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蒙古独立内幕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17.4.2013 22:03:32 | 只看该作者
  4、难割难舍中国心

  三十八僧侣封建主被枪决的事件发生后,仍然没有阻止人们回归中华民国的愿望,外蒙古境内到处掀起了反对乔巴山政府的斗争。

  1930年9月,一群喇嘛和阿拉特信徒在乌布沙诺尔省的台古斯布扬图胡烈集合,向自治公署进攻。他们的口号是:“停止没收封建主财产。”打倒蒙古人民共和国!”“打倒阿拉特贫牧和中牧的党!”“宗教和国家合一,恢复给喇嘛的贡物!”

  2931年,哈尔蒙多尔济在北杭爱省和南杭爱省建立了反政府的集团。

  1932年,哈尔蒙多尔济跟库苏古勒省的喇嘛集团联合起来,在同年春季发动武装“叛乱”,势力发展到库苏古勒、扎布汗、北杭爱及南杭爱省,声震外蒙古全境。

  真是难割舍中国心啊!

  外蒙古毕竟是中国一部分!

             第十节 东洋鬼子又染指

            一、“满洲国第二”的迷梦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在给日本天皇的奏折中写道:“要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洲和蒙古。”这条建议后来一直被定为日本的既定国策。

  到1932年,日本侵占了中国东三省,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请”到东北当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圆了他多年的美梦。为了保住并控制溥仪的江山,日本在东北派驻了号称“皇军之花”的强大军队——关东军。为他们在远东称霸的基础。

  然后,他们又把目标转向了中国北方的外蒙古和内蒙古。

  早在1921年前后,日本曾插手外蒙事务。当时,他们趁世界帝国主义各国都以武力镇压苏联之机,在远东纠集了近十万军队,同时联合外蒙古的封建主进攻苏联。

  在干涉苏联的过程中,外蒙古自治“政府”的博克多格根利用机会同日军方面联络,指望日本能够给蒙古以支持。后来,博克多格根迫于形势,决定取消“自治”,归服中国政府。日本收买了白俄军官恩琴,帮助傅克多格根把中国在库伦的驻军赶走了。恢复了外蒙古的“自治”,中国军队被迫驻扎在恰克图附近的买卖城。

  1921年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把苏联红军“请”进了外蒙古,把恩琴的军趴和中国的军队都赶出外蒙古,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日本占领满洲以后,其在远东的力量明显加强,因而对外蒙古进行干预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实力。

  负责满蒙事务的日本外交官井口十分狂妄地宣称:“大东亚只有在我们日本的领导下才能获得安全、自由和发展。没有日本的领导,亚洲就会被白人控制,北方的俄国、太平洋对岸的美国,还有老牌的殖民帝国英国,他们都想吞并东亚,我们必须提前控制东亚包括满洲、朝鲜、蒙古和中国。这是我们的国策,也是我们的奋斗理想。”

  为了在外蒙古建立象“满洲国”一样的政权,日本政府招引在喇嘛世界中享有崇高地位的班禅活佛,并向他许诺,将来在蒙古集立了新政权,将由班禅活佛作蒙古的国王。

  1932年春季,哈尔藏多尔济联合了外蒙古库苏古勒省、扎布汗省、北杭爱省以及南抗爱省四个地区的许多王公、喇嘛和人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日本人与他们相互勾结,给他们提供战略物资、武器弹药,还向他们提议,让班禅活佛到外蒙古来主持大事。

  哈尔藏多尔济虽发动了叛乱,但对于前途也心中无底,他知道班禅在蒙古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倘若能借助他的声望,则大事定然有望。

  他决定答应日本的要求。在与井口派来的间谍秘密会面时,他说:

  “我们愿意请班禅活佛到外蒙古来,如果我们反对乔巴山的武装力量获得成功,我们一定尊班禅活佛为蒙古的大汗。”

  “好!一言为定。我们大日本国将尽一切努力支持你们的军事行动,争取能把俄国在外蒙的代盲人乔巴山消灭掉,让外蒙古重新回到外蒙古人的手中。”日本间谍向哈尔藏多尔济打下保证。

  “我们这里缺少的昼武器和粮食,只要你们提供足够的枪炮和粮食,我们就一定能消灭乔巴山!”

