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2301|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赏析] 有谁也喜欢木心的文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9.10.2013 11:00: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西班牙三棵树
散文 创作
木心 发表于:
《西班牙三棵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a “三棵树”是西班牙产的一种酒Tres Cepas,初就觉得清纯,继之赞赏,不久又嫌那点点甘味是多余而不良的。
    b 曼哈顿上城区,麦德逊大街,白鲸酒吧,进门两侧橱窗,尽量海洋风调,别人还以为讨好梅尔维尔,其实是借借Moby Dick的光,做生意。
    c 在白鲸酒吧啜“三棵树”,写长短句,消磨掉像零碎钱一样的零碎韶华,韶华,在辞典里是青春岁月的称谓,我忘掉辞典就是了。
    d 待要成集,乱在体裁上,只好分辑,分三辑。
    e 哀利丝•霍珈走过来悄悄说,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就种一棵树——这也太美丽得犬儒主义的春天似的;我是,是这样想,当谁欺侮了谁时,神灵便暗中播一棵树,森林是这样形成的,谁树即谁人,却又都不知道。
    f 诗集无以指唤,才袭用一用酒的牌名,西班牙与我何涉,三棵树与我何涉,诚如Faust作者所云:假如我爱你,与你何涉。
                                                                 一九八六年夏
2#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3 11:01:08 | 只看该作者
九月初九
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连绾表现着平等参透的关系,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在所谓“三百篇”中,几乎都要先称植物动物之名义,才能开诚咏言;说是有内在的联系,更多的是不相干地相干着。学士们只会用“比”、“兴”来囫囵解释,不问问何以中国人就这样不涉卉木虫鸟之类就启不了口作不成诗,楚辞又是统体苍翠馥郁,作者似乎是巢居穴处的,穿的也自愿不是纺织品,汉赋好大喜功,把金、木、水、火边旁的字罗列殆尽,再加上禽兽鳞介的谱系,仿佛是在对“自然”说:“知尔甚深。”到唐代,花溅泪鸟惊心,“人”和“自然”相看两不厌,举杯邀明月,非到蜡炬成灰不可,已岂是“拟人”、“移情”、“咏物”这些说法所能敷衍。宋词是唐诗的“兴尽悲来”,对待“自然”的心态转入颓废,梳剔精致,吐属尖新,尽管吹气若兰,脉息终于微弱了,接下来大概有鉴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绝妙好辞已被用竭,懊恼之余,便将花木禽兽幻作妖化了仙,烟魅粉灵,直接与人通款曲共枕席,恩怨悉如世情——中国的“自然”宠幸中国的“人”,中国的“人”阿谀中国的“自然”?孰先孰后?孰主孰宾?从来就分不清说不明。
