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有容乃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秘史之法正与诸葛亮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1:11:12 | 只看该作者
法正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为刘备所信任。彭羕一日登天,处州人之上,刘备“相待至重”。马超位至平西将军,前都亭侯,从诸葛亮与关羽书中云:“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可以看出虽然诸葛亮把关羽放在马超之上,可是却又说马超与张飞并驱争先。毕竟关羽远在东方,所以当时在益州的马超地位之高,待遇之隆可见一斑。
一时扶风集团人才济济,声势浩大。可是任何一个团体或者个人有了大权柄后,难免都会飞扬跋扈起来。扶风集团也不例外。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法正不仅帮着刘备打下了江山,还成了西川中的头号大红人。那个春风得意,那个风头无两,就连诸葛亮也无法比肩啊。
你说他是小人得志也好,你说他是咸鱼翻身也好,反正今时不同往日了。法正开始翻开他以前的记事本,看看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还有那些曾经打击过他的人,有恩的报恩,有仇的报仇。
此时的法正宛如政治上的暴发户,得志便猖狂。有人在他的帮助下飞黄腾达了,也有人在他倚仗权势的报复下,丢了性命。
书上是这样记载的: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除了法正外,扶风集团的其他人也把尾巴翘到了天上。
《山阳公载记》称马超有点没大没小,对刘备都直呼其字,看来真是哥们啊,没把自己当外人。但马超把自己当刘备的哥们,刘备真正的哥们却不干了。连在荆州的关羽都写信询问诸葛亮,马超到底是什么人?这也间接证明马超不是什么低调的角色。
还有那个彭羕,他的性格本来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当上治中后更是“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
此外,孟达和李严也都没消停。尤其是孟达,后来有恃无恐,甚至把诸葛亮的姐姐也杀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扶风集团得志便猖狂。这是之前他们并没处于高位,所以到后来才暴露出这缺点。
这事慢慢闹大了,已经有点怨声载道的意思了。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可找谁说理呢?刘备?估计够呛,在他面前告他打红人的状,把他惹恼了,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就找诸葛亮说说吧。于是有人向诸葛亮禀报道:“法正太纵横,宜启主上,以抑其威福。” ----法正啊,现在牛大了,您是不是跟主公说说,让他收敛点啊,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诸葛亮的回答颇有些酸溜溜的:“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 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正)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耶!”
这意思就是说,法正为主公立的功劳太大了,咱惹不起啊,还是就这么凑合过吧。
一向依法治国的诸葛亮能说出这番话来,你可以想象他心中的滋味。诸葛亮这一生,服过谁?说句网络流行语,那是专治各种不服的主儿啊。一向眼里都不揉沙子的诸葛亮都要对法正退避三舍,就不难估量此时的法正在刘备手下的地位。
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表面上对法正束手无策,实际上诸葛亮也在对他采取一种捧杀的姿态:姓法的小子,你就牛吧。有句话叫:千万别牛B,牛B后就是傻B,你不知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1:11:25 | 只看该作者
但是,法正并不傻,他也没有忘乎所以到狂妄无知的地步。他也知道,他可以牛B一下,但这只能对比他官职低的人耍一下威风,对于大老板刘备来说,那还是要无限敬仰的,就是由意见,有建议要提,也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讲究策略和战术。
这一点,法正就比许攸聪明的多。
许攸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事实上,法正在刘备这里所起的作用,就是许攸在曹操那里的翻版,但两人最后的处境却天壤之别。
许攸年青时与袁绍、曹操的关系都不错,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但袁绍根本不把他当回事。
许攸这个人贪财,老先钱不够花,所以收受贿赂啊,苛扣军饷的事情时有发生。上梁不正下梁歪啊,既然他这样,他的老婆孩子也都学会了,能贪就贪点,能占就占点,反正,袁绍有的是钱啊,也不在乎这么一星半点。
袁绍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认识这么多年了,为钱财翻脸,也不划算啊。
这一次,许攸跟随袁绍出征,和曹操作战。他那贪得无厌的家人又在后面惹事了,结果,失去了挡箭牌的他们被收监了。
估计他们早就上了黑名单了,有人专门负责盯梢。
等到消息传到前方,就成了既成事实。许攸一想,反正我的家已经支离破碎了,再呆在袁绍身边,恐怕连命也会没了。干脆跑吧。
他去投降曹操了!
