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4.4.2010 23:13:44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四)激战邦迪拉
   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切断拉洪的公路后,立即修筑工事,构成对外正面,随时准备抗击来援之印军。18日该团组织现场勘察,鉴于地形不利防守,又未见来援印军,遂令第三营于18日13时率第七、第八连和机炮连,沿公路以南小道向邦迪拉山搜索前进,选择有利地形,改善防御地位。14时40分,进至邦迪拉主峰北侧,与防守邦迪拉主峰之印军第四十八旅第一锡克轻步兵营打响。印军企图凭借既设阵地和居高临下之势进行顽抗。经3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攻占了印军阵地,主峰右翼防守之印军不战而逃,邦迪拉主峰两侧高地为第三营控制。这为尔后夺取邦迪拉镇与继续扩张战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邦迪拉山为东西走向,是邦迪拉北侧的天然屏障,主峰海拔3600余米,山势陡峻,森林密布,林间杂生带刺灌木和竹丛。邦迪拉镇位于山南侧腰部盆地上,邦迪拉至德让宗公路盘越主峰东侧山口,主峰西侧山口有南北走向的骡马道1条,南通邦迪拉,北沿山沟而下至拉洪西侧与公路衔接。
   印军第四十八旅第一锡克轻步兵营、马德拉斯第一营(欠1个连)加强师属炮兵1个连、师机炮营1个排,共约1500余人,以邦迪拉主峰东侧山口为中心,在正面约4公里的山梁上跨公路作一线式配置,企图凭借有利地形,阻止中国西藏边防部队南进。马德拉斯第一营在公路以东,第一锡克轻步兵营加强重机枪两挺,在公路以西并以1个步兵连配置在骡马道两侧,在邦迪拉镇东北方向配置有106.7重迫击炮4门,邦迪拉镇内配置有87.6毫米加农炮4门,第四十八旅旅部位邦迪拉镇东北侧。
   18日14时40分,第三营率第七、第八连、机炮连,沿骡马道进至邦迪拉主峰北侧约1500米处,发现主峰有印军活动,营即令部队沿道路两侧隐蔽,并召集各连干部现地组织战斗,由于对印军之兵力、部署及地形均不了解,故初步确定,以第七连沿道路及右侧向主峰之印军左翼阵地实施正面突击,得手后即向两翼和纵深发展;第八连沿道路左侧协同第七连攻击,机炮连以火力掩护第七、第八连战斗。各连利用道路两侧森林遮蔽条件,隐蔽接敌,边前进边组织战斗。
   第七连以第三排(爆破组)、第二排(突击组)为一梯队,以火力排、第一排(预备组)为第二梯队。当接近印军数十米时,遭其火力猛烈射击,第七连迅速通过了第一道火力封锁线。在通过第二道火力封锁区时,遭印军炮火猛烈杀伤,伤亡较大(率二、三排的副政指和二排长牺牲,各班长均已伤亡,三排长负重伤),战士们相互鼓舞,前赴后继。此时,副连长率第一排,迅速超越第三、第二排战斗队形,向印军主峰左侧阵地接近。16时进至距印军前沿200米时,突遭其前沿和纵深轻重火器集中射击,第一排被压制在一块凹地里。此时,机炮连82迫击炮、重机枪对印军猛烈射击,压制印军火力,第一排乘机迅速通过印军火力拦阻地段。前进中,副连长发现道路左侧印军火力严密,山势陡峭,运动不便,遂即改变决心,绕至道路右侧实施突破。当进至距印军前沿60米时,遭到印军正面两个工事内的3挺机枪火力拦阻,遂以1名冲锋枪手利用树桩隐蔽向印军射击,从正面吸引印军火力,副连长率5人向印军左翼迂回,三班长田景坤挺身而出喊道:“副连长,我去炸掉它!”他迅速捆好集束手榴弹,低姿跃进至印军地堡一侧约8米处,利用树干隐蔽,迅速将手榴弹投入印军地堡,一声巨响,地堡被毁,通向主峰的通道打开了。后续部队乘势发起冲锋,迅速攻上了主峰。印军见主峰失守,慌忙向南逃窜。田景坤奉命带领战士苟敬安向右冲击。刚冲出20多米,又遭印军一隐蔽火力点拦阻,他俩继续前进,突然被从右侧面山梁上跑下来的印军击中苟敬安头部,不幸牺牲。田景坤愤怒已极,一枪将印军击毙,又只身沿骡马道继续向南攻击。前进 500多米时,遭印军冲锋枪、步枪射击。田景坤就地向左一滚,利用左侧棱坎,低姿迂回过去。隐蔽在一颗大树后,发现路旁一隐蔽工事中几个印军正在射击,他迅速取出1颗手榴弹投到印军工事前沿,炸死1名印军,其余弃枪仓皇逃跑。此时大部队还未冲过来,田景坤准备利用印军工事,抗击印军反扑。刚跃到印军工事前3米处,工事里一受伤印军突然向他开枪,他趁势向后一倒,印军以为打中,遂探出头来,田景坤一跃而起将其击毙并占领了工事,保证了部队顺利向南发展。田景坤在这次战斗中,机智灵活,英勇顽强,连续炸掉印军3个火力点,歼灭印军5人,缴获机枪2挺、冲锋枪、步枪6支,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战后,荣立了一等功。
   当第一排前进受阻时,第三排在代理排长杨若全(原七班长)带领下亦进至印军前沿,遭到印军另一火力点的拦阻。为减少伤亡,他令2名冲锋枪手掩护,自己从右翼迅速向印军工事扑去。印军发现后,立即掉转机枪向他开火,杨若全一个滚进翻进侧面一条小沟里,匍匐前进到印军工事前的树旁,连续投出两颗手榴弹,印军机枪手被炸死,他乘烟雾冲进工事,缴获机枪1挺。随即又带领全班攻占了邦迪拉主峰右翼阵地,为右翼部队开辟了道路。杨若全作战勇敢,指挥灵活果断,战后荣立一等功,其余地堡之印军,见其防御阵地已被突破,遂即溃乱。18日17时30 分,副连长率10余人冲向印军主峰阵地。此时主峰守军除少数顽抗外,大部向主峰以南山坡密林中溃逃。已冲上山的10余人即沿山脊向两翼扩张时,见印军已逃,便循着主峰以东枪声激烈的方向冲去。
   第三十三团第八连在第七连左翼行动,第二排进至距印军前沿200米时,遭邦迪拉山口及其两侧高地印军的猛烈射击。连长组织全连火力支援第二排继续前进,第二排边打边冲,当进至距印军80米处时,遭主峰东北山腰印军两挺机枪射击,前进受阻。18日16时,在机炮连火力掩护下,第二排组织了两个战斗小组,迂回到印军侧后以爆破筒和手榴弹将印军火力点炸掉。17时40分,第二排冲上邦迪拉主峰以西山口,与第七连副连长会合后,并接受其指挥,继续向山口以东冲击。
   印军第一锡克营失去主峰阵地后,其整个防御体系即呈现混乱状态。当第三十三团第七、第八连向主峰以东扩张战果时,有些地堡的印军已撤逃,有的正在溃退,有的仍在顽抗,而邦迪拉镇内之印军炮兵不断射击。在此情况下,第三十三团第三营为巩固胜利,继续扩大战果,增强突击力量,遂令第九连进占邦迪拉主峰阵地,支援第七、第八连战斗。18日17时50分,第九连占领主峰阵地,第七、第八连,攻占主峰以东山梁,山上守军向南溃逃。18日18时,战斗基本结束。该营奉命调整组织,暂时转为防御,并积极侦察邦迪拉镇内印军之动向。攻占邦迪拉主峰作战,共歼印军105人,缴获坦克2辆、火炮17门、机枪9挺、步枪69支、军用物资一部。第三营阵亡副政指以下15人,伤政指以下39人。
   19日零时,第三十三团兵分两路向邦迪拉市区攻击,7时进占邦迪拉市区,发现印军已南逃。该团遂留第三营第七连及第九连第二排对邦迪拉以东山梁之印军进行警戒,保证侧后安全。团主力沿公路向南追击,8时追至都康帕尼(邦迪拉南10公里),团令第二营沿小路南进,直插比里山口,切断公路,准备抗击印军增援部队,并配合团主力,歼灭由邦迪拉沿公路南逃之印军。团主力仍沿公路追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4.4.2010 23:13:56 | 只看该作者
五、乘胜追击
   西山口一邦迪拉作战自11月18日发起总攻之后,经两天战斗,印军第四师设防体系迅速瓦解,全面崩溃。联指所属部队相继攻占西山口、申隔宗、略马东、米龙岗地区,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攻占德让宗,第三十三团攻占邦迪拉,印军大部被歼,一部向打陇方向窜逃,一部向邦迪拉以南溃退,按照西藏军区前指乘胜追击的命令,第一五四团向打陇方向追击,第三十三团向邦迪拉以南积极寻歼印军。
