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天点亮一盏灯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8.4.2010 22:28:08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塞涅卡

  对人的欲望加以限制,有助于医治恐惧症。

  不再希望,也就不再害怕。希望和害怕如此不同,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它们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联系,实际上却是相辅相成的。尽管很多方面不同,但它们是一起行进的,就像犯人和给他戴上手铐的警卫队要一起行走一样。

  害怕和希望同步,这并不使人们感到惊讶,因为二者都属于犹豫不决的心理,都是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而造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们主要起因于思想不适应现实,远远地跑到了现实的前头。于是,预见这种赐予人类最伟大的能力,竟成了人们痛苦的一个来源。

  野生动物只逃离它们眼下看到的危险,一旦危险过去,也就不再担心了;人们却既为伤心的往事苦闷,又为将来无法欲知的事焦急。记忆会带回害怕的极度痛苦,预见又提前引起这个痛苦。没有一个人能把他们的不幸局限于现在。

  忘记过往的伤心事,限制你的欲望吧!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有恐惧。不要再为未知的事情而苦恼、恐惧了。

  塞涅卡(公元前3年—公元65年);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以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是“古罗马雄辩家、悲剧作家、哲学家、政治家”。流传至今的有《美狄亚》、《俄狄浦斯》、《特洛伊妇人》等十部悲剧,和《安慰》、《论天命》、《论智者不惑》、《论忿怒》、《论悠闲》、《论宽恕》、《论心灵的安宁》等大量的伦理哲学著作。

  只花时间去读优秀的经典作品(古罗马)塞涅卡

  如果谁要想从阅读中获益,找到值得铭记永久的知识,就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最优秀的经典作品,不断地从天才作家那里吸取养料。

  哪都去过,等于哪儿都没走好。你应该安定下来,对一个大作家的作品做个深入探究。从一个作家跳到另一个作家,走马观花地阅读,与那些喜好浅尝辄止旅游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不能为身体所吸收食物,对健康也是无所裨益的;不断改变治疗方法,病急乱投医,是不可能治愈疾病的;不停地把伤口当作各种膏药的实验之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伤口痊愈的;不断移栽的植株,显然是不易成活的……

  没有一件东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下都是对人有益的,就书籍而言,也有的甚至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在你所有的藏书中,要挑选你能够阅读的部分来读。人也许会因为无聊或者其他的原因,去读些闲书。其实,那就像一个接一个地品尝菜的味道一样,正是胃口不好的表现:食物种类不同,或温、或凉,或腥、或臭,一口同嚼,不是滋补身体,而是危害健康。所以,你应坚持读成熟作家的作品,一旦产生转换的念头,就要回到所熟悉的作家作品中深入研读,以找到新的发现。

  我们还要学习面对贫困、死亡或其他不幸时应具备的知识。在不同的思想当中,选取一个来思考并予以彻底消化,这是攀登人生顶峰的一个好途径。我个人通过这种方法获益颇深,因为我心中领略到人生的快乐根本。伊比鸠鲁说过“欢乐的贫穷是一种光荣”,这使我充满了勇气。其实,既然是快乐,又何必在乎是否贫穷呢?贫穷的人不是所拥有的太少,而是索求的太多罢了。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拥有的一切不放在心上,却总对他人的财富存在觊觎之心,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念念不忘,那么,他有多少积蓄、有多少正在放牧的牲畜、有多少可生息的资本又能说明什么问题?一个人财产的恰当界限不过如此:第一是必要;第二是足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8.4.2010 22:28:20 | 只看该作者
(英国)塞谬尔斯迈尔斯

  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特说:“书籍深透骨髓,诗随血液回圈。小时候读书的美好感受,至今犹存。书中所言他人之事,更使我们如身临其境。无论何时何地,好书无须倾尽囊中物便可得之,而我们的呼吸也会充满书香之气。”

