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蒙古独立内幕

[复制链接]
251#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21:54:30 | 只看该作者
   2.警告频施蒋公为难,忍辱陈词宋氏让步

  7月5日,蒋介石收到宋子文来电后,在重庆召开了党政要员会议,讨论莫斯科会谈事宜。一些官员主张,完全拒绝斯大对外蒙的要求。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苏联对满洲和新疆问题的保证不可忽视,同时,不制订一个限制性条约,苏联红军不仅可以占领满洲、新疆和内蒙,还有可能侵入华北。经过反复讨论,会议决定:接受斯大林的要求。

  在当晚的日记中,蒋介石表示他对当天作出的决定承担责任。他写道:如果拒绝了斯大林在外蒙的要求,就不可能达成协议,以保证满洲和新疆的领土及行政主权,也不能解决中共问题。而且,这样一来,外蒙古长期被苏军占领,中国的声明只是“徒有虚名”。因此他认为,为了“追求形式”而去冒“国家蒙难”之险,不能算是明智之举。

  第二天,蒋介石召见赫尔利,请他立即转告杜鲁门,总统,中国准备在外蒙同题上,对苏联作出“最大限度的让步”。同时,电告宋子文:

  “(一)外蒙独立问题,须待我国国内真正统一,领土主权真正无缺,行政真正完整,始能考虑。
  (二)苏俄如能保证东三省领土主权完整,不支持中共之割据,不鼓励新疆之叛乱。
  (三)中国政府愿自动提出外蒙独立议案经外蒙投票许其独立,但此议案在抗日胜利后,始能办理。
  (四)大连应为自由港,旅顺应作中苏共用军港,铁路干线应由中苏共管,但管理权仍在中国。

  与此同时,宋子文仍在作各方努力。他请哈里曼打电报给华盛顿,要求弄清美国对外蒙“现状“一词的确切解释,并告诉他说,从中国的角度看,斯大林在外蒙问题上的要求超出了雅尔塔协定的范围。

  杜鲁门拒绝了中国寻求美国介入的意图。

  他指示哈里曼说,在任何与莫斯科会谈有关的雅尔塔条款上,美国都不干预。这实际上等于“非正式地”告诉宋子文,美国拒绝讨论在雅尔塔会议提出的“现状”一词,也就是表示,美国同意维持外蒙现有的“法律”地位。

  7月7日,蒋介石致电宋子文。作出一项新指示,实际上是用在外蒙的重大让步换取苏联减少对东北的要求。蒋介石在电文中说,为了得到苏联在东北、新疆和中共问题上的保证,中国愿意考虑外蒙的独立,斯大林应无条件地同意尊重中国在东北的主权,即,接受中国对大连的管理权,对旅顺的行政管理权,以及“共同经营’”而不是“共同管理”满洲铁路。至于新疆。全部“失地”必须变归中央政府控制。在中共问题上,延安必须完全服从中央政府的军事和行政命令,国民议会开会时,经政府认可,共产党可以派一些代表参加,但绝不是成立“联合政府”。蒋介石说,如果这些条件得到满足,那么他将“自动解决”外蒙问题。他提出,战后将举行公民投票,如果投票结果支持独立,将请国民议会承认,如果国民议会赞成了,政府将批准外蒙独立。

  尽管蒋介石这一电报7月7日晚11时已到了宋子文手里,就是说在第三次会议开会之前。但宋子文仍想再作一次尝试,劝说斯大林不要割去外蒙。作为外长,他没有在中国放弃外蒙的声明上签字。

  他向斯大林解释说:尽管中国原来的立场是在中苏协定中不涉及外蒙问题,但既然苏联反复强调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中国愿意予以考虑并在条约中予以解决。根据雅尔塔协定,中国准备“维持”并“同意”现状。而这一现状包括承认苏联在外蒙驻扎军队的现状及苏联在受到威胁时向外蒙增派军队的权利。中国还准备让外蒙高度自治,包括与苏联签订军事条约。

  宋子文小心地避开了使用“承认”外蒙现状这个词。斯大林却打断他的话问:

  “那么,外蒙是否仍是中国的一部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21:54:38 | 只看该作者
 宋子文没作直接回答,他请斯大林“面对现实”,对中国政府不能“承认”外蒙给予理解:

  “中国不能承认外蒙独立的原因很简单,生存是自然法则的第一要素,任何时候割让外蒙的中国统治机构都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我们现在的政府也一样;如果承认外蒙独立,政府将自身难保,甚至中国最极端的自由分子也反对承认外蒙独立。”

  但斯大林仍未动摇:“我们不能对此让步,中国现在不反对苏联在外蒙驻军,但是二三十年之后呢?在中国边界驻军可不同于在一些小国。”

  在这个问题上,会议投能达成任何协议。下面是会谈结束时宋子文和斯大林的一段对话:

  宋子文:斯大林大元帅已坦率地讲了他本人的意见,我对他的远见表示钦佩,但我们也面临着现在与未来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生存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提出了关于外蒙的现实性建议。

  斯大林:但这一建议并不现实。

  宋子文:在我国政府着来,这是最现实的。

  斯大林:但我们不一同意。

  宋子文:我是奉命行事的。

  斯大林:不得到外蒙古,我就是不甘心。

  宋子文:很遗憾,阁下不能理解我们的立场,在中国看来,这一立场是极其现实的。

  斯大林:很遗憾,阁下不能理解我们的立场。到此为止吧。

  中苏第四次会谈开始于7月9日时,宋子文显然已从与莫洛托夫的讨论中看出,苏联对外蒙问题的立场未作改变。于是在会议一开始,他就声明:中国准备作出重大让步。他说:“从1931年起,日本就一直在强迫中国承认满洲独立,但徒劳无益。中国也一直拒绝苏联要求外蒙独立,因为承认外蒙独立,将伤害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还会少使中国政府出现危机。但是现在中国政府愿以最大之牺牲与诚意,寻求中苏关系根本之解决,扫除今后一切可能之纠纷,藉获两国彻底之合作,以完成孙中山先生在日与苏联合作之遗志,愿于击败日本之后,允许外蒙独立,并拟采用公民投票方式通过后公布之,外蒙区域宜以中国旧疆界地图为准。

  既然中国在外蒙这一关键问题上作了让步,斯大林也打算在其他一些重大问题上作出承诺。当宋子文提出苏联如何帮助平定新疆叛乱时,斯大林打趣道:“我将派苏联红军进驻新疆,您意下加何?”

  宋子文连忙摆手拒绝道:“不、不!请您制止从苏联往新疆运送武器,也许这样更合适。”

  接着,宋子文又问:“斯大林元帅,假如苏联红军进了东北,仍将承认中国在东北的主权吗?”

  斯大林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已经说过,我愿意根据你们的要求发表任何声明。我们承认中国在满洲有全部主权。”

  宋子文吁了一口气,虽说失去外蒙古,愧对委员长和国人,但争得东北和新疆的主权,也算是一种心理补偿了。当然,委员们所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共问题,对此,他不能不对委员长有个满意的交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21:54:47 | 只看该作者
 然而,斯大林的态度却很含糊:

  “我们没有支持也不打算支持中共。我们承认中国只有一个政府。如果中国还有其他政府,或是自封的政府,这当然得由中国自己解决。”

  一时间,室内寂静无声。宋子文觉得十分压抑,而斯大林则不住地抽着烟,一根接一根。

  全室烟雾腾腾。

  宋子文实在忍不住这种气氛,但再次对斯大林欠了欠身,问:

  “那么,您个人的看法呢?”

  斯大林也似乎有些难以忍受宋子文这种穷追不舍的态度了。他反问道:

  “阁下意欲何为?阁下不是已说过希望我们支持蒋主席的政府而不要给中共武器吗?”

  宋子文说:“是的。”

  “那么阁下还有什么打算呢?难道您希望我们派军队帮助你们消灭共产党武装力量吗?”