这一下不得了。袁绍的底牌许攸是一清二楚,他就给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结果大获全胜。
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又立了功劳。这时候,他的尾巴也快翘到天上去了。得意忘形之际,连曹操这样的老板,也被他错当成了哥们。
为了表示他和曹操亲密无间的关系,许攸嘴里开始胡说八道了,他不再管曹操叫老板,也不叫主公,也不叫曹公。再不济,你称呼他老曹,或者孟德也行啊。
但许攸偏不,他直接管曹操叫乳名,阿瞒啊,阿瞒。
阿瞒?原来咱们老板的小名叫阿瞒啊,有意思。一传十,十传百,曹操的手下都知道了老板的这个隐私。
看看,你们都不知道吧?我跟阿瞒是什么关系?我们小时候撅着屁股一起玩过泥巴。许攸得意的很啊。
曹操表面上也是嘻嘻哈韩,但已经看着这个许攸不顺眼了。阿瞒也是你叫的?我怎么听这口气,你就跟叫你家的狗似的啊。
曹操心想,你就做吧,做够了我弄死你个兔孙!
曹操表面宽大仁厚,但那只是表面啊。不要忘了,老板永远是你的老板,他不可能把你当成哥们,你就是个打工的,别弄混淆了。
许攸到死都没明白这个道理。
一次,他出邺城东门,对手下人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那意思是,我牛B吧,你们都指着我吃饭呢,曹操哪离开的了我啊?
有人告发,曹操终于被激怒了。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活活弄死了。
在这一点上,法正就比许攸聪明的多。得罪谁都可以,但就是不能得罪那个给你发薪水的人啊。到底是谁指望着谁吃饭,这点儿可千万得弄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1:11:39 | 只看该作者
再说说,什么是所谓的“一餐之德,睚眦之怨”?
获得这个指责的并不只是法正一个人。早在《史记?范雎传》里便有记载,范雎在秦国拜相之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可见,有恩必偿,有仇必报,古已有之。
法正与范雎在经历上也确实颇有相似之处,都曾经郁郁不得志,两人都算是书生谋国,法正虽然没有实实在在地拜相,但以其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不过是有实无名罢了。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虽有些书生意气,却也是性情中人之所为,从这一点看,陈寿的《三国志》确实传神地记载了历史上的法正,那是生活在一个为气任侠时代的法正,一个快意恩仇的法正。
而正是这样的法正,才最合老流氓刘备的脾气和味口。
秦王能为范雎报仇,刘备未必就不会为法正出头,所谓“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背后撑腰的,兴许是刘老板也不一定,因此,当有人到诸葛亮面前数落法正的不是时,诸葛亮也只能打哈哈的份了。
还需要指出的是,法正“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与他报“睚眦之怨”完全是两码事,法正绝不是因为与人有“睚眦之怨”而杀人,而是因为曾经被人“毁伤”。《三国志法正传》中便记载了法正“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以至于“志意不得”。
这种“毁伤”显然在法正心里留下了极大的阴影,甚至于使其人格受到了一定的扭曲,这才是法正杀人的原因。
或许对于法正来说,逍遥于法外,手刃仇敌,才叫快意人生,至于什么清名,任由世人评说好了,此种行状,在那个时代,实属正常。
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法正在报“睚眦之怨”的同时,也念念不忘“一餐之德”,这类举动,不但远在战国时的范雎做过,在前汉,也有一位兄弟有此等行径,这便是韩信,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韩信以千金报漂母“一饭之恩”的故事。
或许,正是不断地上演的这些恩怨情仇,让历史得以流传。
我们来说说法正和诸葛亮的关系,这两位爷总算碰面了。
如果说周瑜曾经感叹“既生瑜何生亮”的话,那么,在法正和诸葛亮共同辅佐刘备的时候,退避三舍的诸葛亮或许会仰天长叹一声:既生正,何生亮。
法正和诸葛亮两个人有很大的不同,比较一下大家就都知道了。
从身事上说,诸葛亮是草根,法正则是名门之后。
从待遇上说,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法正则是主动投奔来的。
从作用上说,诸葛亮为刘备取得了荆州,这是刘备集团此后发展的根据地,而法正则拿下了益州,后来又拿下了汉中。
而荆州其实是打了白条的,是诸葛亮从孙权那里借来的。这对于刘备来说,显然是名不正言不顺啊。说出去,总有些不好意思。
而法正帮着打下来的益州,那可是有房产证的,是刘璋亲自出城受降,交到刘备手里的。
这一点,显然法正的作用要大过诸葛亮。至于出身和待遇上,或许法正会不服气,甚至觉得刘备三请诸葛亮有点小题大做。他不就一个农民工吗?犯得着这样吗?什么三顾茅庐?在茅房里谈一下就可以了,三顾茅房还不行吗?至于那么夸张吗?
别人这么说,或许会被人讥讽为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但法正就有这样的资本。为什么?我们前面说过,法正的爷爷法真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那是个大隐士。隐到什么程度?当时的皇上四次请他出来相见,人家都躲着不出来。这可不是摆架子,人家最后是真没出来。连皇帝都不尿,够牛逼的吧?