  要了解一个人,不妨看他所读的是什么类型的书,这跟观察与他来往的朋友种类一样有效。选书、择友,二者都应该选择其中佼佼者伴随左右。

  好书如诤友,它会一如既往、不改初衷地与你相伴,携手前行处,其乐融融。与好书日日亲善,年轻时可得到乐趣与教诲;鬓发染霜之日,它又以亲抚和安慰来填补垂髫老境。

  书作为人与人交往的纽带,会使人们的情谊更加诚挚。共同喜欢上一本书的两个人往往会发现彼此性情相近,如果恰好二人同为好友,彼此也会更进一步互为知己。古谚说“爱我及犬”,不如说“爱我及书”更为恰当。对一个作家的共同钟爱,人们将高兴地交流彼此的所思所感、欣赏与疑惑。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家,也由此相通。

  一本好书,常被视作生命的最佳灵魂,对大多数人而言,自己的一生便是思想的一生,而其思想则悉数浓缩于书中。读其书如对其人,金玉良言,令人铭感于心。菲力浦西德力爵士说过:与高尚思想者为伍永不孤独,每当诱惑袭击,高尚纯美的思想就会像仁慈的天使一般佑护着我们。心灵不会蒙上尘垢,高尚行为的愿望随之产生。

  经过时间的沉淀,淘汰了粗劣的制品,经典名著则经久传世。经历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刻都会在风雨中破损坍塌,而人类的经典之籍屹立不倒,伟大的思想就这样挣脱了时光的束缚的。古代圣哲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每每拂动书页时,当时所言便历历在目,犹如亲闻。书籍可以不朽。

  书籍引领我们到达高尚的圣殿,在那里,历代圣贤群聚,与我们同处一堂。我们亲聆其言、亲见其行,欢喜与共,悲哀同担。我们仿佛与他们同台演出,在圣贤们描绘的场景中呼吸、感受、生活,在转瞬即逝之中创造永恒。

  书籍承载精华,佳言永传,至今对有识之人仍受益匪浅。那些真正对人有益的哲理、如歌的咏叹是不会消隐的。古时先辈的影响,深深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氛围里,像千万滴水汇入河海——我们这些沉水之石,屡经水流的抚摸,日趋光滑,却不自知。

  塞缪尔斯迈尔斯(1812—?):英国19世纪著名的社会改革家、人生随笔作家、伟大道德教育家,他还被公认为现代成功学的鼻祖。他的一生阅历十分丰富,先后当过医生、商人、摄影师、随笔作家、历史学家、记者、编辑、社会改革家、铁路大臣、公众道德家、演说家。他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生随笔作品,如《自己拯救自己》、《品德的力量》、《人生的职责》、《金钱与人生》、《信仰的力量》等在全球畅销一百多年而不衰,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对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8.4.2010 22:28:33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塞涅卡

  为人不做亏心事,则心绪宁静,对一切都是泰然处之。相反,不知自我约束的人,在生活中将会波折不断,无法放松心绪,时刻处在惊慌恐惧之中。其不安正好与他们给予别人的伤害成正比。

  人一旦做了亏心事,先是恐惧,慢慢就麻木不仁了。但是,尚未泯灭的良知却使他们无从安宁,无法从事其他的事情。行不义之事,难免寝食难安,他们预感到惩罚的心,已经罹受不仁了。也许侥幸可以免受惩处,但不能使人免去焦虑,解除心灵的桎梏。因为人自知,罪行是终究无法掩盖的,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发现。他夜不成眠,听人言谈晏笑,就疑心是在耻笑他的罪行,内心忐忑心不安,觉得自己的罪行没有隐藏妥当。犯罪的人也许能逃脱追捕或跟踪,但良心的影子如附骨之钉,将永远追随着他。