  “不,我们只希望把中共军队编入政府军之中,并希望苏联对此能尽力。”

  “这是合理要求,中国只能有一个政府,一支军队。”

  “我们准备让中共参加我们组织的战时内阁和军事委员会,但我们不能容忍他们反对政府。”

  斯大林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说:“目前的局势确实难以令人满意。”

  宋子文所期待的,是斯大林命令中共解除武装,接受国民党的领导,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是受斯大林指令的。

  当然,他决意料不到:中共在倔强的毛泽东领导之下,受斯大林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3、烛残漏滴频鼓枕,密电无补足堪哀

  7月13日,因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要赴波茨坦之会,中苏谈判无果而终。

  此前一天,宋子文会见哈里曼,介绍了谈判进展情况,并告诉哈里曼,他准备在最后一次会谈中提出“最大限度的让步”,若不成功,他希望哈里曼向杜鲁门汇报一下这争端。宋子文还请哈里曼转告杜鲁门,“为满足斯大林的要求,我已超出雅尔塔协定范围,同意承认外蒙独立。”他希望杜鲁门在即将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能够劝说斯大林改变立场,或者达到一项中苏都能接受的妥协。

  在宋子文作了准备工作之后,蒋介石开始亲自行动。7月19日,蒋介石召见彼得罗夫,请他转交给斯大林一封长信,信中回顾了中国在外蒙和满洲问题上的立场,并告诉斯大林,“为满足苏联的要求,我已尽力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最后他说,“既然雅尔塔协定是由美国参与提出的,既然哈里曼代表总统表示美国完全拥护协定,我准备把这封信的内容也通知杜鲁门总统。”

  7月20日,蒋介石给杜鲁门发电,转录了给斯大林信件内容,电文末尾说:

  “尽管中国没有出席雅尔塔会议,您,尊敬的总统先生,也一定洞悉我们一直在奉行雅尔塔精神,在外蒙问题上我们甚至作了更大让步,为此我们不惜超出了中国人民所能允许的范围。我相信在与斯大林元帅会谈时,您将会劝说他接受我们的合理立场,不再强求不可能的事。等待您的行动和支持。盼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21:55:11 | 只看该作者
 然而,斯大林的态度却很含糊:

  “我们没有支持也不打算支持中共。我们承认中国只有一个政府。如果中国还有其他政府,或是自封的政府,这当然得由中国自己解决。”

  一时间,室内寂静无声。宋子文觉得十分压抑,而斯大林则不住地抽着烟,一根接一根。

  全室烟雾腾腾。

  宋子文实在忍不住这种气氛,但再次对斯大林欠了欠身,问:

  “那么,您个人的看法呢?”

  斯大林也似乎有些难以忍受宋子文这种穷追不舍的态度了。他反问道:

  “阁下意欲何为?阁下不是已说过希望我们支持蒋主席的政府而不要给中共武器吗?”

  宋子文说:“是的。”

  “那么阁下还有什么打算呢?难道您希望我们派军队帮助你们消灭共产党武装力量吗?”

  “不,我们只希望把中共军队编入政府军之中,并希望苏联对此能尽力。”

  “这是合理要求,中国只能有一个政府,一支军队。”

  “我们准备让中共参加我们组织的战时内阁和军事委员会,但我们不能容忍他们反对政府。”

  斯大林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说:“目前的局势确实难以令人满意。”

  宋子文所期待的,是斯大林命令中共解除武装,接受国民党的领导,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是受斯大林指令的。

  当然,他决意料不到:中共在倔强的毛泽东领导之下,受斯大林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3、烛残漏滴频鼓枕,密电无补足堪哀

  7月13日,因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要赴波茨坦之会,中苏谈判无果而终。

  此前一天,宋子文会见哈里曼,介绍了谈判进展情况,并告诉哈里曼,他准备在最后一次会谈中提出“最大限度的让步”,若不成功,他希望哈里曼向杜鲁门汇报一下这争端。宋子文还请哈里曼转告杜鲁门,“为满足斯大林的要求,我已超出雅尔塔协定范围,同意承认外蒙独立。”他希望杜鲁门在即将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能够劝说斯大林改变立场,或者达到一项中苏都能接受的妥协。

  在宋子文作了准备工作之后,蒋介石开始亲自行动。7月19日,蒋介石召见彼得罗夫,请他转交给斯大林一封长信,信中回顾了中国在外蒙和满洲问题上的立场,并告诉斯大林,“为满足苏联的要求,我已尽力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最后他说,“既然雅尔塔协定是由美国参与提出的,既然哈里曼代表总统表示美国完全拥护协定,我准备把这封信的内容也通知杜鲁门总统。”