  哈尔藏多尔济如此保证。

  这场叛乱波及面很广,杭爱山南北很多人都对乔巴山的红色统治恨之人骨,因而,一听到哈尔藏多尔济发动了武装叛乱,便纷纷前来投奔。叛乱还波及库苏古勒省和扎布汗省。

  库苏古勒省位于苏蒙边境的库苏冶周围,有著名的木伦河流过,那儿的草肥水丰,是十分富足的牧场。

  扎布汗省在库苏古勒西面,境内有扎布汗河,著名的乌里雅苏台就是扎布汗河岸之重镇,也是原来外蒙王公贵族和清朝驻军居住的地方。

  乔巴山面对全国这么大范围内的叛乱,不免有些惊慌,于是他向斯大林发电,请求苏联政府的援助。

  斯大林详细了解了外蒙古的情况后,便向外蒙古政府运送大量武器和弹药,并派一批富有作战经验的军事参谋入蒙,协助乔巴山平叛。

  乔巴山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才将哈尔藏多尔济的叛军消灭。

  日本企图把外蒙古变成“满洲第二”的幻想破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楼主| 发表于 17.4.2013 22:03:44 | 只看该作者
  二、日本扶植的“第五纵队”

  日本这次在外蒙古的失败,并未改变日本要侵略外蒙古的野心。他们千方在计地准备武装侵略,扩大他们的军队,派遣间谍和军事活动分子潜入外蒙古境内,收买那些反对乔巴山政府的外蒙王公、喇嘛,利用他们的反政府思想,实现日本吞并蒙古的目的。实力脆弱的乔巴山政府自从平定哈尔藏多尔济叛乱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足以击退日本军事进攻的十足的观代化国防力量。

  随着日本军从中国东北向华北的渗人,他们越来越感到局势的危机,迫使他们在政治上容纳更多的群众、取得群众的支持,巩固他们的红色统治。与此同时,对于国内阴谋夺权的叛乱分子则进行残酷镇压,并肃清国外主要是日本的特务、间谍。

  乔巴山一心投靠苏联,想通过苏联的支持,保证人民政府在外蒙古的地位。

  1934年,乔巴山以蒙古人民政府的名义致电斯大将,表达了他的思想和感情:

  “我们向您保证,我们所达成的党、政府和阿拉特的统一局面,一定会在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得到进一步巩固。在苏联不变的友谊和支持下,这个统一、团结的局面保证我们有可能在必要时保卫共和国的民族独立,击退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发展阿拉特游牧经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人民革命军的威力。”

  而斯大林也借乔巴山之影响,间接控制外蒙古的内政和外交。

  对于苏联在外蒙古势力的扩张,日本极为不满,他们也积极扶持日本在外蒙古的代理人,以图把他们推上外蒙古的政治舞台,控制外蒙古的内政外交。

  由于日本已经在东北、内蒙和华北地区对中国造成强大的军事威胁,并随时有向外蒙武装侵略的可能,所以,在外蒙古内部也出现了许多亲日派的政治人物,他们自愿充当日本侵略外蒙古的工具,运用两面手法,表面上对乔巴山十分尊敬,暗地里却同日本特务间谍密切往来,听从日本人的命令。

  “助力社”就是反对乔巴山政府的一个十分有战斗力的秘密组织。他们起初只是对乔巴山的残酷手段感到不满,因而结成一个小团伙,目的是联合更多的人,打击人民革命党的势力,恢复蒙古人的亩由。但后来被日本特务收买,成了日本人控制的一个政治组织。他们到处搞破坏,打击人民政府正常的政治经济设施。

  1935年6月9日,助力社在日本人指令下,企图纵火烧毁乌兰巴托工业联合工厂所属的纺织厂,但纵火未遂,反被蒙古人民政府内务部查获,助力社遂被镇压。

  住在东方省的札免季布喇嘛听到这件事以后,深感不安、因为他知道,助力社是打击乔巴山等亲俄派的一把钢刀。失去了助力社,就如同掉了他的一个膀臂。

  札免季布是东方省德钦格根寺的住持。他十分崇拜班禅活佛,一心希望班禅能到外蒙古出任大汗,又由于东方省接近满洲边境,所以他经常到境外去拜访班禅活佛,并与日本人挂上了勾。

  “我们一定要打倒乔巴山,驱逐苏联的走狗,把蒙古还给蒙古人!”这是他的目标。

  “我们蒙古的王公和僧侣喇嘛阶层由衷希望得到日本的支持,依靠你们的力量把苏联人赶回欧洲,依靠你们的力量把班禅活佛送到外蒙古去,好让我们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他对日本的请求。