  塞涅卡(公元前3年—公元65年);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以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是“古罗马雄辩家、悲剧作家、哲学家、政治家”。流传至今的有《美狄亚》、《俄狄浦斯》、《特洛伊妇人》等十部悲剧,和《安慰》、《论天命》、《论智者不惑》、《论忿怒》、《论悠闲》、《论宽恕》、《论心灵的安宁》等大量的伦理哲学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8.4.2010 22:28:45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康德

  有胆有识的人,遇事不惊,勇气使他知难而进,并在危险中善于保持这份勇气。当然,莽撞行事只能叫轻率,这种人敢于冒险只是因为他不知道危险;明知道危险还能以身试险的可以称得上是胆大,但如果对不可能达到的目的去冒大风险,我们只有说是胆大包天了。所以,土耳其人将他们的勇士称为亡命鬼。

  惊慌不容易使人有恐惧的习惯,胆怯反而具备这种特征。惊慌是一种偶尔被激发出来的状态,往往由于生理因素,使人突遇危险而不够镇定所引发的。身穿睡衣迎敌的统帅,会感到心脏内的血液似乎停止流动,这就是一种惊慌的表现。但是,如果感到腿脚发软、站立不稳的话就肯定是胆怯了。勇气是一种独特的气质,会使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平添许多力量。

  “战斗中的惊慌促使人产生有益的排便”,这是一个讽刺性的谚语。实际上,在战斗中慌忙跑进厕所的那些人,后来却都成了勇士。如果你观察正准备与猫头鹰战斗的苍鹭,就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忍耐不是勇气。勇气产生在女性的身上更是一种美德,因为女性一般都缺少力量,所以常常以惯于受苦来麻痹自己。在外科手术中,因为痛风病或胆怯发作而呻吟不止的人,并不能叫怯懦。这就像人们行走时被当街的绊脚石弄得头破血流,难免以咒骂来发泄胸中的怒火一样,竭尽全力地发泄可使人堵塞在心头的血液分散开来,从而恢复平静。

  美洲的印弟安人表现的忍耐有些特殊:当他们被包围时,全扔下武器,任人宰割,绝不跪地求饶;换成欧洲人,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会一直抵抗到最后,这两者,谁又表现出更多的勇气呢?在我看来,印弟安人表现的只是野蛮人的一种虚荣,据说,就他们的民族荣誉感来说,如果敌人不能强迫他们有所表情,就证明他们并未屈服。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8.4.2010 22:29:19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塞涅卡

  每个人都应当珍视和热爱老年。如果你懂得这一点,垂髫没齿的老年也会充满快乐,要知道快要下市的水果味道才是最为鲜美的。青春在它即将逝去时最具魅力,就是那最后的一杯酒,才能使微醉的饮者达到兴奋的极境,进入忘我的快乐。一次次的欢乐,都是在行将结束时,才达到高峰。其实自己看着自己渐入晚境,是饶有兴味的事情。我甚至认为,垂暮之年的快乐才是真快乐:阅尽人事,他已不感到有享乐的需要,人的全部欲望都消磨殆尽了。把一切欲望统统忘怀,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啊!

  你也许会说:眼看死亡接近,总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吧!我的回答是:第一,年轻人跟老年人一样,也要随时面对死亡——因为我们每个人收到死神的“邀请”,并不取决于我们出生的先后顺序;第二,绝没有一个人因为活得太久而希望即刻就死,不希望能再多活一天的。因此,每一天都应当作我们的末日,结束自己生命的日子,也许就在今天。

  法官判定帕库维乌斯去叙利亚,因为恐惧,出发前夕,他每日为自己举行追悼仪式。人们用希腊语清唱颂歌:他曾经活过,他曾经活过……葡萄美酒夜光杯,音乐如丧知送谁?在场的人们不由自主鼓掌而歌,声音远传千里。这种事情虽然源于不好的动机,但我们也可从中看到对待死亡的另一种态度。所以,当垂老之境来临时,在我们每日上床睡觉前,我们都要愉快地说:我曾经活过,我现在已经完成了命运在很久以前分配给我的任务,我不怕任何事情来临,包括死亡。

