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晨行 于 5.5.2009 01:11 编辑
- ^8 }1 a% J, _( [- n6 j2 Y, M Y+ U/ D1 j- q
偶然发现开元太极社区,都是慕尼黑的拳友就一起探讨一下。% l' i4 h9 C# w8 g( H4 q
太极拳源流之说一直纷争不休,各家都以本派为尊。目前有据可查的当推明代名将戚继光,他是明代武学集大成者。明末清初战将陈王庭退隐归乡,创了陈式太极拳,现在流行的陈、杨、吴、武、孙,赵堡及和式太极拳都是其传承和发展者。
% U% l/ [6 J% q, }0 W# X至于24式、 48 式、88 式以及相应的器械套路等系列是1956年开始,新中国为增强人民体制发展全民运动时以杨式为基础简化创编的。本人倾向于称这个系列为太极健身操。! |. b& D9 {9 i2 Y6 r- A
太极拳以“太极”为其基本思想,动作形式上吸纳了多种其他中国传统武术结合气功吐纳而成为独特的武术。
" x% k, M, ^4 [9 L6 h学习时由慢开始去僵求柔,进而由柔入刚,最后刚柔相济。内劲转化和外在表象都遵从太极思想,所以得名。人们习惯把它和形意,八卦归为内家拳。( s4 W' q( V5 G2 {5 X; U
$ W& H4 G; ]4 t5 N2 g% A香港武侠片中常会有太极张三丰之说。历史上张三丰确有其人,而且有三个前后跨度有千年之多。现在电影和小说里提及的是武当修道士,是中国内家拳的创始人。当初道士为炼丹修道远避深山,常会受到野兽和歹徒的攻击,为此张三丰到少林寺及川陕一带民间学习武术以求自保,慢慢结合道家炼丹之法发展成为武当功夫。2 h1 d7 ?! S0 W3 h' G
武当也有太极拳,但是太极拳源自张三丰说法尚无史料佐证。另外武当的太极拳内容远不如其他流派的丰富。1 l+ v! \/ Q5 z$ V! j5 K0 b
民国时吴式和孙式拳谱中都尊张三丰为创始人,这个当时就已经被驳证了。 |