       儒家既述亦作,述作的竟是一套“君王术”;有所说时尽由自己说,说不了时一下子拂袖推诿给“自然”,因此多的是峨冠博带的耿介懦夫。格致学派在名理知行上辛苦凑合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纠缠瓜葛把“自然”架空在实用主义中去,收效却虚浮得自己也感到失望。释家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只不过是佛的舞台,以及诸般道具,是故释家的观照“自然”远景终究有限,始于慈悲为本而止于无边的傲慢——粗粗比较,数道家最乖觉,能脱略,近乎“自然”;中国古代艺术家每有道家气息,或一度是道家的追慕者、旁观者。道家大宗师则本来就是哀伤到了绝望、散逸到了玩世不恭的曝日野叟,使艺术家感到还可共一夕谈,一夕之后,走了。(也走不到哪里去,都只在悲观主义与快乐主义的峰回路转处,来来往往,讲究姿态,仍不免与道家作莫逆的顾盼)然而多谢艺术家终于没有成为哲学家,否则真是太萧条了。
       “自然”对于“人”在理论上、观念上若有误解曲解,都毫不在乎。野果成全了果园,大河肥沃了大地,牛羊入栏,五粮丰登,然后群莺乱飞,而且幽阶一夜苔生——历史短促的国族,即使是由衷的欢哀,总嫌浮佻庸肤,毕竟没有经识过多少盛世凶年,多少钧天齐乐的庆典、薄海同悲的殇礼,尤其不是朝朝暮暮在无数细节上甘苦与共休戚相关,即使那里天有时地有利人也和合,而山川草木总嫌寡情乏灵,那里的人是人,自然是自然,彼此尚未涵融尚未钟毓……海外有春风、芳草,深宵的犬吠,秋的丹枫,随之绵衍到煎鱼的油香,邻家婴儿的夜啼,广式苏式月饼。大家都自言自语:不是这样,不是这样的。心里的感喟:那些都是错了似的。因为不能说“错了的春风,错了的芳草”,所以只能说不尽然、不完全……异邦的春风旁若无人地吹,芳草漫不经心地绿,猎犬未知何故地吠,枫叶大事挥霍地红,煎鱼的油一片汪洋,邻家的婴啼似同隔世,月饼的馅儿是百科全书派……就是不符,不符心坎里的古华夏今中国的观念、概念、私心杂念……乡愁,去国之离忧,是这样悄然中来、氤氲不散。
       中国的“自然”与中国的“人”,合成一套无处不在的精神密码,欧美的智者也认同其中确有源远流长的奥秘;中国的“人”内充满“自然”,这个观点已经被理论化了,好事家打从“烹饪术”上作出不少印证,有识之士则着眼于医道药理、文艺武功、易卜星相、五行堪舆……然而那套密码始终半解不解。因为,也许更有另一面:中国的“自然”内有“人”——谁莳的花服谁,那人卜居的丘壑有那人的风神,犹如衣裳具备袭者的性情,旧的空鞋都有脚……古老的国族,街头巷尾亭角桥堍,无不可见一闪一烁的人文剧情、名城宿迹,更是重重叠叠的往事尘梦,郁积得憋不过来了,幸亏总有春花秋月等闲度地在那里抚恤纾解,透一口气,透一口气,这已是历史的喘息。稍多一些智能的人,随时随地从此种一闪一烁重重叠叠的意象中,看到古老国族的辉煌而褴褛的整体,而且头尾分明。古老的国族因此多诗、多谣、多脏话、多轶事、多奇谈、多机警的诅咒、多伤心的俏皮绝句。茶、烟、酒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唯有那里的“自然”清明而殷勤,亘古如斯地眷顾着那里的“人”。大动乱的年代,颓壁断垣间桃花盛开,雨后的刑场上蒲公英星星点点,瓦砾堆边松菌竹笋依然……总有两三行人为之驻足,为之思量。而且,每次浩劫初歇,家家户户忙于栽花种草,休沐盘桓于绿水青山之间——可见当时的纷争都是荒诞的,而桃花、蒲公英、松菌、竹笋的主见是对的。
       另外(难免有一些另外),中国人既温暾又酷烈,有不可思议的耐性,能与任何祸福作无尽之周旋。在心上,不在话下,十年如此,百年不过是十个十年,忽然已是千年了。苦闷逼使“人”有所象征,因而与“自然”作无止境的亲,乃至熟昵而狡黠作狎了。至少可先例两则谐趣:金鱼、菊花。自然中只有鲋、鲫,不知花了多少代人的宝贵而不值钱的光阴,培育出婀娜多姿的水中仙侣,化畸形病态为固定遗传,金鱼的品种叹为观止而源源不止。野菊是很单调的,也被嫁接、控制、盆栽而笼络,作纷繁的形色幻变。菊花展览会是菊的时装表演,尤其是想入非非的题名,巧妙得可耻——金鱼和菊花,是人的意志取代了自然的意志,是人对自然行使了催眠术。中庸而趋极的中国人的耐性和猾癖一至于此。亟待更新的事物却千年不易,不劳费心的行当干了一件又一桩,苦闷的象征从未制胜苦闷之由来,叫人看不下去地看下,看下去。“自然”在金鱼、菊花这类小节上任人摆布,在阡陌交错的大节上,如果用“白发三千丈”的作诗方法来对待庄稼,就注定以颗粒无收告终,否则就不成其为“自然”了。