  上帝让我们多活一日,我们便愉快地多过一天。期待着明天但又不为明日发愁的人才是真正从容的人,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幸福。只要有“我曾经活过”的心态,他就会在每天凌晨面对天空拥有快乐生活的朝气。

  确切地说:被强迫的生活是一种不幸,但并没有任何力量强迫人去过被强迫的生活。世上没有人愿意自己桎梏心灵,到处都能见到别人自由的灵魂。要感谢上帝,它并没有强迫我们做它的囚徒——它反而教会我们把强迫本身踩到脚下。

  塞涅卡(公元前3年—公元65年);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以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是“古罗马雄辩家、悲剧作家、哲学家、政治家”。流传至今的有《美狄亚》、《俄狄浦斯》、《特洛伊妇人》等十部悲剧,和《安慰》、《论天命》、《论智者不惑》、《论忿怒》、《论悠闲》、《论宽恕》、《论心灵的安宁》等大量的伦理哲学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8.4.2010 22:29:45 | 只看该作者
 

  大方的人会使消费恰到好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大方的人会用科学的头脑,斟酌一切花费,使其恰到好处。

  大方的人,消费大,但也很恰当,它的成果与巨大的消费相得益彰,也同样大而适当。大方人的消费是出于高尚的目的,这是一种德性。他挥洒自如,花得高高兴兴,并不斤斤计较是如何花费的、花费到何处等。他筹划的是怎样更好、更适当的花费,而不是怎样少花一分。所以,大方之人必是慷慨之人,他们选择正确的方式和物品来消费。

  大方之人,重在一个“大”字。正因为如此,大方的人可以做出更巨大、更适当的成果。

  物质的德性和成果的德性是两码事。人们对物质的重视是由于它的价值,比如黄金。人们对成果的受重视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它的伟大和高尚。我们因为荣誉而得到德性:敬神的经费,诸如备办贡品、修造庙宇等,人们都是争先恐后去劳心劳力;公共福利的消费,也是人所羡慕的事情;有的地方鼓励人们去打造华美的战车,修建有三层楼的精致轮船,以及备办城市的庆典等等。所有这一切,如不能符合消费者的地位和财产,也就谈不上成果的德性。价值不但要以适当的成果表现出来,还应与消费者自身的情况相吻合。所以,一个贫穷的人不会大方,因为大量的消费与他们的自身情况不符合。他如果逆力而行,就是傻气,要知道德性的基础是正确的行动。这类事情只适合那些拥有产业的人和出身高贵、德高望重的人。因为这一切都具有巨大的价值,而这些人与之相匹配,因此有条件成为大方的人。

  大方表现在大量的消费中:私人方面,像婚嫁之事,一生也许只有一次;在公共事务方面,与外宾的迎送之事,也最是能引起全城上流人士的期待。

  一个大方的人,消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公众。在他眼里,礼品、祭品,都是必要的消费,即使建造房屋,也要考虑到它是公众的装饰品。所以,所选的材料必须是经久耐用的,因为只有耐用之物才具有真正的好品质。他善于区分成果的巨大和消费的巨大——像一个球、一部玩具车送给孩子作礼物,花费不大,但示人大方。总之,一个大方的人,行事总是大大方方的,使其价值与成果相符合。

  同时,也有这样一部分看似大方的人:冒着傻气、花费缺乏限度,呆头呆脑地把钱大把地花掉。婚礼的筵席被他当作日常的招待,家中上演的喜剧他要求配上乐队,宾朋尽着紫袍,尽显奢华。他这样做没有任何高尚的目的,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以人们的惊羡为最大的满足。这种人在上诉这些场合花费极大,在其他应该花费的地方却是浅尝辄止。一个小气的人,各方面都是过犹不及、无法达到好的境界。有时,即使他花费巨大,却为了省小钱而把事情弄糟。在踌躇不安中,他总希望花得少些,结果却是大大超过了他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可是,他不抱怨别人,只暗暗烦恼自己还不够小气。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确认物之本质寓于物的本身之中,离开个体的普遍物是不存在的。他把灵魂分为三部分:植物部分、动物部分、理性部分。他提倡顺应灵魂三个部分的三种教育:体育,为了身体及生理;德育,为了动物灵魂(即意志的灵魂);智育,为了理性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8.4.2010 22:29:56 | 只看该作者
(宋)崔敦礼