  一天,当札免季布又准备去边境,与日本特务和班禅活佛会见时,被人民革命军的哨兵发觉,并逮捕了他。

  接着,蒙古内务部又在东方省东南边境十七座喇嘛寺院里找到了一百多名喇嘛组成的反叛组织。他们在日本特务的指使下,阴谋发动武装叛乱,推翻乔巴山政府,建立班排活佛为人汗的新蒙古。他们的多次活动均被蒙古内务部的克格勃查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楼主| 发表于 17.4.2013 22:03:57 | 只看该作者
  三、祸起萧墙。

  七月的一个午间,乌兰巴托的天气骤然变化,天空浮起了乌云,刹那间便遮住了整个天宇,雷声隆隆,不一会儿,一场雷阵雨降临了。

  闪电耀人,外蒙古军政部的一间办公室,军政部长兼人民革命军总司今杰米德正在与蒙古人民政府部长会议主席耿冬商议国家大事。

  耿冬、杰米德都是身经百战的蒙古老革命,他们对乔巴山过于依赖苏联、一味反日的政策都十分反感。

  “杰米德将军,您作为蒙古军界的最高领导人,对现在蒙古的战略形势作何估计?

  杰米德答道:“就目前的世界局势后,以德、意、日为核心的轴心国界有军事上的明显优势。德国想称霸欧洲、打败英法和苏联;意大利想吞并地中海,而日本则想在远东亚大地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相反,以英、法、美、中等国为核心的同盟国,则一心想让苏联同德意日为敌,便自己从中渔利。”

  耿冬连连点头,杰米德的分析也正是他的想法,他认为苏联马上就要被德国消灭。于是他说:

  “照您的分析,苏德战争的爆发也许为期不远了,那么我们怎么办?”

  杰米德忧虑地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我们蒙古虽然在主权上属于中国,但在实际的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中则是苏联的盟国。从目前的国际局势看,如果我们单方面投靠苏联,恐怕会遭到日本首当其冲的进攻。”

  耿冬的脸上也浮上阴影,他说:

  “日本自1932年占领中国东三省,建立‘满洲国’以来,可谓如虎添翼啊,其国力、军事战略、武装力量都比我们强大数十倍,一旦战争爆发,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后果不堪设想啊!”

  “是啊,所以我一贯主张蒙古不能单方面地听从苏联支配,而必须联合国际社会的各种力量,同英、美、法,甚至日本建立友好关系,使日本不把蒙古当作敌人。”

  杰米德似乎有些激动,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继续说:“蒙古应该是蒙古人的,不是任何大国的附庸,一味地依靠苏联,在国内实行红色统治,恰恰是为日本人侵略我们找到一个借口。”

  耿冬摇了摇头,对杰米德说:

  “杰米德将军,我很为您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但是只怕乔巴山不会同意您的意见。”

  果然,当耿冬和杰米德去找乔巴山商议有关外蒙的战略决策时,乔巴山对他俩的思想十分吃惊。

  “什么?你们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在没有同日本交战之前,就首先承认自己不如人,没出现难道你们忘了,我们身后还有强大的苏联红军的支持?难道你们忘了,我们面对的是几百万蒙古阿拉特期待的目光?你们这么快就被日本的军事力量吓倒了,将来真的打起仗来,你们会是什么样子?”

  见乔巴山大发雷霆,杰米德仍然十分镇静,他很有礼貌地说:‘乔巴山同志,不是我们的怯懦,也不是我们被日本的武装力量吓倒了。我们作出这种决策,实在是出于战略目的。您得承认,如果我们不公开宣扬我们和苏联的同盟关系,至少可使日本在侵略外蒙时少一个有力的借口,可推迟日本入侵的时间。”

  耿冬也说:“我们的国家实力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虽有较大进步,但总体上依然是十分弱小的,争取更多的时间搞国内建设、积极备战,这是良策啊!”

  乔巴山哪里听得进这种劝告,他那永不示弱的性格使他有些妄自尊大,尤其是在部下面前。

  他说:“我不相信,我们有斯大林的几百万苏联红军作战友,我们有几万的人民革命军,我们有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坚不可摧的意志,还会败在日本手下?为什么要去考虑什么妥协政策呢?”

  耿冬与杰米德还想继续争辩,但乔巴山把他们打断了;

  “我担心可怕的不是我们的国力和军事力量不足,而是你们头脑里的垃圾!”