  7月20日,蒋介石给杜鲁门发电,转录了给斯大林信件内容,电文末尾说:

  “尽管中国没有出席雅尔塔会议,您,尊敬的总统先生,也一定洞悉我们一直在奉行雅尔塔精神,在外蒙问题上我们甚至作了更大让步,为此我们不惜超出了中国人民所能允许的范围。我相信在与斯大林元帅会谈时,您将会劝说他接受我们的合理立场,不再强求不可能的事。等待您的行动和支持。盼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21:55:21 | 只看该作者
 到第一轮会谈结束时,在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外蒙同题显然已成为维系蒋介石作为“民族领袖”的威望的关键所在。而来自华盛顿的一个又一个信号表明,美国赞同中国对外蒙“现状”的解释。这种表面的信号促使蒋介行致力于以此投石问路,探询苏联的用意。

  杜鲁门在为波茨坦会议准备的文件中,也确实包括提出一项美苏协定,严格限制苏联在满州的活动,并重申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但是,他并没有提出这项建议,因为他的军事顾问们担心,要求达到这一美苏协定,很可能会使苏联推迟对日作战。斯大林在5月份与霍普金斯的会谈中曾说过,苏联红军在远东的作战日期,取决于中国是否接受雅尔塔协定,因此,杜鲁门赴波茨坦时,认为苏联早日参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苏谈判的成功,在波茨坦会议期间,斯大林和莫洛托夫重申了这一联系。

  几天之后,杜鲁门拒绝了蒋介石请求美国调停中苏关系的要求,针对7月20日蒋介石的来电,7月23日,杜鲁门作了冷淡的答复:

  “我请你们遵守雅尔塔协定,但并没有让你们作出任何超越协定的让步。如果你们与斯大林元帅之间对如何解释雅尔塔协存有分歧,我建议你们派宋子文重回莫斯科进行谈判,以达成全面谅解。”

  蒋介石曾指望杜鲁门在波茨坦会议上提议讨论中苏会谈中的悬案,并特别希望在外蒙问题上得到支持,但杜鲁门的答复根本没有提这些事,而且用的是拒绝的口吻。蒋介石把赌注押在美国对外蒙问题的支持上,输了。

  在波茨坦会议上未能赢得美国介入,这导致了宋子文的辞职。杜鲁门回电的第二天,宋子文告诉王士杰,他打算辞去外长职务,希望王接任并继续赴莫斯科进行谈判。宋子文面临的是签署转让外蒙主权的协定,他担心这会给他的政治前途蒙上阴影,因此,最好的选择是马上辞职。

  他巧妙地把那烫手的栗子,留给了王士杰,让后者去扮演现代李鸿章的角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21:55:3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外家骑兵进东北

         1.苏联对日宣战,“皇军之花”仓促应战

  8月6日晨,气候闷热,天气晴朗。

  在日本广岛上空。两架美军3—29战斗机在盘旋。

  8时正,只见一架飞机投下降落伞,随即发出令人目眩的强烈白色闪光。

  俄倾,广岛市中央部之上空,发生了大爆炸,整个城市突然卷起烟尘云雾,天空也被暗黑的烟幕所掩,数百根火柱又随即冲天而起。

  广岛市一片废墟。

  美国的一颗原子弹使世界震惊。使苏联震惊。它摧毁的是日本广岛,但有一半似乎是落在斯大林的心上。

  8月8日晚。日本战争指导首长正在期待预定的苏日会谈的结果。

  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较日本政府预料的为迟,于8月5日始返抵莫斯科。

  佐藤大使立即申请会谈,莫洛托夫即指定8月8日夜正式会谈。

  与日本大本营的乐观估计相反,苏联的答复,竟然就是宣战。

  这样一来,不仅过去几个月的拼命的外交努力,终成泡影,而且却以铁槌代替了答复。

  苏联政府声明:自翌日(即8月9日)凌晨零时起,苏联处于对日战争状态。

  声明指出:

  “在希特勒德国失败与投降后,日本依然是坚持战争的唯一强国。”

  “美、英、中三大国今年7月26日关于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已被日本拒绝……”