       从长历史的中国来到短历史的美国,各自心中怀有一部离骚经,“文化乡愁”版本不一,因人而异,老辈的是木版本,注释条目多得几乎超过正文,中年的是修订本,参考书一览表上洋文林林总总,新潮后生的是翻译本,且是译笔极差的节译本。更有些单单为家乡土产而相思成疾者,那是简略的看图识字的通俗本——这广义的文化乡愁,便是海外华裔人手一册的离骚经,性质上是“人”和“自然”的骈俪文。然而日本人之对樱花、俄罗斯人之对白桦、印度人之对菩提树、墨西哥人之对仙人掌,也像中国人之对梅、兰、竹、菊那样的发呆发狂吗——似乎并非如此,但愿亦复如此则彼此可以谈谈,虽然各谈各的自己。从前一直有人认为痴心者见悦于痴心者,以后会有人认知痴心者见悦于明哲者,明哲,是痴心已去的意思,这种失却是被褫夺的被割绝的,痴心与生俱来,明哲当然是后天的事。明哲仅仅是亮度较高的忧郁。
       中国的瓜果、蔬菜、鱼虾……无不有品性,有韵味,有格调,无不非常之鲜,天赋的清鲜。鲜是味之神,营养之圣,似乎已入灵智范畴。而中国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之所以令人心醉神驰,说过了再重复一遍也不致聒耳,那是真在于自然的钟灵毓秀,这个俄而形上俄而形下的谛旨,姑妄作一点即兴漫喻。譬如说树,砍伐者近来,它就害怕,天时佳美,它枝枝叶叶舒畅愉悦,气候突然反常,它会感冒,也许正在发烧,而且咳嗽……凡是称颂它的人用手抚摩枝干,它也微笑,它喜欢优雅的音乐,它所尤其敬爱的那个人殁了,它就枯槁折倒。池水、井水、盆花、圃花、犬、马、鱼、鸟都会恋人,与人共幸蹇,或盈或涸,或茂或凋,或憔悴绝食以殉。当然不是每一花每一犬都会爱你,道理正如不是每个人都会爱你那样——如果说兹事体小,那么体大如崇岳、莽原、广川、密林、大江、巨泊,正因为在汗漫历史中与人曲折离奇地同褒贬共荣辱,故而瑞征、凶兆、祥云、戾气、兴绪、衰象,无不似隐实显,普遍感知。粉饰出来的太平,自然并不认同,深讳不露的歹毒,自然每作昭彰,就是这么一回事,就是这么两回事。中国每一期王朝的递嬗,都会发生莫名其妙的童谣,事后才知是自然借孩儿的歌喉作了预言。所以为先天下之忧而忧而乐了,为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忧了;试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大有人在,怎能不跫然心喜呢,就怕“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后下去,诚不知后之览者将如何有感于斯文——这些,也都是中国的山川草木作育出来的,迂阔而挚烈的一介乡愿之情。没有离开中国时,未必不知道——离开了,一天天地久了,就更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3 11:06:04 | 只看该作者
诸圣瞻礼节寂静无声
花园普承月光
树顶勾出边线
时而黑时而银
小池塘整片亮闪
斜径,乳白砾石
云片丝丝缕缕了不久
散……温明圆月
空气和暖滋润
枯叶在霉腐
一只喷壶忘在平台上
灌木枒杈中鸟雀鼓翅
如裙裾的窸□
叶子从枝头掉落
还剩菊花,金盏花
大丽亚逃过最后那场暴雨
沉重的朵儿俯垂着
风传送凋零的花香
泥土香,雨水香
使人想起从前,年年秋天
诸圣瞻礼节
伛腰向青苔气味的河面
叫喊自己的名字,听回声
扫墓,漫步在乔木林中
喧笑着寻找,寻找
总也找不着的蜜黄的
总有人会找着了的鸡茸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3 11:07:35 | 只看该作者
五岛晚邮