  过了几天,在一次蒙古人民政府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乔巴山突然说:

  “现在,日本的势力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某些高级干部中间,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这些人反革命的阴谋和瓦解人民军队和人民政府的决心。同时,我们决定,请求苏联政府公开驻军的事实,并增派军队来蒙古,帮助抵抗正在酝酿中的日本武装侵略。”

  这突如其来的发言把耿冬、杰米德及其他一些政府要员惊呆了,个个提心吊胆,心情十分沉重。

  正在这时,蒙古人民政府内务部,通过各种手段,破获了乌兰巴托寺院住持姚
恩、董汉鲍及国内48座大寺院的住持为首的一个反政府的喇嘛组织,这个组织拥有
二千多名上层喇嘛。

  据传,姚恩、董汉鲍和耿冬、杰米德有密切联系,因此,蒙古人民政府决定逮捕军政部长杰米德和部长会议主席耿冬,经过简短的“审讯”,他们都“承认”与日本特务暗中有来往,希望能与日本建立长期的友好关系。

  乔巴山下令,将耿冬、杰米德两人立即枪决,并公布全国,这让外蒙全境的人都感到十分吃惊。

  就这样,日本想通过外蒙古内部政治瓦解手段染指并控制外蒙的梦想又成了泡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楼主| 发表于 17.4.2013 22:04:0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节 苏联应邀重发兵

  日本在满洲制造紧张局势,弄得草木皆兵,把中国的东三省变成了亚洲的火药捅。与此同时,希特勒在德国进行法西斯专制敢治,得寸进尺地践踏凡尔赛和约,积极准备发动战争,使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之中,而处在内陆的外蒙古,现在又处在苏联、中国和日本的夹缝之中,因而处境也十分艰难。

  外蒙古实行亲苏政策,把一切和平的希望都寄托在苏联的支持之上,因而成了苏联在远东的一个前沿基地;中国虽然拥有外蒙古的主权,但这只是一个名义和一种形式;日本则一心想在占领东北三省后,如法炮制一个“大蒙古国”将中国的外蒙古,内蒙古和青海等省都归人其中。

  外受日本军国主义的强大威胁,内有耿——杰米德等亲日派,加上接连不断发生的叛乱,使外蒙古最高统治者乔巴山坐卧不安。

  他似乎看到了:强大的日本关东军势如破竹,横扫外蒙古,把蒙古变成其又一殖民地,而他——不可一世的乔巴山却成了日本军的阶下囚……

  不久前,他走出了狠毒的一招,把耿科与杰米德两位地位显赫的要员置于死地,并宣布将向苏联政府“借兵”,苏联在外蒙古秘密驻军的事实。这样,他更无保留地投入了斯大林的怀抱。

  1936年3月12日,外蒙政府曾与苏联政府签订《蒙苏互助协定书》,议定“无论协议双方的那一方遭受了敌对国家的侵略,另一方都应无条件地支持该国的反侵略战争。”

  根据这一协定,乔巴山致电苏联政府和斯大林,请求军事援助。电文如下:

  “苏联人民政府和苏联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鉴于目前日本帝国主义在远东制造的紧张局势,使蒙古人民直接遭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的威胁。为了保护蒙古人民共和国不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武装侵略,我们衷心地请求苏联政府派遣军队援助蒙古。”

  苏联政府和斯大林接电后,立即下令,派遣红军第57特别军进入外蒙古,增援原秘密驻蒙苏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楼主| 发表于 17.4.2013 22:04:1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斯大林早有部署的。

  早在1936年2月的时候,莫斯科政府就曾对日本驻苏大使声明,如果日本方面对外蒙古有任何违背国际公约的行为,苏联将对日本采取必要的报复措施。

  日本在蒙满边境上制造的各种冲突事件,不能不引起从1921年起就一直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维持着友好关系的苏联政府的关注。

  1936年3月1日,斯大林也明确表示:

  “蒙古人民共和国是我们在远东最亲密的朋友,如果日本决定进犯并侵害其独立,我们就不得不进行援助,我们不容许任何外国侵略者在蒙古领土上横行。我们的外交政策,是永远忠于自己的国际主义原则和义务。

  1937年9月,从北冰洋刮来的西伯利亚寒流,夹杂着北冰洋的阵阵寒气,向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袭来,带给人一股深秋的寒意。

  一列大型的火车在西伯利亚的山岭和平原之间奔驰着。

  一座山接着一座山、一条河接着一条河,一个村接着一个村,都被列车抛在身后,它只知道不住地喊:“前进——!前进——!”

