离开了弗赖堡(而且我心里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儿,因为他而支持或不支持某个译名对我而言那是不可能的事。只是说实话,请Greenfield看到不要见怪)。现在是有人提起,才将这篇文字重新贴出。
" i6 P) Z6 H$ M! k5 _9 j; E+ ?2 m
* Z! z0 b/ \5 q$ t- E9 \# X我的观点很明确,也基本上跟没事找事网友的观点类似:容许个人随便给城市改译名不是什么好现象。从winterzeit的“查了带来的德国地图,就是我们在德国大使馆门外买的那种,上面是弗赖堡。”以及我自己看到的应该是比较权威的“中国地图局”出版的德国地图,上面都是“弗赖堡”。因此我们建议沿用“弗赖堡”译名。
8 K+ z' U+ l8 q1 }- H- m
1 f4 A, `; ]3 D3 d& W; w# P" i3 B相反,假设(仅仅是假设)那些比较权威的地图上已经确定翻译成了“弗莱堡”,那我会建议用“弗莱堡”译名,而不会说要用“弗赖堡”译法来制造混乱。---固然“弗赖堡”读音上更相近,但“弗莱堡”也算不错,比方说“莱茵河”就没有翻译成“籁音河”,虽然后者也不错。1 z& ?$ M8 R$ f9 k" r
3 R' t3 I: f: ~) E$ F3 s
既然已经存在一个比较权威比较官方的名字,为什么非要去改译新名呢?同样的道理,“如果”(仅仅是如果)存在一个“莱茵河学生会”,而某届换选之后,要将中文译名改成“籁音河”(固然其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译名!),那我的意见就是“不如沿用“莱茵河学生会””而不是要标新立异去制造混乱。
0 O% s, M( c9 j* d
: m" T) E2 K9 ^ k% |# ^退一步说,就算不讨论哪个翻译译名的优劣,比方说,如果每一届学生会都象2003届的那样要给Freiburg弄个新的译名的话(这里非常强调一下绝不是说 2003届学生会的坏话意思,只是举例方便)---因为一般情况下一届学生会当选之后基本上有较大的论坛话语权和担任论坛斑竹,如果愿意他们舆论上可以做到这个---那Freiburg的译名几乎每年都会变化,
$ p, I; \ i D" H2 w这届喜欢“弗赖堡”,* k+ A0 W- U6 P! S. ^" k$ y. N
下届喜欢“弗莱堡”,
. F W. p8 w: e% H2 M) |9 o7 Q再下届喜欢“弗来堡”,
h% {- p1 e9 x- p/ t1 H再下届喜欢“福来堡”,
: w+ U2 j' r' x: M再下届喜欢“富来堡”,
. F: Y/ d4 R: M# F再下届喜欢“福赖堡”(要说这个翻译意思还真不错呢,福气保佑),
: U( Y, f3 h! w' w0 o1 D再下届喜欢“福籁堡”(这个翻译意思也不错呢,福气之音)。。。。。. U4 b/ T( _0 b, ]
将会形成非常荒唐可笑的混乱的局面。$ f e# l% @1 g) y
4 E: a; J; P' Y) `" R! L
显然,这些荒唐可笑的变化混乱的局面不如用一个统一的译法对于我们更好。% |3 j, i( f) {; o
" p* x# x4 l( t- y
重复说一句:我之所以强烈建议用统一的“弗赖堡”译名,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是较权威的地图上用的比较官方的译名(说“比较官方的”应该不会有错吧),统一是为了让新生不至于一来就犯迷糊;而不是因为“个人喜好”;当然“弗赖堡”这个译法也确实是好的。
6 C l3 S& t6 U; \ % {- \' ^: l# Y5 c1 I9 g# } t. B
$ }$ L" X( q1 H2 s6 b. u ' x; ]/ ?- r+ }: D* {1 i( M5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