   
十二月十九夜
我已累极
全忘了疲惫
我悭吝自守
一路布施着回来
我忧心怔忡
对着灯微笑不止
我为肢体衰嚲而惶惑
胸中弥漫青春活力
你是亟待命名的神
你的臂已围过我的颈
我望见新天新地了
犹在悬崖峭壁徘徊
虽然,我愿以七船痛苦
换半茶匙幸乐
猛记起少年时熟诵的诗
诗中的童僧叫道
让我尝一滴蜜
我便死去

十二月廿八晚
每次珍重道再见
昨晚,我悄悄遁去
待你察觉我已走了
起一瞬永别之感
你会猜知我在后悔
你猜知了
我的后悔便终止
又无悔地向你行来

不成文的肌肤之亲
太可能毁掉
你金字塔内的我
近月以还,憬明,迷茫
骤浓骤淡的悲喜交替
废园中枇杷花药性的甜香
严静,夕阳之美
以及我爱你

明知站在深渊边
一旦你摈我,弃我
也是福了的
不能爱,能思念
人被思念时
知或不知
已在思念者的怀里
自踵至顶的你呵

安息日,小径独步
枯枝刺满蓝空
树下一滩一滩残雪
滋润的寒风拂面
真愿永生走下去
什么也没有
就只我爱你
伤翅而缓缓翔行

除夕•夜
本年的晴朗末日
从别处传悉你的心意后
换了另一种坐立不安
飘坠般循阶下楼
投身于晼晚的寒风中
路上杳无行人
黑树干后遥天明若鎏金
斜坡淡红衰草离离
无叶的繁枝密成灰晕
邻宅窗前飘悬纸灯
门檐下铁椅白漆新髹
掌心烟斗鸟胸般的微温
两三松鼠  巡觅食
远街车马隐隐驰骋
有你,是你
都有你,都是你
无处不在,故你如神
无时或释,故你似死
神、死、爱原是这样同体
我们终于然,终于否
已正起锚航向永远
待到其一死
另一犹生
生者便是死者的墓碑
唯神没有墓碑
我们将合成没有墓碑的神

一月三日
何谓红尘历劫幸存者之福
忆往事,悲恸淡如野墟炊烟
何谓离群独归驱车若飞者的喜乐
为你,我甘忍凄怆,满怀熊熊希望
壮丽而萧条的铜额大天使啊
也许我只是一场罗马的春阴暴雨
还有几次,多少次,如昏沉昨夜
我举步维艰,沿城而行而泣而祷
先是你,绝世的美貌惊骇了我
使我不敢对你的容颜献一颂辞
怕你怨我情之所钟仅在悦目
崇敬你吐属优雅动定矜贵风调清华
无奈每当骤见你的眉目鼻唇
我痴而醉,瘖而聩,直向天堂沉沦

一月六日
你尚未出现时
我的生命平静
轩昂阔步行走
动辄料事如神

如今惶乱,怯弱
像冰融的春水
一流就流向你
又不知你在何处

唯有你也
也齐了,懦了
向我粼粼涌来
妩媚得毫无主意

我们才又平静
雄辩而充满远见
恰如猎夫互换了弓马
弓是神功,马是宝马

一月十日
梦想的是
在你这里,某夜
面对歌剧中聆到过的
百转千回直透天庭的一颗心

灵魂像袋沉沉的金币
勿停地掏出来交给情人
因为爱是无价宝
金币再多也总叹不够

一月十二日
遇见你后
情欲的乌云
消散殆尽
我对自己说
看这最后的爱
爱是罪
一种借以赎罪的罪
(拿撒勒人知道
且去做了)
噢拉比
我细小细小
只够携一个选民
拉比笑了,说
天国的门犹如针孔
两个孩子骑着骆驼
也可双双穿过针孔
(那时的我
独占你瑰玮的肉体
在驼峰之间
天国门口)

同前
你是真葡萄树
我愿是你的枝子
枝子不在树身
自己无能结果

你是真葡萄树
我将是你的枝子
结果甸甸累累
荣耀全归于你

你是真葡萄树
我已是你的枝子
枝子夜遭摧折
旦明茁绽新枝

你是真葡萄树
请你把不结果的
那些枝子剪去
使我结果更多

一月十六日
清俊的容颜
富丽的胴体
这次是你作势引我抱你
明知一旁有人伏案假寐
我至今以为彼是你的倖臣
你张臂促成我上前紧搂偎熨
真没料到我的情敌败得那么快
是第二度吻于你胸口
仍是那位置,更低了些
像历尽风波的船
靠了玉崖琼林的港岸
此番我不再忧虑冒犯了
知你喜悦我的顽劣
勿以我崇恋你的形姿为忤逆
我呀并非来自神化的苍穹
我自纸质发黄的童话插图中来
背上有椭圆透明的小翅的
那种笑盈盈的月夜飞行物
雅不欲进天堂入地狱
惯在草茵花丛间闪烁漫游
做点好事,捣点蛋,无影无踪
哈尔茨山的兄弟呀
他黠巧如羚羊,弹琴而歌唱
我愿吻你,你莫畏惧
吻后我便走,不会再来
是故你莫畏惧,让我吻了这次
露西亚的兄弟呀
也不要世界的夸奖
在条条生命的田垄上
禾稭似的人转瞬被刈光
夏天往往有这样的情景
涅瓦河夜晚的晴空
异样的幽辉异样的沉静
回忆起畴昔的幸福
虽已淡漠,却又伤心
夏夜以它良善的清风
使我们默默遐想
恍如一囚徒
在乱梦中倏尔出狱
飘向草原森林
幻想就是这样领着我们
重返青春年代的新鲜早晨
我爱你,不再离舍了
诚如脱笼的鸷鸟
掠入郁郁馨馨的森林
我誓作你忠烈的守护神
你双目惺忪地喃喃
我应和,犹如谷底回声
突然我转身从楼梯盘旋而下
不见涅瓦河
也非良善的夏夜
街上寒风扑面
辉煌的橱窗连成一片
玻璃和镜面布满我的笑靥
首饰店灿若群星的陈列
何者宜作我婚礼的指环
圣母院神龛的烛光呵
为我证见迟来的滔滔洪福