   20日,西藏军区前指召开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国华、邓少东、赵文进、吕义山,及前指机关参与作战指挥的有关人员顾草萍、刘纪明、姚振田、樊震等。张国华司令员在会上讲述了战役发展进程,分析了印军情况,部署了各部队的追击与清剿任务。会议还研究确定了各部队之间粮食调配和运补方案,决定由赵文进副司令员立即率少数参谋人员前往德让宗,直接指挥并解决一线部队之间的协调等问题。赵文进副司令员于21日进至德让宗。


(一)登嘎威利战斗
   11月19日,第三十三团第三营(欠第七连、第九连第二排)在追击南逃印军至登嘎威利西侧时,与北援之印军第六十七旅查谟·克什米尔联队第三营,及由邦迪拉南逃之印军第四十八旅一部,共约700余人交火,经两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给印军以歼灭性的打击,粉碎了其北援的企图。
   印军第六十七旅率两个营,于11月18日由米萨马里出发,向邦迪拉方向增援,其先头查谟·克什米尔联队第三营,于19日11时进,至登嘎威利北侧3公里处,与由邦迪拉南逃之印军第四十八旅一部相遇,得知邦迪拉已为中国西藏边防部队占领,该部便就地集结,休息做饭,同时向邦迪拉方向派出警戒,伺机前进或后退。
   第三十三团第三营率第八、第九连(欠第二排)、机炮连,为团前卫营,沿公路向南追击。19日12时30分,当追至邦迪拉以南11公里的小侨以西约150米处,前卫第九连与北援之印军警戒分队60余人打响。印军以3挺机枪在小侨东西两侧封锁沟口,第九连连长率尖兵排,在营的机枪火力掩护下,运动至距印军30米处用手榴弹将小桥西侧印军机枪炸毁,乘势冲过小桥又将桥东两挺机枪炸毁,毙印军10余人,缴汽车2台,其余印军向东逃窜,该连当即尾追。营指挥所到达小桥时发现印军汽车头向北,印军尸体上装备齐全,判断可能是印军增援的先头分队,估计后面还可能有大量的印军,营当即定下决心,乘印军情况不明,尚未展开之际,以猛打猛冲的动作打其措手不及,粉碎印军北援企图。遂指挥各连迅速前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并动员部队准备打硬仗、打恶仗,争取歼灭更多的印军。
   12时50分,第九连先头分队越过公路拐弯处时,发现前方300米公路两侧约有印军1个营的兵力,非常混乱。营长即令第九连迅速前进,乘其不备,以猛打猛冲的动作将其建制打乱,尔后将其歼灭;第八连在第九连之后乘胜直插敌后断其退路;营属机枪连推进并加入到第九连战斗队形内支援步兵战斗;82迫击炮排就地占领阵地进行支援。当部队向印军运动时被其发觉,印军慌忙利用谷地、乱石、沟渠、汽车等为依托射击,封锁公路。第九连冒着印军火力的猛烈射击,不顾伤亡,迅速逼近,该连在前进中虽伤亡30余人,仍勇猛冲击。当距印军50米时,印军火力更加猛烈,该连即迅速组织火力压制印军。火箭筒班班长黄绪林跃到步乓前面,连续发射两弹,将印军机枪击毁,毙印军3人。这时公路南侧停有印军106.7迫击炮4门,其中两门已挂上汽车,准备逃跑。黄绪林立即发射1弹将印军炮1门和牵引车击毁。印军遭此突然打击,顿时慌乱。第三营副营长率第八连第一排及第九连一部,朝印军炮车方向冲过去,与印军混战在一起,一面冲杀,一面向前猛插,终于插到印军后面一段狭窄的公路上,截住了300余名印军。未被截住的印军开始沿公路向东逃跑,被截住的印军企图翻越东北山沟逃跑。在第八连第一排穿插的同时,为了及时截住逃跑印军,营长指挥第八连主力迅速沿北山坡插向东北山沟,而印军拼命以火力拦阻,营长不幸中弹牺牲。营长的牺牲更加激起了第八连官兵的仇恨,个个奋不顾身地冒着印军火力勇猛冲击,机枪第三班只剩下田树荣1人,他头部负伤,鲜血直流,仍端着机枪猛冲,直到昏倒在地。经过顽强战斗,该连终于通过了两道小沟和印军火力封锁区,于14时许,对印军大部达成合围。至此,印军除少数顽抗外,大部已混乱动摇。第九连连长率第三排乘势从正面冲击,以手中武器横扫印军。战士左良才负伤,右手不能操枪,就用左手射击,因流血过多昏迷,醒来后仍坚持射击。印军在第八、第九连三面夹击下迅速被歼,15时30分战斗胜利结束。
   此次战斗,共毙印军少校以下170人,俘印军中校营长以下34人,击毁印军107.6迫击炮1门、牵引车1辆,缴获火炮6门、机枪10挺、枪142支、电台7部、汽车15辆,军用物资一部。中国边防部队牺牲营长以下22人、伤53人。双方伤亡对比2.7:1。
   20日4时,第三十三团以第三十一团第二营为前卫,第三十三团第三营(欠第七连)跟进,继续沿公路向南进。7时,第三十一团第二营进至卡其皮附近,团令其就地组织防御,第三十三团第三营继续向鹰窠山口前进,16时许该营抵鹰窠山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4.4.2010 23:14:08 | 只看该作者
(二)夜战查库
   沿小路南进之第三十三团第二营,于19日23时20分,在比里山口西北侧俘1印军厨师(尼籍),供称:比里山口东南约6公里之查库有一兵站。该营判断兵站可能有逃跑印军或援兵停留,遂决定乘夜暗直插查库而消灭之。
   查库位于比里山口以南约6公里的一条山梁的鞍部,山梁很窄,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两旁坡陡谷深,有房屋10余幢,是印军的一个兵站。印军第六十七旅第八廓尔喀联队第六营,于11月19日进至新川准备增援邦迪拉,当得悉在其先头行进的查谟·克什米尔第三营于登嘎威利(新川西10公里)遭中国边防部队歼灭性打击,遂回头沿公路南逃,当晚宿营于查库,准备次日继续向南逃跑。该印军错误地判断中国部队只能沿公路追击,最快也需于20日12时左右才能到达查库(据战俘供),故只构筑了一些简易工事,将主要兵器(30挺机枪、6门81迫击炮、3门87、6加榴炮等)配置在查库东北侧高地及其附近,火力均指向鹰窠山口方向,而对比里山口方向的警戒则很疏忽。
   第二营是第十一师担任战役迂回任务的前卫营。该营自15日在则拉山口与印军接触后起,即连续4昼夜兼程急进,先后经波辛山口、东日则、拉干、登班,夺桥断路等大小战斗5次,在4昼夜行军作战中,累计休息不足10个小时,只在拉洪吃过1顿热饭,部队已极度疲劳。在占领邦迪拉后,为了追上逃跑印军,该营又奉命继续由邦迪拉向比里山口追击。在19个小时的追击中,仅以炒面充饥,冷水解渴。当日23时30分追至比里山口北侧,获悉查库有印军兵站,遂决心连夜向查库追击。经简短的组织动员准备,即以第五连、营部、第四连、机炮连、第六连的顺序,并以第五连副连长胡朝勤率精干战士9名为尖兵班,于20日1时继续向南追击。
   该营沿林中小路夜间行进4个多小时,于2O日5时10分接近查库。尖兵班在抵近查库西北角独立房几十米时,发现有火光,独立房左侧有印军一哨兵。该班便隐蔽接近,准备将其捕捉。当距其数米时,印军发觉并拉动枪机准备射击,该班当即将其击毙。房内9名印军闻枪声而出。企图抵抗,均被击毙。接着查库东北高地之印军以步枪和81迫击炮,进行盲目射击。第五连一面向营报告,一面决心乘印军摸不清情况之际,快速向印军展开进攻。在第五连进入战斗时,营部率第四连紧随第五连之后,投入战斗。
   印军设置在两个山头上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封锁着部队前进的道路。第五连三排长命令七班长呼云碧从右侧插过去,突入印军阵地打它个中心开花。呼云碧带领8名战士,迅速从右翼接近印军前沿,突然发起冲击,以冲锋枪、手榴弹朝印军一阵猛打,迫使印军的1辆坦克和40多辆汽车以及200多人夺路南逃。此时,呼云碧又奉命带12名战士,火速抢占公路左侧山头,切断印军退路。印军的汽车、坦克又向南涌,当车队抵近时,呼碧云下令“打!”印军汽车被打坏,公路顿时堵塞,几十辆汽车被卡住。这时连主力也占领了右面山头,印军步兵拼命南窜,呼云碧等集中火力,击毙印军8人。印军见势不好,有的钻到汽车底下顽抗,有的拼命向森林逃跑。呼云碧率战士猛冲下去,歼灭了这股印军。战后呼云碧荣记一等功。
   第五连连长任玉宽率第一排冲入查库,见左侧山坡上印军3挺机枪向该排猛烈射击,遂令第一排冲向印军抵近射击。消灭印军机枪火力点后,随即冲到公路附近。当连长首先冲上公路时,突有两个印军扑到跟前,他与印军扭搏在一起,虽以手枪击毙一名印军,但被另一印军的刺刀刺入胸膛。他忍着剧痛,将这名印军打死后光荣牺牲。第一排消灭了公路西山坡之印军后,继续向东北侧高地发展进攻。