从这一点上,法正是有理由来鄙视一下诸葛亮的。如果平时没事,这两人坐着聊到这一段,法正没准能将诸葛亮一军:主公那时候请你你还不出来?装什么大尾巴狼啊?还得请三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1:14:18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摇着鹅毛扇:没办法啊,主公的盛情难却啊,我也是被他的诚意所打动。不出来也不合适啊。
法正“呸”一声:兄弟,咱甭来这一套行不行?你要真不想出来,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皇帝老儿当年四请我爷爷,我们家老爷子就是不出来,不也活得好好的。你有啥了不起的啊?要不出来就别出来,想当官就别遮遮掩掩的,想清高就活出个境界,弄得不伦不类有意思吗?
诸葛亮能说什么呢?无可反驳啊,恐怕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在历史上,诸葛亮的名气要远远大于法正,这是无需质疑的。但不要忘了,诸葛亮真正大显身手的日子是在刘备托孤之后,而我们现在说的诸葛亮是在刘备刚刚进驻四川不久。这时候,诸葛亮还不是那个名垂千古的诸葛武侯,而是被法正火箭般蹿升后,逐步退居二线的孔明先生。
随着法正的功劳越来越大,刘备对他的喜欢和器重也越来越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葛亮在人生地不熟的西川,只能忍气吞声,蓄势待发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已经占领了这里的地盘,刘备就酝酿着重新树立一下这里的法律。
毕竟,西川换了主人,要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界人民的面前,以前那些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是到了该改的就改该换的就换的时候了。
于是,由诸葛亮牵头的法律讨论小组成立了。这个小组由五个人成立,组长是诸葛亮,副组长是法正,另外三位成员是:伊籍、刘巴、李严。
请注意,这个由五个人组成的小组,在人员构成上就很微妙。其中,诸葛亮和伊籍是荆州集团的成员;法正和刘巴是益州集团的成员。
剩下的一个李严之前被我们划分到了法正的帮派里。但从当时蜀国的状况看,他则兼而有之,更像个“套圈。”因为他是益州派系的,但在荆州呆了很长时间。两边都能说上话,正好可以起个润滑剂的作用。
所以,从这个名单不难看出,刘备在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尽管这是这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一件事。
但难做还是要做啊。要不,全国人民不团结起来,总是搞帮派,搞派系,搞分裂,这多让外人笑话啊。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一个头绪。最后决定,干脆由诸葛亮组长来起草一个方案,然后递交小组成员讨论吧,这样能提高办事效率。
于是,诸葛亮点灯熬油,弄出了洋洋万言的东西,名字叫《蜀科》。
写完以后,诸葛亮传阅给大家看,然后征求意见。
诸葛亮说,本着以法治蜀的原则,大家可以提提意见和建议。放开说,没关系,尽管提,有话好好说啊。
法正大概浏览了一下,就皱起了眉头。这个法律可比以前刘焉刘璋那一套厉害多了,用刑如此严峻,会不会太苛刻了?老百姓能受得了吗?
也是,这个《蜀科》在三国时期是最严厉的,总结起来,中心思想可以归结如下----
乱世重宽容,驰世用重点。诸葛亮吸取了刘焉、刘璋父子治蜀时的教训,‘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刘璋治理蜀地,士大夫多挟其财势,欺凌小民,使蜀中之民思为乱者,十户而八。
为彻底扭转此乱局,诸葛亮厉行‘先理强,后理弱’的策略。理强为力行法治,限制和打击‘专权自恣’的官僚及豪强,理弱则是努力扶植农民,发展生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1:14:31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的法治哲学主要来自于先秦的法家商鞅和韩非,以及前汉的新儒家董仲舒。 主张治国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亦即以法为体,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
以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主义,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行法与教化合而为一。 为劝戒及训励蜀国官员将士,诸葛亮制定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执行条章,以明令能知能行的行为准则。 经过这样的“法治革新”运动,蜀汉政权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吏治也逐渐清明。
法正忍不住,还是和诸葛亮探讨了起来:“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法正用当年汉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之事向诸葛亮进言,认为成都初定,宜“缓刑弛禁”,放宽约束。
诸葛亮答之:“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蟑暗弱,自(刘)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近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诸葛亮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朝因为不施德政,政令苛刻,人民怨恨,一介草民大呼一声,统治就崩溃了,汉高祖因势利导,采取宽松之策才取得成功。刘璋糊涂软弱从刘焉那时起。刘氏对蜀地有几世的恩惠,全靠典章和礼仪维系,互相奉承,德政不能施行,刑罚失去威严。蜀地的人因此而专权武断自行其是,君臣之间的礼义,渐渐失去规矩。给臣下高位以示宠爱,官位无法再高时反而受到轻视,顺从臣下的要求,施以恩惠,不能满足的时候就会受到轻慢。蜀地所以疲敝破败,实在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现在要树立法令的威严,法令执行时,人们便会感谢我们的恩德,以爵位限制官员的地位,加爵的人就会觉得很光荣。荣誉和恩德相辅相成,上下之间有一定的礼仪,这是治国的根本,由此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