十八日
低着头款款款款走
不理谁个美谁个丑
脚下溶漾温软的云
彳亍在云的大漠上
路人再陋也不足嫌
再艳再媚也不足羡

款款款款低着头走
猛省这是颓丧的步姿
人们见了会慨然想
一个凄凉无告的病汉
哪知我满心洪福
款款独行,才不致倾溢
廿一日
明天又明天
十二昂奋
十二消沉
明天又明天
回想往日平静
如澄碧长空
把事业的无色风筝
奔跑着引高送远
如今手执风筝的牵线
抬头只见你的容仪
每当我稍萌怨怼
便越觉得你才是我的爱
你带给我洶洶的生
我自心一再涌现死
渴望无遮礙之夜
畏惧狎习后的荒凉
你是圣杯旨醴
禁饮的诫令由我宣颁
今夕又诉以宏大计划
你频频颔首双目瞱然
毫不知我为你燃烧
底层一片彻骨的冰
在死的冰上
起爱的火灾
就因你已是实体而非幻影
才使我踬倒不能复起

一月廿六日
如拱门之半
我危弱欲倾
如拱门之另半
你危弱欲倾
两半密合而成拱门
年华似水穿流
地震,海啸
拱门屹立不动
众人行过,瞻仰
勿知是两个危弱之一体
离开我
你便倒塌
离开你
我犹独存
哦,并非独存
又有一半来与我密合
拱门下不复有年华穿流
是故你莫离开我
要知你的强梁在于你啊

二月十四日
愈近你
愈勿明你是谁
已是这样近了
我退不回来
仆在宝藏门口
还得挣扎起身
自己殡殓自己

去国十载,岁月怡静
遇见你,初初一惊
只是飘忽的身影
生涩微甘的目语
无损我宿葆的水木清华
讵料霎时云蒸霞蔚
我如踉跄中酒
鬱鬱沸沸不舍昼夜

披上海蓝外套
八颗钮上八只锚
直立的锚无为而端丽
你自称水手称我船长
我愿最后一个离船
或与船同沉海底
航向拜占庭,航向巴比伦
从来不靠陌生人的慈悲
除非我伪装恬漠
握瑾怀瑜繁文缛节
御香缭绕间雍雍穆穆
由你诧异古国的王孙
狂放善辩忽焉守口如瓶
把满绣祥麟威凤的锦袍
挥手投之檀香烈火
青焰窜起杳无余烬

分道时你说,永远记得
记得什么,都是虚空,捕风
你向西驰,我策骑往东
疲乏,焦渴。送葬归途的心情
危楼萧索,呆愕的灯
壁炉中湿柴嘶嘶如蛇鸣
脱落长靴跌倒在床上
周身冷汗无力再起

先知们最惧怕的胃痛摧醒了我
灼热的怀表,凌晨四点
并非大难,熄灭爱,还复详贞
你是春晖中阿尔卑斯山
我并非躍马亲征的帝君
这垂死的牧人,羊群尽散
犹在你苍翠的麓坡吹笛
黎明,人影不见,笛声永绝

周年祭
夜雨凄迷
壁炉火色正红
记忆在
世事俱在
犹如多帆的三桅船
爱者(死别的,生离的)
一一斜倚舷栏
回望,无言
往日衣履
往日笑颜
夜雨中,曳着音乐
徐徐向黑暗驶去
          19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3 11:07:41 | 只看该作者
十四日子夜

街市的燈亂紛紛亮著
在古老的舊色天里仍是暗
不願獨眠
循著溫暖向虹云靠近
那不過是一片天

柔色的月不見
杳無星光
大地上縱橫的褶皺
藏匿歲月的餘溫
你讓我哪裡去尋
去尋你

唯有滴水聲
漏刻一般
微笑如達芬奇的畫像
靜穆遠思
微沉的眉頭
偏鎖一行鄉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3 11:0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3 11: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3 11:0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3 11: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3 11:0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8.6.2024 05:0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