   副连长胡朝勤率第二排、火力排进到公路时,发现北面山坡战斗激烈,于是立即转向北山坡攻击。
   第二营指挥员见第五连已将印军南逃道路堵住,即令第四连投入战斗,以1个排断印军北逃道路,主力打入查库,协同第五连歼灭印军。第四连副连长肖世荣率第三排,在连主力左翼向停车场东北侧迂回前进。5时40分,该排控制了停车场,从北面切断了公路。这时,印军大部退至炮兵阵地附近,第三排乘势猛冲,6时许占领了印军炮兵阵地。第四连主力在三排攻击停车场的同时,沿兵站北侧洼沟进至公路北侧,一阵猛打之后冲过公路进到距印军宿舍10余米时,印军约百名突然由屋内、屋后冲出,企图将第四连主力压下高地。连长冯元庆指挥各排奋勇冲杀,印军顿时溃乱。该连乘势攻上高地,消灭了这伙印军。
   由南向北攻击的第五连,先后消灭了印军17个机枪火力点,6时许,与第四连同时攻上了高地。
   至7时战斗结束,历时1小时50分。共歼灭印军221人(其中毙157人,俘64人),击毁坦克1辆、汽车7台,缴获坦克1辆、汽车76台、火炮14门、机枪35挺、枪193支、及其他军用物资一部。第三十三团第二营伤军官1人(排长)、士兵14人,亡军官3人(连长1、排长2)、士兵9人,共27人。双方伤亡对比为8:1。战斗结束后,该营奉命停止追击,搜歼残余印军。查库为中国边防部队反击作战前进最远之点,距中印传统边界线伏特山仅20余公里。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平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4.4.2010 23:14:20 | 只看该作者
(三)以少胜多的多龙桥战斗
   多龙桥位于邦迪拉东南约30公里处,是邦迪拉向南经鹰窠山口通往米莎马里、向东南经贾明通往查道两条公路的交叉点。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一营(欠第四连),原在邦迪拉东山担任防御,当第三十三团18日18时攻上邦迪拉主峰后,该部即于当夜丢弃阵地。沿山间小道翻山越岭向南撤逃。经两天多的行军,其先头于11月21日10时逃至多龙桥附近。
   11月20日,第三十一团第二营奉命在多龙桥、卡其皮地区,担任对贾明方向的防御任务,以保障团左侧后的安全。营指挥所率第四连第三班(5人)、82迫击炮1个排(15人,炮3门)、重机枪1个班(7人),位于多龙桥东南约700米处,其余分队均配置在营部以东3公里的卡其皮地区。
   21日9时40分,随营行动的团作训参谋康德心,带1名通信员,到多龙桥附近勘察地形,途中发现印军先头部队正在过桥,主力还在桥北山沟继续南进。康参谋即令通信员原地监视,自己跑步返营报告。第二营决心围歼该敌。为不失战机,一面调动第六连,一面令防化连指导员王文保,第四连副连长史洪信,炮排班长冯长喜等3人,带冲锋枪1支,半自动步枪2支,取捷径直插桥南堵印军南逃;以第四连第三班5人,沿北面山腰迅速迂回至印军主力侧后,抢占有利地形,断敌退路;抽炮排4人沿公路右侧由东向西侧击印军;迫击炮排、重机枪班在营指挥所附近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迟滞印军前进,支援各班(组)战斗。
   王文保等3人受命后,迅速抢占了桥南有利地形,10时12分打响,拦头截断了已过桥的印军。
   枪声就是命令。第三十三团第二营押运物资的机炮连副班长李开生等3人,于10时15分在桥北西侧公路上与印军打响。与此同时第三十一团第二营炮排4人,亦在桥北东侧与印军接触,形成夹击态势。
   印军见夺桥逃跑无望,即向李开生等进行猛扑,李开生等沉着应战,当即毙印军10余人。此时第三十三团第三营炊事班长夏明武等4人,也赶到并加入战斗。李开生将7人分编成3个战斗小组,不顾敌众我寡,冒着印军火力冲向桥头。配合王文保等3人,迅速全歼了已过桥的印军34人(毙16、俘18),控制了该桥。
   印军主力见桥南印军被歼灭,便掉头向北逃跑。这时第四连第三班已从山腰将印军拦腰截断,把百余名印军从山上压下来,其余印军见势不妙,便回头向北面山林逃窜。此时,随营行动的政治处保卫股长贾福宽,将前一天俘虏的印军两名少尉军官带来喊话招降。印军营长见突围无望便首先来降,继而又令其派人以其名义进行招降,使被围的印军陆续放下了武器。此战斗,共歼灭印军241人(毙少校以下35人,俘88人,中校营长以下118人投降),缴获枪210余支(挺)、火箭筒2具、各种子弹1.4万余发、手榴弹84枚、步谈机3部,第二营等参战人员仅伤3名。
   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第三十一团第二营等部指挥员敢于以少胜多,决心果断,及时抓住战机,采取拦头、截尾、侧击的战术,并利用印俘战场喊话招降,创造了以少(36人)胜多(241人)的又一成功战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4.4.2010 23:14:34 | 只看该作者
(四)向打陇宗追击
   第一五四团,于11月20日进抵德让宗后,遵照西藏军区前指电示迅速补充粮弹,继续向打陇宗方向实施追击。其前卫分队第三营(第七、第八连、机炮连),于当日16时30分由德让宗出发,途中战斗7次,歼灭印军一部,于21日20时进占吉莫山口。团指率第一、第二营,于21日、22日先后到达打陇宗、普冬地区,尾歼逃跑印军一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4.4.2010 23:14:53 | 只看该作者
六、主动停火,分片搜剿
   我军乘胜追击,进展神速,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及藏字第四一九部队第一五四团,推进至中印边境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为促使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中国边防部队主动停火和后撤。11月20日总参谋部发出“停止反击作战的命令”。21日23时50分,又发出“关于停止追击,原地集结”的命令,指出,“中央决定自22日零时起,我军停止反击作战,不打不追”,“我第一线追击部队在21日24时前进至何地,即停止在何地,不准再继续前进,如果有的部队在21日24时前得不到停止前进的指示而仍在继续前进,则在得到命令后立即返回21日24时所到达的位置”。
   根据总参谋部上述命令,西藏军区前指立即命令藏字四一九部队第一五四团、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进至吉莫山口、比里山口、查库、鹰窠山口、卡奇皮等地的一线部队,均于11月21日24时停止追击,就地组织防御,监视印军行动。至此,西山口--邦迪拉方向的进攻作战即告结束。
   各参战部队根据西藏军区前指的部署,即先后转入了搜剿,肃清战区内散藏之印军。联指所属之第一六三、第一六四、第一六五团和郭指部队,于19日分别在西山口、申隔宗、略马东地区先后展开搜剿。
   11月19日至12月5日,第五十五师在西山口地区搜剿中,歼灭印军3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400余支(挺),各种炮30余门。
   第一五五团负责冬(含)以东、登班(不含)以西、曼大拉以北地区搜剿,该团在此次战役中共俘印军298人,缴获炮3门、轻机枪14挺,其它枪支153支,电台10部。全团伤亡12人(伤9、亡3)。
   第一五七团负责略马东(含)至冬(不含)地段及其两侧地区的搜剿,于20日至22日,歼灭印军74人。
   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于21日向拉洪、邦迪拉地区转移,该师自21日开始在拉洪、比里山口、鹰窠山口、卡奇皮以北地区搜歼印军,共歼印军61人。