  多忿害物,多欲害己,多逸害性,多忧害志。易怒者易伤人,私欲多易伤己,贪逸乐易伤性情,忧虑多易损意志。

  做人应制怒、寡欲、舍逸、勿忧。人心易激动,就要求平静;世事总纷繁,就要求清闲;生活多恩怨,就要求淡泊。这样才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在世,不可能无欲,追求无欲本就是一种欲望。它的关键在于不能为人所牵制,不得自由,不能任人驱使时,就需有淡泊之欲、率真之欲、刚直之欲。人品高下,取决于欲望高下。

  贪欲过多,就有损大义;忧思过重,就影响思维;恐惧太深,就减弱勇气。

  有欲望嗜好,他人就会加以利用;无所欲求,则别人也无法可想了。

  崔敦礼(生卒年不详):南宋著名学者,著有《宫教集》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8.4.2010 22:30:19 | 只看该作者
(法国)蒙田

  古希腊先哲埃比提德说过,“骚扰我们的,是我们对事物的意识,而不是事物本身。”

  假如我们的内心不再流转追逐,以这条格言来注视、审视周遭,那么也许我们的生存状态并不是想像的那样悲观。以“恶”来说,单单是胸臆中的判断,我们可以置之不理,或转念为善,以免它来侵害我们。事物是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我们要做它们的主人,或支配、或利用它们。引起恶的本身并不一定是恶的,我们可以选择行使改变它们的权利。命运给了我们参照的条件,其灵魂的真正形态应由我们自己来赋予。善恶只是人们加诸在某种形态的一种称谓——恶虽然已是恶了,但最起码我们可以换掉它恶苦的味儿。

  事实证明,我们对于事物的分歧是较大的,如果我们不认同、不接受这些喜怒哀乐,那么它们又何以在我们的脑海里生根呢?我们可以说事物的真隐藏在一个人那里,而千百个人却给了它一个个新的、彼此矛盾的形状:果断、勇敢、正直、豪爽……。这些品质,都是人人所推崇,人人都希望得到的。如没有痛苦,它们又将显现于何处呢?睡硬地、食牛肉、饮马血,身着盔甲曝晒在正午的烈日下,眼见子弹从身上取出来,这些难道不正是区分勇士与常人的凭据吗?这一切就像塞涅卡说的一样——“勇敢贪危难”

  先贤所言,“同价值的事业,最困难者最引人企图”,再看看有的人竟以逃避痛苦和灾祸为乐。“严肃人的幸福,不以风流游乐及欢笑轻佻为绊,而在于坚忍与刚毅。”——西塞罗。

  功业的代价昂贵,是因为我们尚未习惯从灵魂深处寻找乐趣,也不认为它是行为与生活的惟一至尊主宰。我们的肉体度数长短不一,灵魂变化却如弹簧可伸可缩,万事权变全统属在它的权威之下,它的力量我们怎能不去体察呢?它使一切虚妄、期许、幻梦都服从它的意旨,把满足和安全带给我们。我们要做的只是在它的万千策略中,接受一条来达到我们的宁静和安全。

  禽兽的心灵被桎梏住了,它把浑噩和自由的感受完全交托给肉体。我们既已拥有心灵之魂,自应以其自由的天性,带领我们到达最美好的领地。如若不然,我们不如不要去惊扰它的权限,让自然赐给我们对于苦乐的一个合理而温和的品性呢!