  这列火车是从莫斯科开往外蒙古的军用列车,车上坐满了从苏联来的红军战士。

  他们奉最高统帅斯大林之命,到远东、到外蒙古长期执行任务,完成抵御日本侵略军的使命。

  他们的脸上露着激动而欣喜的神情。他们把能接受这神圣的使命当作自己最大的荣幸。

  斯大林告诉他们,蒙古人民和苏联人民是手足兄弟。蒙古虽不属于苏联,但却同苏联的本土一样重要。

  他们也知道,他们的上一代红军战士,曾奉伟大领袖列宁之命,到蒙古执行军事任务,好多人整整呆了四年才撤离蒙古。

  今天呢?他们也需要这么久的时间吗?

  这一群年轻的红军战士,正处于幻想、浪漫的岁月,有的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有的则是刚刚跨入结婚殿堂的新郎,有的正在热恋之中……

  瞧,克谢尼耶夫卡正在思念他的情侣,想象着他与情侣的幽会,甜甜蜜蜜。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
   多么迷人的晚上!
   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浪,
   水面积着银色月色,
   一阵轻风,一阵歌声,
   多么幽静的晚上!”

  是啊,多么幽静的晚上!可是他离开家乡、离开情人却越来越远了……

  列车经过五天的奔波终于来到了外蒙古的边境城市阿尔坦布拉克。

  年轻的红军战士纷纷跳下火车,踏着整齐的步伐,迈进了异国的千里草原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楼主| 发表于 17.4.2013 22:04:3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节 血战诺门坎

         一、关东军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象样的战争。

  关东军是日俄战争爆发后不久到太平洋战争结束后驻扎在中国东北扮演了日本侵略中国急先锋的一支日本殖民军队。

  关东军在战前的人们留下的印象是独断专行。即使今日,一个组织机构的下属单位,如果无视周围大多数人的意志而为所欲为,也还会被指责说:“唉,那是我家的关东军!”

  日本关东军是一支野蛮的殖民军队,从成立之日起,它就以俄国为假设的敌人。日俄战争后,来自北方的威胁逐渐消除。但另一方面,就在关东军的鼻子底下,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直至蒋介石完成北伐,中国内战连年,一片混乱,关东军看在眼里,认为干预中国内政的时机已到,并想藉此实现其侵略满蒙的旧梦。

  九·一八事变以后。苏联因国防线直接与日本接触,神经变得极紧张,日本和“满洲国”共同担负防卫责任之后,苏联马上与外蒙古缔结同样的协定与之对抗。

  伪“满洲”国为开发边境而着手建设军事铁路后,苏联也加速了完成西伯利亚的复线工程,全力开发东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铁路从赤塔绕着“满洲国”边境延伸到海参崴,故苏联的国防线东自沿海,北经东部西伯利亚,西绕外蒙古,三面包围了“满洲国”,而且“满洲国”的边境直接接触苏联最活跃的动脉干线,故此常常发生边境纠纷。

  在苏“满”边境发生纠纷,还因为边境线不清。原来环绕满洲的国境线,是由中俄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等11个条约和协定划定的,伪“满”政府不得不继承这些规定,但有些规定往往十分含糊,可以任意解释,而且界标设置得很少,且长年累月经风吹日晒雨淋,已失去界标作用,尤其是从兴凯湖到图门江的600公里的东郊边界和“满”蒙接壤的西北部呼伦贝尔草原一带。

  日本关东军和参谋本部一厢情愿地确定了对自己有利的边界线,并准备随时发动闪电战,攻占外蒙古。

  苏联军队进驻蒙古,也是作好了最坏的打算,决心与日本决一死战。

  “满洲”的建立,使关东军迎来了新阶段。因为“满洲国”的建立,使得边境直接和苏联与外蒙的边境联结在一起。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关东军原来就有的“对付北方敌人”的性质,在与苏联直接接境后直接行苏军对峙,更变得现实了。