   第一五四团,负责曼大拉以南,吉莫山口以北地区搜剿。该团战斗频繁,仗打得漂亮,战果显著,歼敌1000余人,击毙印军第六十二旅旅长豪尔·辛格准将。较大的战斗有:


激战拉加寺,全歼印军第四拉加普特营
   在西山口--邦迪拉自卫反击作战中,印军遭严重打击后,溃不成军,各自逃命。第四拉加普特营残部200余人,在中校营长率领下由新德让向拉加寺方向南逃。
   拉加寺位于新德让和吉莫山口之间,与吉莫山口仅一沟之隔。是残余印军从吉莫山口逃跑的必经之路。第一五四团第三营占领吉莫山口之后,第二营在木梨村、拉加寺一带捕歼残余印军。11月23日10时30分,第五连警戒哨发现,从新德让通往拉加寺的山路上,有很多印军正从山上往下走,但相距很远。据向导说,印军必须经过拉加寺,才能逃往印度。据此,第二营即决定在拉加寺西北侧设伏,以第五连在道路的左侧伏击,并断其通往吉莫山口的逃路;以第六连在道路右侧伏击。11时许,部队到达伏击位置。11时30分,印军尖兵班(12人)进入伏击圈,在距第六连第二排10余米时,该排战士突然从草丛中跃起,6名印兵当即举手投降,另6名掉头逃跑,被北侧的第三排截俘。印军的主力,即往后撤,并占领有利地形顽抗。该营即由设伏转入强攻。第六连在右翼,第五连在左翼向印军展开进攻。印军在猛烈攻击下,退缩到一个山梁的山包上,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印军急于逃跑,进行了近10次反扑,均被击退,共击毙100余人。为了速歼顽抗印军,该营即对其形成了包围,第五、第六、第九连,密切配合,迅速将被围之印军全歼。战斗至1时30分胜利结束。共歼灭印军中校营长以下209人,缴获轻机枪13挺、长短枪144支、51迫击炮2门、90火箭筒1具、望远镜3具、弹药一部。第一五四团第三营伤亡36人(伤25,亡11)。


夜战普冬桥西侧山沟,三进三出救群众
   南逃的印军到处抢劫物资,威胁群众。为肃清残余印军,扩大战果,第一五四团第一营,进驻普冬地区展开搜剿。
   普冬村西南,坦加帕尼河南岸小山沟有两个牛棚。印军溃逃时,普冬村群众有170余人逃到此处。
   23日18时,印军30余人从坦加帕尼河上游小桥过河,进入该地抢粮(先到3人),当地群众向第二连报告,要求救援。二连当即决定前往围歼,并强调不准误伤群众,绝对保证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该连迅即对该地印军形成包围。但是,被围之印军距群众很近,有的混在一起。为了全歼印军和不误伤群众,连决定首先救出群众,再行攻歼印军。为此,连令第四、第六班在正面以火力吸引印军,但不出击;令藏族战士呷郎到群众中去喊话,动员群众离开印军。呷郎第一次在火力掩护下,冲到印军和群众混在一起的人群中,经过喊话和动员,带出30余名群众;第二次,在第九班配合下又带出几十名群众;第三次进去将群众全部救出。第二连即缩小包围圈,发起冲击,至21时战斗结束。这次战斗,共歼印军34人(毙26、俘8),缴获步枪、冲锋枪17支、90火箭筒一具。救出群众150余人,第二连和群众均无伤亡,取得了军政双胜,中国边防部队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政治影响。战斗结束的第二天,当地群众就自发地去该连献哈达、送礼物(礼物被谢绝),表示感谢。尔后,群众主动为部队送情报5次,该连又歼印军50余人。当部队撤离普冬地区后,群众派出7名代表,到德让宗进行慰问致谢,在这次战斗中,藏族战士呷郎表现突出,“三进三出救群众”的事在军内外流传,战后荣记一等功。


普冬西山搜剿战,击毙印军辛格准将
   印军第六十二旅一部,逃至普冬以西地区,企图沿小路经打陇越吉莫山口逃跑。
   第一五四团第一营副营长和第二连连长,率第二排(欠第五班)及战救人员、通信员,共28人,在普冬西南高地搜剿。13时30分进至山腰牛棚,发现牛棚北侧人行小道有人走过的痕迹,并有印度丢弃的烟盒等物。副营长、连长判断北侧小路可能有印军经过。于是决定进行搜剿。14时30分尖兵组在一拐弯处与印军相遇,相距约10米,当即喊话争取,印军拒不投降。尖兵组当即成战斗队形展开,先机开火,击毙印军4人。其余印军恐慌混乱,掉头逃窜。该排趁势追击,又歼灭10余人,当追至河边时,印军30余人已过河,并占领桥两侧的乱石堆及崖洞,从两侧石堆内开枪射击。连长迅速调整了部署。第二排排长率一部在火力掩护下向石堆崖洞之印军发起攻击,当接近石堆附近时,机枪副射手曹一攀,发现前方石堆中有印兵正在架设机枪。曹急中生智,一个箭步上去将印兵踢倒,夺过机枪击毙、击伤印兵3人,其余印兵仓皇逃窜。排长率队猛冲,将乱石堆附近之印军全部歼灭,并立即抵近崖洞,迫印军投降。至此,战斗胜利结束。战后据印俘反映:战斗中第六十二旅旅长豪尔·辛格准将被击毙,经查无误后,予以妥善埋葬并立墓标。
   此次战斗,第二连善于根据印军皮鞋印及烟盒判明其南逃道路,在搜索前进战斗中,机智灵活,打敌措手不及,将其全部歼灭。约两小时战斗,全歼印军辛格准将以下58人(毙33,伤俘2,生俘23),缴获轻机枪2挺、长短枪39支、步谈机1部。第二连轻伤1人。战后,第二排荣立集体一等功;第六班,击毙辛格战绩显著,战后荣记一等功;战士曹一攀,赤手空拳夺机枪,事迹突出,荣记二等功。


打陇宗俘歼逃跑印军
   被击溃之印军第四高尔瓦尔营,于申隔宗分股逃窜,该营上尉军务官率其残部150余人,企图经打陇,越吉莫山口南逃。
   11月27日17时左右,驻打陇之第一五四团第三营第九连,清剿返回。17时30分,第三排位打陇东北、哨兵发现印军100余人,由西向东成一路纵队行进。此时,哨兵一面报告,一面严密监视,待印军进入第一排潜伏哨跟前,即喊话争取,印军闻声后逃,哨兵当即开火,击伤印军1人,其余印军溃逃。第二排迅速直插西北山梁,断印军逃路,第一、第三排直插两侧山腰,印军陷于包围之中,无路逃脱,被迫投降。第一五四团第九连,此次战斗决心果断,行动快速。陷印军于包围之中,共俘印军151人,缴获51迫击炮1门、长短枪66支、望远镜2具。第九连无伤亡。第九连第二排战绩显著,战后荣记集体一等功。
   第一五四团,在追击搜剿阶段共作战30余次,歼灭印军第六十二旅旅长豪尔·辛格准将以下官兵1052人(毙434、俘618),缴获迫击炮7门、掷弹筒两具、90火箭筒2具、轻机枪25挺、长短枪551支、步谈机2部,其它军用物资一部。该团伤干部2人、战士33人,亡战士12人。
   西山口--邦迪拉地区的作战,历时20余天。由于决心正确,部署得当,采取远距离、大纵深的战役迂回行动,收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担负战役穿插大迂回任务的第十一师部队,贯彻执行上级决心坚决,行动迅速,提前到达迂回终点,形成对内对外正面,达成战役切断任务;执行迂回任务的郭指部队及步兵第一五七团,按时插到指定位置,保证了作战任务的完成。尽管在西藏边防部队总攻发起之前,出现了入侵印军第四师已下达撤退命令的重大情况,但是,它最终未能逃脱被歼的厄运。战斗中,第五十五师第一六五团、第一六三团发展顺利,勇猛追歼。当作战地幅内之印军乘隙外逃之后,第一五四团不顾疲劳,连续追击,直抵打陇,各部队积极搜剿,消灭了大量印军。第三十二团在团长田启元指挥下,决心果断,部队行动快,抓住了有利战机,作战英勇顽强、机动灵活,在攻占邦迪拉之后,相机向南猛追,连续打了几个漂亮仗,粉碎了印军北援企图,加快了战役胜利的进程,收复了“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国的大片领土,歼灭了印军第六十二旅、炮兵第四旅,基本歼灭印军第四十八旅、第六十五旅、第六十七旅,共毙、俘印军5063人(其中毙印军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官兵2886人,伤俘2177人),缴获各种枪3840支(挺)、各种火炮187门、掷弹筒7具、火箭筒61具、汽车416台、坦克9辆及其它武器装备、弹药、物资一部。