  “苏联对日宣战的依据是:吸取历史教训,保障社会主义祖国远东边界的安全;切实履行苏联在雅尔塔会议所承担的盟国义务;恢复苏联在早先被日本非法夺占的领土方面的传统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21:55:40 | 只看该作者
  苏联的声明被视为对在日本压迫下呻吟的亚洲各国人民的喜讯而传遍全世界。

  “蒙古人民共和国小呼拉尔和政府随即郑重宣布:蒙古将参加同盟国一方对日本逊行的神圣战争。蒙古完全同意苏联政府的声明。

  宣言指出:“从过去到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始终阻挠着蒙古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独立存在。”

  中共军队领导人也致电斯大林:

  “我们代表中国人民热烈欢迎苏联政府对日宣战。中国解放区的十亿平民将全力以赴协同红军以及其他盟国军队作战,以击败不共载天的日本侵略者。”

  中华国民委员会蒋介石在8月9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写道:“苏联宣布从今日起对日作战,我全国人民深感欣慰。

  谨代表中国政府、人民和军队向您,以及苏联政府、英雄的人民和军队表示真挚的、热烈的敬意。”

  苏联远东军共350万,分三个方面军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率领下,已经结集在从蒙古的干旱草原到太平洋海岸这一广大的战场上,等待着冲击的信号。

  上百万的红军凝视着漆黑的夜空,不时观看表针……

  此刻,东北平原上空,雷电交加、大雨如注,干涸的山地河川和溪谷转瞬间变成了奔腾的洪流,掩没了河谷。

  8月9日凌晨0时,伪满洲国首都新京。

  日本关东军——“皇军之花”总司令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东宁、绥芬河正面遭到苏蒙军队袭击!”

  “牡丹江市出现苏军飞机!”

  “虎头及五家子我方阵地,遭苏军炮轰!”

  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恰恰在前一天去旅顺出席关东神宫的奠基仪式,随即又赴大连,此刻正不在新京。

  司令部犹如无头之苍蝇,一片混乱。

  总参谋长秦彦三郎召集参谋幕僚商议,并在同伪满洲国总务大臣武部六藏协商后,下令抗击苏军进攻。

  接着,他一面火速派人前往大连请回山田乙三,一面又策划召集伪满洲国紧急御前会议,根据大本营指令、决定放弃新京、退守“东方道防线”,并要求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立即迁往临江。

  恐慌、焦急的心情袭击了每一个将领。

          2.龙蛇鼓角雄山野,外蒙突骑入东北

  外蒙古对日宣战以后,向前线派出了几乎所有的军队。

  富有作战经验的“蒙古人民和国”元帅乔巴山担任总司令,蒙古人民革命军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泽登巴尔为政治部主任。

  在苏联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外蒙古从未置身事外,一直支援苏联的对德战争。

  战争一开始,外蒙古就展开了筹集支援苏军基金的捐款运动,提出“一切胁从于苏德战场的利益”的口号。

  1941年10月,第一趟支援苏军的列车驶出,其总值达183万图格里克,此外,还有58万7千图格里克现款汇往苏联国家银行。

  此后,这一运动很快发展为真正的全民运动,满载御寒服装、粮食和包裹的列车一趟接一趟地从蒙古驶往苏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21:56:02 | 只看该作者
一路向多伦方面前进,另一路则自战线右翼末端沿国境线向二连浩特方向推进。

  一路之上,尽管大雨倾盆,道路泥泞难行,但各部队的行军速度却异常神速。

  担任主要突出任务的军队是诸兵种合成的第17、39、53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蒙古骑兵机械化集群的任务是在方面军右翼保障主力的行动。

  苏蒙骑兵所面对的是日军两个步兵师团、两个步兵旅团和伪满军及德王的近十个骑兵师和步兵师。由于日军第三方面军的主力已撤回新京和沈阳地域,苏蒙骑兵进军阻力较小。

  苏蒙联军的行动以蒙古塔姆察克布拉克突击部为中心,各部队向前推进,如同一个中心点发出的无数只简明箭头所形成的扇面。主力从阿尔山筑垒地域旁边通过,向大兴安岭进攻。

  蒙古的沙漠和草原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众多的军队。

  在方面军的右翼,普利耶夫将军指挥下的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正越过戈壁滩。

  苏蒙士兵并肩向荒漠进军,他们踏着一道道就象火山迸发那样烟尘滚滚的沙丘,越过坎坷不平的荒芜的盐碱地,沿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向敌军前进。