  1936年,关东军又有染指外蒙的迹象。1937年春,曾在外蒙军内有人秘密策划反暴动。同年7月,传来日军在平津地区的军事行动消息,在外蒙人中间引起很大的波动。

  于是,苏联远东军“被邀”进入外蒙古。这样,一手包揽了“满洲国”的军权的关东军同不断加强军事力量的苏联,直接在国境线上对峙起来,边境争端不断发生。

  在这些争端中,有些甚至发展成险些造成全面战备的极其危险的局部战争。

  诺门坎事件就是其代表之一。在关东军的历史上,这是唯一的一次象样的战争。在这次边境冲突中,关东军败在以机械化为主的苏军手下,使日关东军大失军威。尽管1937年发生了中日战争,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对日宣战,关东军一次也未体验到对苏俄战争的滋味。这使它错误地估计苏联的实力,阻碍了其自身的装备与战术的现代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楼主| 发表于 17.4.2013 22:04:44 | 只看该作者
二、暴风雨之前

  “满洲国”叫诺门坎的地区,是指府拉尔南约二百公里纬地方,即从汗达盖——将军庙——阿穆内部一线到哈拉哈河的地区。在苏联的地图上,哈拉对河叫哈勒欣河。苏联所以把诺门坎事件叫做哈勒欣铁河的战斗,就是起名于这条河的。

  而外蒙方面则主张,哈拉哈河是他们的领河,双方边境线是通过哈拉哈河东侧和北侧。他们主张的这条线,是早在1734年哈尔加族和哈拉哈族互相争夺地盘时,由清政府裁决而划定的分界线。

  因此,在“满洲国”建立之后,苏满边境就不断发生冲突。到1935年,具体边界冲突急剧增加。1937年,终于发生了日关东军击沉苏联炮艇的干岔子事件,

  干岔子事件,是围绕着满洲北部边境黑龙江中的一个小岛进行的。2月,曾有日本人和满洲人登上干岔子岛和大别基切夫岛。对此,苏联曾多次向“满洲国”方面提出抗议。到了5月,也许苏联认为只提抗议无济于事,于是派出少数兵力在二岛登陆。

  这时关东军调集一个师团的兵力到这里,苏联也调集了炮舰、炮艇。于是两军形成对峙。

  本来日参谋本部认为,对这样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岛。不值得倾注兵力,采取了不扩大的方针。但是关东军不满这一消极态度。6月30日,竟独断专行地擅自向苏联炮艇开火,击沉了其中一艘。于是日苏冲突加剧。

  1938年7月1在西伯利亚与东满、朝鲜北部接壤的地方,日苏两国发生了军事冲突。这一事件是以事件发生地,一个名叫张鼓峰(苏联方面叫哈桑湖)的地名命名的。在日苏两国边界冲突中,这是第一次投入大量军队进行的真正战斗。

  张鼓峰是苏、满边界附近一个标高为150米的丘陵,除满汉铁路由它身边通过外,在战略上并无多大价值。“九·一八”事变后,日苏两国军队都在这里配备了国境守备队,围绕着不明确的国境线,日苏少数军队开始对峙,由张鼓峰到沙草峰一带,一直维持着由两国军队轮流占领的局面。

  7月11日,当日陆军总部得到情报说,约40名苏联士兵在张鼓峰山顶构筑阵地时,他们的反应是复杂的。因为当时日本陆军正集中中国派遣军全部兵力进行武汉会战。因此,对在这里同苏联打一场真正的战争,多持批判态度。日本天皇也下令当地日驻军立即撤出战斗。

  当然,一直在等待着进攻命令的当地驻军,对这样的命令很难心悦诚服。他们迟迟不愿撤回原来的防线。29日,当他们真正撤退时,在当地又发生了第二次冲突,终于卷入了一场真正的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楼主| 发表于 17.4.2013 22:04:56 | 只看该作者
  三、独断专行师团长

  29日上午9点多。

  当尾高师团长接到苏军在沙草峰以南构筑阵地的报告后,他怎么也坐不住了,立即命令日国境守备队长对其发起进攻。他认为这一事件与张鼓峰事件不同,因此就强辩说,这与行前下达的当地守军返回原防地的命令并不矛盾,请求朝鲜军司令官允许他再次集结兵力。