   中国边防部队阵亡225人(其中军官27人,士兵198人),伤477人(其中军官46人、士兵431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4.4.2010 23:15:07 | 只看该作者
瓦弄地区自卫反击作战
   瓦弄地区,位于中印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东南毗邻缅甸、印度,西南与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中国一侧的前门里地区相连,面积约3000余平方公里。瓦弄地区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密林地区,又是地震区。这里山高、谷深、绝壁多,四周群山壁立,察隅河纵贯南北,两岸大小支流奔泻而下,形成无数险要峡谷。谷底海拔700米左右,山顶高达5000余米,断崖、峭壁,很难攀登。察隅河宽数十至百余米,水面比降大,河岸陡,水深、流急,不能徒涉,无桥梁,不易架桥。这里树高林密草深,利于隐蔽,路少而险,极难通行,河东河西虽有猎人小道,但很多地段要靠爬行。山上与谷底之间温差大,山顶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山下温暖多雨。区内散居着珞族和珞巴族,以农、猎为主。


一、印军企图固守瓦弄地区
   瓦弄早在1942年即为英帝国主义侵占,印度独立后继续驻军强占。印军原以1个连的兵力据守,印度挑起边界争端后,逐步增兵进犯,1962年侵入“麦克马洪线”以北之呷灵公等地并设立哨所。
   瓦弄原驻印军第四师第五旅一部。中国边防部队自卫反击作战第一阶段结束之后,印度迅速扩军,调整部署,在中印边境东线增加了一个新建的师部——第二师(指挥第一八一旅、第十一旅)。瓦弄地区的防务由印军第一八一旅负责,10月31日又改由第十一旅接管。
   印军第十一旅辖4个步兵营、2个炮兵连及旅部勤务分队,共约1800-2100人。该旅在作战地区内,以3个营在察隅河以西地区展开:曲子扎公为锡克联队第四营,瓦弄扎公至“07”(侦察编号,下同)高地,为库马盎联队第六营,“07”至“32”高地之间为道格拉斯联队第四营;廓尔喀联队第三营,在河东地区的“东”台地至敌能之间展开。作纵深梯次配置。河东廓尔喀第三营第三、第四连配置在河西,归锡克联队第四营指挥,而锡克营之第四连,则配置在河东廓尔喀营的前哨反斜面阵地上。印军企图以不同建制交叉配置的方式,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第十一旅旅部位于瓦弄机场附近。
   瓦弄地区印军侵略据点的编成,均以连为单位组成马蹄形地堡群阵地。每连地堡数量不等,多则达50-70个,有外围有核心。地堡为土木石质结构,射孔较大且多设在正面,每堡少者能容1-5人,多者10余人,战斗、生活两用,并设置有地雷、铁丝网等副防御设施。设防时间长的据点阵地比较坚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4.4.2010 23:15:23 | 只看该作者
二、丁指的决心部署
   战前,昌都军分区前指率步兵第一五三团及分区独立营等部队,在易古通以南跨那底曲河与入侵瓦弄印军形成对峙。10月23日14时30分总参谋部电示:“三九○团进到察隅地区在第一五三团、昌都军分区独立营配合下,迅速攻歼瓦弄地区之敌,然后向西南扩张战果”。据此,昌都军分区前指组织部队侦察敌情、地形,囤积物资,修缮道路,为后续部队攻击瓦弄之印军创造有利条件。
   第一三○师奉军委命令,于10月19日、20日,先后从四川省犍为、夹江、雅安等地出发,沿川藏、青藏公路(炮兵及高炮部队沿铁路输送至甘肃柳园换乘汽车)向战区开进。10月23日总参谋部命令该师,昼夜兼程,迅速前进。第三九○团务于10月25日进至昌都,尔后向察隅地区开进,会同昌都军分区前指部队向瓦弄进军,师指率两个团进至林芝地区,准备向“麦克马洪线”以南进击。27日19时,总参谋部电令“调一三○师攻歼瓦弄之敌”。命令指出:根据瓦弄地区集结的印军和准备空运该地的援兵,估计瓦弄地区印军的兵力可能达2000-2500人,显有坚守瓦弄的企图。为了歼灭这一地区的印军,中央军委决定第一三○师全部调到察隅地区,在昌指部队配合下,执行歼灭瓦弄地区印军的任务。
   28日总参谋部指示,为了全歼瓦弄之印军,现决定:“一、从明日(29)起,以10天时间充分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二、组成丁指统一指挥瓦弄地区作战行动。三、一三○师三九○团仍进至察隅、古玉通、打坝地区集结。师直属分队和另两个团分别在然乌竹瓦根一带集结”。
   同日,总参谋部又对瓦弄地区的作战问题作了指示:鉴于瓦弄印军比较集中,兵力较多,工事较强,地形利于坚守,反击部队展开受到一定限制,实施较大的迂回包围困难较多,对此,必须有足够认识并进行充分的准备,千万不可麻痹大意。为了达到速决全歼该地印军,对参战部队提出如下要求:
   一、立即组织力量对该地区的地形、道路进行仔细的调查、勘察,切实查明对印军实施进攻、迂回包围,穿插分割道路上的印军地形情况,选择突破点。如确因地形限制不能实施大的迂回包围时,也要想各种办法用精干部队插入分割印军,一块一块地将印军歼灭。若地形条件限制无法迁回、分割,则从正面将印军压缩在一个狭小地区,然后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将印军歼灭。
   二、要集中优势的炮火,除集中82迫击炮、60炮、57无坐力炮、75无坐力炮、40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外,要想尽一切办法前推1-2个120迫击炮连,各种炮都要带足够的弹药,并且还要准备足够的炸药。总之要用各种办法发挥炮火的威力。摧毁印军的工事和大量杀伤印军。
   三、组织好高射火力,严密封锁印军之机场,使印军不能空投增援,以掩护我部队的安全。
   四、组织好通信联络,除保证对上联络及时顺畅外,各参战部队均应设法沟通有线电、无线电联络,保证通信联络的及时顺畅,以利指挥。
   五、在丁盛同志和一三○师部队未到达作战地区之前,昌都军分区前指应即进行各项准备,考虑作战方案,以便在五十四军前指到达后进行研究。一三○师部队到达后,各级指挥员必须立即勘察地形,了解情况,研究作战方案。各部队则进行临战训练和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六、立即组织力量抢修吉公至打坝的公路,和打坝至瓦弄的道路,这是保证作战胜利的一个关键,必须有负责干部亲自来抓才行。同时昌都军分区和成都、西藏军区必须尽最大努力搞好作战部队的后勤供应。
   为加强瓦弄方向作战的火力及防空,11月3日总参谋部命令,第一三四师两个120迫击炮连和1个75无坐力炮连调入察隅地区,归丁指指挥;调第一三五师高炮营、第五十四军高炮营第四连,分别去吉公、察隅,担任防空任务。
   第一三○师接到总参谋部改变行动方向的命令时,已进至札木。师党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即令部队转向瓦弄方向开进。第三九○团,于10月28日到达公路终点——扎拉,30日到达战役集结位置——察隅地区。其余部队,先后于11月4至5日到达察隅地区。
   11月2日,第一三○师师长董占林率各团指挥员及师指机关有关人员,听取昌都军分区前指介绍情况后,由郄晋武司令员偕同到前沿现地勘察。决定派分队占领“05”高地,控制曲子扎公山峰,以利迂回穿插;派第一五三团盛嗣勤团长及第三八八团姜显臣副团长,分别率精干分队带电台渗入印军纵深,进一步查明道路和印军部署。派昌都军分区侦察科副科长姜洪泉及独立营营长刘东善,到河东侦察迂回包围印军的道路、地形情况。第一五三团第三连第二排受命于3日开始行动,至4日10时占领“05”高地。姜、盛等人潜入印军后方1昼夜,于5日报告了所获侦察情况。
   11月4日,总参谋部同意丁指于11月6日在察隅开设。丁指于6日13时进抵察隅,与总参谋部沟通联络。丁指到达察隅地区以后,立即组织侦察,了解研究瓦弄方向的印军、地形等情况,拟制作战方案,落实各项作战准备工作。