  柏拉图因为察觉人的灵魂受到太严格的束缚并维系于肉体,从而哀悯世人所受羁绊太深,我则不以为然。灵魂的解脱和放松,不正是在这里找到了出口吗?所谓昌盛与匮乏全在个人的意念中。富裕、光荣、快乐,若非我们赋予,又怎能有如此的美妙和快乐。相信自己是快乐的人便会得到快乐,而不是靠大家是否认为他是个快乐的人。

  懒人以勤学为苦,醉汉以戒酒为苦,浪子以节俭为苦……灵魂对崇高和伟大所下的判断,只看是否出于崇高或伟大的灵魂。事物本身有何痛苦与艰难,只是我们的怯懦与软弱驱使它们滋生而已。命运无所谓利与害,它只借给利害的原料与种子,任由比它坚强的灵魂转换。

  直桨映水,其影亦曲。

  我们看见了什么?我们究竟怎样去看?让灵魂主宰万物吧!

  蒙田(1533—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8.4.2010 22:30:39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就算人可以活三千年,活数万年,那又怎样,你始终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别的什么生活,而是他时刻在失去的东西。

  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其实是时时刻刻合为一体的。逝去的生活各不相同,此时此刻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丧失的过往,也正是现在的时刻。一个人不可能丧失过去或者未来,因为人手中空无一物,就不可能被夺走什么。

  我们要铭记两件事情:一是所有来自永恒的事物,形象虽幻化不定,但只是循环往复。和我们此时看到的事物一样,以再回首的百年之身探究一番,是没有什么相同的;二是寿命长的人和濒临死亡的人失去的东西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惟一能从一个人手上夺走的只是现在——人认为丧失的东西并未真正拥有,除了现在;一夜如同一生,过去和将来都有可能被遗忘,除了现在。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后为古罗马帝国皇帝。他是斯多亚派著名哲学家,著有《沉思录》流传后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8.4.2010 22:30:56 | 只看该作者
(印度)克利希那穆尔提

  也许你从未想到什么是痛苦,为什么它存在着,使你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人对心爱之物不能如愿拥有,就会难过;人如果不能得到更多的钱,就会懊恼;人如果无法使自己再漂亮些,就会不高兴;人对所爱的人深情表露,哪晓得那个人根本不爱他,就会难免伤情……为什么会这样?

  当我们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会备感不幸。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得到我们所要的?这是我们的权利吗?可世上有那么多人未曾得到他们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啊!为什么世界必须要实现我们的愿望呢?我们已有衣食住行不能使我们满足;我们已有的愿望越来越多且大;我们要成功,想要被尊重、被爱、被看得起;我们要有权有势;我们还要成为著名的诗人、圣人、雄辩家,甚至首相、总统……为什么会这样?你是否认真想过为什么我们想要这一切?

  人如果满足于平庸,会陷入自我封闭,这是愚蠢的。但是,人可以依据不满足这个理由就冒出越来越多的渴望吗?我是这样的,我不是那样的;我不要这样,却想成为那样的……渴望使人不知何为满意,时间久了,这种不满意就可能演变成让人意想不到的恶行。我以为穿上一件新大衣,我就会更漂亮,所以我必须得到它。如此看来,人以为自己会摆脱不满足,但它仍存在,只不过衣服、汽车、权力等东西暂时掩盖了它,它会卷土重来的。

  因此,问题在于怎样认识我们自身。仅仅用财富、权力、职位来掩盖我们自己是意义上的缺失,我们仍在不幸中。不幸、悲痛使我们无处藏匿,真正的人既没法投入保护人的怀中,也不肯隐藏在财富和权力里。渺小、空虚、欲求不满的心态使人努力想成为什么,但这种索取正是我们陷入悲痛的根源。放下执著的心,审视你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逻辑、理性所不能发现的东西。

  克利希那穆尔提(1895—?):印度教哲学家,曾自称是佛陀转世、众生的救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0.1.2025 00:4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