  朝鲜军和大本营虽然同意这一事件与张鼓峰事件另作处理的意见,但原则上仍坚持不扩大的方针,禁止他们在追击时越过边境。

  然而尾高师团长本来就属于对苏强硬派,常常为没能参加在中国进行的战争而抱怨不已。他不满意这一方针,事先也未向朝鲜军司令部请示,就独断专行地擅自决定向苏军进攻。

  31日拂晓,日军向张鼓峰到沙草峰一线苏军阵地发动夜袭击,总共投入一个联队约1600人的兵力。进攻基本获得成功,苏军向东撤退。

  日军刚一行动,远东方面军司令员布留赫尔元帅便命令驻波谢特地区步行第40师各部队作好战斗准备,同时派出两个加强营派往齐缅纳亚山和扎奥绎尔纳亚山,很快爆发了激烈战斗。

  苏军于8月初投入了相当多的兵力,布留赫尔元帅把哈桑湖战争交给远东军区参谋长格奥尔基·什捷伦军长直接指挥其本部开始策划一次进攻。

  8月6日,首先对高地进行了轰炸和密集炮轰,随后苏联步兵发动攻击。

  8月9日,在双方遭到沉重伤亡之后,战斗实际上停顿下来,日军放弃了对有争议领土的占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17.4.2013 22:05:07 | 只看该作者
四、 下达“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

  1939年4月,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命令所属务兵团司令官要执行“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这个纲要中的14点是国境问题,它典型地表示出关东军对边界冲突的强硬态度。

  这个纲要主要内容是:

  1.“我不犯人,也不准人犯我”,这就是关东军对待边境线的根本立场。如果要突袭并歼灭越境苏军(包括外蒙军),则可以“暂时进入苏联境内”。

  2.在边境线不明确的地区,各地防卫司令官可以“按自己判断划定边境线”,并要明确告诉前线部队。

  3.一旦发生纠纷,要求前线部队“断然采取坚决果敢的行动”,至于对由此而产生的事态进行处理的收拾局面,要“信赖上级司令部”。

  从以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要用武力解决纠纷的思想,现在比过去更明显了。

  这样一来,只要当地军队忠实地执行司令部命令,或者苏联方面不作出让步,就不可避免地迟早会在为境上发生一场大的冲突。

  诺门坎事件的第一份报告,传到关东军司令部,就是在这个“要纲”下达后不到20天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楼主| 发表于 17.4.2013 22:05:16 | 只看该作者
五、第一次诺门坎事件

  1939年5月11日,数十名外蒙骑兵过哈拉哈河进入诺门坎布尔特·欧波西南约十五公里的地方。“满洲国”警备队立即把他们赶回西岸。

  12月,外蒙骑兵再次进入东岸,并同“满洲国”警备队进行交战。

  发生“诺门坎事件”的第一份报告,是在1939年5月13日下午送到关东军司令部的。

  5月23日,驻海拉尔的第二十三师团长司令部,正召开联席会议,向各部队传达“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这时,从诺门坎送来了首批报告,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是诺门坎方面的防卫司令官,他决心与外蒙部队战斗。当即下令部队出动。

  5月13日下午,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在给关东军司令部的电报中说:“约七百名外蒙士兵十二日晨,在诺门坎地区涉过哈拉哈河侵入满洲国境,与满洲军之一部交火。由于其后方似乎有增援部队,已令师团所部之一部和满军将其歼灭。”

  不过,这次交火是在12日还是11日说法不一,关东军特别是当时的关东军作战参谋很部卓四郎中佐和政信少佐等人,坚持说是在12日,而苏联方面却说是在11日。由于这一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素有常胜之称的日本陆军的唯一污点。因此,关于战斗的真相,至少现在还有许多地方无法弄清,恐怕今后不少地方也还会是个谜。

  日军奉命出动的部队,于5月15日,在一个轻轰炸机中队的配合下,把外蒙部队直赶到哈拉哈河西岸。之后,于5月17日返回海拉尔。当时,第二十三师团以为事件到此结束,不会扩大。

  第二十三师团出动部队撤回后,外蒙国境警备队再次进入哈拉哈河东岸。带有苏军标志的飞机也开始在发生纠纷的地区上空飞行。与第二十三师团上述估计相反,苏军部队介入了纠纷。

  5月21日,第二十三师团重新下令部队出动,由步兵连队长指挥。人数约2000名。这支部队于5月28日凌晨在哈拉哈河东岸发动进攻,但遭到猛烈的炮轰,伤亡很大,因而攻击没有取得进展。师团长迫不得已命令这支部队从战场撤退。

  5月31日,部队借着夜幕离开战场。

  接到诺门坎事件的第一份报告时,关东军参谋中没有人知道这个地名,以至花了很长时间才在地图上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1.2024 03:4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