   7日8时45分,丁指召开作战会议。丁盛司令员听取了郄、董等人有关敌情、地形、作战初步方案及兵力使用的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决心成一个梯队展开,将主要兵力兵器集中于印军之左侧,采取迂回包围,断其退路,造成关门打狗之势,同时以穿插分割战术和近战、夜战的手段全歼印军。其具体部署:
   第三九○团经“05”、“06”、“07”高地沿牙比河北山梁直插格里,以1个营的兵力占领有利地形,断其退路,关住大门,形成对内对外正面,主力直插瓦弄机场,协同第三八八团围歼印军旅部。
   第三八八团主力沿瓦弄扎公直插瓦弄,将印军割裂,在第三九○团和昌都军分区独立营配合下,首先歼灭瓦弄印军,尔后再转察隅河东,配合第三八九团歼灭河东印军。
   步兵第一五三团指挥昌都军分区独立营、该团加强营第三连、两个机炮连、工兵连、及第一连1个排由“05”高地向曲子扎公攻击,歼灭察隅河西前沿印军,攻占印军曲嘴炮兵阵地,打开通向瓦弄之大门,以便战役预备队加入战斗和前送后运。
   第三八九团(欠第二营)向河东印军进攻,攻占刀底曲南侧台地后,在第三八八团配合下围歼敌能印军。
   第三八九团第二营、第一五三团加强营(欠第三、第五连)为预备队,配置在航堆地区。
   第一五三团第五连经打秋山口攻占卡里,积极向前门里方向实施佯动,保障战役行动的翼侧安全。
   炮兵群由第一三四师混合炮营、第一五三团120迫击炮连、 82迫击炮连组成,配置在那底曲北侧及“05”高地之间地区。
   第一三五师高炮营位吉公、军直高机连在扎拉地区占领阵地,掩护后方安全。
   以上为第一方案。第二方案是:第三九○团、第三八八团及昌都军分区河西之1个营任务不变,第三八九团为预备队,第一五三团加强营担负攻歼河东塔巴地区印军。第三方案是:第三九○团、第三八八团任务不变,以第三八九团1个营担任何西正面攻击任务,另两个营为总预备队,以第一五三团攻歼河东敌能地区印军。上述3个方案,丁指于7日22时15分上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于9日2时电示丁指:中央军委批准你们全歼瓦弄印军的决心,兵力部署以第一方案为妥,总攻时间定于18日,望即照此执行。并要求于13日18时前准备完毕。为应付可能出现的情况,丁指在上述作战方案的基础上,又研究制定了以下两个补充方案:
   第一:第三九○团主力先歼灭“07”高地印军,尔后顺势沿“07”--“39”高地山脊或牙比河直插瓦弄南侧及格里地区切断印军退路。第三八八团主力沿瓦弄扎公及“32”高地直插瓦弄,第三八九团、昌都军分区部队任务不变。
   第二:如“07”高地方向不能实施迂回或该高地印军不能及时歼灭,第三九○团主力应于“06”、“07”高地之间,直插瓦弄及其南侧地区,其余部队任务不变。
   战役的实施,基本上是按照第二补充方案进行的。
   11月10日,丁指副司令员、昌都军分区司令员郄晋武,到第一五三团,同他们一起研究制定了作战方案,进行战斗动员,并对其第五连执行向前门里前推任务作了具体部署,要求该连攻占前门里,前推至戈依良,特别强调要组织好行军的侦察、警戒,遇情况强占有利地形,重视做好新区的群众工作。
   11日,丁指批准第一三○师及第一五三团的作战方案。要求部队于13日18时前完成反击准备。
   当日,总参谋部电示丁指,一、第一五三团1个加强连在歼灭卡里之印军后,可相机向戈依良方向试探前进,估计卡里至戈依良之间可能还有1个印军据点,故在前进中要加强搜索警戒。二、瓦弄地区反击作战,在追击逃跑印军时,一般不要超过康母底,最远也不要超过哈拉。是否向前门里进击,要听候总参谋部命令。三、发现印军飞机企图飞逃时,应迅速将其击伤或击毁。
   12日了指发出政治动员令,号召部队英勇杀敌立功。参战部队根据总参谋部指示和丁指的决心部署进行准备。为了保证战场补给,西藏军区抽调后勤部副政委徐爱民,昌都军分区副司令岳宗等干部,以昌都军分区和第一三○师后勤部为基础,于11月6日组建为丁指后勤部,由岳宗任部长。并以昌都分工委第一书记、丁指副政委苗丕一、副政委钟池及昌都分区副司令员,第一三○师政治部主任杨永汉等主要领导,组成强有力的后方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指挥后方配置、动员民工民畜,调动运输力量,筹运物资给养和弹药。
   瓦弄方向作战地区后方道路只有1条,崎岖难行,公路多依山傍水。然乌至扎那间不便错车,吉公至前沿约90公里只有小路,徒步行进需要4-5天,前运后送,只能靠人背马驮。察隅地区就地补给能力很差,除柴草可就地解决外、一切作战物资均赖深远后方运补。察隅方向原仅有1个步兵团的兵力,储备有限。第一三○师进入战区后,由于运输线长、运力严重不足,任务紧迫,战前的准备工作特别紧张艰巨。总后勤部驻重庆办事处(渝办)及成都军区后勤部,组织汽车第十七、第二十团及第五十四军车辆共838台,担负公路运输,昌都地区动员民工7169人、民畜835匹,第一三○师抽调5个步兵营1800余人、骡马634匹,担任离公路之运输,运输队的人数超过了前线作战部队。他们首先突击抢运粮弹,和抬运120迫击炮,至11月15日前,可运补粮食1周量及战役所需的弹药。此外采取加大部队携行量,个人多带粮弹的办法,以保证人有粮,枪炮有弹。在地方政府和藏族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基本完成了临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部队到达集结位置后,利用1周时间进行现地勘察和战前训练。
   11月14日,丁指前进至航堆以南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4.4.2010 23:15:38 | 只看该作者
三、向前沿开进,抢占“05”、“06”高地
   印军防御前沿设在曲子扎公山梁上,该山梁东西走向,比高约800米,横空而立,险峻陡峭,难以攀登。其西南边有座山峰(“05”高地),是插入印军纵深的唯一缝隙。“05”高地如被印军占领,将是阻止中国边防部队攻击的硬钉子,如为中国边防部队占领,就成为突破印军防御体系的钢楔子。所以,昌都军分区独立营第三连首先占领了“05”高地。印军对该高地非常敏感,11月12日瓦弄印军从8时-18时向该高地发射170余发炮弹。第三八八团第四连于12日13时进到“05”高地,并遵照总参谋部指示,于当日9时以1个排进至“06”高地,扩大了阵地。
   印军立即调集库马盎联队第六营,于13日控制了“06”高地左翼之“07”高地,及其附近诸高地,企图由“07”高地(印军防御前沿左侧制高点)和曲子扎公,夹击第三八八团第四连及独立营第三连,夺占“05”、“06”高地,与其曲子扎公前沿阵地连成一线。印军以强大的炮火连续轰击中国边防部队的阵地,并接二连三地发起进攻,均被粉碎。印军的攻击行动,不仅是为了夺取战术制高点,以保障其翼侧的安全,更主要的是妄想以所谓新的惊人胜利,向尼赫鲁总理寿辰(14日)“献礼”。为此,印军第四军军长考尔中将,亲临一线督战 [ 注:见B·M·考尔:《没有讲完的故事》1977年6月成都军区政治部联络部译本,第203页。 ] 。
   自14日10时30分起,印军在其炮火掩护下,连续9次向“05”、“06”高地发动进攻,战斗异常激烈。第三八八团第四连坚定沉着,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其进攻,守住了阵地,毙印军30余人。该连指导员余阳春抓住战机率一排阵前出击,经3个半小时战斗,前出1000余米,攻占了6个小山包,共歼印军67人,巩固和扩大了“06”高地阵地,对保障后续部队展开起了重要作用。战后,第四连荣记二等功,指导员余阳春荣记一等功。印军遭到顽强抗击后,连续调来道格拉联队第四营以增援库马盎营,不断组织新的进攻,昌都军分区独立营第三连,也打退了曲子扎公之印军的3次进攻。在与印军对峙期间,第一五三团指挥所率加强营第二连、工兵连、炮兵连、重机枪连及昌都军分区独立营第二、第三连等相继进入“05”高地,并克服困难将120迫击炮2门、57无坐力炮、82迫击炮各5门、12.7高射机枪1挺,搬上高地,占领发射阵地。