  他们必须穿过五百公里的沙漠,才能达到最近的一条河流。

  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在8月9日消灭了敌人的国境守备队之后,开始成行军纵队快速向前开进。

  战役第一天,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在多伦方向上就推进了五十五公里。

  先遣支队到达了那仁宝力格,这个方向上的德王骑兵和日军步兵全部被击溃并放下武器。几乎没有同苏蒙骑兵交锋就向华北退却了。

  他们继续推进,主力于8月10日到达了宝尔陶苏木以北二十公里一线。次日,又越过了宝尔陶苏木后面的沙漠,接近了大兴安岭的西南支脉。

          3.天皇胆寒收残局,蒙骑乘胜逼新京

  还是在8月9日上午的时候,日本东京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就投降问题展开讨论。

  外相东乡茂德主张:日本战败已成定局,应在保留天皇地位的条件下,立即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

  陆相阿南淮几表示反对。他说:

  “纵使一亿国民全部战死,也须保持大义,必须继续战斗,对作战要具有充分信心。”

  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支持阿南陆相的意见,他说:“对于本土决战,我们已作充分准备,苏蒙参战虽于我不利,但尚未至必须无条件投降之地步!”

  双方争论不休,未能作出一致结论。

  当天下午2时半,铃木首相召集临时内阁会议,争吵了7个多小时,仍无法统一意见。

  首相进官面见天皇,请天皇裁决。

  当晚11时50分,皇官内防空洞的一间办公室,御前会议在天皇主持下召开。

  铃木首相提出政府议案:“在上月26日发布的三国公告所列举的条件中,不包括要求变更天皇在国法上的地位的谅解下,日本政府将予以接受。”

  阿南陆相仍持前议叫嚣道:“纵使茹草啖泥,匍匐山野。只要坚持战斗,相信死地自有活路。”

  凌晨一时,首相呈请“圣断”。

  天皇发表谈话说:陆、海军统帅部的计划常有错误,失掉了时机。……似此情形,怎能迎击敌军!”

  遂决定采纳外相东乡茂德之见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0日,日本政府就此决定通告盟国,并附以一项谅解,“上项公告并不包括任何有损天皇为最高统治者权利的要求。”

  12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复函日本政府,称:“自投降之日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即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的命令,日本政府的最终形式将由日本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原来确定。”

  然而,顽固的日本并未真正打算放下武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21:56:14 | 只看该作者
 在收到贝尔纳斯来函之后,东京电台即播了如下通告:

  “皇军和帝国舰队正在履行保卫祖国和天皇陛下的最高命令,在各处均转入反击盟军的积极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苏蒙等兵机械化部队在普列耶夫将军的指挥下联合作战,不断发动进攻,击溃了德王的几个骑兵师。

  接着,主力部队又向多伦方向发起进攻。

  多伦,这个古老的商业城,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它掩护着越过南兴安岭的伸向热河和黄河的通路。

  苏蒙骑兵部队穿过三百多公里难行的沙漠后,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占领了多伦。

  蒙古和苏联军队逾越察哈尔沙漠的神速进攻、骑兵机械化集群向多伦的突击,使日军指挥部在这个方向上组织防御的一切企图归于破灭。

  蒙古骑兵机动迅速、善于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行动。其部队对退却的日军和德王的军队穷追不舍,紧随敌人突入了坚固设防的支撑点和城市。

  道尔吉帕杭姆少将、奥憾苏伦、道尔吉和策登达什上校的骑兵在作战中表现得十分骁勇善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21:56:22 | 只看该作者
 许多蒙古军人因作战勇敢而获得苏联勋章和奖章。

  蒙古和苏联军队在六天的作战中使日本关东军遭受重创,两国军队击溃了十六个筑垒地域内的敌军,后贝加尔方面军推进了二百五十至四百公里,进至多伦、林西、桃安、王爷庙一线。打乱了日军指挥部防满洲的全盘计划。

  蒙古骑兵机械化集群攻占了满洲与华北之间的交通线、切断了关东军与侵华军指挥部战略预备队之间的联系。

  战役第一阶段结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1.2024 03:4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