简而言之,诸葛亮的意思就是:刘璋那时候是把这里的人都惯坏了,弄得他们蹬着鼻子上脸,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觉得好,而稍微有一点对不起的地方,他们就受不了了。现在我严格执法,从严治军,对他们稍微有一点好处,他们就会感恩戴德了。
诸葛亮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的劣根性:贱。很多人还真是这样,敬酒不吃吃罚酒。
既然现实是这么个情况,那么,惟一的方法就是,严明法纪,依法治国。
诸葛亮的这种治国方法,其实早在隆中耕读时就已形成了。那时候,他自比管仲乐毅。其中,管仲就是是位思想家,他主张法治,认为国家治理得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守法不分贵贱,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
诸葛亮以用法严峻著称,在他的治理下,蜀国果然是“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华肃然。”
虽然整体状况是这样,但也总有个别人凌驾于法律之上。但就法正而言,诸葛亮就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前面已经说过,得志便猖狂的法正开始大肆报复,杀了好几个人。有人向诸葛亮建议,应该好好管管了。可是诸葛亮怎么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1:14:43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回应道:“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耶!”
后来毛泽东也在《资治通鉴》里读到此事,他批注说:“观人观大节,略小故。” 荆岫之玉,必含纤瑕。毛泽东1975年有一个著名的批示,道出此中常理:“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错误思想。”
但这也要有一个前提。就像那些在革命战争中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干部,如果在和平年代贪污腐败堕落了,是不是就可以念及以前的功绩不予追究呢?
这显然不合适啊。况且,法正还是杀了人了,有了命案啊,就这么放过他了?
诸葛亮面对他人的举报和要求他去请求刘备劝阻法正滥杀无辜的建议时,却连对转达的请求都一口回绝,非但如此,他甚至进而还说既然法正能让刘备“翻然翱翔,不可复制”,那现在为什么要去阻止他快意恩仇呢。
言下之意就是法正有那么大的功劳,正是大王面前的红人,他杀几个人算什么,连在他已经杀了数人后,去阻止他都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那会让他不痛快。
  这哪里是一个执法严明之人所会说出来的话,分明是一个惯于予取予夺之人的口吻。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的反应和处理方式,与他一贯被人推崇的所谓的“赏罚之信,足感神明”风格和品质,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这当然说明了法正之于刘备的重要性。重要到诸葛亮都要退避三舍的地步。不难想象,法正当时是何等的威风!
或许在诸葛亮看来,所谓的国法、军法要不要执行,纯粹是取决于被执行对象的重要性,以及是否有执法的政治需要,而不是在于对象事实上是不是有过失和犯罪行为。
如果真的把法正给处罚了,或许会带来更加得不偿失的结果。况且,法正后面的后台是刘备啊,这是谁能惹得起的?
所以,搞政治的人,说一套做一套,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使如诸葛亮,也不是完全生活在真空里的啊。
在这个制定《蜀科》的小组成员中,法正是唯一向诸葛亮提出异议的。毕竟法正习惯了刘璋的治法,而诸葛亮是以外人看治蜀的。不过怎么说蜀科也是他们一起起草的,最后法正还是在文件上签了字。
从法正当初的异议,到诸葛亮后来对法正的纵容,法正与诸葛亮的微妙关系也显现了出来。其中滋味,值得细细咂摸。
这是后话。
诸葛亮从严治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同时也留下了不少隐患。据说当时蜀国的监狱都不够用了,连犯人都住不下了,这可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赦免吧。
刘备在位和诸葛亮主政期间,蜀国大赦的次数较少。刘禅后期,大赦屡下,有12次之多。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尤其从延熙六年到景耀六年,20余年时间,大赦竟有10次之多,平均每2年一次。
毫不夸张的说,诸葛亮的这种治国方针,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亡国的作用。最初,诸葛亮只是赦免了一个法正,没想到,到了后来,蜀国上下竟然赦免成风。彻底乱了套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独特的现象呢?这显然和诸葛亮有关。他健在的时候,还能控制的住局面,但也正是因为他一个人大权独揽,使得他在任时没人敢胡作非为,而一旦他撒手人寰,蜀国就乱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1.2024 00:5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