   上述部队正在顽强抗击印军猛烈进攻之际,总参谋部通报,为了加强防守,印军还计划增兵1个营来瓦弄。丁指考虑:印军占领了“07”高地居高临下,直接威胁“06”、“05”阵地,中国边防部队唯一迂回道路被卡死,将丧失反击的突然性,为防止印军破坏战役进攻计划,决心利用已占领的阵地,乘印军在“07”高地立足未稳之际,集中第三九○团主力,首先歼灭“07”高地印军,尔后向瓦弄以南穿插完成关门任务。15日丁指决定,将战役总攻时间由18日提前到16日拂晓发起。由于总攻时间提前了两天,部队进入战斗更加仓促,有的部队总攻发起时尚未进到预定位置。
   11月13日开始,第一三○师由战役集结位置(第三八八团自沙马,第三九○团、师指自古玉通,第三八九团自航堆、后指自扎拉)向前沿开进。第三九○团14日19时从航堆出发,16日1时进至“06”高地;第三八八团15日19时从航堆出发,16日9时30分至12时30分先后进到“05”高地南侧(该团第四连已于12日进至“05”高地,13日抢占了“06”高地),第三八九团(欠第二营)14日2时至15日4时全部渡江完毕,15日夜进至刀底曲北侧等进攻出发阵地。第一五三团指挥所、昌都军分区独立营已位“05”高地东北侧附近与印军对峙。第三八九团第二营、第一五三团加强营一部16日前位航堆地区。第一五三团第五连已于12日8时向打秋山口方向迂回,于16日18时到达卡伦并继续向汉洋底前进。炮兵群已于12日进入前沿阵地。
   第一三五师高炮营、第五十四军军直高机连已分别进入吉公、扎拉地区占领阵地。
   第一三○师师指,由师长董占林,副师长范朝运,副政治委员刘润泉、张示心,参谋长赵福顺组成。师指于15日21时进至“05”高地后,立即与各团联络,指挥各团快速开进。由于攻击时间提前了两天,部队来不及集结、动员和准备,只好在运动中进行临战动员准备。师的领导分别随各团行动指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4.4.2010 23:15:55 | 只看该作者
四、向瓦弄印军发起全线攻击
   11月16日上午,各团先后与印军打响。
   16日4时40分,第三九○团以第三营(简编营辖第六、第九连、机炮连)加强步兵第四连,首先向“07”高地之印军发起进攻,接着团指率第一、第二营(欠第四连),自“06”高地沿“05”高地东南侧向瓦弄方向穿插。“07”高地系印军防御前沿阵地左翼之制高点,是向印军侧后迂回必经之地,故印军极为重视,以库马盎第六营主力和道格拉斯第四营一部,约300余人驻守。由“06”高地通向“07”高地是一条仅3-5米宽的半鱼脊形山梁。第三九○团第三营根据敌情、地形按第六、第九、第四连次序,成3个梯队,以第六连为突击连,该连于16日3时占领进攻出发位置。4时25分,营集中班用机枪以上火器实施火力急袭(因林密、草深,作用不大)。4时40分,第六连以第一、第三排从右侧向“07”高地正面突击,第二排由左侧助攻,迅即向高地东南山梁之印军发起攻击,该山梁东西狭长(最窄的地方仅2米),地形起伏,西高东低,形成3个突出的小山包,北侧为悬崖绝壁。南侧为40-65度的陡坡,遍布原始松杉林,并间有灌木、杂草。山包是印军前沿的支撑点,在各山包上构筑有地堡和散乓坑,由库马盎联队第六营第一连1个加强排驻守。
   由于攻击分队动作勇猛,迅速攻占了前沿阵地。但因地形狭窄(只有3米宽的山梁),兵力兵器施展不开,又遭印军三面火力夹击,攻击分队被迫在“07”主峰下20-30米处卧倒。副排长张德兴独自中入印军阵地英勇牺牲,班长周万派只身跃入印军堑壕与之肉搏也壮烈牺牲。连长王传斌率领分队、伤员进行了10余次冲击,均未奏效。副连长、一排长等先后牺牲,政指刘贻武亦负伤。在情况十分危急的关头。第二排机枪班长谭政贵,率机枪组3人(参加火力急袭后返回)勇敢地跃在第一排前面,抢占了有利地形,以机枪火力打退了印军成班成排的反扑。短兵相接,他们沉着坚定,与印军展开了机枪对机枪,手榴弹对手榴弹的硬拼战。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爬到烈士跟前取来武器、弹药继续战斗,身负重伤,不哼一声,越战越勇。配属第六连的团75炮连第五班伤亡大半,副班长方纯德立即代理班长,与剩余的3人继续坚持战斗。在灌木稠密不能架炮的情况下,用背包带将炮捆吊在树上,发射炮弹10发,摧毁印军4个地堡和1个火力点,有力地支援了步兵抗击印军反扑。战后,方纯德荣立一等功。16日7时在翼侧攻击的第二排,摸至“07”高地东南侧发现印军,先机开火,并冲入印军人群,一举歼灭道格拉中校营长以下62人,连续打退印军数次反扑,巩固了阵地。战后,该排荣立二等功。营又令第九连从第六连方向向“07”高地投入战斗,第九连遭受很大伤亡,被迫在阵前停止。11时,营决定停止进攻,巩固阵地,与印军对峙。在高山狭谷密林地区作战,应力争实施侧后突击,侧后是印军之敏感部位,一经突破,往往可以威胁其指挥中心,易于奏效。第二排的战斗行动,充分证明了这点。反之,从正面进攻,突破困难,代价很大。第三营以第六、第九连正面强攻,指战员打得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多次冲击,终因地形不利,未能攻上主峰阵地。
   “07”高地打响前,第三九○团第一营于16日4时由“06”高地隐蔽下插,未遇印军阻击,但因战前对地形的侦察判断有误,穿插的道路原应沿山脊行走,而在实地却变成沿山沟前进,怕走错道路,指挥犹豫,致延误数小时。师参谋长赵福顺随团指率第二营,于8时从“06”出发,赶上来后,严令继续向“32”高地方向前进。
   “07”高地战斗打响后,第三八九团主力即沿刀底曲,向东台地发起进攻,行动中突遭台地北侧“80”高地反斜面上的印军侧击,部队两面受火力夹击,被阻于半山坡上。师指当即令该团迅速攻占该高地。否则天明后,印军火力威胁更大。团令第七连于16日5时30分,向察隅河东“80”高地发起冲击。战斗中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第三排奉命沿西南山腿向1550高地进攻。此山腿上窄下宽,紧靠察隅河。坡度在65度以上,西面和南面均为绝壁,仅在西南角河床附近有一条宽约2-3米的陡峭棱线,可以勉强攀登,易守难攻。防守该高地之印军为锡克联队第四营第四连,为保障主峰阵地安全,与刀底曲(河)南岸守军构成交叉火网,以1个加强班占领西南山腿,防止中国边防部队从正面反击。守军在该地构筑有地堡3座,其母堡位于子堡的后方,阵地中央有一个掘开式掩蔽部,并以交通壕、堑壕与各地堡连接。
   第三排由排长周天喜指挥,以第九班加强轻机枪1挺为突击班,首先消灭山腿之印军,保障主力向1550高地进攻。战斗中周天喜身负重伤,不让战士给他包扎,忍着伤口剧痛,坚定沉着的指挥战斗。在全排遭受严重伤亡,印军又猖狂反扑时,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以模范行动率领全排冲锋陷阵,向全排提出:“为烈士报仇,为祖国人民立功”等口号,激励全排英勇杀敌,直至壮烈牺牲。第九班班长陈荣,主动代理排长指挥。战士向正德多处负伤,机枪手陈世荣被印军炮弹炸断3根肋骨,肠子露出,仍顽强与印军搏斗,激战至11时,全歼守军27人,胜利攻占了“80”高地,为河东的反击胜利打了关键的一仗。战后,国防部授予周天喜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班长陈荣荣记一等功;排、连分别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
   16日7时12分,第一五三团指挥所(由盛嗣勤团长、郑荫山政委、杜斌副团长、杨连全参谋长、齐运成主任组成),指挥昌都军分区独立营及团加强营一部,向曲子扎公之印军发起攻击。曲子扎公,是察隅河西岸那底通至曲嘴间的一条西东走向的横断山脊,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为瓦弄北面的天然屏障。入侵印军以锡克第四营(欠第四连)、第三廓尔喀营第二连、71重炮连(106.7迫击炮8门)、重机枪1个排及火力队(81迫击炮3门),共约500人防守。守军沿曲子扎公山脊修筑工事,以4个连支撑点构成环形防御体系,与河东之印军阵地相策应,是印军防御正面的重点设防地段。并设置了一列桩、蛇腹形、低桩三角形铁丝网和雷场。
   丁指赵衍样副参谋长随第一五三团指挥所指挥昌都军分区独立营及加强营第三连、机枪连、炮兵连、工兵连及喷火排,由西向东沿山脊向印军右侧翼阵地实施主要突击;另以团加强营第一连1个排、工兵连两个排及机枪二连(欠第一排),由那底通向老虎嘴实施正面攻击,以牵制印军。16日7时12分,在随伴火炮支援下,两部同时发起攻击。激战20分钟,团加强营第三连顺利攻占了“18”号阵地。随即尾追至“17”号阵地西侧,遭印军火力拦阻,冲击受阻。由正面攻击的分队。沿山脚向老虎嘴进攻,在激战中拔除印军地堡11座,因兵力较小,又遭河东印军火力侧射,伤亡较大,进展迟缓。
   第三八八团赶到“05”高地,已是16日9时,师副政委张示心即随团指,率第一、第二营,由“05”高地向瓦弄扎公发起攻击,第三营由副团长姜显臣率领经“05”高地向东南格里方向反击。瓦弄扎公是由西向东南倾斜的一条山梁,其北侧是绝壁,不能通行,西南侧坡度稍缓,森林密布,山脊上起伏4个山包,编为“25”、“24”、“28”、“27”高地,为瓦弄天然屏障。印军库马盎联队第六营第四连,以“28”高地为主阵地,在4个高地之间筑有50余个地堡,形成环形地堡群,有地雷、铁丝网等副防御设施,“27”、“28”高地之间为印军81迫击炮阵地。“24”、“28”高地是印军纵深之主阵地,攻下这两高地。可以震撼瓦弄印军的整个布势。该团主力攻击瓦弄扎公时,以第一连为突击连,发起攻击后,一举突破印军前沿,并占领了“24”高地。当冲到“28”高地前沿100米处时,遭印军炮火、机枪射击,前进受阻。连长李荣汉立即调集火器支援第二排战斗,亲率第一排直插“28”高地右侧后攻击。守军在前后夹击之下,被迫退守地堡顽抗。第一连即以第一、第二排主力,分成小群多组,勇猛穿插分割,围歼地堡群守军。12时,进至2600高地西北侧时,遭印军炮兵火力拦阻和地堡群的机枪火力猛烈射击,前进受阻。第二班副班长张映安在新战士于有维的配合下,深入印军地堡群,在四面火力封锁下,以沉着机智勇猛的动作,在25分钟内连续炸毁印军两个地堡,全歼了母堡内印军连指挥所后,又由内向外攻击,配合连主力摧毁了外层的1座地堡。
   全连经1个多小时的激战,至当日12时45分胜利结束,全歼印军38人,夺取了“28”高地主峰。至此,第一、第二营迅速控制了整个瓦弄扎公,打乱了印军部署,将河西印军锡克营、库马盎营割裂成两块,直接威胁瓦弄。战后,该连荣记三等功,二排荣记一等功,副班长张映安和战士郑凤柏荣记一等功、于有维荣记三等功。
   16日14时30分,第三九○团(欠第三营、第四连)、第三八八团第三营,进至“32”高地(瓦弄西北侧无名高地)遭印军阻击。师指令第三九○团不惜一切代价,打开通路,团即令第五连(欠第五、第六班)歼灭该地印军,保证主力直插瓦弄。瓦弄西北侧无名高地,系3000高地向东北伸出的一条狭窄山梁,坡度在50-70度,遍布密林、杂草,是印军防守瓦弄的翼侧屏障,由道格拉斯联队第四营第三连大部和库马盎联队第六营第四连一部防守。在山的东坡构成了3层以母堡为核心、以浅窄交通壕相连接、成阶梯式的半环形的地堡群。群与群之间距离约70-100米,堡与堡之间距离约20-30米。地堡顶盖为1-2层圆木,并覆盖约20公分厚的泥土。每个地堡有1-3个射孔,可容人数不等。火器配置靠前,形成交叉火网,并可得到瓦弄炮火的直接支援。是印军在瓦弄西南后山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与“31”高地之印军相互策应,控制着中国边防部队南进道路。
   第五连受命后立即组织现地勘察,决心令第二排第四班,从正面用火力牵制印军,将连主力轻装沿右翼小河迅速迂回到印军后方山梁。由上而下攻击。即按第三排、第一排的顺序,利用右翼小河沟向印军接近。约半小时爬上山,占领了印军侧后山梁。第二排第九班在排的火力掩护下,直逼印军中央地堡群,当进至距地堡50米处时,守军突然开火。班长即组织火力掩护,以第二、第三组利用有利地形向地堡接近。当进至约10米处,迅速投弹,炸掉两个子堡,随即跃到母堡附近,以猛烈火力射击。第三组向地堡出入口处连投4枚手榴弹,均被印军反投出来爆炸。班长组织火力掩护,令战士陈代富用爆破筒将地堡炸掉。陈代富跃进距母堡约7-8米处,投进手榴弹。当他正准备接近地堡时,手榴弹又被反投了出来,陈代富的腿和臂部被炸伤。他忍痛爬上地堡,用手扒开地堡顶上的积土,将爆破筒从顶盖圆木空隙插入地堡。他担心爆破筒再被印军推出来爆炸,不仅完不成任务,反而造成更大伤亡。于是,他将爆破筒拉火后,用身体抵紧,待快爆炸的瞬间,迅速滚下地堡。一声巨响,印军母堡被炸毁。该班趁势连续炸掉6座子堡。在第九班向印军母堡接近的同时,第三徘排长即指挥第七、第八班,互相掩护插入印军左翼地堡群,炸掉印军地堡。继后又接连炸掉印军11座地堡。
   与此同时,第一排从右翼加入战斗,将上层和中层的地堡全部炸毁。第五连在第三连及第三八八团第九连的积极配合下。激战至16时30分,全歼守军32人。战后,该连荣记三等功,三排荣记二等功,战士李统全荣立一等功,陈代富荣获国防部授予的战斗英雄称号。
   第一五三团团指根据昌都分区赵衍祥参谋长的指示,经过进一步调整组织,于16日15时30分再次向印军“17”号阵地与老虎嘴阵地发起冲击。印军“17”号阵地位于曲子扎公中部,界于16、18号阵地之间,由锡克联队第四营第三连部分兵力驻守,守军以排为单位,以地堡群为骨干,组成防御支撑点。母堡位于阵地中央,各地堡之间以交通壕、堑壕相连接,母堡火力可以直接支援前沿各子堡战斗。
   第一五三团独立营第三连,从加强营第三连左侧加入战斗,迂回印军侧后,迅速突破“17”号阵地前沿,在向纵深进攻时,突然遭受印军纵深母堡火力射击,冲击受阻。机炮连第二排排长杨邦清,肩抗57无坐力炮向印军射击,连克印军数个地堡后,不幸中弹牺牲。班长徐廷荣见左前方地形隐蔽,便毅然带1个小组,绕到印军侧后,迅速地运动到距地堡10余米处,用手榴弹将堡内守军消灭,摧毁了母堡,歼灭印军11人。战后,徐廷荣荣立二等功。母堡炸掉后,冲击分队立即发起冲击,独立营第三连和加强营第三连于16时,攻占了“17”号阵地。随即在正面攻击分队的配合下,迅速攻占了“16”、“19”号阵地。“21”、“22”阵地之印军弃阵而逃。部队随即转入追击,班长叶光富为不给印军以喘息的机会,滚下几丈高的石崖,强忍伤痛,迅速冲至阵前,毙印军两人,缴获重炮4门。17时40分,中国边防部队占领了曲子扎公阵地和曲嘴炮兵阵地,共歼印军116人,缴获106.7迫击炮7门、51迫击炮8门、轻机枪26挺,各种枪112支。中国边防部队伤亡97人,其中伤干部8人、战士57人;亡干部2人、战士30人。
   经过10小时激烈战斗至15时前后,印军前沿主阵地绝大部分被攻克。第三八八团控制了瓦弄扎公,割裂了印军部署,向纵深发展,直接威逼瓦弄,使印军第十一旅的防御决心动摇;第三九○团第三营,在“07”高地与印军对峙。印军已显露南逃迹象,丁指遂令各部队加快进攻速度。攻击河东的战斗于16时开始,第三八九团第一连、第七连在炮火支援下,于18时攻占了“东”地区;第三九○团第二营第五连,于18时40分进占瓦弄机场及其以南地区,第三营第四连,于15时从第六连第二排方向投入战斗,于20时40分,攻占“07”高地,印军残部己逃窜,该营计歼灭印军道格拉斯联队中校营长以下170人。第一五三团第五连,于16日18时到达卡伦,继续向汉洋底前进。至此,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攻占瓦弄。瓦弄之印军大部被歼、一部溃逃于峡谷、深山密林之中。印军第四军军长考尔中将带部分机关人员于14时许乘直升机逃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1.2024 07:3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